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57|回复: 1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军事真正的惨烈 一天伤亡6万英军的惊世之战

 [复制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无限风光 成都一些公交车司机缺德!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3:1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1916年7月,就在德、法两军在凡尔登城下的浴血厮杀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巴黎西北的索姆河两岸又燃起战火,英、法军队向德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就是持续四个月之久,惨烈程度甚于凡尔登战役的索姆河战役。

厉兵秣马

在索姆河发动大规模攻势,是协约国集团预定的1916年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

1915年12月,在法国的尚蒂伊镇,法军总司令霞飞就与英军司令海格爵士商定,由法国三个集团军和英国两个集团军在索姆河两岸实施大规模战略进攻,力争打破西线的僵局,为而后转入运动战创造条件。他们还确定,实施索姆河战役的主要力量由法军承担。

霞飞和海格最初制定索姆河战役计划,其目标是彻底突破德军的防线,急取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他们没想到,德军也有相似的企图,而且动作更快,所不同的是德军的突破点选在了凡尔登。德军突如其来的进攻,打乱了英法军队的部署,大量的法军预备队被用到了凡尔登方向,惨重的伤亡和德军一天紧似一天的进攻,使法军疲于奔命,根本无法进行索姆河战役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霞飞和海格不得不对原定的索姆河战役计划进行修改,他们将原计划中的突破正面由70公里缩小为40公里,参战兵力由64个师减少到39个,其中法军的兵力减少了64%,突破地段压缩为15公里。他们最后确定的进攻阵容是:英军方面由第3、第4集团军参战,共25个步兵师;法军方面是第6集团军,共14个步兵师。战役的主要突击力量也就由法军改为英军第4集团军担任,其所辖的5个军成一线展开,主要任务是突破德军在索姆河以北的第4和第6集团军的防御,预备队由2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组成;法军共分两个梯队,主要任务是沿索姆河以南向东突破,然后向北协助英军第4集团军行进,向康布雷方向发展。战役总预备队是英国的两个军和法军第10集团军(辖4个军)。这样,在将要发起的索姆河战役中唱主角的就将是英国远征军及其附属国加拿大远征军。

霞飞和海格之所以没有放弃索姆河战役计划,一方面是协约国想通过这次战役打破西线的僵局,更主要的,是德军在凡尔登方向的进攻给法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法国已在此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力量。因此,必须在其他方面打出去,以进攻来牵制德军,才能减轻凡尔登的压力,转危为安。所以,原定的索姆河战役目标在战前也就改为实施反攻,部分地减轻对凡尔登的压力,但霞飞和海格把反攻的地点选在索姆河,就如同德国的法金汉一样,都没有充分估计到敌方防御的强度,结果他们都犯了“用鸡蛋碰石头”的错误,索姆河战役也成了一场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空前规模的消耗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3:26|只看该作者

4# 金佛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3:49|只看该作者
德军在索姆河防线最前沿的是第2集团军。自从西线陷入堑壕战僵局以来,在这一方向上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德军有两年多的充裕时间加强防御。他们精心选择地形,构筑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德军第2集团军的防御体系由3个阵地组成。第一阵地给深约1000米,包括3条堑壕以及支撑点、交通壕和混凝土掩蔽部。

第二阵地在第一阵地后3~4公里,有2条堑壕和支撑点。第一、二阵地之间有一个中间阵地。第二阵地后面3公里处是第3阵地,整个防御体系纵深7~8公里。

德军还构筑了深达40英尺的地下坑道网,其地下工事的出入口都隐蔽在村庄和附近的树林中,难以被敌人发现。德军的整个阵地从低到高修筑在山坡上,对英法军的行动一览无余。工事内配备完善,有野战厨房、洗衣房、战地医院等,储备了丰富的弹药和食品。坑道网内采用电灯照明,由专用的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而电灯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奢侈品,在平民中尚未普遍使用。英军指挥官海格爵士在给英军统帅部的电文中指出:“德国人已不辞劳苦地把这些防御工事变成坚不可摧的堡垒。”设防的村庄,石灰岩下深深的地下掩蔽部,纵横交错的铁桩和带刺铁丝网组成的障碍、地下室、地下单人掩体和通道,这一切使索姆河地段成为“世界上最坚固和最完备的防御工事”之一。

在德军防御阵地对面,英法军秘密地进行了五个多月的战役准备。他们的进攻出发阵地虽然也非常坚固,但与德军相比,英法军的阵地处于缺水无人之地,地形不利,尤其不利于进攻。但英、法军仍积极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周密准备。在进攻地带,从后方到前线铺设了250公里长的铁路和500公里的窄轨铁路,并修建了6个机场150个混凝土场地,还构筑了堑壕、交通壕、掩蔽工事和躲避炮兵火力的掩蔽部、各种仓库。为了获得充足的水源,他们还挖掘了2000口小井。在物资准备上,他们更是集中了开战以来的最大力量,集中了约840余万发炮弹、3500门火炮及300多架飞机。这样,英、法军在每公里的突破正面上,平均兵力和兵器的密度达到了1个步兵师和近90门火炮。

除此之外,英、法军对预定参战的师,还进行了一系列专门的野营训练,模拟德军防御演练突击的方法,采取在炮火射击的配合下,步兵对防御阵地进行了逐步攻击、向前推进的协调作战,还练习了与航空兵的协同动作。在武器装备方面,轻机枪、枪榴弹筒等新式武器已装备到了团、旅、师。总之,英、法军队为保证战役的成功,在突破地带对德国形成绝对优势,其步兵超过3.6倍,炮兵为1.7倍,航空兵将近2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4:05|只看该作者

6# 青城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4:42|只看该作者
在进攻开始前半个月,英、法军一切进攻准备就绪,任务按三个进攻阶段作了严格划分,规定了协同动作的严格体系。法军总司令霞飞在检查了英、法军的战役准备后,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凭借这样的兵力兵器,英法军一定能一举突破德军的防御阵地,顺利完成整个战役任务。

但是,德军在他们的阵地上,早就掌握了有关英、法军构筑进攻出发阵地的情报,当法国部队向他们的前沿阵地移动时,德军在望远镜中看得一清二楚,他们差不多掌握了英、法军开始进攻的日子,因此早就做好了准备。双方都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失去战机

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两岸雷鸣般的炮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英、法军隐蔽的炮兵群对德军阵地开始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空前猛烈的炮火使德军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硝烟和火海之中,地动山摇,不时有德军的掩体和障碍物飞上天空。在德军阵地上空,英、法军的校射飞机不停地盘旋,给地面炮兵指示目标,纠正弹着点;同时,战斗侦察机则不时地向德军阵地扔下炸弹,而后俯冲扫射。德军表面阵地上早已空无一人,因为在这样猛烈的炮击下,没有人能够幸免,即使没有被密如雨织的炮弹直接炸死,也早已被此起彼伏的剧烈爆炸震死。此刻,德军士兵早已钻入深深的地下工事,安全地躲避着倾泻而下的炮弹。担负侦察和监视的德军则利用潜望镜在工事里观察英、法军动向。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周,在这期间,英、法军还向德军阵地不定期地发射化学炮弹,他们认为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炮火准备应该是效果显着的。6月30日夜晚,炮击到了最后阶段,也达到了最高潮,准备投入进攻的英、法军士兵都爬出堑壕,感叹地观看着战争史上的奇景,德军阵地上炮弹爆炸的闪光多如繁星,与夜空中的星星连成了一片。

炮击早已把德军阵地上的铁丝网炸得七零八落,大部分掩体已不复存在,堑壕和第一阵地的交通壕被夷为平地,德军第2集团军的观察和通信配系被摧毁,许多炮兵连失去了战斗力。

7月1日清晨,炮击终于停止了,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硝烟渐渐散去的战场,经历了一周炮击的德军阵地上死一般地寂静。谁都知道,这是大战前的平静,是拼死厮杀即将开始的信号。早晨7时30分,英军的阵地上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军哨声,只见英军士兵爬出战壕,开始向德军阵地前进。就在这时,英法军的炮兵开始了冲击前最猛烈的炮火掩护,德军阵地立刻又被弹雨所覆盖。但是,德军已从潜望镜中发现英、法军的动向,士兵们全部蹲在坑道口,准备占领表面阵地。英、法军的炮火向后一延伸,德军立刻从地下工事中倾巢而出,他们把沉重的机枪全都搬上阵地,迅速地挖好掩体,把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阵地前的开阔地带,居高临下地准备射击。

英军的士兵越来越近了。他们排成长长的横列,每个人背着多达220发的子弹,两颗炸弹,许多士兵还带有野战电话设备、铁镐、铁锹和通信鸽的箱子,每人负重达30公斤,因此行动十分缓慢。他们在手执传统鞭子的军官的率领下,分几个波次实施攻击,每个波次的士兵几乎都是肩并肩排成整齐的队列,斜举着步枪,步履缓慢地向德军阵地前进。当他们逼近德军正面堑壕时,德军的炮火齐射,德国步兵则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等英军士兵进入百码射程之内,重机枪才一齐开火,密集的子弹像一把锋利的大镰刀,顷刻间就把英军“像割麦子一样成群地扫倒”,其结果不亚于一场大屠杀。在第一天的进攻中,英军就有6万人阵亡、受伤、被俘或失踪,这是英军战争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5:00|只看该作者

8#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5:39|只看该作者
在索姆河以北主要方向上,尽管英国第4集团军的两个军占领了德军防御前沿第一阵地,但其余3个军和第3集团军的第7军的攻击却被击退,并遭到重大伤亡。在索姆河以南的方向上,法军取得了一定进展。法军异常猛烈的炮火压倒了对方,步兵趁机发动迅速突然的进攻,在德军士兵还没有从掩蔽部爬出来之前,法国士兵就到达德军阵地前沿,仅两小时战斗,法军第2军就占领了德国第一阵地及支撑点。

7月2日,英军司令海格看到左翼受阻,无法前进,便决定对攻击计划作出修改。

他把主攻方向暂时限制在右翼第4集团军进攻正面翼侧的第13、第15和第3军的方向上,其余的第10和第8军离开右翼调到预备队,担任消极防御任务,以便集中兵力在更窄的地段上达成突破。经过两天血战,英军第4集团军占领了弗里库尔村,并向中间阵地继续突击。

法军的进展情况稍好些。法军第6集团军进攻的方向恰好是德军防御的薄弱地段,德军在战前没有预料到法军会在这里进攻,因此防御力量很弱。7月3日,法军第6集团军以猛烈的突击一举突破了德军第17军的防御阵地,并使德军造成严重伤亡。不久,德军第17集团军重新纠集力量,组织了多次反冲击,但在法军强大的火力面前,不仅没有夺回阵地,反而伤亡更加惨重,无力再战。德军统帅部为避免第17军全军覆灭,急忙调第2集团军的预备队接替防御,第17军撤回到第三阵地休整补充。

但德军第17军后撤得非常匆忙,使德军预备队来不及迅速占领全部防御阵地,结果,一些阵地和支撑点无人防守,这就使德军的防御正面上出现了一个缺口和许多间隙地,给法军以可乘之机。7月4日,法军第35军先遣分队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出动,未经交战就占领了无人防守的巴尔勒。这时,另一些部队也准备向索姆河前进,想乘机出击以扩大战果。但是,法军第6集团军司令法约尔却不同意这样做。他的理由是:根据法国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福煦将军的“逐步行动”理论,要夺取新阵地,必须使已占领地区得到巩固,第二梯队已接替战斗,同时以有力的炮火准备作好保障时,才能继续进行攻击。结果,法军按照这一僵硬的教条,准备出击的部队不得不撤回原阵地,重新进行准备,结果耽误了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在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就在法军按照“逐步行动”理论进行进攻准备的时候,德军第2集团军已发现了自己的严重漏洞,他们暗自庆幸法军没有连续进攻,并赶忙从统帅部要来了5个精锐师,这些师以大部分兵力接替了第17军的防御,并填补上了一切空隙,重新组织了防御体系,堵住了缺口。法军丧失的这次战机,给整个战局带来了不利影响。

7月5日,准备就绪的法军重新开始进攻,但没想到德军已在这里投入了生力军,法军的进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伤亡惨重,进攻一次次受挫,无法完成预定的计划。法军由于受到逐步进攻理论和分地区进攻规划的束缚,使部队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一直未能取得理想的战果。英军第4集团军因作为主攻力量连续攻击,损失巨大,开战仅10天就伤亡近10万人,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

消耗战术

此时,德军统帅部也意识到了英、法军在索姆河进行的攻击规模是空前的,其目的和企图也许决不仅仅是牵制凡尔登方向的德军,如果掉以轻心,也许会造成整个战线的崩溃。因此,德军迅速抽调兵力,加强第2集团军的力量,整个集团军增加到3个军,即预备队第14军、第6军和第9军,步兵师由8个增加到21个,此外还有27个重炮连,15个轻炮连,30架飞机。

从7月9日开始,英法军又恢复了进攻,但这时的德军已大大加强了兵力,使得双方的兵力对比从英、法军占2.8倍的优势下降到只占0.6倍,这对于处在进攻一方的英、法军来说,已算不上什么优势了。因此,虽然英、法军士兵冒死冲锋,但依然进展缓慢,双方很快进入胶着状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5:58|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2-17 21:06:33|只看该作者
更严重的是,英、法军在战斗指挥上又极不协调,双方的作战方针完全不一致,因此仗就更难打了。英军指挥官海格为了能在主要突击方向取得纵深突破,要求法军给予积极协助,指示法军将第6集团军的力量重心移到索姆河以北。但法军指挥官却我行我素,根本不理睬英军的要求。继续指挥该部在索姆河以南进行离心方向的进攻。

英、法军未能集中力量捏成拳头,势必严重影响战斗进程,结果,到7月17日,英军仅前进三四公里,法军推进了六七公里。

经过近半个月的战斗,无情的事实证明英法军想迅速突破德军防线是不可能的,协约国原先设想的计划在德军顽强的防御面前失败了。因此,英军司令海格与法国将领及部下商议:“我们协约国方面,无论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占有优势,如今德军已放松了在凡尔登方向的进攻,因此我主张下一步我们应该采取消耗战的方针,以连续不断的小规模进攻来削弱德军的力量,逐步改变我们和德军的力量对比,然后在9月份再发动大规模进攻,我相信,到那时我们的进攻将会奏效。”法国方面由于凡尔登压力的减小,也同意了这项新的作战方针。

于是,一场增加兵力兵器的特殊竞赛代替了大规模的战役进攻。从这时起,英、法军先后投入的兵力达51个师,飞机由300架增加到500架;德军方面兵力也达到31个师,飞机从104架增加到299架。整个8月,英、法军采取了分散兵力全面出击的战术,希望最大限度地消耗德军兵力,达到局部改善态势、扩大突破口的目的。德军则采取集群战术针锋相对,以弹坑和掩体作依托,用机枪对付英、法军的散兵队形,结果使英、法军遭到巨大损失。英、法军不但分散攻击,消耗战的战术也未获成功,而且在战役进展方面也无多大战果。截至八月底,英、法军在两个多月的进攻中,以伤亡近30万人的代价,才向前推进了3~8公里。德军的伤亡是20万人。为守住索姆河防线,德军在这段时间的战斗中,消耗了约600列车弹药。同时,德军为加强索姆河方向的防御,不得不完全放弃了在凡尔登城下进攻,把索姆河方向的德军增加到40个师。

9月初,英、法两军在争吵声中达成了关于合同攻击的计划。法军按计划加强了右翼力量,扩大了左翼战线。这样,索姆河战役的规模日益扩大。9月3日,英、法军的1900余门火炮又开始向德军猛烈轰击,一场新的攻击又开始了。还未等炮击的硝烟散尽,天空中又传来机群的嗡嗡声,英法军派出了强大的空中力量支援进攻,这些飞机不停地向德军阵地轰炸、扫射,摧毁在炮火准备中幸存的德军工事和炮兵阵地。与此同时,英、法军的四个集团军(法军占26个师、英军占32个师)的兵力从所有战线上实施了大规模联合攻击,其主要突击方向集中在右翼的英国第4集团军攻击地带内。

战斗异常激烈。德军阵地上,堑壕线和带刺的铁丝网都被摧毁无遗,地面上炮弹坑密密麻麻,死尸遍地都是,恶臭熏天。双方围绕一些要点反复争夺,许多阵地都易手多次。德军的机枪和铁丝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英、法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尽管如此,英法军仍以每昼夜推进150米到200米的速度,渐渐地已深入德军防御纵深2~4公里,个别地段上甚至接近了德军的第三阵地。就在这关键时刻,天不作美,一连多日下起了暴雨,加上大雾,使炮兵无法得到航空侦察和帮助,泥泞的道路也使重炮无法向前转移。但英、法军并未放弃进攻的企图,他们打算以一种新式武器来加快战役的进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13:45,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