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历史学者杨念群随笔再结集《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复制链接]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杨念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学者杨念群随笔再结集,借由治史的经验与学人的品味,再议常识的新旧与文明的消长。
  时人常居于“安全”但“错误”的历史常识中无暇自省,直线“进化论”的无处不在,“五四”启蒙的阴影,绝然二分之对立以及政治化帽子的动辄一扣,种种褊狭已成窠臼。作者将此复原至历史空间中,重审检视,提请文质之辩,再议流品度人,探访那些已成历史尘埃之计,以传统之术助世人洞察现下。于此,不妨视作历史学人的又一关怀,不妨移作历史研究的另一镜鉴。
  这本小书,大体讲的都是一些“反常识的历史观”。“反”是对应的意思,不是造反有理的反。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都会造成程序紊乱,因为后者更强势霸道,矫枉过度易给人遗老遗少之感。其实新旧常识本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也无法简单置换或评判出优劣,治史者重经验的记录和诠释,供知我者鉴之,如此足矣。

编辑推荐
▲ 历史学者杨念群全新随笔结集。近三十篇文章论题有广狭之异,所涉时空亦有长短远近之别,然其要旨则在通过对若干历史命题的另一种解读,对那些已经构成我们生活常识的历史观提出商榷和修正,以助世人克服刻板僵化的认识。

▲ 历史学亦可动情,读史治史也可以是一种审美。作者有志于改变史学研究埋首钩沉脱离俗世的现状,提倡一种动情的历史学,希望历史成为散发着温度的活生生的人的历史,由此,读史治史也可以是一种审美,一种品味,一种无用之用之学,潜移默化滋养我们的生命。

⊙ 作者简介
  杨念群,历史学者,1964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之比较研究》《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等。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目录
  自序
  【上 辑】
  阶级、流品与品度
  关于“死节”的闲话
  清流与浊流
  南人与北人
  野蛮人的生态观
  “士绅”的溃灭
  “叶”的隐喻
  东林余孽与读书人的抱团政治
  “创伤记忆”唤醒辛亥浪潮
  “伟业论”还是“阴谋论”?
  上海亭子间文人之病
  “革命”与“反革命”
  人性光谱的灰色地带
  “呆子治国论”错在哪儿?
  科举考试果真一无是处吗?
  “桃色”怎样入史?
  动情的历史学
  【下 辑】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杀千刀”的故事
  细节决定历史成败?
  中西艺术的差异何在?
  读史凭什么看洋人脸色?
  国民性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好为人师?
  知识分子大不同
  当年日本何以不能征服中国?
  谁的东亚
  中国人怕出海吗?
  “中华民族”是个啥?
  附 录
  反常识的历史叙事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16年春拍回暖秋拍破冰 陆军将领、集团军主官成将军领队重要晋升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7 15:01, Processed in 0.780002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