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8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又亮又热 发表于: 2013-10-10 19:31: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说 “中国复杂”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复制链接]
  文化传递的多元化让代沟复杂化,理想的交往模型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而独立的人格对话,不分年龄种族和社会身份,承认每个人独特的想法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媒体:观点中国
  近日,《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出版了新书《胡锡进论复杂中国》,关于中国复杂论、复杂与改革冲突论等话题在网上被舆论热议。《中国青年报》刊发评论称《“中国很复杂”不是拒绝批评的借口》,昨日《环球时报》刊发文章《中国有多复杂,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胡锡进论复杂中国》应运出版,算得上一个可以自洽的理论体系。但中青报曹林很不客气地指出这是正确的废话,伪命题,并疑似反逻辑,并可能推出拒绝改革、拒绝批评、拒绝常识、拒绝世界潮流这些让人不安的结论。于是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各有阵地,你来我往,煞是热闹。

“复杂中国”是社会主流共识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认为,舆论往往是两极的。官方媒体经常会把这个国家说得非常光明,这是一种倾斜;然而在互联网上,舆论又往往把国家说成一团漆黑。现在这样的两极舆论比较严重。我宣扬“复杂中国”针对的就是这一现象。我觉得在对外宣传上,真实的中国应该定位在“复杂中国”上。此外,虽然每个国家都复杂,但是中国比别的国家还是要复杂一些。比如中国现在既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的落后国家之一;中国发展很快,而现状又比停滞的发达国家差很多。我们没法对中国进行一种比较一致的描述。同时,任何一种描述和认识,如果我们细究起来,又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非常有说服力的依据。当然那是有局限性的一种地域性的现实。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说,我们研究一个社会需要有比较稳定的观察角度,即从文化上考察整个社会的底蕴。中国之所以是一个“复杂中国”,主要是它的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就比较复杂。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而文化的组成又受历史、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比如我们的历史观,尤其是对近代和现代历史,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就对社会有不同看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喻中表示,现在形成的“复杂中国”是中国对外开放、海纳百川、广泛包容的结果。而对于社会评论者来说,“复杂中国”主要意味着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无论什么观点,都有人赞同,也都有人反对,甚至是强烈地反对,这就是“复杂中国”在舆论场域中的直观反映。上世纪80年代,代表性的知识人说个什么话,举国附和很正常,但现在没有了。但我个人认为,不必对此遗憾,没有高度共识未必是坏事。各种对立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正是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孕育产生的前提条件。

我们谈论“中国复杂”时,究竟在谈什么?
  左小刀在《环球时报的“胆量”与“求实”》中分析了胡锡进和曹林二人具有代表性的对立方式,他认为,在反驳曹林评论文章的微博中,胡先生说,“第一,‘复杂中国’说这么触动中青报和@曹林,也触动了一些人,说明它不是一句废话。第二,环球时报支持中国改革,环球时报也是媒体改革的践行者。这本书中很多文章是我在敏感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冒着体制内的巨大风险主笔写就,并发表在环球时报上的,中青报当时在沉默。今后让我们共勉,共促改革。”
  类似谈风险的话,在那篇序言里胡先生也谈到了,“环球时报这些年的评论触及了大量敏感问题,但“闯”了过来。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们惹了事,但也最终成就了我们。”
  胡先生说的有点惊心动魄,让人觉得中国的媒体环境还不够好,环球和大家也受了不少委屈。也必须承认,环球时报在众多“敏感话题”上基本是不缺位的,比如评某自由派离国,又比如评茅于轼先生获奖和演讲受阻等等话题。但是在类似这些话题上,实在看不出,在类似这些事出之后很多媒体很快被相关部门通知“不报道、不评论”的话题上,环球时报这些有意无意偏向“政治正确”上的评论冒了什么“体制内的巨大风险”。或许是我身处体制之外,对体制内了解太少。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教授刘擎,在文章《中国有多特殊》中谈到,从西医到麦当劳,从男女同校到自由恋爱,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市场经济制度,不仅都进入了中国,而且在中国生根开花、发芽结果。以“事后之明”回望,当初那些振振有词的“不适合论”,大多是不足为信的武断辩解。
  这当然不是说中国的特殊性是一个无意义的命题,也不是说“适合不适合”国情的疑问是一个假问题。关键在于,许多流行版本的特殊论,往往基于某种虚假的本质主义文明论,杜撰出某种固定不变的、同质透明的“中华性”。实际上,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文化因素,以及多种外来的价值与理念,都“共时性地”构成了我们生活实践的地平线,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内在的构成性部分。
  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与后果,应当着眼于历史传统制约下的当代实践。而历史的制约与影响从来是复杂和开放的,特别是由于中国传统具有内部的多重性,经典文本的义理、现实政治中的原则和民间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也由于中国在近代以来经历了多次巨大的变迁。因此,每当遇到“特殊论”的时候,我们也许要抛开那些陈词滥调,认真地问一问:“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复杂中国与改革的因果关系
  《中国青年报》刊发曹林的文章《“中国很复杂”不是拒绝批评的借口》称,所谓的“中国很复杂”,首先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说到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哪个国家不复杂呢?有各个阶层,各种族群,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信仰,社会被肤色、信仰、贫富、民族、城乡、职业、阶层等割裂成了不同的人群。没有一个国家会承认自己很简单。美国简单吗?不简单,美国很复杂。德国很复杂,日本很复杂,韩国很复杂,复杂是一个社会的常态,所以,说一个国家很复杂,完全是正确的废话。
  所谓的“中国很复杂”,也是一个自设的伪命题,因为只要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把中国想简单,不会以“一叶障目”的视角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以想象代现实去看待中国。不至于看到北京的富足繁华和上海的摩天大楼,就以为中国都是北京上海;不至于看到西部地区的贫穷落后,就以为中国还停留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不至于遇到几个在海外旅游时不文明的国人,就以为中国人都那么缺乏文明素养;也不至于认为用某个简单的、乌托邦式的制度安排,就可以解决所有的中国问题──这恰恰是专制者常有的思维,自负地用一个简单、整齐、划一的设计,去改造复杂的社会和人性,削足适履。
  东方网刊载的冯创志的评论文章《"中国很复杂"没错,错的是片面理解》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次讨论。作者认为,指出“中国很复杂”不等于这也置搁,那也搪塞。为着维护公众的根本利益和捍卫国家的利益,即使形势再复杂,问题再多,也需要知难而上。在近年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风险以及周边的摩擦之中,人们看到了中国领导人沉着应对,敢于担当的精神。

争论根本是中国社会的多元文化和阶层碰撞
  中国网观点中国专栏作家赵强在文章《胡锡进的困惑与委屈》中指出,胡锡进是有能力的前辈和长辈,按照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他必然有着极强的家长心态。苦口婆心的家长为了孩子好的委屈在胡锡进那里也是少不了的。传统中国的家族制度中,家长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社会组织的权力传递模式和文化传递模式明显不同。即便不考虑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单就代沟式的文化传递模式遭遇亲疏继承式的差序格局的权力传递模式,晚辈的叛逆性会双倍于其他社会。
  中国社会保留了很多中国家庭的痼疾,家长的绝对权威,高压式管理,干涉子女的自我选择,家丑不可外扬等等,放大到社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对应的现象。有家长心态的人往往会非常委屈,“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如果在一个正常的文化传递模式中,是可以作为宝贝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国几千年的治乱循环中,一直未变。
  可惜的是,进入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环境之后,再加之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传递模式的多元化让单一的代沟成为纵横的沟壑,只能通过哈贝马斯式的交往理论来大致填平。理想的交往模型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而独立的人格对话,不分年龄种族和社会身份,承认每个人独特的想法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在这个微妙的转型阶段,无论中国复杂与否,胡锡进如果继续感到困惑和委屈的话,就需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别象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人,最好能象对待他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共识并不重要,有没有共鸣更能体现出和谐和尊重。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又亮又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又亮又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花边历史:周文王优秀原来是胎教的结果 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5s和5c9月20日内地上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14:26, Processed in 0.374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