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王红旗教授的道理是:这种用在眼睛上的测量仪器,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古代真的望远镜,已经被发掘出来却没有被认出来。《庄子•秋水篇》就记有“有管窥天”的说法。《淮南子•泰族训》称:“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射快”。冯立升教授在《中国古代测量学史》中指出,“金目”在汉代又称“深目”,并推测“金目”可能也是窥管一类的测望工具。它是一种有刻度的两节窥管,能够自由伸缩的用于测量距离远近和山峰高低的仪器,它的前身应当就是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纵目。事实上中国远古时代的测量仪器,可以追溯到伏羲、女娲手中持着的规和矩,如伏羲画卦可能也与方位的判断有关;所谓女娲用绳“造人”的绳,实际上也是一种长度测量尺。 四川阆中有伏羲母亲的传说和有关伏羲、女娲的汉砖画像发掘。川西雅安碧峰峡有女娲的传说。伏羲、女娲故乡有传说在甘肃天水。从甘肃天水到四川阆中、雅安的可行性,是在“立足山海时期”的公元前5070-4170年,属于远古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他们都类似远古联合国秘书长的伏羲和女娲,也是盆塞海商船队伍的头人、大老板。航海商贸需要“望远镜”,有需要又有独天得厚的材料──川北平武等地有水晶矿石,浙江学者钟毓龙先生的《上古神话演义》一书认为,上古黄河曾因地震地裂从剑门关流入四川。 可以设想在形成盆塞海之前,随河流冲涮水晶矿石有大小鹅卵石类似水晶镜片,被伏羲和女娲的航海商队人员收购获得,有水晶镜片和竹管,做望远镜不难。2015年借参加北京炎黄研究会自然国学讨论会,我们采访过他。王红旗,1946年生,河北桑干河畔人。196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专业。改革开放后他不但与画家妻子孙慧芳,出版多部《山海经全集精绘》等书画外,他个人还出版了81部(其中专著66部,2000篇学术论文共分为15部)其他学科的专著。2015年他对我们所问的回答是:他从小听到家乡有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炎黄阪泉之战的传说。涿鹿和阪泉就在桑干河地区,他关注海洋变迁,认为东海曾上涨到过西边的太行山。 但1993年《嫘祖研究》出版,盐亭嫘祖故里传说黄河曾流入四川,有过远古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海洋文明。书中《嫘祖年谱初编》定公元前3133年轩辕与蚩尤战于涿鹿;公元前3127年炎帝与黄帝战于阪泉,他觉得靠谱,就联系盐亭籍川大蒙文通教授1962年发表的《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结论出《山海经》的《大荒经》、《海内经》诸篇均以四川西部为“天下之中”。而《山海经》里的烛龙,为司日月的纵目神,与三星堆青铜纵目人像是联系的,那么作为观测天象使用的窥管或类似工具,在三星堆时期已经出现是有可能的。他又举《庄子•秋水》篇中的“井底之蛙”、“以管窥天”及《淮南子•泰族训》“金目射准”为证。 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蛙”也是凸出眼睛的,是否有看得远的愿意──如果远古巴蜀人挖水井,发现类似扁圆鹅卵石样子的水晶石,加之打井吸水用有长管竹筒,久而久之发明“以管窥天”类似今日的望远镜,是完全有可能的事。中华文明作为全世界唯一有过“远古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海洋文明”,和跟其稳定的农耕文明,长期是有争论的──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优良历法;落下闳生活在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在同乡人谯隆及太史令司马迁的推荐下,被汉武帝召为待诏太史,主持《太初历》的制订工作。盐亭的远古传说讲,落下闳是约公元前3151年前远古联合国的嫘祖时代,衣落山一位“观天司”逃亡者金落下的后代。 该家族虽已改姓埋名130多代,但仍受祖先金二伯谋图射杀黄帝所累。因此他自己只有埋名乡里継承祖传,只做不说,将天文学、数学知识传给后代的份。 【10、结束语】 我们写《探源工程二十八年回顾与刍议》,解码“中华文明是失落盆塞海洋文明的文明”,最后我们想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教授讲的,要想加快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对整合加以重视:“一是自主生成力,二是自相耦合力,三是自发修复力,四是自由代谢力,五是自控平衡力,六是自我保护力,七是精神统控力”。这说得非常对。有人说,各种遗忘远古巴蜀盆塞海洋文明链的形成,除了今天盆塞海已经干涸,遗迹荡然无存,其中还既有社会的因素、历史的因素,也有个体认知的局限等因素。 而且今天的学科呈现出明显的交叉特征,如自然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科、技术科学的交叉,理工学科与人文历史的交叉等等。交叉带来新知,而要将新知变成新的科学认识,需要每一个参与实践的人,化身为科普工作者,同时也成为接受科普和科学教育的学习者和受益者。因此,探源工程最终收尾的科学教育,应该是一个广泛的、全员的事业,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应负责。 如果不是远古巴蜀盆塞海的干涸,我国中原、东北、东北亚的面貌,请问会是今天发展的那个样子吗?远古巴蜀盆塞海干涸后,放弃和转移了原先发达的人类文明,供中原、东北、东北亚等地后来文明发展的参考与再创新,就该被看不起吗 ? 参考文献 [1田云华,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观察者网,2023年12月9日; [2赵立广,他为量子科研“化缘”18年,“板凳”焐热后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中国科学报,2023年12月7日; [3]脱畅,黄令仪:只为一颗跳动的“中国芯”,中国科学报,2023年12月9日; [4]叶眺新,李珣研究的“现实主义”──读刘文传新书《李珣研究》,Academ Arena,August 25, 2021; [5]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 [6]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 [7]王德奎、林艺彬、孙双喜,中医药多体自然叩问,独家出版社,2020年1月; [8]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9]王德奎,自旋曲线过所有基本粒子质量点证明──复杂曲线拆分成易理解计算的基本曲线方法,金琅学术出版社,2023年4月;Academ Arena,October25, 2023; [10]王德奎,环境能物联网与抗核武器系统,金琅学术出版社,2023年6月;Academ Arena,September 25, 2023; [11]王德奎,中国与世界秘史,金琅学术出版社,2019年11月; [12]王德奎,中国层子模型六十年分析回顾,金琅学术出版社,2022年11月;Academ Arena,April 25,2023; [13]王德奎,聊天手机本质上是人工智能拓扑序──中文智能聊天手机模型数学初探宣言;金琅学术出版社,2023年9月;Academ Arena,September 25, 2023; [14]李后强,《黄帝内经》是扁鹊原创和仓公完善定型的科普读物,方志四川,2023月9月8日; [15]王立,盘古王表读,Academ Arena,November 25, 2023; [16]金识,本地性科学初探──中国前沿科学检视与西方科学之争(1 - 3),Academ Arena , March 25, 2015; [17]金识,本地性科学初探──中国前沿科学检视与西方科学之争(4 - 7);Academ Arena , March 25, 2015。 % S2 |% o! u5 W1 f1 R' O3 }2 K http://www.phoer.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