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746|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1-9 21:14:1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神秘的女国文化带

 [复制链接]
王怀林(甘孜州委宣传部部长) 如果说,唐代吐蕃和盛唐文化的交相辉映,西夏皇族后裔的血质禀赋,明清宫廷服饰的浓妆素裹,嘉绒地区传统歌舞的锦上添花,已使丹巴女性文化与众不同,但如果抓住东女国文化的精髓,特别是结合原来属东女国故地的鲜水河走婚大峡谷以及属同一地理文化带的泸沽湖习俗(扎坝、木里、泸沽湖都同属雅砻江流域),可知东女国文化仍如女王谷之河,在静静流淌。 考察丹巴、扎坝,都处在易守难攻的高山峡谷,并和泸沽湖一样,远离周边政治中心。偏居一隅,使它们在走廊中易于长期与外界隔绝。同时,几处都以农耕为主,避免了逐水草而居的迁徙。三是从丹巴、扎坝到泸沽湖,通过大渡河、鲜水河、雅砻江及其中间的草原低地,容易沟通,三者之间文化具有关联也就不足为奇了。近闻邻近泸沽湖的木里县屋角乡的母系遗存也保存完整,至今尚有人数达30余人的母系大家庭,木里俄亚纳西族的“安达”婚,也是以“走婚”为其主要婚姻形式。 笔者经过考察,发现三地围绕女国文化的共同之处竟有数十处之多: 独有的走婚习俗:扎坝人和摩梭人走婚习俗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丹巴的女性文化则由于是东女国中心,其女性文化则更为广泛,只不过由于距汉地较近,加之近世民族交流频繁,使得女国习俗有了更多的变异罢了。 丹巴的巴底一带,解放后尚有与上述两地走婚相似的“爬墙子”习俗,即是男女相约以后,男子晚上通过爬墙到女方家约会。今天在丹巴广泛流行的“顶毪衫”和“抢头帕”习俗,应是一种古老的女国遗风。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蜀地──中国西部文化的轴心 大家好,我是新人,请大家多关照啊
2# 四姑娘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1-9 21:14:5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顶毪衫,即在月色媚人的夜晚,小伙子们三五成群,每人披上一件毪衫(披风)到心中想念的姑娘家去对歌,姑娘们也相约一群,坐在锅庄边,等待小伙子的到来。小伙们用毪衫遮脸,躲在隐蔽的角落,变换嗓音把一首首情歌唱给姑娘们听,姑娘们也不示弱,将一首首情歌抛过来,直至深夜。在姑娘们围绕锅庄火塘和衣席地而卧后,看上意中人的小伙子就会摸向对方的身边试探,如果女方知道来者是谁,合意者就会为对方让出地方,相挨而卧,如果是陌生人或无意对方,则坚决不让靠近。即使相挨而卧,男方也不得有任何粗暴和鲁莽行为,否则会遭到众人的嘲笑和谴责。“顶毪衫”,为以后的幽会和婚姻奠定了基础。
抢头帕是指在节日庆典或集会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跳起欢乐的锅庄时,也是姑娘小伙子选择对象的良机。当青年男子对姑娘产生好感时,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抢走她们的头帕作为初次约会的信物。被抢头帕的姑娘会向小伙讨回她的东西,小伙子则在追逐中将姑娘引至僻静之处,约定再次相会之期。若女子无意,则会坚决要回自己的头帕,男方则不会强求。
摩尔根曾说过:原始社会的婚姻“并不是建立在情感之上,而是建立在方便和需要之上”。族外婚的产生,主要起因于采集、渔猎范围的扩大,不同的氏族之间有了接触,氏族成员到另一氏族寻找配偶。两个氏族结成婚姻关系,互相帮助,共同组织就是部落。从优生学上讲,这是一大进步,从历史发展上来看,这是社会组织形式的第一个飞跃。族外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从男子访宿,到男子正式加入妻方氏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由此我们看到女国文化带的“走婚”,体现了较早的婚姻形式:男子只在夜间与另一氏族的女子结成“阿夏”或“呷益”,白天回到自己的氏族劳动。参加劳动主要在妻方,也要为自己原先的氏族劳动,死后要葬在自己原先的氏族去。亲属关系按母系决定,母亲与她的子女是同一氏族。而丹巴从“爬墙子”到顶毪衫和抢头帕的演变,正体现了这种婚姻形式的演进。
由于丹巴民族交融更为频繁,特别是受汉族伦理观影响,母系家庭已然消失,即使如“顶毪衫”等残遗形态,其中也有“男女之大防”的影响。这一演变过程其实从东女国时就有了,史载东女国“其居丧,服饰不改,为父母则三年不栉沐”,就受汉族的“守孝”习俗影响。而在封闭性较强的扎坝,即使今日,也还有老人临死之时,自己走入隐秘的山中坐以待终的,与此迥然不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1-9 21:15:20|只看该作者
源远流长的石碉传统:藏族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改畜逐水草”,“联毛帐以居”的帐篷建筑;一种是独具特色的木结构井干式建筑;再就是具有典型代表的碉式建筑。自丹巴到走婚大峡谷,随处可见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石碉,或屹立于山头、村口,或紧连民居房舍;或一碉孤立,或数十碉簇聚。碉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等形,最常见为四角、八角。一般高二十公尺左右,高者达五十余公尺,最低者亦在十二公尺以上。碉主要以片石,辅之石块或卵石砌成,外表平整,棱角笔直,下侈上敛。底部有门,内以圆木覆木板为层,一般为五至七层,每层以独木梯相连。碉墙上开有扇面形射孔和觇孔,顶端有堞,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人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奇观”。
过去认为,古石碉建筑艺术乃羌人所创。从近年卡若到中路的新石器遗址考察,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青藏高原东部的建筑就有石砌传统。汉代史籍《后汉书》就有“邛笼”(石碉建筑)的记载,唐带史书说该区域的附国、西女国也有此传统。或许是该地域遍地皆石,以石为墙极为方便,加之石碉乃冷兵器时代最好的防御工事,今天在整个青藏高原都能发现古石碉的踪迹,但将该技术发展到极限的是东女国,至今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还是东女国之都──丹巴。
隋唐史书较详尽地记载了东女国的建筑状况,说它散布于山谷之间的80余座聚邑之中,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一般民众为上下六层,而女王所居则有九层。今天藏区房屋建筑一般为三层,而以丹巴为中心的嘉绒地区民居一般达四层以上,古碉达十余层。从分布上,丹巴古碉最为集中,清代曾达3000余座,平均1.1户一座,今天还有500余座(属东女国中心的金川、小金一带原也古碉林立,在干隆平定大小金川后基本被毁),而且在丹巴,古碉在旧有基础上已发展出古碉图腾和文化,新增了身份财富显示、分界碉、烽火碉、风水碉等功用,男孩出生开始,就要为其修建家碉一座,否则为人耻笑,男子也因之影响娶妻。
在今天的丹巴中路乡,部份古碉尚有“母碉”和“公碉”的分别。“母碉”修筑时间或加以凸出的类似女性百褶裙线条或女阴的木条,“公碉”上有男子生殖器状物凸出其间。令人惊奇的是,九龙民居也有类似丹巴“母碉”的墙体形状──大概为两地同属女国文化带之故。
而今从丹巴经道孚、康定木雅、扎坝以及九龙的女国文化带地区尚四处可见古石碉的踪影,而相邻的新龙雅砻江流域和附近牧区不仅难寻踪迹,民居建筑也多为土墙或以木头为主的“崩科”式建筑。在康南乡城一带的古碉为夯土筑就,据考为明代丽江木土司进袭该地所为,稻城的民居虽为石砌,但已不是片石,而是条石。至于泸沽湖地区流行的井干式木楞建筑,或许是该地多森林使然,但其墙基也多为片石筑就。
4# 金佛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1-9 21:15:53|只看该作者
服饰文化的尚同:《旧唐书·东女国》记载,“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批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饰之以金。”关于东女国的描述总共千余字,就有30余字描写东女国的服饰,可见其华贵富丽和引人注目。记载与今丹巴一带妇女装束一脉相承,其尚黑、百褶群和披肩传统至今犹存。今日丹巴藏族妇女的服饰不管多么漂亮,多么变化多端,其色彩基调仍以黑色为主。
扎坝姑娘服装也以黑色为主。虽然泸沽女儿们服饰有些类似于蒙古长袍(她们曾自称蒙古人,也许与忽必烈曾经过这一地区留下影响有关),色彩多样。三地女人皆有穿百褶裙的传统,与藏区的长袍迥异,并有盘头结辫之俗,使姑娘们更加亭亭玉立,风姿卓越。
此外,丹巴和扎坝姑娘都好着披肩。丹巴姑娘服饰的“三片”极为有名,一片是头帕,着夏装时裙子前后各一片(应是百褶裙在气候温和的河谷地区的演变),加上色彩搭配和首饰,极为靓丽。其头帕和披肩传统,又与处于该地域的彝族有许多相似,这与嘉绒和彝族古代同属夷人系统有关。
从服饰上看,嘉绒族群的传统服饰与其他藏族地区的服饰有较大的差别。其中,在嘉绒人过去较为传统的服饰中,最具特色的主要有三个东西:即百褶裙、头帕和披毡。解放后,随着外部影响加剧,少女的装束往往求新求变并日趋多元化,但在50年末和60-70年代,三十岁以上的妇女仍多穿百褶裙。现在嘉绒地区平时已很难看到穿百褶裙的妇女,但在节日或跳锅庄等活动时,偶尔还有妇女穿着。
在藏族中,穿百褶裙的习俗极为罕见。除在靠近纳西族地区的乡城一带因受摩梭人的影响而有穿百褶裙的习俗外,其他地区如今西藏、青海和甘肃以及四川和云南等其他藏区的藏族中,均无穿百褶裙的习俗。所以,在藏族中穿百褶裙的习俗可以说主要仅见于嘉绒族群。
但是,在辽阔的西南横断山脉地区,却有大量的民族有穿着百褶裙的习俗。其中最典型的乃是分布于四川大小凉山、云南及贵州西部这一辽阔地域的彝族,穿百褶裙可是以说是彝族妇女最典型和最突出的服饰特点。除彝族以外,有穿百褶裙习俗的还有云南西北的普米族,云南南部的哈尼族,云南西部和四川西南部的纳西族、僳僳族以及四川和云南交界的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等等。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是西南横断山脉地区范围内,以上这些妇女有穿着百褶裙习俗的民族,除普米族属于羌语支或未定支外,其余的民族如彝、纳西、哈尼、僳僳及摩梭人从其语言分类上均是无不是属于今彝语支的民族。
大体而言,不绣花的头帕是中老年妇女所用,少女和少妇的头帕绣有彩线花,中间或四角绣花朵。少女的头帕在四角或前两角吊彩线,少妇的头帕则只绣花不吊彩线,所以少女和少妇从其所戴头帕上能予以区分。
而在横断山区的部分彝族、哈尼族、白族、怒族民族中也有戴头帕的习俗,这些族群均属于彝语支民族。可见戴头帕主要是属于土著夷人的习俗。
嘉绒的有些地方保留有披毡的习惯。披毡又叫皮褂,嘉绒语称“阿戈”。阿戈平时不披,只是跳锅庄舞时才披。披阿戈的习惯并不是在整个嘉绒地区流行,而是仅在墨尔多神山周围的山寨才有,这也说明该地与古夷人族群和东女国有更为紧密的联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1-9 21:16:16|只看该作者
宗教信仰的相似:丹巴为中心的嘉绒地区是苯波教的大本营,至今苯教寺庙仍多于藏传佛教的其他寺庙。女国文化带可以说又是一个苯教文化带,虽然名称各异,如丹巴一带叫民间巫师工巴(奥外、哈瓦),泸沽湖叫达巴,相邻的彝族叫毕摩,纳西族叫东巴(达巴与东巴之名是否来源于苯波教祖师东巴·辛绕呢?),但其原理和仪轨却大同小异。扎坝现虽流行黄教,但其自称过去信奉苯教,黄教当为后世传入。
在嘉绒地区的种种仪轨中,有的是哈瓦或喇嘛单独主持来完成,有的是哈瓦和喇嘛共同参与或主持来完成。但是,哈瓦所参与或主持的仪轨多,涉及面广。显然,在民间信仰中,哈瓦远比喇嘛活跃。其区别,可归纳如下:
哈瓦是世袭的,其历史比喇嘛久远,除了无子或其他特殊原因外,只以父子相传;哈瓦可结婚,仍参与生产劳动、家庭和社会活动,是一种半职业化的宗教职业者,而喇嘛基本脱离俗人世界及其事务,除个别教派外,不能结婚;哈瓦有世袭的固定的辖区及其属民,其社会功能或神权也限于辖区及其属民的有关事务之中(包括这些属民所参与的集体性宗教活动);哈瓦和喇嘛共同参与或主持有关仪轨时,其职能和完成事项有一定的区别。如日尼只能由喇嘛主持完成,同时由哈瓦作沙卡。在仪轨中,哈瓦一般面向山神。其坐位顺序为:喇嘛为上(或前),哈瓦为下(或后)。哈瓦参与主持原始宗教、苯教和佛教仪轨,而喇嘛一般限于佛教仪轨。
人生礼俗的共有:从丹巴到泸沽湖,都有十分相似的“成丁礼”习俗。在泸沽湖,男孩女孩到了13岁时,要举行隆重的成丁礼,俗称男孩穿裤,女孩穿裙。仪式由巫师达巴或喇嘛主持,除改装易服外,还要向祖先、经堂和长辈磕头施礼,然后互致礼物,大宴宾客,十分热闹。而丹巴女子17岁时的成年礼则更为隆重,不仅女儿易服盛装,家人欢庆,也是全村欢庆的节日。而男子则在出生时举行诞生礼,同时开始新一座古碉的修建,这或许又是东女国的女尊男卑使然?
独特的丧葬习俗:女国文化带和藏区主要流行天葬的葬俗不同,保留了东女国古老的二次葬的遗风。《旧唐书》称:“贵人死者,或剥其皮而藏之,内骨于瓶中,糅以金屑而埋之”,这是典型的二次葬。今天在丹巴和泸沽湖地区,也有在火葬后将碎骨根据卜卦方位埋葬的习俗,而且此前都将其曲肢如婴儿般放置,只不过丹巴有将其放入“坐材”中的地葬,而泸沽湖主要为火葬。扎坝放置于山洞中的崖葬则与丹巴的地葬有相似之处。
猪膘文化的一脉相承:扎坝人善于制作猪膘及其外墙所涂日月图案的如出一辙,丹巴、道孚、雅江木雅地区的房顶上所插的兵器和经幡几乎完全相同,显系同一种文化遗传。
音乐舞蹈艺术:女国文化带广泛流行的锅庄(俗称圈圈舞),与“昆仑神话”中的傩仪有诸多共同之处。其音乐,丹巴的拉拉调、康定一带的溜溜调、九龙西番人的玛达咪调和泸沽湖时常吟唱的玛达咪(乃摩梭人的创世女祖)调也有不少共通之处。
美人之乡:笔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泸沽湖时,就深为这里男子高大俊美、女子娇艳迷人所惊异。丹巴美人谷已名声在外,而且丹巴不仅出美女,也出俊男,特别是中路一带的男子,不仅身材修长、体格健康、相貌英俊,而且还多半有增添其灵秀俊逸之气的一对酒窝!扎坝男人也普遍身体匀称,女人健康活泼。三地的男子个子普遍高大,但不显臃肿,看不到大腹便便者(具有古蜀人及夷人的体质人类学特征),女人们则好象不受高原紫外线的影响,多半皮肤白皙,健康红润,面貌如花,加之能歌善舞,近年泸沽湖走出了像扬尔车娜姆那样的文化名人,丹巴的美人谷也愈加响亮,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屡屡吸引世人的目光。
究竟是东女国的红粉佳人,还是走婚形成的优胜劣汰,亦或居住环境的自然天成?弄清这些问题,恐怕与美貌佳人有不相上下的吸引力。
源流之重:探询女国文化带族群的来历,一如横断山区的幽深峡谷和立体气候,山重水复而又变幻莫测。对以丹巴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嘉绒藏族的来历,除东女国说外,就有汉人说、嘉良夷说、墨尔多山地名说、象雄说、嘉绒语说、党项说、西夏说等众多说法,而且即使东女国,也只是该地域在6-7世纪时的一个阶段,在此之前的漫长时期呢?
虽然东女国的强大影响至今犹存,直到建国前,这一代的嘉绒十八土司中还有几位女土司存在(土司,藏语意为国王),可以说,实体意义上的女国一直延续到近代,但即使今日的丹巴,还有嘉绒语、康巴语、安多语和尔龚语(羌系语言),而且互相难以沟通,丹巴的“普通话”竟是汉语!
扎巴人自称属木雅人,木雅人多认为是西夏的流散后裔,但是为何西夏的成熟文字没有在此地留下只言片语呢?何况从其语言中也发现了古藏语、羌语成分。摩梭人自称蒙古人,但蒙古进入这一地区是元代才有的事,从其传说中的北来说和丧葬仪式中的灵魂北归,可以看出她们从北部迁徙而来,是否她们属东女国的流散后裔?
让我们回到本文的论题,问题已不难解释。正是西部游牧走廊地理的畅通和隔绝并存,民族的迁徙、融合不断,才造成这样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象,多元并包的人文风光。虽然游牧民族的迁徙、冲突和交融,造成卡若遗址中一千年内有三种迥然不同的文化遗存,遍布该区域的新石器时代石棺葬文化的突然消失以及灿烂的三星堆文明风云流散,也造成众多民族和族群的脉络不清,身份难断,但也孕育出繁花似锦、丰富厚重的族群文化;虽然地理的隔绝使得交通不便、土司林立、人民生活困苦、经济发展滞后,但是也保存了像华夏远古文明和女国文化这样的人文胜景,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也成为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以及旅游专家们大显身手之地,其天人合一的香格里拉胜景,也为当地民众的未来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


6# 青城山
 清心花茶 发表于: 2005-11-25 22:52:17|只看该作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3 11:37,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