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65|回复: 9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官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肖培: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已形成

 [复制链接]
  肖培,男,汉族,1961年1月生,江苏镇江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高级编辑。
  现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西蜀教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西蜀教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女子打瘦脸针整出一脸脓包 花十余万治疗未恢复 河北枪案细节:政委爬屋顶被击中 3特警将其救出
9#
 高黎贡山 发表于: 2021-6-28 12:55:2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已形成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文标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已形成

  6月28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反腐败斗争就是重要一役,也是我们党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场硬仗。

  反腐败斗争要夺取压倒性胜利,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肖培说,“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判断。十倍围之、五倍攻之,要形成绝对的力量,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全党动手,形成全党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的格局。反腐败在党中央领导下,已经形成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战略态势,已经形成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已经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这就是压倒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闭幕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中国共产党有力量的表现,不管什么人,职位有多高,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就要受到严厉的惩处。总书记讲,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肖培介绍,党中央言必行、行必果。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腐败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也最大,最容易颠覆政权的就是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必须决战决胜。
  “总书记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清楚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要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凝聚党心民心。所以,我们党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是有理论、有目标、有行动、有成效的。”肖培表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yuelangfeng 发表于: 2021-6-28 12:54:15|只看该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共查处408.9万人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文标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共查处408.9万人

  6月28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介绍,在党中央领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案件380.5万件,查处了408.9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4.2万人。

  肖培介绍,反腐败斗争构筑起了党统一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统筹协调、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工作体制和格局,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党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党中央推进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融为一体,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形成反腐败的专门工作力量,握指成拳、惩治腐败,这都是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领导。
  同时,确立了反腐败工作的原则,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坚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这个反腐败工作原则的确立,产生了巨大的震慑效应。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要求,紧盯重点人、重点领域,紧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紧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公共资源交易,金融、国企、政法司法、教育、医疗这些重点领域,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特别是敢动扶贫款、侵害群众利益的,紧盯民生领域的腐败,紧盯风险背后的腐败,如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进行坚决查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7#
 寨坝河 发表于: 2021-6-28 10:56:00|只看该作者

中纪委副书记肖培:十九大以来4.2万人主动投案

源自:北京青年报
原文标题:中纪委副书记肖培:十九大以来4.2万人主动投案
⊙作者: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董鑫 李泽伟 武文娟 ◎摄影:黑建军


  6月28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现场获悉,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介绍,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案件385万件,查处了408.9万人,给予党纪和政务处分374.2万人。十九大以来,在惩治腐败的震慑下,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主动找党组织找纪检监察机关投案的是4.2万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要有信仰 发表于: 2019-12-16 06:43:43|只看该作者

肖培: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肖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作出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优化权力配置、强化运行制约,加强对公权力有效监督的必然要求,将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把制约监督权力作为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以党内监督带动促进其他监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一)坚持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监督制度。我们党是当今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在我国,95%以上的领导干部、80%的公务员是共产党员,构成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的中坚。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确保了公权力运行的正确方向。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失灵,其他监督必然失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党和国家战略布局,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道路。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把有效的自我监督制度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领导和党的监督统一起来,把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贯通起来,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管理监督责任,用好管住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二)坚持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决定中提出“公权力”概念,要求“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党中央从党内监督全覆盖破题,坚持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整合机构、完善职能、创新制度,把监督对象从党员、干部拓展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减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国家机关依法履职、秉公用权,让所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三)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内法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制定修订党章、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党纪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务公开条例等党内法规,宪法、监察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国家法律,构建起规、纪、法贯通的制度体系。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精准纠正偏差的矫正机制、强化责任担当的问责机制,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密。制度要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制度意识、法治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制约和监督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权力制约,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个人行使,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党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机关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充分发挥,权力运行体系更加优化协同高效。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确立权力运行的规程,确定权力归属,划清权力边界,厘清权力清单,保证党和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五)坚持让人民监督权力,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权力运行不见阳光,或有选择地见阳光,公信力就无法树立;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让暗箱操作失去空间。
  (六)坚持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监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和国家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让日常管理监督与党员领导干部如影随形、不留空白。深化政治巡视,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健全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卓著成效证明,我们党自我净化的机制是有效管用的。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统一领导,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推动党内各项监督协调联动,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使各项监督制度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着眼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体现了对权力运行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权力制约监督的创新探索。
  (一)完善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监督的体制机制。加强党的领导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目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国家治理的领导力量,党中央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大脑和中枢。执政就是执掌国家政权,执政过程也是权力运行的过程。我国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权力分工和协同,是党的领导和党的监督相统一基础上的制约监督。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根本靠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和监督贯彻到党和国家机关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不论党和国家权力如何配置运行,都必须有利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完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体系建设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基础工作。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合理分工又协调制约,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我们党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向治理效能的实际转化。改革本质上是体制和制度的创新。要推进依法决策,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加强决策的调研、协商,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提升制度执行力,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等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三)完善权力配置机制,做到权责法定。厉行法治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基本前提。权力的设定应当法治化,通过法治方式完善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门“三定”规定首次全部采用党内法规条目式表述,这是党中央对“三定”法定权威的提升,是部门依法履职运行的依据。要依法配置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明晰权力边界,严格职责权限。程序就是制约,一步不能省,不能搞简易程序。应当重点强化审批程序上的制约关系,全面梳理各部门权力的法定授权,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推进机构、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自由裁量权应当控制压减在合理区间,防止权力出轨。党员领导干部既有不同岗位的专业个性,更有具备领导组织党的工作、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这个共性,必须健全定期轮岗制度,使党的干部队伍成为一池活水,干部在不同岗位上获得培养、锻炼、考验。
  (四)完善用权公开机制,做到权责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必然要求。要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在党务公开方面,党的组织要按照党务公开条例规定,将其实施党的领导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关事务,在党内或者向党外公开。在政务公开方面,要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点公开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信息,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布制度。在司法公开方面,要严格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职责,推动立案、庭审、裁判标准、裁判理由、司法政务、诉讼服务公开,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还要依规依法推进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范运作程序,完善制度保障。要以信息化推动制度化、程序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移动电子政务,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完善权力运行过程的留痕、查询、追溯机制,善于运用互联网,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接受人民监督。对于公开不及时、不到位,甚至弄虚作假的,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查处。
  (五)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做到权责统一。落实责任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要害。落实责任要靠觉悟、靠担当、靠监督。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必须以覆盖全过程的责任制度来保证。要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领导原则。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机制,防止个人专断、搞“一言堂”。要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起来,强化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监督,把日常监督和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结合起来,加强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督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负责守责尽责。
  (六)完善监督协调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协同监督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重要保障。统筹协同、贯通衔接、一体推进是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当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总体框架已经形成,下一步要着力实现各项制度的衔接协同,把集中统一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降低工作成本和损耗,提高治理效率和效能。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把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有机结合,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宪法规定了审计监督,统计法规定了统计监督,要发挥审计、统计依法监督作用。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统一、相互协调,构建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人民日报刊发解读四中全会系列文章
5# 华蓥山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3-11 05:28:00|只看该作者

中纪委副书记肖培:以赋予监察委宪法地位为契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专访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
源自:新华社
⊙记者:熊丰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题:以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为契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在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国家机构一章中,专门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
  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要以宪法修改赋予监察委宪法地位为契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巩固压倒性态势、向夺取压倒性胜利前进。

确立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是对我国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
  肖培说,这次宪法修改,在国家机构一章中,专门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是对我国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是对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必将为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奠定坚实宪法基础、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肖培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句话包括三个方面:“党统一指挥”就是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全面覆盖”要求监察职能覆盖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权威高效”要求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宪法中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顺应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为制定监察法、设立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提供宪法依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保证。
  肖培指出,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于丰富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具有重大意义。由人民代表大会组建一个专司国家监察的国家机构,专责对履行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同纪委合署办公,通过日常的监督执纪、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等,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统一,必将推动监督监察常规化、常态化,把人大监督做实做细,强化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监察体制改革实践成果提炼成为宪法规定,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充分的法理支撑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肖培指出,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是我们党始终不懈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们党既要完善自我监督,又要加强对国家机关的监督,这体现了我们党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一以贯之推进自我革命的勇气和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得到有效加强,监督对象覆盖了所有党组织和党员。这就要求适应形势发展构建国家监察体系,对党内监督覆盖不到或者不适用于执行党的纪律的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使监察对象由“狭义政府”转变为“广义政府”,补齐行政监察范围过窄的“空白”,解决反腐败力量分散问题,真正把权力都关进制度笼子,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肖培说,我们创设的国家监察体制源自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丰富发展,源自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创新,是全面从严治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肖培指出,在宪法中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使改革于宪有据、监察法于宪有源。党中央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及试点工作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把改革实践成果提炼成为宪法规定,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充分的法理支撑。

以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为契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巩固压倒性态势、向夺取压倒性胜利前进
  肖培表示,要以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为契机,全面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巩固压倒性态势、向夺取压倒性胜利前进。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监察委员会是反腐败专门工作机构,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根据宪法制定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必将进一步推进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宪法修正案草案明确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职责,必将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更大成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赖,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肖培表示,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草案表决通过,国家监察委员会组建完成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才真正进入深水区,如何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实现人员力量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高度融合、将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实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有机对接等等,都需要不断深化探索实践。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目前扩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基础上,继续在依法履职、纪法贯通、法法衔接、行使职权和完善配套法规制度上下功夫,探索构建权威高效的体制机制,提高惩治腐败的效率,把制度优势真正转化成治理效能。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1-16 10:48:00|只看该作者

肖培人民日报撰文:确保如期完成监察体制改革任务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作者:肖培

  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的行动指南,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出发,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这为新时代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指明了方向。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历史性探索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制度优势已经充分彰显,但也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最根本的挑战来自党自身。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要靠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激浊扬清、吐故纳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党面临的风险挑战,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党和国家的战略布局,以坚定的信念信仰、顽强的斗争精神管党治党兴党,解答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监督的历史性课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突出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根本任务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纠正和解决“七个有之”问题,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消弭党和国家政治隐患,凸显党内监督的政治性,全党政治上更加团结、思想上更加统一、行动上更加一致。
  创新组织制度,实现监督全覆盖。将巡视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确立巡视工作方针,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标本兼治,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组,强化日常监督,防止“灯下黑”。只有全覆盖,才能零容忍。全覆盖是党的建设实践和理论的突破,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有效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正在形成。
  压实监督责任,强化组织监督。党内监督的权威首先来自党的组织,体现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党兴党、治国理政的一大突破,就是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构建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检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管党不严治党不力就严肃问责的工作机制,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
  聚焦“关键少数”,变革监督理念。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信任不等于放任,监督是信任的保障。党中央把任何权力都要受到严格监督这一重要原则确立起来、贯彻下去,改变有的党组织只任命干部、不监督管理干部,甚至出了严重问题还说情、包庇、纵容的状况。巡视监督、派驻监督、专项督察,均以发现问题为职责任务,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处于组织监管之下,监督网络逐步健全,监督效果明显提升。
  丰富监督手段,举措务实管用。管理和监督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必须管住人、看住事、盯住具体问题。各级党委纪委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设立举报直通车,运用手机随手拍,搭建集群众检举和通报曝光于一体的监督平台。定期梳理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廉洁纪律情况,建立重点岗位一把手和后备干部廉政档案库,让党委及时把握党员领导干部这片“森林”的状况。对一般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采信并了结的将结果反馈给干部本人;对确有问题的,或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使党的干部心有所惧、行有所止,保证了监督的严肃性。
  总结提炼经验,及时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让改革成果程序化、制度化。党中央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实现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使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衔接,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
  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成效卓著,党和国家监督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显著增强,标本兼治战略作用日益彰显。我们党正在探索一条强化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形成新的气象和作为首先要靠全面从严治党,并把严的要求长期坚持下去。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全面从严治党任重而道远,强化对党的干部的监督须臾不可松懈。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部署。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谋远虑,深化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探索,全面地、系统地、创造性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党内监督必须紧紧围绕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任务是检查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不强,保证全党在政治和大局上向核心看齐,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主动服从服务于中央工作大局,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尺子去衡量,坚决查处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的问题,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把“四种形态”作为强化监督的抓手。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政策和抓手,层层设防、防微杜渐,使党内监督具体化、可操作。要把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同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结合起来,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让党员、干部在严格的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收到一般性问题反映就要同干部见面,让本人把问题讲清楚。这既是监督,又体现信任。接受谈话函询的干部要如实说明情况,还应当在民主生活会上作说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有利于培养忠诚老实、胸怀坦荡的品质,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增强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针对性。
  把巡视利剑擦得更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工作凝结着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彰显中国特色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党的十九大后要发扬光大,向纵深推进。巡视就要冲着问题去,紧盯党内政治生态,延伸放大震慑效果。要在机动灵活上做文章,深入开展“回头看”,加大机动式巡视力度,既要有整装出发的动员会,又要有机动灵活的小分队,让监督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派驻监督要发挥“探头”作用。实现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全面派驻纪检组,目的是完善监督体系,防止出现“灯下黑”。要巩固中央和省级全面派驻成果,继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补齐监督短板。要完善综合派驻领导体制,健全日常监督、线索处置、执纪审查、督促整改和提出问责建议相关制度,把“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同向发力。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缺失,其他监督必然失效。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方向是实现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以党内监督带动和促进其他监督,建立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

确保如期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任务
  党内监督全覆盖,必然要求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面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省、市、县监察委员会,继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这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停歇的强烈信号,展现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勇气。要增强“四个意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党中央一声号令就迅速贯彻落实到位。
  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反腐败斗争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始终讲政治顾大局,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推进。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只有党能够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作出推进反腐败工作的科学决策部署。在我国,80%的公务员、95%以上的领导干部是共产党员,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国家监察本质上属于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监察委员会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察权。纪委与监委合署办公,是对1993年以来实行的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体制的延续和发展,目的是把反腐败资源集中起来,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就看党委是否担当起主体责任,牢牢把握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充分发挥监察委员会职能作用,维护好党员领导干部这片“森林”。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确,党委负主责、纪委负专责,要统筹推进改革,选好配强监委领导班子,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发挥推进改革的“工程师”和“施工队”作用。
  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确立中国特色监察体系的创制之举,目的在于解决行政监察覆盖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和体制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要做好顶层设计,打破利益藩篱,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形成全面覆盖公职人员的监察体系。监察委员会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不仅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还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群众自治组织管理人员等。要抓住转隶这个关键环节,推进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和工作流程磨合,探索执纪与执法相互衔接的实现路径,形成与司法机关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使党内监督与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监察委员会实质就是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监察法实质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正是要从组织和制度上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思想建设和道德培育是一个渐变过程。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中央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坚如磐石,全面从严治党的“严”必须长期坚持。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恒心,坚定不移推进标本兼治,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3# 峨眉山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10-26 17:28:00|只看该作者

中纪委副书记肖培:今年截至现在外逃人数只有4人

源自:北京青年报
原文标题: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今年截至现在外逃人数只有4人

  “我们这几年由于强高压、长震慑,外逃人数逐渐递减”,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4年外逃人数是101人,到了2015年就是31人,到了2016年就是19人,今年到现在只有4人。他说,“未来几年,要通过不懈努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赢得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7-10 21:07:00|只看该作者

肖培履新监察部副部长 半月前曾给政治局讲课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肖培履新监察部副部长 半月前曾给政治局讲课)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阚枫)10日,官方公布了肖培任监察部副部长的消息。在经历了3名副部长先后“空降”任职地方纪委之后,4月底以来,监察部密集补配了3名副部长,领导班子恢复“一正四副”结构。
  7月10日下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公布了国务院近期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名单,其中,肖培被任命为监察部副部长。


  据公开的简历和报道来看,1961年出生的肖培,今年54岁,在调入中纪委前,他曾长期在北京工作,曾任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北京晚报总编辑、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市文化局长等职,2013年初调入中纪委。
  今次履新监察部副部长之前,肖培的头衔为中纪委宣传部部长。2014年3月,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的机构改革中,中纪委新组建了组织部和宣传部。
  其中,宣传部在原来宣传教育室的基础上组建,内设办公室、新闻处、宣传处、文化处、舆情处等5个处室。
  在今次履新前不久,肖培的名字最近一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是在半个月前,他出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上。
  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6日下午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肖培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2013年新一届政府组建时,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监察部,保持着“一正四副”的领导班子配备。
  但是,自去年9月,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原副部长黄晓薇“空降”山西后,监察部先后有3名副部长“空降”地方,成为新任省级纪委书记。
  今年1月,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原副部长姚增科履新天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3月,监察部的另一位副部长于春生调任广西,任职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3位副部长“空降”地方后,监察部领导班子一度变成由部长黄树贤和副部长郝明金组成的“一正一副”结构,但是,从4月开始,监察部的领导班子得到补充。
  4月底,国务院任命王令浚、陈雍为监察部副部长,据公开简历显示,王令浚、陈雍均为“65后”官员。履新之前,王令浚为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陈雍为中纪委第十二纪检监察室主任。
  随着肖培此次履新,监察部的领导班子也再度恢复了“一正四副”的结构。 ●
1# 贡嘎山
 楼主|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6-16 12:47:00|只看该作者

人物履历

  1980.09~1984.07,北京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
  1984.07~1988.03,北京师范学院团委干部、团委副书记、书记;
  1988.03~1989.05,北京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团委书记;
  1989.05~1989.07,共青团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9.07~1994.03,共青团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
  1994.03~1998.06,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1994.06明确为副局级)、北京青少年报刊社总编辑(1994.06);
  1998.06~1999.04,《北京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副局级);
  1999.04~2000.12,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北京晚报》总编辑;
  (1996.06~1999.06,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0.12~2002.03,北京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务委员会委员,《北京晚报》总编辑;
  2002.03~2009.02,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巡视员(2004.05),市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副主任(兼),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2005.12兼),市网管办主任(2006.03兼),北京奥组委副秘书长(2008.03);
  2009.02~2011.07,北京市委副秘书长(正局级)(其间:2009.05~2009.07,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11.07~2013.01,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2013.01~2013.07,中办调研室五组正局长级干部;
  2013.07~2014.03,中办调研室五组组长;
  2014.03~2015.06,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2014.04明确为副部长级),中办调研室五组组长;
  2015.06~2015.07,监察部副部长,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中办调研室五组组长;
  2015.07~2017.09,监察部副部长;
  2017.09~2017.10,中央巡视组巡视专员(正部长级);
  2017.10~2018.03,中央纪委副书记;
  2018.03~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职务任免
  2018年3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任命肖培为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7 21:23,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