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76|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韩蓁 发表于: 2007-4-12 09:13:5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沧桑记忆:永丰场》之历史篇(2):随意抹掉的珍珠

 [复制链接]
[原创]-《沧桑记忆:永丰场》之历史篇(2):
随意抹掉的珍珠
狭窄的老街、幽长的水巷、古老的四合院、青灰的石板路、雄踞的戏台、高挑的灯杆、毗连的庙宇庵堂……它们都是我童年记事本上的珍珠。流逝的岁月不仅无法模糊我的记忆,随着年岁增长,反而越发清晰鲜明。
至今我仍然记得初进城隍庙的那种感觉,尽管有奶奶牵着我的手,不断鼓励我别怕,还说我是个挺有孝心的孙子,菩萨不会难为我的,但我都怕得不行。心砰砰瞎撞,腿脚软软的,从第一殿到第五殿,再从第六殿到第十殿,尽管我眯缝着眼睛,但那些塞磨眼、大锯分身、过奈河桥……等等鬼魂受刑的血腥场景还拼命往我眼睛里钻。还没挪到城隍菩萨面前,我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我把眼晴闭得紧紧的,根本就不敢去瞻仰城隍爷坐堂审案的威仪。所以在几十年之后,我脑子里仍贮存着一片模糊的影像:昏黄的灯光中,惚悠着两排臃肿的影子。紧靠台阶边那个人像的黑脸上留着小胡子,手里捏着笔和簿子。奶奶说:那就是专门记挂恶人恶事的黑笔师爷……
城隍庙在小镇正街上,对面是古戏台、太平缸和字库。右边是三婆娘娘殿,其旁有鸡脚神;背后是东岳大帝庙。向西行半里,有“依政县遗址”的石砌牌楼。出牌楼就是张爷庙,庙里供奉着张飞和周仓的神像。再向西行500米,是著名的铜佛寺和白雀寺,铜佛寺的铜佛爷远近闻名,一年到头香火鼎盛。
北面是波耳寺(般若)和海会寺,两座庙宇的规模都不小,古木森森,殿阁重迭,周围还接连着南北寺和乔庵子。东南方向,蔡渡河边,座落着莲花寺和兴隆寺。古时有依政县“四门四大寺”之说,想别就是指城隍庙、波耳寺、铜佛寺和莲花寺吧。此外东西南北四面还有易庙子、邓庙子、熊庵子、孙祠堂、李祠堂、新祠堂……等大大小小的庙宇庵堂,如众星拱月般地将城隍庙拱卫其中,成其为一个密集繁胜的佛寺群落。
老一辈永丰人每每据此骄傲自豪。他们说,这方圆几百里,没有哪个场镇能与我们永丰场比。永丰场不仅是古镇,曾两度成为州府县衙,光我们的宇庙佛寺就够人数的了;他们说,我们的城隍庙有好几百年历史了,庙里的塑像鲜活逼真,工艺之好是附近几县城隍庙所望尘莫及,连丰都县的城隍庙也比不过我们;他们说,我们的万年戏台也是最好的,不仅样式雄健奇伟,单就那屋脊飞檐间摆布着的八大名戏雕塑就够人品味了。再从建筑学方面看,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哪个位置,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台上的表演,清晰地听到演员的吟唱……
他们眉飞色舞,如数家珍。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这些宝贵的珍珠已经不复存在。它们在不经意间被人们随意抹掉了,那些手伸向它们时犹如伸向一堆腐草烂泥。更为痛心和愧疚的还在于那“人们”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1949年前后,为了兴办小学堂,我们搬了波耳寺菩萨,拆了白雀寺佛殿。
1950-1953年,我们砸了三婆娘娘殿和鸡脚神,办起永丰供销社,城隍庙和东岳庙也相继拆毁。海会寺作为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分给没有房屋的翻身农民。随着日子好转,这些翻身农民又将庙房拆毁,改扩建成松散的民居。寺庙被数马分尸之后,连断垣残壁都不剩了。
1958年,我们彻底拆掉城隍庙,办起了公社铁工厂。波耳寺、莲花寺、兴隆寺的神像被铲除,分别作了大队部和民办小学。在其后的几年里,南北寺、乔庵子、易庙子、孙祠堂、李祠堂……等也被毁掉,或作大队部,或办村小学,或作保管室……铜佛寺的菩萨被挪进黑暗角落,四、五百民办小学生挤爆了陈旧的殿堂。就连宋氏坟垣内那数百年的御赐宋氏家族的双斗石桅杆(这是邛崃东路绝无仅有的)也被撤卸下来,凿成几个石滚,用去镇压人民公社新辟的大田块。
古戏台的命运似乎好些,从1950年至1970年,它从来就没有沉寂过。在那宽敞坚实的台面上,上演着一幕幕真实而生动的历史剧目。除了一拨接一拨的诉苦会、斗争会、审判会、庆祝会、誓师会、辩论会、批判会、揪斗会……等时代实景的喜剧、悲剧、闹剧和荒诞剧之外,还演绎过不少的文化名剧,如《刘胡兰》《夺印》《抓壮丁》《沙家浜》《红灯记》和《收租院》等。戏台还被破例地修葺过。然而它最终还是没有躲过灭顶之灾。在21世纪70年代初期的某一天,它终于被拆除,檩柱瓦桷成了永丰电影院的原始材料。至今,古戏台曾经雄踞几百年的坚实地基上仍残留着些许瓦砾和浅浅痕迹,昭示着历史的见证与记忆。
依旧是那个疯狂的年代,依旧是一个阴晦的日子,依旧是一群愚昧执著的人们……当他们举起沉重的铁锤砸向三米多高两吨多重的铜佛寺铜佛爷时,永丰人的心都颤抖了。狠毒的铁锤砸在铜佛爷身上,如同砸在永丰人的心坎上啊。每一颗心都在滴血。铜佛爷成了碎块块那一刻……永丰先祖们留给后代子孙镇宅之宝也就此终结。
那天一直昏天黑地,霏霏细雨下个不停。那是永丰人在哭泣在流泪。在不经意间,历代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珍珠一颗一颗地被轻而易举地抹掉了,这是何等的愚昧?何等的疯狂?何等的不肖不孝?
然而,这又能简单地责怪、埋怨甚至记恨这一代永丰人么!
其实,我们这一代永丰人又何曾轻松过?从记事以来,就一直在沉重的负载中生存,在艰难的环境里挣扎,在无奈的心态下生活。自从砸烂手中的“金饭碗” 之后,更是长期处于深深的愧疚、自责和痛苦之中。如何面对后代儿孙?在九泉之下,又何以向先人交待?!这是我们这一代永丰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和无以回答的命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韩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韩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韩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韩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韩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韩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宋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田锡 [渔家傲]咏康定公主桥
2# 四姑娘山
 楚羽寒 发表于: 2007-4-14 14:01:1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永丰人的悲哀!感谢韩老师让我知道这段清晰的永丰场历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3 21:02,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