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92|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代蜀华 发表于: 2011-4-21 14:34:4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央视揭50年违规收费路内幕 巨额资金已不知去向

 [复制链接]

50年收费路的背后



一、确定收费时间市外商投资条件之一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继续关注收费公路。从3月中旬开始,《经济半小时》连续报道了广东收费公路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这些收费公路中,有的由于长期严重拥堵,高速变成了低速;有的标准混乱,收费过高,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收费金额竟然达到国家标准的五倍、六倍;更有甚者,有的收费公路竟然把收费期限延长达50年之久,远远超出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节目播出之后,广东收费公路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这些收费乱象背后有什么玄机?50年的违规收费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的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赶赴广东进行了追踪采访。今天在我们了解真相之前,先来简要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者:这里是广州市花都区的四角围收费站,这上面的收费年限显示,收费期是1994年到2044年,总共是50年,而我国的公路法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最长不得超过30年,这里却是50年,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仅是四角围收费站,在靠近花都市区的龙口收费站,记者发现,那里的收费年限是从1993年到2043年,同样也是50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年。即使是在中西部地区,最长也不得超过30.而在广州,那两处收费站的收费期限却是50年,记者去到了收费管理单位,广州市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

  梁伟文 广州市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副所长

  梁伟文:应该是跟外资的(投资)条件了,根据那个条件确定的50

  梁伟文介绍说,那两处收费站所在的公路都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花都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经过多方努力,才有资企业愿意投资道路。那两条道路由花都区路桥工程公司与一家澳大利亚企业分别按65%35%的比例投资,当时确定的收费期限是50年,也是外商投资的条件之一,并且到现在为止收费期限还是50年,从没有调整过。

  那为什么明显与国家法规相违背,那两处收费站还能按50年期限收费呢?多方努力后,记者找到了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王则楚曾担任过广东省政协委员,他告诉记者,在2007年他曾就此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降低那两处收费站的收费年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答复说,那两处收费站属于市、县违规转为经营性的收费站,违反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将督促广州市相关部门对该问题抓紧进行整改,予以纠正。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副所长梁伟文告诉记者,他也曾参与了对王则楚提案的回复工作,但从来没听说过被要求整改。

  梁伟文 广州市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副所长

  梁伟文: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那个文件我也没看到

  主持人:节目中记者看到的花都区这两处收费站收费时间明显超过期限,相关部门也认定属于违规收费,那么为什么长达四五年的时间,这些违规都得不到纠正呢?就在我们的节目播出之后,又有知情人向我们透露,花都区收费站实际存在的问题,远比我们了解到的还要严重。记者带着新的线索在广州进行了调查。

  410日,记者又一次到了广州花都区,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进行了走访。此时记者才发现,事实上,除了前次报道中提到的四角围、龙口收费站,在花都区,收费期限50年的收费站还有3处。位于花都区和从化市交界处的杨荷收费站,收费期限从19939月到20439月。位于花都区西部的横沙收费站,收费期限从19951月到204411月。位于花都区西南方向的炭步大桥收费站,收费期限19939月到20439月。

  所有的收费站都在正常营业收费。以家用小轿车为例,单次通行费从3元到7元不等。大型货车单次通行费用最高甚至达到了20元。五处收费站的经营收费单位都是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虽然拍摄的时间不长,但在那些收费站,记者却好几次见到了过往司机因为交费和收费人员发生争执。在杨荷收费站,就在记者拍摄时,一辆大货车通过收费站时,竟然加大油门直接闯了过去。由于太过突然,记者只来得及拍下闯杆后的镜头,落在地上的就是被撞掉的拦杆。一位工作人员随后过去又安好了那根拦杆,但不一会,那根拦杆却又摇摇晃晃地掉了下来。记者走到跟前才发现,收费站的所有拦杆都是活动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代蜀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代蜀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昆曲版《红楼梦》:华美的救场 广东发现16吨猪肉浸泡硼砂假冒牛肉 食用可致死
2# 四姑娘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11-4-21 14:35:1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广州市花都区杨荷收费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没办法,因为那个车子,你要考虑一下它的财产问题是不是?这个都可以活动的,用力猛撞一下就可以出来的,推它的车子是没有损害的这个。
  工作人员说,像那样闯杆的每天都有几十起,为了双方的安全,收费站只好把所有的拦杆换成了活动的。在那处收费站旁边,树上吊了一二十根备用的新杆,把树都已经压弯了。在树下,是十来根被换下来的拦杆,有些栏杆的根部都已被撞烂了。
  工作人员:大概最少的话都要20、30多次,一个班次8小时。8小时,最起码这样。
  主持人:我们无法判断花都区收费站采用活动栏杆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但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情况是,尽管闯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似乎收费站默许这种闯杆行为。是什么原因让收费站看起来这样心虚呢?记者进一步调查的结果大大出乎了预料。
  主持人:在广州市花都区,有五处收费站的收费期限都是5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即使是在中西部地区,最长也不得超过30年。50年的年限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那么是谁,又是依据什么确定这50年的收费年限呢?
  4月12号,广州市花都区交通局副局长郝海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郝海锋 广州市花都区交通局副局长
  郝海锋:花都的收费站50年都是由我们当时区里面的相关单位报到市里面,再到省里面都是经过审批的。
  郝海锋说,1993年前后,当时的花县,也就是撤县建区前的花都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通过集资、贷款等方式兴建公路,在建设过程当中逐步引进外资。
  记者:找的哪的企业?
  郝海锋:一个是澳洲的国投,一个香港国投,两个企业。
  记者:香港和澳洲的国投,当时跟他们合作谈的内容是什么?
  郝海锋:这个内容不是我们经办的,我也不太清楚,我所知道的是跟这个企业合作以后,路建好以后,就向省市里面申请,就批准了收费50年。

        郝海锋说,他只知道合资是和澳大利亚、香港的两家企业进行的,具体内容并不清楚。现在五处收费站的经营管理单位、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材料则显示,那家合作企业全称是广州花都区新东华道路发展有限公司,共4家股东,中方股东占15%的股权,其余85%的股权由香港和澳大利亚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拥有。花都区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小禹接受采访时说,确实是成立了样那一家合作企业。

        二、外方企业都已破产清盘

刘小禹 花都区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刘小禹:是1996年,按照中外企业合作合作法成立了一个合作企业。
  记者:什么企业?
  刘小禹:以前很久了,查一下资料。
  然而,虽然说是要查一下,但直到记者发稿,刘小禹也没有给记者提供那家合作企业的任何资料。最终,记者通过工商查询系统,找到了花都新东华道路发展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料。然而资料显示,那家公司并不是成立于1996年,而是成立于1993年8月9日。投资中方是花县路桥工程发展公司,投资外方却并不是来自澳大利亚和香港,而是一家叫做澳门新东华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记者还注意到,那家澳门新东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在1993年3月24日,也就是说,是在合作企业成立半年前才注册成立的,注册资金全部来自于贷款。更令人惊奇的是,本应该是现在这五处收费站经营管理者的花都新东华道路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却凭空蒸发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11-4-21 14:35:41|只看该作者
记者:公开资料显示,新东华公司的办公地址是花都区新华镇云山路铁路西。也就是这里,然而我们在这儿寻访了两天,却没有找到这家公司的任何线索。
  记者多次拨打注册资料上提供的电话号码,电话始终无法接通。114查号台也查询不到花都新东华公司的任何信息。那么那家合作企业又是怎么从与澳门合作变成与香港、澳大利亚三家上市公司合作的呢,记者不得而知。不过花都区交通局副局长郝海锋向记者透露,如今与花都合作的外方企业都已破产清盘。
  郝海锋:现在听说这两个企业都已经破产了,我们政府已经组成一个工作组,去跟这两个企业的公司来进行洽谈,准备把所有的股权都回收回来。
  郝海锋说,由于并未参与当初的合作过程,他连外方公司的具体名字都无法向记者提供。那花都新东华到底是家什么样的公司呢,记者找到了中方股东、花路路桥工程发展公司。
  记者:现在这个新东华投资有限公司还存在吗?
  邹志雄 花路路桥工程发展公司经理
  邹志雄:还存在。
  记者:是在哪个地方?
  邹志雄:在龙口。
  记者:就在收费所那里?
  邹志雄:就是它同一个办公楼。
  邹志雄说,虽然路桥工程公司现在确实还有新东华公司的15%股份,但他一切情况都不清楚,所有问题都必须要问花都路桥收费管理所,记者再一次到了收费所。然而,收费所副所长梁伟文却告诉记者,他1996年就来到收费所工作,却从来没有见过新东华公司的人。
  梁伟文 广州市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副所长
  记者:你对新东华公司了解吗?
  梁伟文:这个我就不了解了
  记者:有人说你们是同一栋楼办公的。
  梁伟文:不会的,我们怎么会一起办公呢,我来这个单位就没有和他们办公,就不知道了。
  就这样,那家本应该是投资管理这些收费公路的新东华公司凭空消失了。记者还注意到,根据公开资料,2004年以后,花都新东华公司就再没有年检过。那么这些年来,影子公司新东华又是如何经营这些公路的呢?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梁伟文告诉记者,从那些收费站建立那天起,收费管理等工作就一直由他们来负责进行。
  记者:它(新东华)有授权给你们吗?
  梁伟文:那我不很清楚。
  记者:有没有授权?
  梁伟文:这个我是不很清楚。
  记者:现在查一下?
  梁伟文:现在我都不知道,现在我要查一下,现在我也答复不了你,这个问题到时候我再向领导汇报,看看怎么样授权法。
  那么花都区那些收费公路的投资和路费收入又是多少呢?路桥收费所提供给记者的材料显示,收费公路全长128公里,最初设置收费站12个,全程建筑造价约为16.5亿元,未包括土地价格。然而,记者从公开渠道查询到,根据广东省计委1993年批复的一份文件,在这128公里中,龙口到杨荷大桥之间,也就是龙口收费站到杨荷收费站这一段公路,全长26公里,占全部收费公路超过五分之一,批复投资估算才是1.2亿元,那总的造价又是怎么达到16.5亿的呢?路桥收费所提供的数字是否真实呢?记者找到了花都区财政局、审计局、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
  潘宪泳 广州市花都区财政局副局长
  潘宪泳:原来我们没有管这块儿,就是投资的时候,没有通过财政,我知道是。
  记者:为什么?
  潘宪泳:因为融资,其它什么资金,我们政府那时候,我知道是没有牵扯到我们财政这部分。
4# 金佛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11-4-21 14:36:03|只看该作者
黄志坚 广州市花都区审计局副局长
  黄志坚:就是说我们这个,这一方的投资是占15%的股份,那么按照我们这个审计实施条例的规定,我们这个审计机关,审计职责是国有企业占控股地位,国有企业占50%,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才是我们的审计职责范围,所以的话,我们就没有对这个企业进行审计,是这样。
  对于这128公里收费公路的投资状况,除了路桥收费所提供的这一份材料,花都区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提供任何数字。那么这些年来,花都收费公路的收入又是多少呢?那些钱又哪去了呢?花都区财政局潘宪泳表示,2002年当地才加强了对收费的监管,设立专项帐户管理路费收入,2002年以来的收入他需要统计,但对这之前的收费状况,财政部门并不掌握。
  记者:那2002年之前呢?将近有10年的时间了。
  潘宪泳:那个要,我们就不清楚了,这个开始是我们的。
  记者:2002年,财政局从来没有接触过?2002年之前?
  潘宪泳:对。

        记者:那我不清楚物价和审计部门了解这个情况吗?

        三、每年收路费换成澳币大量换出去

周向东 物价局副局长
  周向东:我们只是监管它的收费标准。
  记者:审计呢?
  黄志坚 花都区审计局副局长
  黄志坚:刚才已经说了,这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我们的审计职责是没有管到这类企业,这类企业是属于社会性范畴。
  记者:收费情况你们了不了解?
  刘小禹 花都区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刘小禹:因为有时候收费具体我们也不管。
  记者:谁管?
  刘小禹:收费所。
  那么从1993年到现在,这128公里收费公里路费收入到底是多少呢,在路桥收费管理所,记者无意中见到了一份统计报表,那是现在五处收费站一天的收费总额,总共是148000多元。收费所副所长梁伟文承认,目前一年五处收费站收费在4000万左右,但是对于这些年来的路费总收入,梁伟文始终不肯透露。
  梁伟文 广州市花都区路桥收费管理所副所长
  记者:这18年来总共收了多少路费?
  梁伟文:这个不是很清楚
  记者:现在能不能查一下?
  梁伟文:现在不能,查不了
  记者:查个数字还这么困难吗?
  梁伟文:你这么长时间,你数据的话,真的我查不了给你。
  主持人:围绕着广州市花都区的五处超长年限收费站,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感觉迷雾重重。投资方究竟是谁搞不清楚、投资额究竟有多少是笔糊涂账、为什么合作企业人间蒸发也是一问三不知。面对最敏感的路费收入,无论是收费单位还是监管部门都三缄其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超长年限的收费站如此令人讳莫如深呢?就在记者调查期间,一位神秘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一笔经济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11-4-21 14:36:24|只看该作者
王则楚 广东省政府参事
  王则楚:你能查处一个站,就可以连锁的查处很多。
  从2007年开始,王则楚就对花都收费站存在的乱象给予了高度关注。根据王则楚的了解,实际上,早在2003年,就曾有媒体报道,广东省相关部门已明确指出,广州有8处收费站同时存在固定回报和经营年限过长问题,均为花都区项目,经营年限为50年,固定回报率为25.27%。而有内部人士告诉他,以四角围收费站所在的那一段收费公路而言,1994年11月,由国营企业花都区路桥工程发展总公司承建,属于政府还贷的非经营性项目。但随后不久,它就被很有计划地“变性”。转让给了新东华公司。王则楚指出:政府贷款修路,在建成通车后,剩下的日常维护费用远低于修建。外资此时注入,是否“坐享其成”?政府有无必要再引进外资?
  王则楚:想尽办法,延长收费时间,然后最终就是使得老百姓通过的这个道路的话就吃亏。
  王则楚质疑,在一些地方,收费公路建成后,千方百计转变经营性质,引入少数外资,甚至是假外资,尽可能延长收费期以获取暴利。就在采访期间,花都公路交通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和记者取得了联系,透露了他了解的花都新东华公司的部分内幕,这是他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并接受了记者简短的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 花都区公路交通部门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新东华其实就是一个壳,然后当时它的公司其实就在这个路桥所的五楼办公。然后路桥所这个收费有一个办公室主任,其实就是也是兼任这个新东华公司的会计。当时1996年,1997年的时候,整个收费站路费收入就已经达到一个亿多。而且这个每年都有,每年差不多平均量平均这个情况。当时这个路费,每年收路费都是换成澳币大量换出去了。

        王则楚告诉记者,2007年他提出提案后,交通部门明确表示,花都收费站属于市、县违规自行转为经营性的收费站,违反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将整改纠正。

        四、10亿中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

曾兆庚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曾兆庚:当时这个项目是作为中外合作的一个项目,经过外经贸系统审批,作为合作项目。作为合作项目,后来市有关部门把政府还贷性项目转成经营性项目,在程序上按照《收费公路条例》没有按照收费程序上报。所以我们要求花都区将这几个收费站要按照程序重新上报审核。
  曾兆庚说,对于花都收费站的问题,早在2004年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施行后,他们就曾进行过全面调查摸底,并在2005年专门发文进行过督促办理。
  曾兆庚:2005年发出文件,肯定是2005年。
  那么花都区是什么时候开始整改的呢?
  郝海锋:2009年的事。
  对于这样一个媒体多次报道,政协委员专门提过提案的违规项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始终无法得到纠正查处呢?曾兆庚最终也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对于花都收费公路的投入和路费收入,以及违规自行转让的详情,曾兆庚表示,他们也不掌握。
  曾兆庚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曾兆庚:省厅的职能,从交通行业职能是监督它的收费行为和你建设的道路的标准和收费站的标准符不符合设计规范,这就是我们的职能。
  采访结束时曾兆庚告诉记者,4月1日我们的节目播出后,当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又下发了文件,要求花都区在5月11号前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花都区交通局副局长郝海锋告诉记者,这一次他们倒是及时接到了文件,花都也将进行整改。但是对于违规,郝海锋到现在也想不通,花都到底违规在什么地方。
  郝海锋:为什么又批给他们50年,作为我是基层干部,这项工作作为我的看法,因为实质上职责不是我们管的,省里面这么说他违反了,那你不下来整治,他手上有批文,他才敢这样告诉人家,作为我们旁观人来看,他怎么解释得清楚,说违规我都搞不清楚,我怎么违规了,那我拿着这个批文,你是给我50年,我是可以收的。
6# 青城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11-4-21 14:37:00|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随着记者对广东公路收费问题的调查越来越深入,很多隐藏在事件表象的问题正在慢慢浮出水面。当地媒体根据公开的数据算过一笔账,花都公路收费18年来至少收费1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金资金去向不明。而当地政府部门一直对资金去向避而不谈。我们连续几次的深度报道已经在慢慢地揭开一个盖子,我们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得到真相。这盖子后面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我们将持续追踪。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介入此事,早日还原公路收费问题的真相。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2 20:57, Processed in 0.421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