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47|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猴 发表于: 2017-12-22 14:22: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这些“成都宝藏” 见证成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复制链接]
源自:天府早报
《水月观音》

▲ 天府早报记者段祯图片由各博物馆提供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自12月3日播出以来收获无数好评。有人说,这就是中国的“博物馆奇妙夜”。
  而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成都,也有分分钟让人“沦陷”的珍宝,这些散落在各大博物馆的“成都宝藏”,见证着成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今天,天府早报记者带你走进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永陵博物馆,一起去看看这几家博物馆里不容错过的精彩。

四川博物院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青铜

  口径13.2厘米,高40.3厘米。侈口,溜肩,鼓腹、圈足。有盖,盖面微拱,有三鸭形钮,并饰有卷云纹、圆圈纹及兽纹。肩部有对称兽面衔环双耳。
  通体用金银嵌错出丰富多彩的图像,画面分四层:第一层,习射和采桑。第二层,宴乐战舞(四川流行的巴渝舞)和弋射、习射。第三层,水陆攻战,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战争。第四层,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圈足饰菱形纹和四瓣纹。该壶通体遍布图案,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多个生活的侧面。1965年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出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张晓慧不再担任央行行长助理 曾公开回应MPA热点 铁路遗迹为主导 成都二仙桥公园开园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7-12-22 14: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你可知道这些“成都宝藏”?
  你可知道这些“成都宝藏”?
  你可知道这些“成都宝藏”?
  你可知道这些“成都宝藏”?
  你可知道这些“成都宝藏”?

张大千临摹五代水月观音
  保存在四川博物院的《水月观音》,高140厘米、宽144厘米,布本、重彩,是张大千水月观音画作中比较成功的代表作。为了体现壁画质感,张大千不仅以夏布为纸,还专门从青海塔尔寺请了昂吉、三知、晓梧格郎、罗桑瓦兹、杜杰林切5位画唐卡的喇嘛前往敦煌。这些拥有丰富绘制唐卡经验的喇嘛,将宝石碾末、调胶等技
  艺倾囊相授。
  临摹于敦煌榆林窟的《水月观音》图,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看来“既用典雅的色彩体现了壁画的装饰性,又体现出中国画的写意。”希望找回中国画失去色彩的张大千,在画中绘制了青绿色的山石,石后伸出几枝嫩竹,碧绿的池水中漂浮着红莲。透明的圆月中,观音戴宝冠,披天衣,挂璎珞、飘带及环钏,穿红裙,悠然自若地坐在岩石上,其金色的形体和朱红色的罗裙互相辉映,烘托出观音仙逸超凡的姿态。画面右下侧,一龙女乘云而来,向观音合掌行礼。该图色调富丽明亮,既体现了传统中国画原有的色彩,又表现了张大千高超的写意技巧。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唐碑

  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镌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悠久历史,是西南地区迄今保存完好的少数几块唐代碑刻之一。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武元衡率领27位僚属来武侯祠拜谒,令节度府掌书记裴度撰文立碑,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裴度在碑文中全面赞颂了诸葛亮的“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缅怀蜀汉遗德,感慨当世之政。文章写好以后,由柳公绰书丹。柳公绰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书法造诣不输其弟。他以端正的字体结构和凝重的笔意变化,恰当地表现出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唐碑立于武侯祠一千多年里,不断有官绅文人在碑上题词赋诗。在唐碑最右下角有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四川巡按荣华的题跋:“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宇不朽也。”故因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唐碑亦被称为“三绝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7-12-22 14:22:00|只看该作者
攻心联
  此联为清人赵藩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所撰,现悬挂于诸葛亮殿堂前正中。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攻心联作为著名的治世名联,内涵丰富,其核心即在于“攻心”与“审势”。“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用计谋瓦解敌人斗志,收复敌人军心,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使其心服,便是“攻心”战术的最好实践。“审势”,即审时度势,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制定出适用于实际的执政策略,如若不然,太过宽松或太过严格,都不是良策。
  赵藩此联,是为了针对当时四川总督岑春煊一意施行苛政而作。清朝末年,政局混乱,民不聊生,时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采取高压手段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当时代理四川盐茶道官职的赵藩多次劝谏岑春煊未果,遂借古喻今,在武侯祠中写下此对联“笔谏”。

东汉四耳蹲蛙青铜鼓
  东汉四耳蹲蛙青铜鼓,又名“诸葛鼓”。面径64厘米,底径66厘米,通高38.5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圆突如饼,8芒12晕,每晕内饰钱币纹、团花纹及变形羽人纹等。鼓面边缘铸有青蛙六组,累蹲蛙与单蛙相间,逆时针排列。鼓身饰18道复线凸弦纹,肩腹鼓突,腹部近束腰处附对称四耳,耳中穿有铁链。
  “诸葛鼓”一词最早见于明代,相传为诸葛亮南征时在军中创制,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警报。事实上,铜鼓早已有之,并非诸葛亮发明,但西南地区的人民仍习惯将之称为“诸葛鼓”,反映出对诸葛亮的怀念崇敬之情。

清诸葛亮塑像
  此像塑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塑像高214厘米,宽140厘米,厚123厘米,贴金泥塑,现置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诸葛亮殿正中。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今山东沂南人。公元207年,受刘备三顾,出山辅佐,联吴抗曹,治国安民,南征北伐。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逝于伐魏前线,葬陕西勉县定军山,谥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被后世视为民族智慧的化身,更是一代忠臣贤相的楷模。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诸葛亮塑像头戴纶巾,凝目沉思,右手置于胸前,手持羽扇,左手置于左膝之上,其忧国忧民之深谋苦心,形象地展现于人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6 03:39,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