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51|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天府新区一景观鱼长1米重30斤 如何处理成问题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商报
  景观鱼
  景观鱼
  盘中餐

  “后边有条大的,在泥巴里打滚!”在围观群众的指示下,范师傅循着声音向池塘深处走去,身子一侧,竹竿一插,渔网里便多了条活蹦乱跳的鲢鱼,岸边响起阵阵欢呼声。由于太沉怕把渔网撑破,范师傅放下竹竿,双臂合力,才小心翼翼地把鱼抱上了岸。“菜市场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鱼,抱着手酸!”过磅后,刚上岸的这条长近1米的白鲢,重达30斤。

这么大的景观鱼,你见过吗?
  这一打渔的场景,发生在天府新区某单位景观湖旁。捞起来的鱼,则是该单位后勤警卫中心养殖的景观鱼。仅5年时间,鱼苗长成大鱼,鱼满为患,经过商议和检测,他们决定──吃掉它!景观鱼长大了,干脆吃掉!
  近日,某单位大楼电梯口贴出一张告示,引起员工热议。告示写道:由于景观湖内鱼过大过多,后勤警卫中心将集中打捞,由食堂加工成“太安鱼”供员工免费品尝。但让员工担心的是,景观鱼究竟能不能吃?毕竟长期养殖在相对封闭的景观湖中,喂养的食物也比较杂乱,安全似乎难以保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一小区破墙7年拉锯战:正反双方都有话说 眉山男租个女友回家过年 父母给了她红包6000元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2-25 08: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即将成为盘中餐的景观鱼
  据了解,2011年该景观湖投入使用之初,后勤保卫中心在湖中投放的鱼苗不过几十条,除了锦鲤等观赏鱼类,还有草鱼等食用鱼类用于净化水质。没想到,5年过去,湖里的鱼数量急升、体量猛增,小小景观湖几乎要容不下了。这不仅破坏了养鱼改善水质的初衷,而且过多的鱼也会造成缺氧,导致鱼群死亡。
  怎么办?放归河流?条件不适合;无污染处理?成本太高。几经讨论,终于有人提议:“不如吃了。”后勤保卫中心主任黄家万说,草鱼、鲢鱼等鱼类本身就是食用品种,不存在有毒副作用的危险,而且单位景观湖实为生态湖,与新会展中心旁的天鹅湖形成循环系统,鱼一直生活在流动水中,安全有保障。端上单位食堂,很受欢迎不过,毕竟是下肚的食物,在端上餐桌前,景观湖内的鱼还经历了一道检疫环节。
  黄家万说,1月11日,后勤保卫中心工作人员特抽样送到成都市疾控中心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有了专业机构的鉴定结果,这才最终促成吃鱼的计划。23日,后勤警卫中心组织捕捞队开始捞鱼,不少看到告示的员工也专程来围观。
  当日,共捞出鲤鱼、鲢鱼、草鱼等食用鱼类500多斤,当下运往食堂宰杀,而锦鲤、红鲫鱼等观赏鱼类则捡回一命,它们被单独放置,待清理淤泥后,重新放归景观湖中。黄家万介绍,此次打捞只针对大鱼,留下小于4斤的鱼继续生长,中心计划之后继续买鱼苗放养,让“自产自销”成为单位的文化。
  24日中午,景观鱼如约出现在该单位食堂的菜单上。有意思的是,景观鱼尤为受欢迎,打消顾虑后的员工们排着长队来品尝自己养出来的景观鱼。看起来还蛮好吃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2-25 08:22:00|只看该作者
景观鱼随处可见,一般如何处理?
  放归最普遍,但锦鲤会破坏生态引一渠清水,养几尾小鱼,是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景致。但时间一长,问题也来了:大量被喂得膘肥体健的鱼怎么处理?
  24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青石桥精品宠物花鸟市场的6家水族店。一家锦鲤水族馆负责人刘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很多单位和个人在我这里买景观鱼,据我所知,养不下去的基本都放归了,大多投放到锦江。当然,也有一些人放进公园或寺庙的人工湖内。”另外5位水族店负责人也持同样的说法。
  “没得其他办法。不建议食用,肉质不好,而且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生长,难免会有有毒物质摄入。”作为观赏鱼经营者,金牛区亮圣观赏鱼经营部负责人说,“我们也会放归,但不会随意处理。一般要选择稍微封闭、流动性不强的水塘或人工湖,否则鱼会因为低温而死亡”。而在部分公园人工湖内,如果观赏鱼太多,则成为二次售卖的营利方式,“因为公园内人工湖中的观赏鱼多由个人承包,如果湖内鱼过剩,承包者会适量打捞观赏鱼再次售卖。”该负责人透露。
  放归虽然是最普遍的处理方式,却被专家认为具有威胁性。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杜宗君表示,锦鲤是杂交产物,生存能力较强,如果放归可能造成基因污染,破坏本土鱼类的自然状态。那不能放,能不能吃呢?杜宗君表示,虽然很少有人尝试,其实锦鲤也可以食用,但必须事先对水质和土壤进行检测。
  
4# 金佛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2-25 08:22:00|只看该作者
除了吃和放,还有其他办法吗?
  无害化处理最科学,不过需付费除了“吃”和“放”,景观鱼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方式?成都市科农动物无害化处置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学军透露,目前成都已有3所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家,面向全市各类病死畜禽进行无污染处理。但现在来找他们焚烧动物尸体的多是养殖场,只有少量宠物主人愿意将宠物送来,至于单位或小区养殖的景观鱼则从来没遇到过。“其实我们对鱼类的要求特别宽松,只要用塑料袋包装好,不管活的死的,都可以交给我们处理。比牛羊之类的牲畜简单得多。”杨学军说,对于小规模的动物处理,市民缺乏环保意识,方式随意。
  目前,锦江区已与无害化厂家签订协议,市民有相关需求,只需支付每公斤2元的焚烧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3:4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