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8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4-4-16 12: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PRA苗文与海外苗族的语言传承

 [复制链接]
源自:福客网  : 蒙昌配
  生活于美国社区的苗族人都十分注重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凡到过美国社区的人都为这里的苗族语言文化传承所感叹。他们拥有专门出版书刊,传递信息的苗族协会,并且协会还筹资兴办教授苗文的学校。政府对苗文的传承也十分重视,在明尼苏达州有的综合大学还专门开设苗语课程,为自愿学习苗文的人士出版学习资料。在那里,人们不但采用苗文进行通信记事,有的还用苗文来进行文学创作,甚至用苗文进行论文写作。目前美国出版的苗文书刊和杂志正在向有苗族居住的各国发行。而这些本族语言出版物的文字媒介就是一种被简称为RPA(RomanizedPopularAlphabet)的苗族文字系统。这套文字的创始人就是法国传教士恩宝羊(YvesBertrais)。他的父母双亲都是天主教徒,信奉耶稣。受此影响,自出生以来,他也信奉上帝。据说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偶得神谕,让他前往人们还不知晓耶酥的地方,把上帝使者的福音传给那些苦难的民族。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他来到老挝琅勃拉邦省野牛山,有幸与巴尼(G·LindwoodBarney)和斯莫莱(WilliamA·Smalley)结识。巴尼时为新教传教士,在老挝川圹省学习和研究苗语,斯莫莱当时也是新教传教士,在琅勃拉邦省研究克木语。自从法国来到此地后,他潜心研究苗文,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向外界介绍苗族语言和文化。巴尼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了苗语发音上的难题,于是一九五一年十月和一九五二年四月邀请斯莫莱前往川圹省共同探讨。一九五三年五月至七月他们在越南的达拉一同共事。在前两次的来访中,斯莫莱校对了巴尼创制的苗文,两人在苗语发音原理上达成共识,并且就文字如何更为有效地书写语言一事形成初步方案。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曾有一次在恩保羊的提议下,三人聚拢在一起,通过商议,一致认为天主教和新教应该使用统一的苗文。恩保羊对苗语发音系统的见解与巴尼和斯莫莱的几乎保持一致,并且对文字如何书写语言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经过多次的讨论,一九五三年三人终于达成一致,统一了苗文的方案。这套苗文共包含五十六个声母、十三个韵母和八个声调。
  恩保羊和其他天主教传教士在使用PRA苗文的同时,也向其它苗族人传授了这套苗文。然而文字刚传播不久,老挝政府认为老挝语应该由老挝文来书写,由此而反对PRA苗文在老挝使用、传播。恩保羊及其苗族同事印制了一百份讲义,一九五五年在野牛山向人们教授这套苗文。一九五九年一些人开始在越南边界附近的省会城市桑怒学习这套苗文。一九六二年,在老挝首都万象的几所大学宿舍里,PRA苗文得以较为广泛的传播。当时在万象上学的学生、以及万象的外来人口都学习了这套文字。PRA苗文阅读教程和期刊的出版推进了这套苗文的传播速度。在万象学习到这套苗文的人有时候又将文字教授给村民。接受培训的宗教领导也将该套文字传授给他们辖下的村民。许多家庭在战争时期流离失散,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也开始学习这套苗文,以便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的通信往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天主传教士和新教传教士将PRA苗文传入泰国。七十年代印度支那战争使成千上万的百姓沦为难民并涌入泰国,于是暂居泰国难民营的苗族人也开始自发学习这套苗文。尽管泰国的很多苗族人都能学会使用这套苗文,并且使用这套文字出版了一些读物,但是文字的普及面远不及老挝广泛。随着难民人数的不断增多,泰国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于是,联合国开始着手将一部分苗族难民迁入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阿根廷以及中国等国家。这样,PRA苗文便随着苗族人的迁移传入了有关国家。
  一九八四年恩宝羊来到中国云南,向云南大学的东南亚少数民族研究院赠送了五卷RPA苗文书籍。一九八五年老挝苗族难民杨勇亚(YonYiaYang)向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外界人士教授了三个月的RPA苗文,后来许多苗族人继续学习使用这套文字。回到法属圭亚那不久,恩宝羊多次与文山苗族用PRA苗文通信,并且多次返回中国与那里的苗族人相聚,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情。此后,众多苗族人写信到法属圭亚那的苗族协会,通过苗文刊物《鹰燕栖息》(LiajLuvChawTsaws),向美国、法国、泰国等地介绍了中国文山苗族的情况。从那时起,中国文山的苗族纷纷收到各国苗族的来信。RPA苗文为国内外苗族人的互通信息和交往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如今,国外苗族所讲的苗语属于国内苗语川黔滇次方言,与国内同方言区的苗族进行交流一般不成问题。尽管语言相通,然而RPA苗文同川黔滇苗文却各不相同。
  目前,RPA苗文属于苗文中推行面最为广泛的文字系统、成为大量出版物的主要媒介、也成为苗族人使用最为广泛的交流工具,同时成为众多西方学者和苗族学者的学习工具。大量词典、民族民间故事集、语言艺术、宗教文化等均使用这套文字进行编写。自RPA苗文广泛推行以来,出版了大量的工具书和书籍,如《苗英词典》、《苗法词典》、《学习苗文》、《世界各地》、《人们的历史》等。RPA苗文的形成使苗族人的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保护,并且有效地促进了苗族文化的发展。过去,苗族的诗歌、故事、芦笙曲调等,都是依靠口、耳相传。自从有了PRA苗文以后,不少人用它来记录苗族先人的智慧、传统习俗、诗歌、故事和芦笙曲调等,并加以整理和出版,使之成为可供后人学习、研究和永久保留的重要文化遗产。这方面的出版物有《治病药方》、《50首有关苗族历史的古歌》、《民歌》、《礼仪风俗歌》、《民间故事》、《接生新法》、《创造新生活》(青年生活指导丛书)、《风情情歌》、《苗族礼仪歌》、《威耐苗族协会的始末》、《民间故事》、《学习青苗苗文》、《中国核桃箐漫记》、《苗族祭祀歌》、《苗族祭祀歌:程序经过》、《文山苗族》、《苗族风俗古歌》等。这些出版物总结了苗族人的生产、生活经验,甚至为苗族人创作了现代歌曲和文学作品等,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苗族人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苗族文化的现代化。此外,PRA苗文还促进了苗语书面语的形成,使苗族人的语言得到了规范和统一,为各国苗族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RPA苗文将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苗族人的拥护和青睐,并且对我国的苗族文字的普及和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系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海外苗瑶族群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广安七旬老人不知有监控偷电脑 被处拘留14日 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2:33,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