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35|回复: 14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6-2-15 09:53: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景区·旅游埋藏50年 军事绝密“816”地下核工程重见世人

 [复制链接]
  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所建造的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工程总投资7.4亿元。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816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2016年9月25日,休整一年后重新开门迎客。
  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7月29日,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染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染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泸州美女司机情人节坚守岗位 老公到岗送玫瑰 市民买票更易选择更多 春节返程路呈现新常态
14#
 叽歪大佬 发表于: 2019-12-16 16:14:0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埋藏50年 军事绝密“816”地下核工程重见世人

源自:央视军事
原文标题:埋藏50年!军事绝密“816”地下核工程重见世人

  这是一个埋藏在重庆山区地下50年的重大国家机密。这里由工程兵第54师承担建设,先后有6万多人参与施工。工程所在地“白涛”作为地名在地图上消失了20多年。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座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重庆“816”地下核工厂,了解那段尘封往事。


巨型洞体宛如迷宫,装备精良
  重庆“816”地下核工厂始建于1966年。1983年,国家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整,这个地下核工厂于1984年停建。当时,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

  “816”核工程的洞体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在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隐匿性极好。但是进入洞体,你会发现“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颇为壮观,在这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迷路。
  “816”核工程建筑设计师潘开泰:
  “我们在施工的时候,老乡养的牛不小心跑进来了,在一个洞子里,等到我们发现那头牛的时候,它已经死在那个洞里了。”
  核洞内最大洞室为101反应堆主厂房,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它的高度为79.6米。

  位于8层的大厅就有二三十米高,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将近1米宽的“工”型钢做成的支架,绕成一个正四方型,支架下偌大的圆形工艺管插孔密密麻麻。
  从8楼望下去,空洞底部有一口如同大锅的圆形池子,里面还有一个喇叭口,所有的核废料要从这里进入到核反应堆的1楼。在这个地方工作极其危险。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经理石磊:
  “有些时候机械不能处理的故障,就要靠人工处理,也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时间到这里面排除故障。”
  9楼的中央控制室是整个核工程的大脑,为了实时准确地监控核原料生产的全流程,在这个中央控制室内安装的计算机系统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

埋藏五十年,国家机密重见世人
  “816”,3个并不复杂的数字,却代表着一个埋藏在重庆山区地下50年的重大国家机密。
  “816”地下核工程当年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由工程兵第54师承担建设,并陆续从全国征调大批技术人才,前后共有6万多人参与工程施工。因为保密原因,工程所在地“白涛”作为地名在地图上消失了20多年。

  经过17年秘密建设,又经过18年岁月尘封,直到2002年4月被解密后,“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才得以重见世人,近年来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

  张丽萍是“816”景区的讲解员,她的父亲原来是一名工程兵战士,1970年复员被调到了“816”工程之后,当时还在四川老家的张丽萍就很难见到父亲,更不知道他的工作性质。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讲解员张丽萍:
  “这里作为旅游景区开放之后,我们才知道,这儿有个‘816’地下工程,里面有个很宏伟的地下核燃料工厂。”

76位烈士长眠于此
  在距离“816”核工程洞体3公里的“一碗水”烈士陵园,长眠着在工程建设中牺牲的76位烈士,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1岁。

  “816”工程
  为和平而建又为和平而停
  承载太多的历史记忆
  留下了永恒的精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11-24 22:0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西南大后方 “世界最大”816地下核工厂曝光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解密 |“世界最大”地下核工厂

  重庆涪陵白涛镇
  曾被誉为“世界最大”地下核工厂
  的816地下核工程
  早已解密
  成为游人络绎不绝的景点
  这座
  屹立在深山中的浩大核工厂
  解密之后还有哪些你所不知的秘密?
  抓紧吧
  强军哥这就带你看
  “世界最大”地下核工厂
  一道解密令让巨型地下核工程曝光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一个核工厂,在重庆涪陵白涛镇选址。
自此,白涛镇正式从卫星图上“消失”

基本情况
  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

全面解密
走进现场看到

  洞内墙体上有关介绍依然清晰可见:
  816地下核工程主要特点是:“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

原子弹沙盘
  这里有模拟中国第一颗塔爆式和空投式的原子弹沙盘,也正是因为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才摆脱了被核讹诈的命运,原子弹就是我们的“争气弹”。

引水洞
  引水洞,反应堆运转时用大功率水泵直接从乌江里抽水,通过这条管道冷却反应堆。加上蓝色的灯光效果,像进入了时空隧道一般……

反应堆锅
  反应堆锅,用过灯光模拟出来的反应堆锅底效果,锅底上拥有直径七八厘米的2001个小孔,用于核材料、核能量的交换,同时上方拥有一圈高度灵敏的红外探头,用来探测锅底的温度。

紧急逃生门
  下图是锅底部分的紧急逃生门,用实心的钢材打造而成,厚度有6厘米左右,锅底出现故障后,会有敢死队人员过来人工换料,一次换料时间30秒……

中央控制室
  核反应堆的“心脏”──中央控制室,内部密密麻麻的电子仪器基本上已经拆除,只剩下几个直径2米的控制盘。

反应堆大厅
  反应堆大厅也是通过灯光效果模拟核燃料棒,“燃料棒”发出的灯光,将整个大厅的墙体都染了一层绿色。那些无名英雄,为了将中国的前途点亮,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牺牲。

废水处理区
  废水处理区,给核反应堆冷却后的水会直接排入乌江。墙体上密密麻麻的钢筋,支撑的不只有这座山,还支撑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高炮
  出口盖着炮衣的几门高射炮,当年的战友已经离开了,而历史却把它们留在了这里,继续向过往的游客讲述着激情岁月里的惊心动魄。

遗旧物品
  出口陈列着一排参与建设的部队老兵物品,包括专业介绍信,奖状,衣物还有收音机等等,他们的名字都叫做“工程兵”。

老照片

军镐

马灯

军用水壶

  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816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2016年9月25日,休整一年后重新开门迎客,票价65元,军人免费。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140803z5xovwwx9vi9zbrx.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7-2-4 16:48:01|只看该作者

美媒探秘中国816核工厂:昔日绝密工程变景点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美媒探秘中国816核工厂:昔日绝密工程如今变景点

816核工厂入口。(图片源自: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参考消息网1月26日报道 美媒称,在长江流域这个以脆生生的榨菜闻名的清冷之地有着林木覆盖的群山。但其中一座山与众不同。涪陵金子山顶上有一个大烟囱,俯瞰着旁边的乌江。自数十年前建成以后,这个烟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直到近年来,公众才知道了个中原委。15年前,当地政府宣布,在这座中空的青山内部,残留着一度是中国最宏伟军事基础设施的工程,也就是绝密的816核工厂。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25日报道,816厂从一开始就是绝密工程。当地人乃至在这个基地工作的很多士兵都不知道该工程的真正目的。

绝密核工厂的兴建与叫停
  报道称,该项目肇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中国首次尝试在没有苏联人参与的情况下建造一座可以生产武器级钚的核反应堆。为了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把反应堆建在地下,从而让原本就充满挑战的设计建造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超过6万名工人参与了这个高风险的项目。最终建成的人工山洞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经得住数千吨炸 药的轰炸和8级地震的冲击。这个设施内部设有学校、市场和医院,这样一来工人们就可以完全与世隔绝地生活。
  对于当年的两万多名年轻士兵来说,日子尤为艰苦。很多人入伍时以为自己即将奔赴北京,结果却被分到816工程基地工作。这些士兵的月薪约为6元人民币,在当时约合2.44美元,其任务则是仅凭小型钻机、炸 药和工兵铲来开凿坚硬的岩石。
  报道称,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工期压力很大。士兵们在“与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反革命争时间比速度”这句口号激励下夜以继日地工作。
  但随着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着手对很多军事项目全面进行“军转民”,这个几近完成的核工厂的施工突然被叫停。

如今变成旅游景点
  报道称,816核工厂其后当了26年的化肥厂,最终于2010年重焕生机,成为旅游景点──冷战时期的这个古怪产物,可谓遭遇了不可思议的命运转折。
  不过,对以前的很多工人来说,816工程至今仍让他们咀嚼着苦涩的遗憾。
  “当初,这个项目让这些年轻人付出了太多,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现年68岁的老兵陈怀文说。他曾于1969至1974年间在金子山参加挖掘工作。“我们需要让公众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否则将是对我们的努力和人力的巨大浪费。”
  为了应对这种担忧,相关部门最近对816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翻修。自从它于2016年9月重新开放以来,游客们──外国人也首次加入了进来──现在可以参观这个山洞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洞内有总计将近13英里(约合20.92千米──本网注)长的通道。
  报道称,不久前的一个下午,一群游客由一名身穿军装、脚踏作战靴的热情导游带领,在位于路边的其中一条通道入口处爬上一辆高尔夫球车。车子载着大家直接钻进金子山的山体深处,冷空气从耳边呼呼掠过。名叫戚泓(音)的导游对着麦克风讲解道:“这个洞不仅代表着816工程工人们的努力,还代表着中国国防史和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戚泓解释说,当时,科学家、工程师、士兵以及其他后勤人员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这个偏远的地方──当时只有水路可以抵达──参加816工程的建设。他们中有很多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人才,曾就读于中国一流的大学,或者在苏联和日本留学。
  戚泓周围站着约30名游客,其中大多是中国老年人。在历时90分钟的游览过程中,戚泓带着这群人穿行在一个由空荡荡的反应堆大厅、展览室和阴暗的楼梯间构成的迷宫,她时常会停下来讲解一番,这样一来老年游客们也能歇口气。
  报道称,这群游客中的大多数人是直到最近才听说这个项目的,但他们的年纪足够大,了解政府选择在中国西南地区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建造大型核工厂的历史背景。
10#
 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6-9-26 10:51:00|只看该作者

世界第一人工洞体: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升级迎客

  1966年,解放军8342部队的特种工程兵“空降”涪陵区白涛镇的深山里,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地下核工程建设。18年里,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开山掘洞,架桥铺路。直到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令解密,816地下核工程才得以公之于众,举世震惊。
  经过1年多的封洞升级打造,昨日,这座曾经的“三线绝密”、“洞体三峡”、“地下长城”正式对外开放。提档升级后的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有什么新看头、新耍事,商报记者为你揭开谜底。
  走进816地下核工程的洞口,只见里面的道路密如蛛网,形如迷宫,如果没有内行指点,根本分不清出口和进口。据悉,816地下核工程总长20余公里,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其中,最大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核反应堆大厅高达79.6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人工洞体”。
  2015年起,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开始了升级打造。记者看到,景区在代号101区域3楼锅底搭建了玻璃廊道,上下模拟核原料反应绿光,游客从锅底上方穿行而过,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多年前这里的光景。此外,全长约3公里、储水量为2.4万立方米的供水系统──引水洞则布置了蓝色及红色环形灯带,营造出神秘莫测的氛围。
  景区负责人介绍,104大厅曾是我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所在地,因为停建搬迁,如今104大厅只剩一个空荡荡的洞室。在本次提档升级过程中,景区结合其原有的功能特征,在洞内设置了“和平之盾”场景还原和汽轮发电工作模拟再现,让游客拥有独特的视觉体验。
  除了利用声光电效果再现当年洞内光景,景区还着重挖掘洞体文化,让其成为爱国主义“教科书”。
  在816地下核工程展示厅内,各种图片、实物等详细介绍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而在景区出口处,31个石墩被建成了主题展示区“永远的工程兵”,主要展示当年无数工程兵参军打洞、退伍转业等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以此纪念816地下核工程的建设者。
  据悉,目前816地下核工程已经开发的区域只是整个洞体的冰山一角。升级后,景区全程游览时间将从以前的1小时增加到3~5小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6-9-25 23:08:00|只看该作者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封闭一年重新对外开放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9月25日电(记者:韩璐)25日,经过一年时间封闭打造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后简称“816工程”)景区重新对外开放。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解密并以旅游景区形式向外界开放的核工程旧址。
  被誉为“深埋山间的绝世和氏璧”的“816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1966年,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重庆涪陵白涛镇建造了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816地下核工程”。
  “816工程”主要生产钚239核燃料。数据显示,从1966年开建至1984年停建,约有6万多人参加工程建设。洞体工程设计可以预防100万吨氢 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
  2002年,“816工程”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解密令,它的神秘面纱由此揭开。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816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
  “之前我们开放的代号101、104区域只是整个工程的‘冰山一角’,这次改造工程将全新开放105、221、229区域,全程游览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增加到3小时左右。”中共重庆涪陵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康中告诉中新社记者,“我们要把‘816工程’打造成为集核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互动体验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
  据刘康中介绍,“816工程”景区改造后,将有“三线年代”、“科技当下”、“炫酷未来”三个主题分区,提档升级后的“816工程”景区将融合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科技感,增加游客体验及参与性项目。
  “为了不破坏洞内原有结构,让游客在原生态基础上感受到更多视觉、听觉所带来的综合性体验,我们运用了声光电效果。”参与“816工程”封闭打造的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元军告诉记者。
  “我们在101区域3楼锅底搭建了玻璃廊道,模拟核原料的反映绿光,游客从锅底上方穿行而过,可身临其境的感受锅底50年的沉积;在全长约3公里,储水量为2.4万立方米的‘816工程’供水系统引水洞内,我们布置了蓝色及红色环形灯带,能让游客看清楚整个供水系统。”张元军说。
  张元军透露,在本次封闭打造中,景区还对8楼核反应堆大厅的2001根工艺管进行了恢复,能够通过光电展示核裂变相关过程。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6-2-17 07:53:00|只看该作者

旅游信息

一:地理位置
  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

二:门票价格
  淡季:40元(观光车:10元)
  旺季:60元(观光车:10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6-2-17 07:53:00|只看该作者

价值意义

一:备战作用
  816工程是作为甘肃404工厂(生产“重水”的高度机密的军工企业)的后备核企业而筹建的。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中央决定在三线腹地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要求靠山进洞。1966年9月,中央选定在涪陵白涛镇的大山里建设816核工厂。
  816工程规划生产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816厂的核反应堆为石墨水冷反应堆,是生产、发电两用的洞内工程。洞体工程除了反应堆部分,还有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核废料处理部分,包括废水、废燃料棒等有污染废物的处理。1975年部队完成坑道施工任务,之后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由816厂建设队伍实施。
  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 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

二:观光价值
  专家论证,“816工程”是我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2 23:21, Processed in 2.043604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