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13|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猴 发表于: 2014-8-9 09:22: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造血”兴藏 成都打造8个产业42个示范项目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商报
两年来,成都市在产业援助、民生援助、社会管理援助等方面为藏区注入了巨大能量
  导语
  为了产业兴藏,成都先是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而后打造藏区特色产业,加强品牌营销,再探索多层次发展的现代经营模式,如“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模式。2012年以来,成都确立了旅游、商贸等8个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了42个示范项目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基地25个。
  援藏,是长期而光荣的使命。2012年,成都市开始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两年来,成都围绕着藏区发展、民生和稳定三件大事,倾力援助,为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大量的资金援助、科学的规划援助、有力的智力援助外,成都市更在产业援助、民生援助、社会管理援助等方面为藏区注入了巨大能量。

产业援助
两年确立8个产业发展规划

  援藏,除了大量为藏区输入新鲜血液,更应注重借助市场化手段“造血”兴藏,增强藏区自我发展能力。
  为了产业兴藏,成都先是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而后打造藏区特色产业,加强品牌营销,再探索多层次发展的现代经营模式,如“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模式。2012年以来,成都确立了旅游、商贸等8个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了42个示范项目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基地25个。
  高新区帮助其对口的德格县打造了精品旅游业。从规划、品牌入手,提出“康巴特色文化古城”的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德格县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康巴人文风情。如今,德格县通过定位精准的产业打造,已形成了产品、线路和接待服务纵向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而在郫县的对口支援下,道孚县也从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产、加、销、游、购、娱”一条龙发展的现代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金堂通用航空机场会展中心主会场场平工程完工 人民网:公众帐号要有“底线思维”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4-8-9 09: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民生援助
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2050人次

  为了改善藏区民生,成都市不断加强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其中,由成都市援建的甘孜州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医辅综合楼,成华区援建的丹巴县三岔河大桥重建项目,龙泉驿区援建的甘孜县自来水供水升级工程等等,都有效缓解了藏区民生中的突出问题。
  此外,成都市还在着力解决民生领域公共服务均等配置问题,全市累计实施“谋实利、重实效”的惠民项目68个,涉及甘孜州30多个乡镇,受益群众11万余人。解决民生,更要探索建立藏区群众增收致富长效机制。成都积极探索建立“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培训引导、补贴增收”的创业就业增收长效机制。据统计,两年来已实施的对口援藏项目吸纳了当地群众就业12050人次,人均增收2000余元。

社会管理援助
建立各项制度100余项

  成都向对口支援的藏区10个区县引入了内地先进理念,协助受援县建立完善社会事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和新型基层治理机制。除此之外,还及时帮助其制定完善了创新社会管理实施意见,帮助建立健全涉及司法、税务、综治等社会管理工作各项制度共100余项。
  比如,2012年9月,武侯区在援藏资金中专门设立200万元社会管理创新资金,在白玉县建设镇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打造乡镇党政办、便民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综治维稳中心、产业发展引导中心等“一办四中心”和“群众工作站”。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培训、教育辖区干部群众27场次,人数达670人次,服务辖区群众879名,发放惠民资金517万元。白玉县的“一办四中心”经验正在全甘孜州推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4-8-9 09:22:00|只看该作者
援藏人物
她以雷厉风行被当地人熟识

  援藏干部们用奉献与无私谱写了汉藏一家亲的华美篇章,双流唯一的援藏女干部林向利就是其中一位。
  2012年6月底,林向利来到甘孜巴塘,开始了两年援藏工作生活。在巴塘国土局上班的她,被安排分管土地确权工作。为了将双流县积累的先进经验带到巴塘,她花了一个月时间耐心地向全县19个乡镇村干部宣传讲解,再由村干部到牧民家中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2013年8月,该项工作全面完成,州局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巴塘确权经验在全州予以推广。在巴塘,林向利以过人的胆识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而被群众熟识。2012年10月中旬,她带领工作组,用了一周时间,用手工皮尺测量巴塘中咱、雅哇等7个电站大坝、厂房的用地面积等。在成都平原长大的她,要时时警惕山上碎石下落危险攀越高坡。她双手拉着皮尺走过200余米长的悬崖路,徒手爬过陡坡、山岩。而这一切,都只为了藏区这第二故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2:56,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