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3年硬核科创赋能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新闻
  图源:视觉中国
  由于在大模型方面的亮眼表现,素有“魔都”之称的上海,在新型人工智能(AI)时代又被贴上了“模都”的新IP。数十款大模型与本地经济社会加速融合,一批大模型创新企业让本地产业生态更加丰富,AI上海高地新添勃勃生机。
  何止AI。过去一年,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到盛产“国之重器”的重大装备业,以及驰骋在智能终端新赛道的智能车和机器人……不断涌现的硬核创新成果,表明上海在若干前沿领域已布下“先手棋”,抢占有利身位,助力全市进一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发力“百模大战”,领跑医药创新
  火爆的大模型,承载了人们对通用AI的期待。在国内这一波“百模大战”中,上海的第一梯队位置不容置疑。以拥有国家级AI产业集群的徐汇区为例,目前该区已汇聚的大模型产业和项目占全国近1/4,既有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这样推出国内首个支持长语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国家队”,也包括一批在细分赛道上极富活力的初创企业。
  今年是上海加速推进人工智能高地建设五周年。自2018年以来,上海AI产业已实现企业数量、产业规模、从业人员“三个倍增”,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有了这样的产业基础,面对大模型技术的风起云涌,上海自然可以迅速给予回应。多个主流评测显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浦语”大模型,已在35个评测集上拿出了优于ChatGPT的表现;而像“稀宇极智”这样的创业团队,也凭借MiniMax多模态模型,实现了能力可比肩资深美工的文本生成图像能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大模型发展,上海已提出“十百千”的新目标,就是要拿出10万平方米的产业新空间,汇聚超过100家创新企业,推动千款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而在其他两个领域,今年的创新成绩单同样硬核。生物医药方面,今年上海新增4款国产1类创新药,近5年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17个,约占全国的1/5;另外,今年还有9个Ⅲ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近年累计获批数同样也占到全国的1/5之多。在集成电路方面,上海目前拥有国内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综合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体系,今年产业规模将突破3800亿元,两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

贡献“国之重器”,打造装备高地
  高端装备是引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这个领域,上海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船舶海工、能源装备等方面,上海今年贡献多项硬核创新成果,“国之重器”频现。
  与“魔都”共享盛名的国产首制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交付,这无疑是上海高端装备过去一年最令人瞩目的成果。这艘船不仅可以一次性让5000多名宾客一圆“邮轮梦”,更使上海能以链主身份,引领数以百计的本土供应商协力构造起本土邮轮产业链。
  注重原创技术,聚力产业链高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船舶海工装备高地,今年,上海的这个梦想向前迈进一大步。大邮轮之外,上海今年还创纪录地交付了6艘17.4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研发了全球最大的27.1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和全球首型24000标箱核动力集装箱船;打造了首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碳捕集装置,此外,在大型双燃料发动机、全回转电力推进器等关键技术领域也都取得积极进展。
  能源装备领域,今年也是产业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本月初,由上海电气参建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这座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该项目中,上海电气承制了反应堆压力容器、金属堆内构建等一系列关键装备。其中,压力容器的高度和重量皆为史上之最,且结构更为复杂;堆内构件设备则是世界上尺寸最大的薄壁型金属堆内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上海电气还成功研制全球首台高温、高压、大功率、电磁轴承主氦风机。这些重磅创新都为我国领跑新一代核电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智能车+机器人,冲刺新赛道
  汽车和机器人不仅是上海的传统优势行业,而且在当下的产业升级特别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其基础上迭代而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机器人,双双成为上海发展智能终端新赛道的核心装备。过去一年,该领域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冒尖,成为“上海智造”的新王牌。
  截至12月24日的这一周,上汽旗下的智己LS6凭借超过2100台的周销量,再夺中大型纯电SUV周销冠军,这也是该车型连续7周领跑排行榜。作为上海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智己的创新产品力得到市场充分肯定,不仅因为外形、底盘、内饰等方面的独到设计,其智驾能力更是非常核心的卖点。事实上,智己是首个引入大模型算法的本土车企,基于AI技术底座,他们仅用8个月就开发了能覆盖全国330多个城市的高速智能领航系统,创下国内汽车行业研发效率的纪录。
  智己的爆红,也折射了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竞争力。统计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15.7万辆,产值超过3460亿元,同比大增31.3%,从而让上海再次雄踞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正如智己的成功离不开AI生态,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整体产业优势和政策支持。今年,本市出台了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实施细则》等文件,加快无人化技术的商业化;有7家车企新获得无人驾驶路测牌照,8家企业的95辆车开展规模化智能出租和智能公交示范运营。全市已建成车路协同环境227.8公里,里程数高居全国第一。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目前,上海每万人260台的机器人密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上海今年重点冲刺机器人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也就是人形机器人。其中,中电科21所首发的产品,已可以拿水杯、搬箱子,并在碎石路、草坪乃至斜坡上平稳行走。随着其体力和智力的进化,进入家庭、提供服务将不会太遥远。另一家准独角兽企业──不到“1岁”的智元机器人,则是面向工业柔性制造场景,基于AI大模型技术开发人形机器人样机。仅今年该公司就已完成5轮融资,估值超过30亿元,充分显示出投资人对上海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信心。
⊙作者:张懿

  图:视觉中国 编辑:范菁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yuelangfeng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yuelangfeng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yuelangfeng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yuelangfeng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yuelangfeng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yuelangfeng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江苏溧阳:一泓清水演绎品质生态 AR街景+沉浸式体验,明晚来交子大道感受不一样的元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3:46,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