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19|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染姐 发表于: 2016-12-31 08:53: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文物·古迹四川首次考古调查石渠岩画 40头动物9个人物线条简洁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阿日扎岩画。图由省考古院提供
  12月30日,省考古院会议室,一幅幅凿刻在平整崖壁上的岩画在显示屏上呈现。强健的牦牛、魁伟的大角羊、傲娇的大角鹿……岩画所在山体处在一片广阔草原上,画上的40余头动物,密点凿刻、简洁肯定,带着浓郁的高原风。
  岩画就藏在广袤的甘孜石渠,近日由考古专家发现研究。据考证,它们陆陆续续“诞生”于公元前几百年至公元800年前后。
  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说,这是考古人员首次发现并系统调查的石渠岩画,这些涌动在崖壁上的“生命”,既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为游牧民族早期原始宗教和信仰提供暗示。

4处岩画
可辨认40余头动物9个人物

  石渠县,藏语名“扎溪卡瓦”,意为雅砻江源头,四川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
  早在2010年至2012年,石渠县就因发现了壮观的吐蕃时期石刻群,受到考古界关注。石刻群形成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展现着大日如来像、菩萨像、度母像、古藏文题记等吐蕃时期流行的典型题材。这是四川省境内首次发现成片的吐蕃时期石刻,首次在雅砻江沿岸发现吐蕃石刻,因而被评为“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揣着对石渠的好奇,省考古院人员再次踏入这片平均海拔4000米的大草原。
  突然,山脚下,一幅刻在平整崖面上的岩画进入眼帘,是一只动物,身形健硕,肩部显著隆起,小耳旁,两角立起。“牦牛!”考古人员大喜,忙在附近区域寻觅起来。最终,他们在阿日扎和温波两地,发现了4处古拙的岩画,其中三处相距不过百米,大多出现在山脚下。
  部分图像因岁月的侵蚀,暂无法辨识。4处岩画中,考古人员找出了40余头动物,9个人物。其中的牦牛、大角羊、大角鹿为高原特有的动物形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染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染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北京房屋拆迁补偿将不低于同等房屋市价 已经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6-12-31 08:5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古藏文题记
岩画在1000多年里先后“诞生”

  岩画中的线条圆润、质朴,有的刻画密集,有的独体成图。
  一幅人虎搏斗图颇为引人注目。画中,一头头巨型老虎旁,两人手持武器,做搏击状。老虎不远处,牦牛低头,大脚鹿奔跑。牦牛左上方,一个小人骑在马上,怡然自得……图画既展现出与自然对峙的人类力量,又显示了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生动活泼。
  省考古院李飞介绍,其中一处岩画上,还能看到古藏文的题记。这些图像均为密点凿刻,创作者先用细线在崖壁上刻划出轮廓,再通过密点敲凿出图像。它们中,有的是通体剪影式,有的则是粗线条轮廓式。
  李飞说,同一岩画地点,存在着先后叠压的多次创作。再经过与周边岩画的比较,可以判断,岩画前后延续时间很长,加上其中古藏文题记的线索,初步认定,其时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前几百年,随后一直延续至公元800年前后,这相当于中原的战国到唐代。

◆ 点评
  /岩画是游牧聚落遗址的基本要素</b>
  西北大学考古专家王建新教授认为,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基本要素就包括居住遗址、墓葬和岩画。
  “在岩画密集的地区,往往都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这些岩画,也应当是古代游牧民族遗留的。”李飞说。
  图像的出现带给了考古人员的进一步想象:一群群游牧人在周边生活,搭起帐篷,生火烹食……下一步,考古人员将继续前往,寻找对相应遗址。
  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表示,作为一种从旧石器时代就存在的艺术,岩画在学术界很受重视。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今年7月还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这次首次考古人员发现并系统调查的石渠岩画,极具价值。这些涌动在崖壁上的“生命”,既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为游牧民族早期原始宗教和信仰提供了一些暗示。
  华西都市报记者毛玉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22:57,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