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021|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雨中莲蓬 发表于: 2019-9-20 09:28:1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文物·古迹四川深山密林藏神秘罗汉洞 石像栩栩如生无人知其来历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商报
  一个偶然的机会,自贡市民卢先生回农村老家探亲,当他穿越密林和杂草,探访村里老人们经常提及但鲜有人至的“罗汉洞”时,被里面栩栩如生的石像惊呆了……“罗汉洞”里隐藏着40余座精美石像,有的手持绫罗,有的手持琵琶,也有的正襟危坐。洞穴的两侧,各有三层石像,形态各异,因为有“十八罗汉”的说法,故被当地人称为“罗汉洞”。
  对于这个“罗汉洞”的建造年代与来历,卢先生访遍全村却无人知晓。出于好奇,他对“罗汉洞”及石像进行了钻研,还将这一消息发布到网上,希望专业人士前来解密。
  自贡文史专家曹念初步分析认为,该“罗汉洞”可能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距今已近200年,应是当时的运盐商人或马帮、船帮在运输的途中所建,目的是为了祈求运盐出行平安顺利。
  目前,对于这个“罗汉洞”,当地文管部门得知线索后,已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考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雨中莲蓬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雨中莲蓬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雨中莲蓬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雨中莲蓬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雨中莲蓬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雨中莲蓬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屏浓缩会场内外 连线同感奋进激情 多公司表达分拆上市意愿 业内人士提醒注意投资风险
2# 四姑娘山
 楼主|雨中莲蓬 发表于: 2019-9-20 09:28:1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 意外发现
回老家寻找神秘“罗汉洞”“看到里面的石刻,当场就惊呆了”

  43岁的卢卷利在自贡城区居住20多年,逢年过节时会回老家探亲访友。他的老家在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蕉湾村,距自贡城区约半小时车程。
  “以前,老家的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岩霖寺,不过几十年前就已经没有了。”卢卷利回忆,他研究族谱发现,岩霖寺之前的名字叫做卢霖寺,是家族先辈建造,后更名为岩霖寺。
  卢卷利从小就听说后山腰处有一个“罗汉洞”,但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今年清明节期间,他回老家上坟,突发奇想,特意去探访了村里老人们经常提及但鲜有人至的“罗汉洞”。
  “看到里面的石刻,我当场就惊呆了。”卢卷利称,这里雕刻着精美的石像和龛台,虽然风化现象比较严重,但每尊石像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岩霖寺原址在山顶,“罗汉洞”位置在山腰,二者的直线距离不到100米。因此,卢卷利认为,“罗汉洞”应该也是与岩霖寺同一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建造。
  卢卷利出示的族谱书上也明确有“岩霖寺”的字样显示,他认为,书上提及的岩霖寺便是老家山上的岩霖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地很多四五十岁的村民都知道岩霖寺和“罗汉洞”,但亲身前往探访过的却很少。

■ 记者探访
“罗汉洞”临崖而建 有约40余尊形态各异的石像

  9月17日下午,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卢卷利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了“罗汉洞”。
  “罗汉洞”位于岩霖寺的山腰位置,没有道路可直接抵达。要到“罗汉洞”,需走过一条小路、翻过两个山坡,然后在密林和杂草中穿行才能抵达。要不是卢卷利带路,记者根本找不到其所在位置。
  前往“罗汉洞”需要先经过岩霖寺旧址,这里早已成为一处危房,能看到的只有一处殿堂阶梯、一两尊石刻人像以及石墩。再沿陡坡而下,穿过一处树丛便到了“罗汉洞”。
  “罗汉洞”临崖而建,洞口外1米便是悬崖。它分为左右相邻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半径约2米的半圆形洞穴,石壁上的雕刻痕迹很少,但外侧顶部及两个边缘的凹槽印迹整齐,应该镶嵌过类似房梁的物件;第二部分是“罗汉洞”本身,它也是一个半径约2米的半圆形洞穴,石壁上由左至右雕刻着精美的石像。由于风化现象,个别石像已不清晰,无法确认,总数约40余尊。
  “罗汉洞”主体的正面是3尊石像,其左右两边的下方又各有3尊石像。卢卷利说,其他石像不得而知,右边下方的石像可能代表“福禄寿”。
  在“罗汉洞”的两侧,各有三层石像,且形态各异。有的石像手持绫罗、有的手持琵琶、也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卢卷利分析,这两侧的石像应该是“十八罗汉”,所以当地人称之为“罗汉洞”。
  正面3尊石像前是一张石龛,贯穿整个洞穴,其边缘图纹疑似两条龙的形状。洞穴边缘也有整齐的凹槽,状况与前一部分相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雨中莲蓬 发表于: 2019-9-20 09:28:18|只看该作者
■ 追寻来历
文管部门已派人考察 八旬老人称“估计有几百年了”

  对于“罗汉洞”的来历,当地许多老人都不得而知。85岁的李婆婆说,在她的记忆里,自己10多岁的时候,岩霖寺和“罗汉洞”就已经存在。那时,岩霖寺还比较有人气。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到寺庙点天灯祈福,这也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估计有几百年了,”李婆婆称,关于“罗汉洞”存在的时间,至少应该以百年为单位计算。
  正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心,卢卷利于近日将“罗汉洞”的照片和位置发到了网上,希望有专业人士看到后能来解密。
  对于“罗汉洞”的情况,当地文管部门得知这一线索后,已经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考察。

专家说法
结合中国罗汉洞历史
和当地盐场史
应建于道光年间
为盐商或马帮祈福所建

  自贡文史专家曹念介绍,中国的“罗汉洞”始建于北魏的佛教石窟寺,以“18罗汉洞”著名。最早在丝绸之路上,有绵延5华里的泾河北岸石崖上凿有窟龛200多个。“罗汉洞”又名“罗汉洞石窟”,泥塑彩绘浮雕壁塑、壁题等;设计奇巧,选址险要,结构复杂且神秘,如“自然”山洞。
  自贡地区的“罗汉洞”、罗汉堂比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荣县大佛旁的“罗汉洞”,建于唐朝。目前自贡有石刻佛像336座,其中332座在荣县,贡井有千佛崖,其实也属于荣州。
  曹念说,卢先生所发现的这个“罗汉洞”,其实是当地人的俗称。从其中的石刻像来看,不仅有罗汉像,还有大量的菩萨像。该“罗汉洞”的历史不会早于荣县铁山路的佛像时间。因为自流井盐场开凿于明朝嘉靖年间,清康熙年(1696年)疏通釜溪河运输,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才在仙市修筑石板堰闸。这个石刻造型设计与荣县铁山古道上的石刻造型虽有相似之处,如果早于铁山路的石刻,应该在史书上记载。而这里没有见于史书,佛像保留完好,寺庙的香火在民国时期很兴隆,证明建庙历史不会太早。
  与此同时,根据当地老人口述的天灯会历史,该“罗汉洞”关于天灯节记忆传达的意义与自流井区仲权镇、荣县铁厂镇等地的天灯会碑记一样,是自贡灯会起源的历史见证。
  曹念认为,该“罗汉洞”应是清代道光年间,当时的运盐商人或马帮、船帮在运盐途中,为了祈求平安顺利而建造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摄影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16:47,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