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6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Apr 发表于: 2010-1-15 12:01:1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外地小学生“被捐资办学”

 [复制链接]
  增城已责令荔城一小学退还3万多元“助学款”
  南方日报讯(记者/钟锴)增城市荔城街一所小学发通知,要求广州市外户籍学生家长以“捐资办学”名义,“自愿”为每名学生缴纳193元的杂费。事件引发家长不满并向本报报料。1月12日,在增城市教育局、监察局督促下,该小学退还了3万多元“助学款”。
  家长

  “为什么只让外地学生家长出钱?”
  1月5日,就读于增城市荔城街一所小学3年级1班的小亮(化名)拿回家一张通知,通知称:“我校定于次日晚,召开1到6年级广州市外户籍家长会,会议重要,请家长务必参加”。
  6日晚7点,3年级1班20多名外地学生家长赶到小学。当晚的家长会上,班主任向每名家长分发了一份由教师代写的《捐资办学协议书》,称“请各位家长配合”。这份协议内容为:“捐资办学是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支持的最好行动,这项资金学校将用于教学支出,本人对这项工作大力支持,自愿为学校捐资一百玖拾三元(193元)。”
  “作为家长,我愿意助学,但为什么只让外地学生家长出钱?”一些家长对此表示不满。随后两天,没交钱的“钉子家长”陆续收到了班主任的“催款”短信:“尊敬的家长,您还没交办学捐资款,请尽快!谢谢你的配合与支持!”
  小亮的家长谢芳(化名)说,与别的班学生家长比,她收到的这则短信还算“客气”。2年级一名班主任短信是这么说的,“请家长于明天早上交捐资助学费。如果不交后果自负”。
  谢芳最终让步了。1月8日早上,她给了儿子两百元,让小亮交给班主任。当天中午放学后,两百元钱又给拿回了家,小亮说,“班主任交待,除非家长愿意签协议,表明自愿,否则他不会收钱”。谢芳再度让步,当天下午,她签了那纸协议。
  学校

  “号召‘捐资办学’属无奈之举”
  荔城街这所小学总共716名学生,广州市外户籍学生317人。
  去年4月,广州市物价局、教育局、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取消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和借读生书杂费的通知》,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和借读生杂费。我市公办学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借读生杂费”。
  《通知》还规定“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和借读生杂费后,学校可收取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课本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课本费具体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85元,初中每生每学期160元”。
  去年9月,荔城街这所小学落实了这一政策,向广州市外户籍学生收取的费用从278元降到85元,但该小学只从财政拿到了399名当地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
  该小学负责人说,减免317名学生的杂费,造成了几万元的资金缺口,号召这些学生家长以“捐资办学”名义缴纳193元的杂费,实属无奈之举。
  教育部门

  “六证齐全才能一视同仁”
  荔城街这所小学317名外地学生的杂费,是否应该减免?增城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黄镜秋说,要看这些学生是否“六证齐全”。
  黄镜秋所说的“六证齐全”,是2005年《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的一项规定──“非户籍人口在同一市、县连续暂住5年以上,有固定住所,有合法就业或经营证明,有计划生育证明并依法纳税的,其子女入学与当地户籍人口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记者了解到,这所小学317名外地学生中,一些学生家长拿不出“六证”。该小学一视同仁,免除了这些学生的杂费,初衷是善意的,但却因此造成了教育经费的缺口。
  1月12日,在增城市教育局、监察局督促下,该小学退还了3万多元“助学款”。退款后,小学317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如何解决?增城市宣传部门介绍,当地政府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落实符合政策规定入学条件的学生取消借读费、杂费的政策,统筹研究解决不符合政策入学条件、但已在增城公办学校就读学生的教育经费问题”。  源自:南方日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个鸡蛋中蕴含的民生哲学 首笔海地捐款来自退休公务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5:26,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