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39|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4 09:58:5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望江楼上望江流

 [复制链接]
稿件源自:成都日报

作者:杨文华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对成都来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东门外,锦江南岸,耸起一座楼阁式建筑,它的名字叫“崇丽阁”,成都人习惯称为“望江楼”。
  地方文献记载:该工程筹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发起者为华阳县缙绅马长卿。为缅怀成都历史上杰出的女诗人薛涛,他积极奔走,得到地方行政长官支持,社会名流伍肇龄、罗应旒等积极响应,短时间内便筹足资金,于年内启动建设,“阅两寒暑,崇丽阁告成。”从此,成都城东新添一名胜,登楼凭栏,“江天风物,一览在目矣。”
  楼阁为典型的中式建筑,共四层,通高27.25米,碧瓦朱栏,觚棱璧当,下两层为四方,上两层为八角形,每层递次内收1.5米,飞檐翘角,轻盈灵动,檐角各系有铜铃,阁顶为鎏金宝鼎,全木穿斗构架,大木榫卯,无寸钉半销。阁内有二副全国闻名的对联,一系出于清代长联大家钟云舫之手,以景达情、说古论今,长达212字;一出自某江南才子,只有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据传这位江南才子写下上联后,便沉醉于上联的意境里,下联怎么写也不中意,只得抱憾而去,一百多年来,多少文人雅士前来应对,都难称意。
  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楼阁依然高耸挺拔、古朴典雅。在城区,这里是绘画写生的最佳处所。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风和日丽之时,楼阁前总是挤满一排搭着画架写生的人群。他们一边享受着微带湿润的江风,一边近观崇楼丽阁,远眺一色江天,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赋予写生者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观江楼最好的时段在傍晚,夕照下的江楼更显壮丽辉煌,江风拂动塔铃,江水泛着云影波光,这景观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一个经典印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黄棒 海皮
2# 四姑娘山
 沙河 发表于: 2009-7-21 20:21:4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董乡哲著《薛涛诗歌意释》致力于历史坐标上薛涛诗作的综合考察,志在全面解析其所蕴历史密码,揭示出续诗事件真相及薛涛与父亲、李白的关系,辨明了被罚事件与《詠八十一颗》、《忆荔枝》关联性及所体现出的亲情,揭开了与《乡思》相关的“梓州之会”内幕,披露了李薛爱情过程及爱情结晶是李郢的秘密,探明了《送郑资州》、《酬郭简州寄柑子》等诗的真正含意,理清了薛涛与元稹、白居易、段文昌之间的是是非非,确定了《酬文使君》、《酬李校书》等诗所涉对象,发现了薛涛在大和七年(833)曾被冤囚禁的经历,提出了薛涛享年达一百四十岁左右的新观点。

为使读者易于理解起见,本书融鉴赏、释意、考证研究于一炉,在详细解析薛涛诗作字、词,挖掘潜意的同时,归纳出其创作思路及蕴喻体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7-21 21:54:54|只看该作者
08年5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0:45,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