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5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恩阳河 发表于: 2021-8-18 12:36: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国参考消息90年史话⑩|清凉山上的苦与乐

 [复制链接]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参考消息90年史话⑩|清凉山上的苦与乐

  参考消息网8月18日报道 1941年5月以后的一段时期,《参考消息》由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合编,编辑部设在清凉山半山腰解放日报社大院的窑洞中。
  新华社负责抄收和翻译中央社电讯和外电,解放日报社负责《参考消息》编辑工作。编辑从新华社译好的电讯中选出能发公开报道的材料,编写成稿件刊登在《解放日报》上;不宜公开报道、又有重要参考价值、需要领导机关了解的材料,刊登在《参考消息》上。为了体现参考性,《参考消息》的稿件保持“原汁原味”,编辑不进行改写,主要工作是制作标题,修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延安时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邓小平胞弟邓垦1941年秋天调到解放日报社,同时也从事《参考消息》的编辑工作。1986年5月,75岁的邓垦回忆在清凉山解放日报社大院编《参考消息》的经历时谈到:“那时,物质条件很差的。我们在清凉山半山腰解放日报社大院两排砖窑洞的最边上一孔窑洞中工作,每天半夜两点半起床,只用干手巾擦一擦脸,就开始工作。延安夜间的气温很低,肚子饥饿,又没有夜餐吃,就连喝的水有时也没有。可一工作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编辑工作是很紧张的,夜里通讯员拿着马灯等在桌旁,编好一条送一条,我在编完《解放日报》后才能处理《参考消息》,每天都要到上午十一时半才能发完稿。常年都是这样。物质生活虽苦,精神生活却很丰富。战争风云,五洲变幻,都在我们眼底展开。我们做的工作,是渴望精神财富的人所羡慕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恩阳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恩阳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恩阳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恩阳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恩阳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恩阳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假指纹、假签名、被迫卷入的贷款担保案 说台湾有3万驻军的美国政客删帖了,但CNN却说出了更猖狂的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1:51,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