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3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23-1-11 12:39:2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思政课教师要带头做“大先生”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秦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是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多次对办好思政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如何做好“大先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不移地肩负起新使命,夯实理论基础,讲清、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为党和国家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带头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坚定信仰信念。思政课是为学生播种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重要课程。“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信仰的坚定来自对理论的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理论基本功才能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师者必须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阐述理论,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

夯实理论基础。思政课需要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理解世界、把握时代,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真正给青年学生们讲明白世界中的中国、时代中的个人。从宏观层面放眼世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时代发展的根本方向。从中观层面立足中国,要通过对百年党史的学习,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中国的奋进之路,提升我们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从微观层面把握时代、关照自身,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夯实理论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成为时代青年的“大先生”。

扎实育人功底。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用深刻的理论直击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产生共情、共鸣,既能理解客观规律性,又深刻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从人类历史来看,共产主义这一历史伟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虽具有历史必然性,但不会自动出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信念坚定的人接力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时代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青年学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时代背景。用中国梦引领青春梦,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是时代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路径。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是培养能够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必须坚定信仰信念、夯实理论基础、扎实功底,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践行者,不断提升启智润心的育人能力,真正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引导时代青年在思想、能力、行动上紧跟党中央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紧跟事业发展的需要。

@ 联系方式
  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18:2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