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60|回复: 0

[其他文物保护志愿者十年后故地重游拍照晒光阴

 [复制链接]
源自:金羊网-新快报

  十年前,甄婉莹(右)和谢唯祎(左)在润园前合影。

  十年后,甄婉莹(右)和谢唯祎(左)在润园前合影。

  十年前,谢唯祎(左)和甄婉莹(右)在平正纪念楼前合影。

  十年后,谢唯祎(左)和甄婉莹(右)在平正纪念楼前合影。
  文保志愿者重游东山侨园,原地拍照留念

▲ 新快报CBD记者 邓毅富 实习生:黄冬苑/文 受访者供图
  十年前,小学老师杨华辉带着一群学生走访东山侨园群,拍下了一张张照片。十年后,杨华辉已经成为广州知名的文物保护志愿者,而学生们也长大成人,情怀依旧。几天前,他们重访故地,按照原来的姿势,在相同背景下拍下新照片。人是那些人,楼也还是那些楼,只是经过时间这把刻刀的雕刻,人和楼都有了一些变化。

那年 小学教师带学生游东山
  34岁的地道广州仔杨华辉是广州五羊小学的一名教师,他年幼时受爷爷及其他长辈的影响,对广州古建筑有着深厚感情。2001年,他当上小学老师,也开始了自己的文保事业。从2002年开始,他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小学生,到东山新河浦一带行走,考察古建筑。
  2004年2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杨老师带着五年级学生谢唯祎和甄婉莹走访东山侨园,当他们沿着东山百货大楼旁边的小巷走到署前二街,突然发现15号的一栋古老的欧式红砖侨房,围墙的门柱上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石,上面刻着“平正纪念楼”五个字。
  究竟这里有什么故事?他们开始了多方寻找,终于了解到一段让人感动的华侨故事。原来,平正纪念楼由美国华侨余平正建于1922至1925年之间,他把这幢楼命名为“平正纪念楼”,希望子孙能记着祖先的奋斗。
  随后,杨老师带着学生继续走访中共“三大”旧址、春园、逵园、隅园、简园、明园、兰园、敦园等旧楼,在一些鲜为人知的庭院内,了解到了不少故事。他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做成的《东山侨居故园情》网站,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网页设计一等奖。后来,广州市规划局在对东山一带侨房进行立项保护时,也将这个网站的资料作为参考。

如今多数旧楼保持当年模样
  “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扶着墙,对了!一模一样!”咔!杨华辉按下了快门。几天前,他带着几名过去的学生,来到十年前曾经留下过不少照片的东山侨园群,再一次走过平正纪念楼、兰园、润园,以及培正路别墅围墙,发现这里几栋楼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杨老师为此特别高兴,就让学生们在当年留影的楼前重复当年的动作再次留了影。
  与十年前最大的不同,是杨华辉手里的相机从小数码变成了大单反。他创办的古粤秀色历史文化推广团队把行走范围从东山侨居扩展到全东山、全越秀乃至全广州。
  在重访时,杨华辉和学生们拿着旧照片,仔细对照一番,寻找当年的记忆。爬墙虎布满了兰园古楼,兰花铁栏杆褪去颜色,却多了一份历史沧桑。润园依旧如昔,绿树掩映。培正路别墅围墙的意大利批荡被重新涂上油漆,色彩更加鲜明。而当年的平正纪念楼经过有心人艰辛的历史挖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被评为广州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起来。
  不过,也有遗憾。“唉!部分建筑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旧貌难寻,建筑外立面从意大利批荡莫名地贴了瓷片,更有甚者如‘署前楼’(东石医院旧址),在几年前被拆除。”杨华辉说。

未来 学生出国仍会记得历史
  杨华辉说,至今仍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带着学生们游览、寻觅,希望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一份情、一份记忆,也许可以种下一颗文保的种子。”
  不过,他的学生开始时只是觉得好玩。“我一开始只是跟着高大的老师,蹦蹦跳跳、嘻嘻哈哈地走街串巷,后来才学会感悟思考。”谢唯祎回忆说,小学的这段接触古建筑物和文保的经历,让自己对历史怀有真挚的敬畏,也让这名华南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思维更加务实与严谨。
  “我就要去留学了,这段文化历练将成为海外生活中重要的回忆。”现在在北京师范大学社工专业上大三甄婉莹告诉记者。

知多D
你会晒光阴吗?

  国外网站上最近流行“晒光阴”活动,其规则是:人们穿着和老照片中一样的衣服,摆出相同的姿势拍照,新旧两张照片上一定要是同样的人,连场景、衣服、动作、表情也尽量复刻原版。如吃着同样的意粉、依然幸福的一家人、换了大码的四兄弟、改不了的睡姿等,幽默而令人感动,让人感慨时光虽然能够带走容颜,却带不走真情。
原文标题:十年后“晒光阴”改变最大的是相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西蜀教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西蜀教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广州乞巧文化将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南红木市场为何持续大爆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2:1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