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11-26 15:08: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7年媒体: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要从公共部门开始

 [复制链接]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光明时评: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要从公共部门开始

  近日,澎湃新闻相继披露了吉、湘、鄂、浙、闽、苏、桂、陕等多所高校官网存在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另外,很多地方政府的网站,也存在大面积披露公民隐私信息的现象。
  客观而言,这些泄露都属于无心之失。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高校,都是以信息公开之名而行泄露隐私之实。看起来,巨细靡遗的信息披露,是为了公开透明方便监督,其实多数情况下更像是考虑不周的懒惰。因为同样是高校公布国家奖学金名单,同样是地方政府发放低保、分配保障房,都多地方并没有直接公开全部的身份证号,也没有造成公开透明和泄露隐私之间的激烈冲突。所以类似批量隐私的泄露并非技术性原因,更直接的还是隐私保护意识的普遍缺乏。
  耐人寻味的是,如果不是媒体近来持之以恒地跟进监督,这种现象恐怕不会受到如此重视。那么多个体被公共部门披露隐私,但好像也没有太多人提出质疑。这背后当然有情非得已的顾虑。因为从被披露的信息缘由来看,拿低保或者保障房也好,领奖学金也罢,虽然都是个人应得的权益,但现实中给人的感觉总好像得了某种“好处”,谁好意思去较真?这种隐私保护让位于现实利益考虑,其实很具普遍性。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中国互联网用户普遍缺乏隐私保护的意识,很多人愿意用个人数据来交换网站提供的服务。而那些个人数据中,包含着许多珍贵的隐私信息,但其无形价值远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曾有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只有50%的国人认为在网上分享个人信息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是83%。几年时间过去,隐私保护的意识可能有所上升,但从一些公共部门失控的做法看,思维的转变还有待时日。
  必须重视隐私保护的原因,在于其可能遗留安全隐患,甚至造成直接的利益损失。尤其是公共部门无意识泄露出的隐私,不仅包括身份证号等信息,还涉及公民领低保、分配保障房等动向,会给别有用心者骚扰、诈骗带来便利。隐私泄露对于个人会造成权益损害,从社会整体看也是恶果昭彰。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中国网民因为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总体经济损失约915亿元。
  中国越来越步入信息时代、无现金社会,未来隐私泄露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更大。所以最近曝光的那些公共部门泄露隐私的案例,虽然暂时还没有造成严重危害,但及时敲响隐私保护的警钟是必要的。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要从公共部门开始,这既是对公民权益负责,避免自身的侵权责任,也是为了起到更好的社会垂范作用。只有公共部门明确隐私保护的意识、守住底线,才能更好地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和执行,让隐私保护成为整个社会的习惯。
源自:光明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惊失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惊失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广西发生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丈夫身亡妻子昏倒 纪检干部从几十张白条中挖出违纪案 金额达20余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4 12:4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