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53|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9-6 22:47:4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给今日中国高等教育把脉

 [复制链接]
杨支柱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从字面理解不免夸张而且有些过时了,但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却不那么容易过时,一直到现在,贫寒人家的子女仍然把读书看作是摆脱职业体力劳动的不二法门。事实上读书一直在改变着人们的命运,但改变的方向却似乎在短短的十年间来了个大逆转:下层社会的子女耗尽家中所有的积蓄甚至负债累累读完了大学,却半数左右找不到工作,要靠已经为自己读书牺牲了太多的贫困不堪的父母来养活,甚至要靠初中毕业外出打工的弟弟或妹妹来养活。

知识逆向改变命运

“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这是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结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不同意这个说法。该中心负责人8月4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就业指导中心对有关省市的抽样统计显示,毕业生离校后已有六成以上以各种方式实现就业。但是8月5日就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第一,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利害关系;第二,教育部并未否认高校上报的就业率有水分,还声称要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对于就业率注水一票否决,但是教育部却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否及如何从抽样统计数据中挤出水分(邓海建:《就业率数字背后的公信力游戏》,福建新闻网)。就算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是可信的,近百分之四十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失业不是也同样触目惊心么?

就算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是可信的,近百分之四十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失业不是也同样触目惊心么?这个失业率不是已经超过了社会平均失业率好几倍么?难道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失业机会么?那些鼓吹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正常的所谓专家似乎是外星人,居然不知道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甚至一年就已经开始在寻找工作,居然不知道这些学生宁愿给人干上半年活不取报酬以争取工作机会。

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曾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说成是他们有精英心态(看来教育部学生司理解的精英就是获得较高报酬的人,精英心态就是贪图享受的心态),不肯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不肯做普通劳动者(体力劳动者的另一称呼,参见2006年5月22日中国青年报《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一文),但是他没有告诉我们基层和西部有多少职位,而现实提醒我们,“普通劳动者”的迁徙趋势也是“乡巴佬进城”和“麻雀东南飞”(相对于人才的所谓“孔雀东南飞”),何以大学毕业生这群“普通劳动者”就不受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影响?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即使如果大学生不嫌待遇低而去竞争民工的工作,他们的竞争力也不堪一击:大学毕业生扛麻袋畏重,扫厕所嫌脏,下煤矿怕死,哪里是民工的对手?如果大学毕业生真的去当“普通劳动者”,这意味着他们倾家荡产上大学,毕业后却只能拿比普通民工更低的工资,这不是被知识逆向改变命运是什么?

有人发明了“寻找性失业”和“被迫性失业”这一对概念,试图以此为大学毕业生的高失业率辩护(邓璟:《区分和解决寻找性失业与被迫性失业》,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4日)。作者说,“寻找性失业”失业是暂时的,某种程度上是自愿的,高一点不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首先这个“高一点”就不是事实,而是高很多。如果别除年轻这一优势,只跟同龄人相比,则所谓“寻找性失业”者比“被迫性失业”者更难以找到工作:一是下岗者中的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者是不分专业的,越复杂的劳动专业分工越细,博士的适应能力最差,说大学毕业生比年轻的下岗工人适应能力强纯属信口雌黄;二是下岗者中从事复杂劳动的那部分人是有工作经验的,正所谓流产证明了能生产。寻找工作的时间越长,意味着所学专业知识变得越陈旧,遗忘得也越多,因此找工作也越困难,除非有很强的创业能力或自学能力,而这些正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所普遍欠缺的。

以上种种辩解说明大学毕业生大面积失业问题的严重性还远没有引起政府和知识界的足够重视,更不用说深入分析其原因并研究对策了。

高教大灌水

造成大学毕业生大面积失业的直接原因,我认为是和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和质量严重下降。专业设置不合市场需要的问题肯定存在,但这一问题目前完全被扩招遮盖了:如今就业困难的并不只是“不实用”的文史哲等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包括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等所谓“实用”专业。但仅仅是人才过剩,仍然解释不了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中国低端劳动市场的低工资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为什么中国的中端、高端劳动市场的低工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就不能吸引外资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学历普遍而严重的掺水。
  
教育部从来就不承认高校扩招以后教育质量下降了。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首期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研修班上的讲话中曾这样为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辩护:“1998年高等学校的在校生718万,而现在是2000万,是扩招前的3倍,我们今天2000万中的718万的质量与那个时期的718万比,质量只有提高而不是降低。就拿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比,一定是现在的大学生水平高。”(西安体育学院-迎评网)
  
吴启迪副部长的辩解是很成问题的。如果拿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比较,可以说现在最差的学生都比孔孟老庄还强,但是可以因此说现在的毕业生质量比这些古代先贤都高?这正如拿是否拥有一个电灯来衡量,可以证明现在的山区农民比秦始皇的生活还富裕。可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还有,现在大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提高了,究竟主要是因为大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还是因为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加强了和家庭电脑多了,吴部长说得清楚吗?不能因为自己主管高校就把功劳尽归于高校吧?最后,“我们今天2000万中的718万的质量与那个时期的718万比,质量只有提高而不是降低”,这个说法有可能符合事实,但如果只是这样,不是正好证明了高校毕业生平均质量在严重下降吗?难道多花了一千多万学生平均四年的时间,学生家长付了那么多学费,国家又增加了那么大的投入,就只为了“2000万中的718万的质量”不低于“那个时期的718万”?
  
扩招后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与否,用人单位和老资格高校教师最有发言权。不时公布的民间调查和互连网上发表的大量个人感受都强烈地支持高校毕业生质量下降的判断。从一些社会现象和新闻报道中我们也可以间接推知这一点。为什么假文凭那么多?因为真学历大灌水,假文凭才容易蒙混过关。为什么山东菏泽买卖高考分数居然成了产业?因为家长们相信只要把子女送进学校,不管基础多差,没有毕不了业的。为什么大学生考证高热不退?因为文凭灌水以后企业宁愿相信非出自高校的这证、那证而不大相信高校的毕业证。
  
其实用不着去进行社会调查也用不着费力地去找这些旁证,高校扩招本身就可以直接从逻辑上推理出毕业生质量下降的结论:首先是生源由十里挑一变成了十里挑三,大学生平均智商和入学前的基础岂能不下降?其次是生源的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的学生间相互探讨问题的水平严重下降。一个班里有十个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形成很热烈的课堂讨论,但如果只有三个则他们很可能选择逃课,因为嫌不得不照顾大多数的课堂浪费他们的时间。同样的原因也会导致同学间课堂外探讨水平的下降。基于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水平之间水涨船高的关系,这极有可能使得现在排在前面的718万也不如六扩招前的718万,多数老资格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当然,这是就学习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和工作的能力而言,单纯从知识上看,则二十年前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没有多少书可看,现在的前718万学生肯定要远远超过那时的718万学生。再次是扩招以后教师为了迁就多数学生而不得不对授课内容和方式做出调整,再加上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学评估,大学教育越来越中学化。最后才是因为扩招导致部分高校的师资、设备、场地和管理跟不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ichuanes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Sichuanes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为上海叫好:新版历史教科书弱化革命和战争 [转帖]章立凡:冷静观察毛泽东逝世三十年后的中国
2# 四姑娘山
 楼主|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9-6 22:47:5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疲惫不堪的大学生
  
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严重下降了,但质量下降的原因却不全在扩招。譬如课程总量和课堂学习时间的过量增加,尤其是那些无益甚至有害的课程的增加,就是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跟扩招并没有多少关系。

先说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政治课”)。这些课程大部分高考的时候就已经考过了,而且中学的课时比大学还多。然而浪费学生时间还在其次。由于政治课要求观点“正确”,教材成了真理的化身,思考得出不同的观点会导致政治课考试不及格甚至犯“严重政治错误”;因此政治课老师无论把课堂搞得多么活跃,本质上都只能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师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都受到严重伤害。中学、本科、研究生阶段不断重复开设政治课,不同时代用同样的马列主义分析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还有不断改变的“历史事实”,都滋生道德相对主义,养成跟风的恶习。尽管如此,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政治课却一直在本科教学中扩张自己的地盘。
  
以本科文科为例,1984年以前入学的学生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政治课。从1985年到1997年政治课改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虽然还是四门,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由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而成,实际上学生负担有所加重。从1998起,政治课增加到八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2003年后改名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于又增加了一门,变成九门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从2006年秋开始,政治课无论文理科均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五门,政治课总学时仍占本科总课时约10%。新五门中的三门是由旧八门中的六门合并而成的,这种合并的主要作用显然是迫使学生不去使用旧教材,这对于政府来说有利于贯彻中共中央的新精神,对于政治课既得利益者(教师、研究员、出版社)则可以多赚课题经费、讲课费、版税和销售收入。对于学生学习负担而言,这次政治课改革只是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换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是已经开设的政治课必然会产生既得利益者,实际上是无法废除的,只能改成选修课,而学生为了给考研究生和毕业实习时减轻负担普遍倾向于低年级多选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在政治课中还算比较有趣,因此这次政治课改革的实际效果相当于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比1984年前的“中共党史”范围大得多。
  
外语课因为课时较多并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跟政治课一样占一百分,也几乎花去学生学习政治课同样多的时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夕,许多高校把外语课扩张成精读、泛读、听力、交流和写作等系列课程;但是由于缺乏语境和扩招所导致的生源下降,效果并不好。大多数学生连阅读专业书刊的能力都没有,听、说、写就更别提了。因此对于多数高校的多数学生来说,学外语的时间也几乎是白费了。
  
估计是因为文字崇拜和相关教师评职称的需要,在军训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军事理论”必修课,在体育课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体育理论”必修课。在教育部教学评估的格式化作用下,这些课程的考试又从开卷变成闭卷。对于非军事院校、体育院系的学生来说,背这点皮毛有什么用,只有天知道。
  
教育部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太多,留给专业必修课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以至于部定法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中居然没有合同法。十九世纪一位美国律师曾不无夸张地说:“一切的权利、一切的义务、一切的责任都来自契约,所有的法律都是契约解释的法律。”可是在建设市场经济的今日中国,合同法(契约法)居然被教育部列为选修课!民法、刑法等专业基础课的学时也从72×2学时缩减为54×2学时,而学习的内容却随着立法的进程和学术引进大幅度增加了。
 
各高校为了标榜自己的特色又自定一些公共必修课,譬如某学院就把“共青团学”和“行政管理”等规定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

每一门课的开设都会形成某些人靠这门课吃饭的局面,后来者为了晋升势必就要开设新课,选修课也越来越多。而大量学生出于就业竞争的需要,也倾向于多选几门课程。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在校找工作的习惯未能改变,学生仍然把找工作看成终身大事(在城市尤其是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中国传统的终身大事──婚姻却越来越不像终身大事了)。因为找工作的压力,加上报考研究生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普遍在低年级时多选课,使四年的学制实际上变成了三年,也进一步加重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

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疲惫不堪。网上曾流传这样一首描写大学生活的打油诗:“大学生活,枯燥乏味;早起晚睡,又困又累;铃声一响,掀起热被;列队出操,洗漱排队;争分夺秒,收拾叠被;早餐馒头,令人反胃;一二节课,昏昏欲睡;下课一到,起立准备;蜂拥而上,厕所排队;跑得再快,还是没位;三四节课,肠胃开会;伸伸懒腰, 倒头再睡;......期末复习,划个范围;要得高分,背背笔记;成绩优良,啥都不会。”

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现在大学生的课堂负担大概翻了一番,但是学习的时间却少了半年。(那时因为毕业时统一分配工作岗位,很少有人在找工作上花时间。考研究生的准备时间也少得多,既因为生源质量高,也因为竞争不那么激烈。)大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用于学习那些毕业后基本用不着甚至还有负作用的课程,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专业课的学习。急剧扩招导致的生源质量迅速下降,学分制改革却因为扩招导致的管理难度增加而停顿,智商和知识基础相差很远的学生都要在同样的时间内毕业,课程负担又这么重,所谓“宽进严出”完全是骗人的鬼话。不划考试范围就会有太多的学生不及格,毕业论文这一学生本人最熟悉的领域也常常出现大量的知识性错误。有一次我监考时发现一个法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在“成年年龄”的填空题上写“16岁”,非常震惊。成年年龄在民法课“法律行为”一章中是知识要点,在刑法课“量刑”一章中也是知识要点,在诉讼法中同样要涉及到,青少年法学(这门课的内容基本上是从各部门法中挖出来组合而成的,最初是给青少年工作系开的,法律系的学生选这门课本来就是重复学习)再考,居然还有人不会!可是后来阅卷教师告诉我,把成年年龄填错的学生居然有七、八个!这样的学生,最后也都通过重修和降低标准的补考四年就毕业了。

过重的课堂学习负担还使得学生基本没有时间自学,没有时间思考,再加上那些以教科书为真理的课程对思想的束缚及其他一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兼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乃是致命的弱点,不但难以取得突出的工作成绩,甚至难以适应社会的变迁。
  
在毕业论文的显微镜下

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大多并非从扩招开始,而是一直存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严重。此外,扩招前的高生源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问题的存在,而扩招后生源质量的下降使得这些问题再也无法掩盖。

多数大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更不会独立思考,这本来是“政治正确”和高考对学生头脑格式化的产物。但是过去由于生源质量较高,就业压力较小,大学生活比较从容,大学生绝大部分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他人的思想,毕业论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低水平重复研究上。可如今,学生的作业和论文少有不抄袭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全文照抄还是几篇文章合成,以及合成的时候是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改写。用以合成的原料文章多几篇,能够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有明确的主题和合理的结构,就算是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而这样的优秀毕业论文也快要绝迹了。也有许多比较老实的学生被比较严格的教师一吓唬,不敢抄原话,结果是却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因此教师中间流行着一种看法,就是越顺溜的学生论文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每次批改作业或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时候,我都不觉得自己是教师,而觉得自己像警察。尽管如此,许多高校还是继续汇编、出版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集。学校为什么就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优秀的毕业论文被揭露出抄袭问题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如今教授抄袭的太多了,人们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抄袭已经提不起精神的缘故吧。

大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抄袭是如此普遍,有良知的教师在是否查处抄袭问题上相当犯难:不查处是不负责任,可是你只能查处自己指导或评阅其论文的学生。既然大家都抄,只处罚个别学生公平么?甚至,在要求学生诚实写作的问题上也犯难:写论文的能力不是短期可以培养出来的,结果是某些学生虽然花了很大力气,他们的论文看上去却比那些剪刀加糨糊的论文更差,成绩也更低──我有时真的觉得对不起这些相对比较诚实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如今已是珍稀人种了。

指导学生的论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无论是学年论文还是毕业论文。无论是关于论文的实质要求(不是格式)还是关于论文内容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我发现自己指导过的学生没有几个能理解我说的话。我一再跟学生讲,论文首先得提出一个待解决的法律专业问题,得就这个问题各种可能的解释或解决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证,证明它比其他解决方案优越。但是没有用,绝大部分论文实质上是相关知识的汇编,连学术随笔都算不上。就是汇编,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如果改用自己的话叙述、重组,就会在专业知识上错误百出,句子也不流畅。看学生的作业也同样痛苦,以至于认真评阅一次作业的老师成了凤毛麟角。然而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却要求把评阅过的作业留下供他们检查,不能发给学生,发给学生了还得收回来。这样一来,恐怕再也没有认真评阅作业的教师了。

大部分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让人灰心。教师指导学生的论文像是求学生帮忙,他摆足了架子不理你,或者你催促多次他表示一下。你给他提上五、六点意见,他给你改一点就用电子文章发回来,自称改好了,于是你只好从头到尾再看,他又再改一点来蒙混,就这么折腾掉你,让你一遍又一遍痛苦不堪地看他那个破论文。有学生甚至到答辩的前一天直接把抄袭来的论文交给教师,将开题报告、提纲、初稿这些阶段尽行省去,使教师没有时间发现他的抄袭问题。即使抄袭被发现了,也不过是让他拿回去改一个礼拜,然后再专门为他组织答辩。其实他还是抄的,无非稍微抄得隐蔽一点而已。这样的学生,最后也都毕业了,有人还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呢!教育部有就业率指标控制,你如不让他毕业,他怎么就业?学校对待论文抄袭和对待闭卷考试舞弊的态度,宽严绝然相反。如果大学毕业生以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对待工作,无论他们多优秀,恐怕绝大多数都得下岗。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2级油画班的一篇未通过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戏剧性地展示了毕业论文的尴尬:“全文8000余字,讲述了大学中的‘人和事’,共有4个部分,分别是‘老师让我讲讲大学里的一些人’、‘流行艺术’、‘老师让我具体讲讲我的画’和‘另一个地方’。”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并且与所学专业几乎完全无关的个人真实感受记载,指导教师却认为它“避免学生论文的千篇一律和抄袭行为”,“是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2006年07月20日人民日报华东版 )说这样的“论文”优秀当然是扯淡,但是那些建立在抄袭基础上的“论文”的作者如果不抄袭,是否就真的比这个学生写得好呢?也不见得吧?换了我可能也会给这样的毕业论文评“不及格”,因为我从中看不出作者上过大学、更看不出他学的是什么专业。但是我知道,我这么做是在惩罚诚实。这是在今日中国大陆高等院校里做一个认真的教师必然面临的尴尬。

在教育部教学评估指标的指导下,现在的学生毕业论文表面上却越来越像论文了:有选题报告,有中文和英文关键词,有目录,有中文和英文内容提要,有前言,有文献综述,有正文,有结束语,有形式上标准的注释,有参考书目,有指导记录,有诚信保证书,有指导教师评语,有评阅意见,有答辩记录,有答辩小组评语和答辩成绩,总之除了字数较少外完全是一副博士论文派头!但即使不查抄袭问题,只要稍微仔细一点,就会发现中文关键词不是词而是半个句子,英文关键词错误百出(也有学生花钱请翻译公司翻译英文关键词和英文摘要),前言和提要甚至结束语内容重复,文献综述跑到论文外面去了,注释所引证的文献的页码不符或空缺,参考书目里有作者没学过的某个语种的著作,如此等等。聪明的指导教师,只是通过指导纠正那些不读内容也可以看出的错误,把论文形式格式化,然后给个“良好”的成绩和跟这个成绩相符的标准评语,自己省事,学生也高兴,反正这些所谓论文是没人认真去看的,包括教育部组织的评估专家──如果他不想使自己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的话。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4:05,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