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57|回复: 5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yshomg 发表于: 2009-5-11 19:58: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植物·微生物"冷淡杯"市招是误传

 [复制链接]
在成都的小街小巷里,随处可见"冷淡杯"的市招,这大多是一些大众化的饮食小摊档,好象最近几年特别风行,其实在旧时的成都早就有之,只是那不叫“冷淡杯”而叫“冷啖伴儿”,那个“伴儿”字是极富川腔的儿化音。成都人多闲余,三朋四友夜间逛街,大都爱找个清静的地方小酌,喝一两杯小酒,花钱不多,很是安怡,而佐酒的菜就是一些毛豆角、花生米、腌卤等无需动火的凉菜,谓之“冷”,“啖”是古语“吃”的意思,“伴儿”就是给酒打“伴儿”。这一大众化的食品看是俗,但却透出雅来。可惜,这几年“冷啖伴儿”被误传为“冷淡杯”了,真找不到出处,雅味全无,我真希望有文化见地的商家把“冷啖伴儿”恢复过来,那才是真正的川味市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yshomg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yshomg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yshomg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yshomg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yshomg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yshomg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鲁宁:三聚氰胺走了牛奶的解抗剂来了 《星雲禪話》沙彌問答
2# 四姑娘山
 茅屋秋风 发表于: 2009-6-21 11:39:5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LZ 自己开一个 有点雅的 店店 估计和现在日益喧嚣 浮躁 快餐化的 世风 有了反差 说不定还能有些收获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7-21 22:03:16|只看该作者
误传就误传吧,反正都传了
4# 金佛山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9-8-15 16:47:04|只看该作者
就没搞懂这个冷淡杯,听起不舒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9-8-15 17:12:18|只看该作者
4# 仁者乐山
成都人“冒皮皮”,要文雅些……

还是重庆人直接,叫“夜啤酒”,一说就明白。
6# 青城山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6 09:59:21|只看该作者
其实,从发音来讲,成都人说的是“冷淡板儿”,而非“冷淡拌儿”的发音。“板”是上声,“拌”是去声。当然,是否是“板”的儿化,敝人尚不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12:5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