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9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4-5-11 03:45: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用“三个离不开”思想稳疆兴疆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董立仁
  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在强调促进民族团结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等观点。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重要思想。“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我国民族新型关系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扬,是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基石,是我国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指导思想与促进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我们认真实施稳疆、兴疆、富疆、固疆等战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个离不开”为维护民族团结保驾护航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民族问题以及各族人民之间的民族关系问题,非常关心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非常重视新疆发展和稳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新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明了新疆工作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疆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开始了民族、宗教工作上的拨乱反正。就在这时,由于受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以及反动宣传的影响,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势力利用宗教开始在新疆进行非法活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挑起事端,在新疆境内制造了一系列破坏民族团结、引起民族关系紧张的事件。此时,新疆有关领导向中央反映了“在新疆工作大汉族主义要不得,地方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要相互支持和团结”的看法,这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并亲自作批示予以肯定。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1981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了“两个离不开”的政治观点。该《纪要》根据邓小平的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处理好民族关系,首先要求汉族干部同少数民族干部及各个少数民族干部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在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及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非常慎重。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如果汉族干部认为离开少数民族干部也可以,少数民族干部认为没有汉族干部也可以,都是错误的,危险的。”同年10月,胡耀邦在接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负责人时进一步概括指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邓小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和关心新疆的发展与稳定。1990年,江泽民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的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998年,江泽民同志第二次到新疆考察时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视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继续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一定要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也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2006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新疆考察工作时进一步强调了“三个离不开”思想的重要性:“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推动各民族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共同进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
  增进民族团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新疆调研中时刻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说明了在新时期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基石的重要意义。
  “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对这一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既充分考虑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因素,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努力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实践证明,稳定是福,动乱是祸。“三个离不开”思想是防范渗透、抵御分裂的有力武器。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进行反动宣传,极力挑起事端、屡屡制造动乱,煽动民族对立、民族仇视,妄图从民族关系上打开缺口,以达到分裂祖国的险恶目的。在与“三股势力”长期的斗争中,迫切需要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根植于广大各族人民心中,发挥正能量作用,成为我们防范渗透、抵御分裂的强大武器。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样是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团结之本。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才有生产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全民族的联合力量,才能避免分裂的危险。”民族团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稳定;只有民族之间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只有民族团结和谐,经济社会才能得到又快又好发展。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今天,照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思想闪电,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大战略思想。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牢固树立并践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大力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好地发展新疆。我们要在新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多说促进民族团结的话,多做促进民族团结的事。积极推动各民族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特别是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决服从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既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创造一切条件和环境,努力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实际行动,促使民族和谐、社会稳定。各级干部要增强工作责任感,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谐,积极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为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全面推进民族工作 大理学:中国古代民族政权研究中的新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08:29,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