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7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4-12-1 09:31: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中国美术馆首办寿山石雕作品展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罗钦文)高1.4米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春声赋》,获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评价称“粗糙的,也是气势磅礴的”之《留得枯荷听雨声》等150余件寿山石雕作品,28日首次亮相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
  当天,“文心点石──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寿山石雕类作品展,也是福建紧接着首次由两岸漆艺界共同参与的海峡漆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又一重要艺术活动。
  作为中国最具学术权威的国家级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对展览主题、作品质量的审核一向以严格、严谨著称,且展览繁忙,所以寿山石雕一直以来无缘这一艺术殿堂。
  因而,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的登场,不仅被视为“福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具体彰显”,也足见中国美术馆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关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则如是评价:在更大的领域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当代发展这一重要课题的思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礼忠向记者表示,寿山石的雕刻不要有唯材料论,好的石材如今越来越昂贵、稀少,但是粗石的储量还是很高的,应提倡材料和艺术的附加值并举,学会变“废”为宝,多些新创意新构思。
  记者在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现场看到,数十件具有人文关切与情怀的荷花系列作品独占一个展室,琳琅满目,格外吸引了观展者的眼球。从陈礼忠的刻刀下,盛夏荷塘《接天莲叶》的热烈,初秋《池面风来》的清冽,晚秋《荷塘秋色》的萧索等,都在石头上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范迪安认为,在刻画荷的形象上,陈礼忠突破了传统荷花吉祥富贵的寓意,注入了一种悲悯和关切的情怀,在看似残缺、枯萎、衰败的景象中塑造了一种内在的生命意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对此也有同感:陈礼忠通过秋塘枯荷“表现了成熟丰硕所蕴含的内敛与自在”。
  出生于1968年9月的陈礼忠,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擅刻寿山石的花卉、动物,尤精于荷叶与鹰。他坚守“以人为本,重艺轻材,尊重自然”的艺术理念,在创作中摒弃唯石材论,最大限度尊重石材的自然美;将创作的意识导入工艺性的雕刻,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精髓融入寿山石雕中,备受业界推崇和称许。
  福建寿山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十多年来,随着寿山石藏量的减少、收藏者日增以及雕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寿山石交易和寿山石雕艺术再度进入新的高峰。而且,寿山石文化在海峡两岸“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已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林曦:王岐山为何要拜访六尺巷 艺术基金发展不被业内大佬看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0:12,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