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6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化·节日百件新疆古代舞乐文物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复制链接]
⊙作者:任春香 来源:亚心网

  7月15日15时,自治区博物馆的《西域回响--新疆古代舞乐文物展》将在国家大剧院展出,这也是自治区博物馆首次尝试将文物展览在剧院展出。
唐彩绘泥塑天马俑
  记者了解到,此次将展出百余件是新疆境内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精美舞乐文物,涵盖古代舞乐绘画、雕塑、乐器、实物、文献资料等,由舞乐追梦、舞乐抒情、舞乐蜚声、舞乐精粹四个篇章组成,反映了新疆舞乐文化发展变迁、文化交流融合的悠久历史。
  新疆出土的古代舞乐文物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乐舞表演形式,人们将表演场景刻画于岩壁上,随葬在墓穴中,雕刻于泥俑上,绣缀于织布里,用翩翩舞姿、悠扬琴声表达情感、讴歌生命,欢庆美好生活,并流传至今、流传开来。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15日,期间还将举办新疆舞蹈表演、新疆音乐展示、专题讲座等活动。

唐代设宴都是看马跳舞
彩绘泥塑舞马俑
  此次展出中有两件舞马俑展品,一匹白色矫健的高马抬起右前蹄,头则微微向左侧歪,而另一匹红棕带花纹的大马,背着彩色的马鞍,抬起左前蹄,头微微下低,嘴角似乎微微上翘,看起来像在微笑。这可不是普通的马,它们都是舞马,会跳舞的马,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
  据介绍,舞马是唐代非常流行的杂技项目,它不是人在马背上表演,而是训练马自己表演跳舞,经过训练的马会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
  史料记载,唐玄宗曾经下令,教舞马四百蹄,每逢中秋节设宴会,便舞于勤政楼下。可见舞马是当时乐舞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早就举办假面舞会
彩绘戴面具舞蹈泥俑
  展品中的戴面具舞蹈俑也非常有意思,一个身形苗条的舞者伸开双手摆出跳舞的造型,但头却是一个长着长长尖尖的大耳朵和大嘴巴的“怪物脸”,这其实一个带着面具跳舞的泥俑。
  据介绍,面具舞是中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面具舞利用面具所刻画的各种幽默滑稽的面相和诙谐幽默的表演手段,让观众在笑声中观看节目。
  《新唐书──黠戛斯》中记载:“戏有青驼、狮子、马伎、绳伎等”,由此可知,模仿动物的舞蹈是古时西域游牧民族普遍流行的舞蹈。伊州乐舞中流传到今天的《鸡舞》过去为面具舞,但是到今天,已经不戴面具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美雕塑家迷上青花瓷 创作《佛塔》被赞有想象力 陕西石鼓山西周墓地主人系姜太公之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0:1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