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785|回复: 0

[2021年吴冠中《生生不息(厦门鼓浪屿)》184万成交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收藏栏目快讯]2021年12月3日,北京诚轩拍卖2021年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正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吴冠中(1919-2010)《生生不息(厦门鼓浪屿)》以184万成交。
  吴冠中(1919-2010)生生不息(厦门鼓浪屿)
  镜心 设色纸本
  估价(人民币):1,500,000-2,000,000
  钤印:荼、八十年代
  尺寸:68.8×67.5 cm。约4.2平尺

简介
  参考吴冠中1986年的速写稿《鼓浪屿》,可知拍品渊源所自,以福建厦门鼓浪屿的古茂榕树与海边巨石为题材,依画面风格判断,本幅创作年代与速写稿时间相差不远,约作于1980年代中后期,为其水墨画风格成熟、创作高峰的鼎盛时期。
  吴冠中在1977年和1986年两度前往鼓浪屿写生,海滨的特色风光给了他无穷创作灵感,尤其是榕树气根层层垂挂、入地虬曲之感,使画家钟情于捕捉其中的线条之美,创作出一系列表现榕树的画作。参考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鼓浪屿系列作品,可以领略吴冠中从探索画面形式及技法,进而发展笔下榕树形态演变之过程。在七十年代的油画和彩墨《鼓浪屿》中,榕树坐镇前景,尚可透过枝叶之间的罅隙窥探后面的海滨风景;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树石成为主角,气势迫人,物象愈简,“具气根的大树近乎抽象”,树形、石形在吴冠中笔下已转化为形而上的表达元素。
  在《生生不息》中,对榕树与巨石的关系,画家自有理解,“榕树根与巨石,其间不过是线的穿插,掌握好线之构成,也就掌握了画面大局全貌,紧紧把握平面分割效果,是根是石,就不在话下了。”这一灵感注入画中,呈现出极具张力的画面,榕树盘踞在巨石中,几乎不分彼此,虬曲的枝干、下垂的气根,与巨石纵横缠绵,如天罗地网般扑面而来,将树与石的风骨与生命力,抒发得淋漓尽致。
  画中以稠浓黑墨挥洒出苍劲的老干,焦墨飞白表现出树干肌理及层层气根;银灰色的线条以自制的漏斗工具溢入纸上,迅疾、纤巧,又具有一定厚度,绘出树、石起伏的轮廓;淡墨在石上或点或刷,表现出巨石块面与体积感,画面也因此更加稳固;黄、红、蓝、绿等色点撒落在树石间,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色彩与位置都经过精心安排,画面整体构成黑白灰的节奏,舞动的线、跳跃的点、沉稳的灰色色块,聚散有度,起伏昂扬,共同谱出优美的乐章。
  据吴冠中忆述,他最初用油彩表现大榕树,有“变幻、虚实、呼应”,却无法体现“稠密的线之迷宫”,此后在水墨中不断探索实践,各种工具、技法碰撞融合,传统水墨的意境美与现代艺术的形式美终能联结。此帧《生生不息》呈现了吴冠中笔下臻至完美的“中西调和”世界,精心设计的构图形式与传统笔墨之美,符合抽象规律,又充满东方韵致,可称为是“水墨现代化”之最佳证例!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镜花水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镜花水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首趟从昆明始发的中老铁路国际列车抵达万象 北京12月5日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治愈出院1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0 21:38, Processed in 0.795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