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4|回复: 0

[2017年江苏一老人绘400幅钢笔画记录江南老街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6月18日,一场题为“老街的记忆”钢笔画展在江苏周庄古镇博物馆开展,100余幅钢笔画以独特线条和黑白色调再现江南老街风姿。图为游人观展。 黄莹 摄
  中新网南京6月18日电(黄莹)6月18日,一场题为“老街的记忆”钢笔画展在江苏周庄古镇博物馆开展,100余幅钢笔画以独特线条和黑白色调再现江南老街风姿。
  2015年,残垣断壁、破败危墙的昆山蓬朗老街筹备改造,那一年王建群升格做了爷爷。“看着老街就要消失了,我觉得要为子孙留下一点点记忆。”五次造访老街,更坚定了王建群的想法,用画记录下老街图影。
  王建群出生于津门,自幼习画,在昆山工作生活三十余年,对江南水乡情有独钟。年近花甲的他在过去两年中,遍访附近古镇村落,研读地方史志、方志,用钢笔画记录下江南水乡特有风土人情。
  顾炎武生活过的石板老街、归有光记忆中的如月拱桥、朱柏庐粉墙黛瓦的庭院……承载着江南水乡历史的天井院落、墙檐门户、贝壳窗棂、条石路桥、生活民俗一一走进了老人的画中,也牵动着观者回忆。“很感动!有人用这样的方式留下了水乡回忆。”古镇居民王妍指着一幅水乡院落,仔细给儿子描绘着自己的童年生活。
6月18日,一场题为“老街的记忆”钢笔画展在江苏周庄古镇博物馆开展,100余幅钢笔画以独特线条和黑白色调再现江南老街风姿。图为游人观展。 黄莹 摄

  知名作家杨守松说,“关注已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老街,又系统地用画笔记录下这些老街的风貌神韵,为子孙后代留下乡忆乡思乡愁,也弥补了城市历史记录的不足,难能可贵!”
  “有时完成一幅画得花一个下午,既要考虑构图比例,又要顾及透视效果,更要还原真实场景,一些大场面格外花心思。”王建群手上的老茧去了一层又长了一层,连自己都数不清,但沉浸在老街的故事、光影、线条之中,已欲罢不能。
  400余幅水乡记忆钢笔画记录着老街的变迁,也承载着老人对水乡的乡愁。“昆山现有120个特色自然村庄被列入保护名录,我准备用画笔记录和展现这些村落原貌。”王建群说,将结合历史记载,挖掘和展现更多的水乡村落及老街、小桥、人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花大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花花大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华字典》App安卓版上架:售价40元,每天免费查两个字 艺术中各种各样的死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7:57,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