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9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风来来过 发表于: 2013-8-9 10:36:0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3年重建阿房宫是历史观与政绩观的错位

 [复制链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阿房宫赋》描述的“天下第一宫”近期引起舆论关注。古都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新阿房宫”的消息令许多人担心,拆旧建新的阿房宫是否又会成为一个烧钱的形象工程?抑或是借遗址公园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最终会对阿房宫遗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8月8日 新华网)
  众所周知,阿房宫是封建集权者奢侈淫靡的享乐之地,也是一个朝代衰败的象征,其表面繁华的背后是役夫的悲惨与民生的艰难。项羽火烧阿房宫,杜牧写《阿房宫赋》,其目的都是警示后人,勿要重蹈覆辙。倘若一个一直作为反面教材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建筑,真要被巨资重建,那么对于这种历史价值的颠覆,我们要怎么去跟接触到这段历史的孩子们解释呢?
  更何况,真文物的价值,是假古董无法企及的。有些历史建筑,与其将其重建得完美无瑕,不如保持其残缺的原貌,以更好地让人们正视历史。当年一家民间机构试图重建圆明园时,便遭来一片骂声,因为断壁残垣才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保持其一片废墟的历史风貌,早已成为国人的一种普遍共识与要求。
  然而,在某些地方政府眼里,经济效益才是衡量文化价值的唯一评价尺度。近年来,在“曲江模式”的启发下,各地重建古城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而且多是以百亿计的大手笔。当然,搞文化开发只是醉翁之意,更多的还是利用文化为经济搭台──通过前期投入打造景区,拉动外围商业项目,获取土地升值收益,借机捞取政绩资本。
  地方政府这点如意算盘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都能如意。由于急功近利、摊子铺得太大且项目负债率高,盈利前景并不看好。此外,在大拆大建过程中,容易产生拆迁纠纷,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都可能导致工程最终功败垂成。因此,“新阿房宫”的决策者不妨好好回顾下那段历史,并深入基层倾听各方意见,重拾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尊重,一意孤行怕是只会弄得难以收场。(段思平)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风来来过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风来来过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人民日报:不能因一些共性就认为我国走向资本主义 西安拟投资380亿造“新阿房宫” 被疑烧钱形象工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7:09,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