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26|回复: 0

[2015年媒体解读多地一把手为何被约谈还了上电视

 [复制链接]
源自:海外网

  多地政府一把手因何被约谈

  环保部
  最近有个事儿不知道大家注意没。
  前天的《新闻联播》吧大概是,喂喂喂别着急喷,里面有一个说正面也可以说负面也可以的新闻……
  画面中,河北省5名县市区的政府一把手表情凝重,听坐在对面的河北省环保厅环监局总督察胡明“训话”。
  被约谈的5名政府一把手,分别来自唐山开平区、沧州沧县、邯郸武安市、定州市和辛集市。被约谈的理由,是当地长期环保问题严重,得不到有效改善,甚至长期引发环境上访问题。30分钟的新闻联播,这条占了6分多钟。
  有点儿意思。

领导的难堪
  “2014年辛集市排放废水年均COD和氨氮浓度分别高达311毫克升和98毫克升,分别超标2.89倍和3.91倍,其辖区军齐排干渠已成为我省水质最差的河流,其排放的高浓度废水,已对本地及下游河流沿岸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
  “环保部1月份检查时发现,新兴铸管有限公司脱硫历史数据弄虚作假,沧县忤龙乡废橡胶加工企业群生产冒黑烟。”
  镁光灯和摄像机的注视下,乌泱泱一堆人,五名地方政府一把手坐在最前面,接受这样毫不留情面的训话,说实话,我要是那五个县长区长市长,估计脸上的表情也比他们好不到哪儿去。
  毕竟,这是一种“难堪”。山东临沂的市长,就在被环保部约谈之后说,“心情很沉重,但是决心也很大”,“我向你们保证,绝对没有下一次约谈”。
  环绕京津的河北,某位岛叔的家乡,常年有7个甚至更多的地级市名列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前十位。以至于他北京听人抱怨起帝都的雾霾时,下意识的反应是耸耸肩:我觉得还可以,至少我家比这儿还差。
  这条新闻中,暴露的不止是领导的难堪。那条全省最差的河流,在画面中黑水依然垃圾依旧,岸上需要掘起十几公分污泥,才能看到土壤原本的颜色;记者打电话给环保局反映情况,在“行行行我们去看一下”的回应后,两个多小时过去,依然没有工作人员过来查看。
  而在今天的新闻中,我们听到的细节是:辛集市连夜召开常委会,部署整改,确保按时完成。
  在媒体上公开披露这些镜头和细节,带来的可以是极高的行政效率,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领导的面子,确实很重要。

“关键少数”
  事实上,如果检索“环保 约谈”这样的关键词,你就会发现,从去年开始,环保部门对地方政府首脑进行约谈的频率非常密集,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约谈季”。
  比如,从去年年底开始,河南安阳、湖南衡阳、贵州六盘水、山东临沂、河北承德等地级市的“一把手”,都被环保部公开约谈过。最近一次,则是约谈河北保定,要求限期整改白洋淀的污染问题。
  这或许与2014年的《环保部约谈暂行办法》有关,但更可以肯定的是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有关。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修订版法律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普及一下,其实,环保部门的约谈并非什么稀罕事,实施了大概有10年了。但之前约谈的要么是问题企业,要么是一件环境问题,很少像现在这样就一个地区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约谈。
  环保部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则告诉侠客岛(xiake_island),更关键的变化在于,过去环保部对政府对约谈,大多是约谈副省长、副市长这样分管环保的副手角色,现在则变为直接约谈政府一把手。这么做的好处,是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少数”──能直接推动问题解决的政府首脑,就是这个“关键少数”。

“强势环保”
  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当然现在也在长期深受环境污染之害的有志青年,岛叔可以负责任地说,像这次曝光的那样的河流和空气,在很多地方依然屡见不鲜。至少,这一次,我们能说,我们真的活在新闻联播里。
  而如果分析这些地区行政官员的心理的话,这次被点名批评的邯郸武安市市长魏雪生的一番话,则颇有代表性──
  “诚恳接受省环保厅的约谈和批评。我们一定不讲客观,拒绝理由,坚决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讲客观”、“找理由”,客观是什么?理由何在?
  答案很简单,GDP增长的需求,就业的压力。岛叔十五年前每次回家都路过武安,这座钢铁之城,远远地望去,天空中仿似一个罩子,扣在市区顶上。最关键的是,这个罩子,是灰黄色的。
  的确,这次被点名的企业,很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产业。新兴铸管,武安当地的大国企,上市公司,环保数据弄虚作假;辛集市的那条河里漂着的废弃皮革,也是辛集这一“皮革城”特色所带来的压力和疼痛。
  今天,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大谈“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和困难”,直言这种困难还可能持续,必须继续调结构、促改革。
  宏观的表述,可能无法完全描述基层的痛感。对基层官员来说,这些企业是产值、是税收、是可能数以十万计人的饭碗,现在因为环保这么搞,经济怎么办?

忠孝难两全,经济环保不可兼得?
  夏光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说,环保从来不是反对经济发展的。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量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承载量如何配置,需要行政部门考量。配置在诸如钢铁煤炭这样的产业上,可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ok的,但是时过境迁,现在可能就变成了落后产能,失去了竞争优势。这个时候来做环保,事实上也是给当地腾出空间,配置更好的产能结构。
  理论的论述和现实的操作之间确实存在巨大的差距和众多考量的问题。但现在基层的官员已经面临着棘手的“多重困境”──
  一方面,来自环保部门的压力巨大,出了行政处罚之外,如果一个地区环境管理混乱,可能会对新上马的项目进行限制审批或者不审批;另一方面,生态现在已经在干部考核中占了20%的比重,如果做得差,可能会在考核中被“一票否决”;同时,来自群众、媒体的目光和压力,也让这些环境方面的“后进”地区如坐针毡。
  官员可能很无奈,很委屈,很难整,这我们都知道。但没辙,这以后还会成为一种常态──夏光透露,在十三五规划和环保的十年规划中,“强势环保”会成为一种硬性的要求和趋势。
  总有些未来的常态需要面对,总有些以往的规则再也行不通,总有些新的行事规则、执政思路需要转变。
  毕竟,相对于一人的乌纱帽、一时的脸红难堪来说,环境,才是千秋万代之计。
  文/公子无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远方的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远方的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两会后省级地方大员密集调整 履新官员多为60后 4名女乘客航班上互殴被警方带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23:15,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