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9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7-6-17 10:56:5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南四府街九号

 [复制链接]
稿件源自:成都日报  诺思

  从地图上看,西安的“府街”有很多条,南四府街(明时,因秦王朱爽第四个儿子的府邸在此而得名)仅仅是其中一条──这么说吧,一条从小南门进来,长不过两百米的细细窄窄的小街巷而已。

  像这个古老都市的其他街巷一样,南四府街的街面上也有一些小吃,比如,葫芦头,羊肉泡,花样纷繁的面食,在香气馥郁的街肆上,总有店伙一声声悠长而颇有韵味的“来咧!”飘荡。遇到下雨天,也有一些操着浓重陕西方言的人,他们抄了手,在这里往来浮游。南府街9号,则是一群报人聚居地。

  1993年,我在一个暖阳普照的午后走进了南四府街9号。最初最深的印象是,院子里没有树阴,阳光总是炽烈而又毫无遮挡地照耀着院落,下雨的季节,院子里的水放肆地流淌,象春灌的田头……南四府街9号很古老,古老得有一种沧桑遗物感。

  但南四府街9号也很年青,年青得仿佛孟春季节的冲天榆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古城的报业发生着令人讶异的变化,南四府街9号的人以满怀热忱迎接热浪滚滚的季节,小伙子自不用说,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小伙子也同样顶风浴雨、出没无常、无节无假地采稿编稿。来报社的客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来寻求援助和答案的市民,一类是“塞外游侠”(他们是来送稿的业余作者和基层通讯员,面色不很好,穿着平常衣服,上口袋常别着一支用旧了的笔,腋下夹着人造革包包,通常骑着自行车)。院子里也常有一些场面,或是某有势力的新贵被曝了光,亲临报社抖威风的;或是某“歪人”被触动皮毛,专门找记者耍刁滋事的。也有送锦旗的老太太,小脚还在办公室外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让旁观者眼圈也红红的。

  那段岁月,南四府街9号很平民化,很勤劳,很敬业,富有亲和力。

  此刻,南府街9号的人迁居到了有空调、电梯,实行物业管理的新闻大厦,新闻大厦的位置在朱雀门内大街(但我更愿意说她位于南四府街9号的屁股后头)。在这里,寒来暑往,又一茬新(闻)人奔波在大街小巷,他们更年轻更有活力。此刻,站在大厦9楼西望,南四府街9号便匍匐在眼前:短短三、五年功夫,她已经出落成一片林立的住宅区,她的周围,依然斑斓多彩:朱雀门(唐长安皇城大门之一),粉巷(明清之际多面粉作坊),藻露堂(古城最古老的中药店,开设于1622年),南院门(清时陕甘总督部院衙门在此,清朝与民国时,为最繁华之商业街),盐店街(清时盐店设于此)以及报恩寺,保吉巷,五味十字,太阳庙门等等。

  对于许多人言,南四府街9号,将成为人生的重要句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九眼桥有桥 郭家桥无桥 三条街道 一个坐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03:18,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