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16|回复: 6

[官员候补中央委员、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长王曦,任广东省副省长

 [复制链接]
  王曦,男,汉族,1966年8月生于上海,江苏南通人,200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6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
  现任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wsch1688688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wsch1688688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莫名其妙的"催债微信":"帮个忙"背后的贷款陷阱 评论:“鲁迅说过的话”火了说明了什么
7#
 韩省 发表于: 2020-8-4 11:3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候补中央委员、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长王曦,任广东省副省长

源自:新京报网
原文标题:候补中央委员、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长王曦,任广东省副省长

  据《南方日报》消息,8月4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任命王曦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王曦此前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09年,王曦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

王曦(资料图)
  据官方简历,王曦生于1966年8月,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7年被报送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主攻离子注入方向,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留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2001年,王曦调至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此工作了18年,留任第三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等职,2009年任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2010年出任所长,任职9年。其间,于2016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1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9年5月14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王曦为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据中科院官网介绍,王曦长期致力于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电子材料SOI(Silicon-on-insulator)的开发。在对离子注入SOI合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研究基础上,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将SOI材料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建立了我国SOI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在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以及离子束辅助薄膜沉积技术研究方面,揭示了载能离子作用下薄膜表面微结构、相组分、电子学、光学、生物学特性,实现了载能离子束薄膜生长的可控制性。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目前,广东省政府领导班子为“一正七副”,除王曦外,另外七人为: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省委省委、常务副省长林克庆,副省长许瑞生、李春生、陈良贤、覃伟中、张新。
  王曦简历
  王曦,男,汉族,1966年8月生,江苏南通人,200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6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
  现任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1983~1987年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材料科学专业学习
  1987~1990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1994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其间:1990.09~1993.12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07~1994.05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访问学者)
  1994~1995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5~1996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十六研究室副主任
  1996~1997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副主任
  1997~1998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离子束开放实验室主任
  1998~2001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1996.05~1998.06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1~2002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2002~2004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第三研究室主任兼上海新傲公司经理(其间:2003.09~2003.12上海市科技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4~2007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
  2007~2009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2009~2010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2009.12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2016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6~2019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2017.04)
  2019~2020年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
  2020年8月任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吖吖 发表于: 2019-9-25 17:56:38|只看该作者

科技部副部长王曦赴俄出席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源自:科技部网站
原文标题:科技部副部长王曦赴俄出席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2019年9月15-17日,科技部副部长王曦陪同国务院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方主席胡春华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在全体会议中就科技合作分委会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发言。
  王曦副部长介绍了2019年6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第二十三届例会上双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以及相关工作进展,并就进一步深化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共同办好中俄科技创新年;二是继续扩大中俄科技人才交流,加强青年科学家双向流动;三是继续提升中俄研发合作的水平,支持两国重点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双方商定的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建立高水平的联合实验室;四是继续深化在“大科学”领域的务实合作。
  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特鲁普尼科夫对王曦副部长的建议给予积极回应,表示将与中方一道,积极推动相关合作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5# 华蓥山
 楼主|wsch1688688 发表于: 2019-5-14 13:06:54|只看该作者

王曦出任科技部副部长 系中科院院士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王曦出任科技部副部长,系中科院院士

  澎湃新闻注意到,科技部官网“部领导”栏目近期更新后显示,此前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的王曦已于2019年4月出任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职务,并继续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王曦 光明网 资料图  038d-hwzkfpu0322074.jpg  保存到相册

  公开资料显示,王曦生于1966年8月,上海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于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0年、1993年分别获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现上海微系统所)硕士、博士学位。
  王曦长期致力于载能粒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是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总理基金)、中科院第八届杰出青年以及上海市科技领军人物获得者,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另外,王曦于2017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科技部官网信息显示,目前,王曦排在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李萌之后,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李静海之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wsch1688688 发表于: 2019-5-9 22:52:59|只看该作者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来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技术副总师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
上海市半导体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真空学会等常务理事
复旦大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3# 峨眉山
 楼主|wsch1688688 发表于: 2019-5-9 21:52:24|只看该作者

学术成就

  1987年王曦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1998年回国担任离子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高端硅基SOI材料”制备研究项目的负责人;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参与创建了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出任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第11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2012年被聘为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2016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2018年出任亚洲科学理事会主席。
  王曦致力于载能粒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的研究,包括先进电子材料和功能薄层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表面工程等。

一:学术经历
  1966年8月,王曦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南通。1983年,从江苏省南通中学毕业,并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987年,提前毕业并保送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主攻离子注入方向,先后获得硕士(1990年)、博士学位(1993年)。
  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室副主任、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1998年-)、室主任、所长助理。
  1993年7月,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访问学者(至1994年5月)。
  1996年5月,前往欧洲最大的离子束材料研究基地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做洪堡访问学者。
  1998年6月,等不及还有一年才结束的洪堡访问学者研究,回国竞聘成为离子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高端硅基SOI材料”制备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7月,上海微系统所发起成立了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王曦和SOI课题组的几位骨干一同进入公司。
  2004年4月,出任上海微系统所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
  2007年1月,出任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02专项)”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2009年3月,担任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
  2010年8月26日,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担任科学技术界别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被聘为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3年5月,在上海市科委和嘉定区支持下,在嘉定注册成立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参考比利时IMEC和台湾工研院ITRI等模式,建立集研发、工程、资讯、孵化及投资于一体的产业加速体系。
  2016年6月2日,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九届全委会第一次会议,王曦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5月,出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8年6月,出任亚洲科学理事会主席(至2020年6月)。

二:科研成就
  王曦长期致力于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电子材料SOI(Silicon-on-insulator)的开发。在对离子注入SOI合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研究基础上,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将SOI材料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中国SOI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2008年制备出中国第一片8英寸键合SOI晶片,实现了SOI晶片制备技术的重要突破。在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以及离子束辅助薄膜沉积技术研究方面,揭示了载能离子作用下薄膜表面微结构、相组分、电子学、光学、生物学特性,实现了载能离子束薄膜生长的可控制性。

  科研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王曦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材料”重大专项项目在内的多个国家级项目,并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

成果奖励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来源
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6年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第一)

三:人才培养
  截至2012年,王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一共培养博士生10多名,硕士生4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王曦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年度题目作者学位
20120.13微米SOI工艺仿真及PD SOI器件特性研究罗杰馨博士
2011SOI基平板光子晶体制备与自准直效应研究杨志峰博士
2011体硅及绝缘体上应变硅、应变储硅制备技术研究薛忠荣博士
2011PDSOI MOS器件总剂量辐射效应和FDSOI高迁移率MOS器件研究俞文杰博士
2009不同源CMOS/SOI器件的总剂量辐射异同性研究及ESD保护电路的设计田浩博士
2009SOI基光耦合器与二维光子晶体研究方娜硕士
2008SOI微机械结构和相关器件研究武爱民博士
2008PD CMOS/SOI抗辐射54HC电路设计及制造贺威博士
2004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张继华博士
2004图形化SOI技术研究董业民博士
2002新型氮氧复合埋层SOI及其抗总剂量辐照研究刘相华硕士
2002LFRF-PECVD法制备碳纳米管材料的工艺、微结构及场发射性能的研究于伟东博士
2001SOI圆片线位错和针孔密度及PIII新技术的研究郑望硕士
2000真空磁过滤弧沉积非晶金刚石薄膜及其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俞柳江硕士
2000场发射平板显示器阳极荧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李炜博士
2000SOI圆片制备技术研究陈猛博士
1997真空磁过滤弧沉积薄膜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赵建平博士

四: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来源
1998年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8年第八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
200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5月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7年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
上海市领军人才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wsch1688688 发表于: 2019-5-9 16:53:00|只看该作者

人物履历

  1983~1987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材料科学专业学习;
  1987~199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199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其间:1990.09~1993.12,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07~1994.05,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访问学者);
  1994~199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5~199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十六研究室副主任;
  1996~199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副主任;
  1997~199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离子束开放实验室主任;
  1998~200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1996.05~1998.06,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1~200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2002~200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第三研究室主任兼上海新傲公司经理(其间:2003.09~2003.12,上海市科技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4~200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
  2007~200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2009~201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2009.12,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201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6~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2017.04);
  2019~2020年,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
  2020年08月任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职务任免
  2020年8月4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任命王曦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0 09:52,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