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057|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虎 发表于: 2003-7-8 21:38:1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三峡移民纪实]巴东老城与新城

 [复制链接]
  巴东这地方是在长江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素有川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小时候在县城断断续续地住过,印象中那条窄窄的长街,也是唯一的街,我和我的表姐摇摇摆摆地从街头走到街尾,如果没有特殊的停留,一般只要十来分钟。有汽车经过,便会有半老的妇人或者孩子拿起铁皮喇叭叫喊:车子来哒,行人走两旁!这样的情景似乎一直为外乡人当着笑话所提及。
  2002年的9月,湖北省移民局与省作协联合组织采写三峡移民的报告文学,我自告奋勇地来到巴东。一个过去十分熟悉的小城,却变得极为陌生,除了满街悦耳的乡音,再也找不到从前。
  1500多年以前始建的巴东县城最初是在大江对岸,后来称作“旧县坪”。宋朝时20岁的寇准因中了进士来到巴东做县令,只见“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发奋改良农事,开拓南岸,以图有所作为,因此将县城搬到了江南的金字山。
  千百年来,小城随着时代的沉浮而兴衰,留传下许多难以忘怀的故事。抗战时期,湖北省政府好些机关、学校和难民都涌到了巴东,小城人口陡增到三万多,日本飞机一连多次轰炸,码头、小街几成废墟。新中国建立以后,小城才又焕发了生机,虽然只有一条被人叫做“扁担街”的独街,但还有十多条被称为“天梯”的小巷,从江畔一直攀沿到高高的金字山上,这些小巷又延生出数不清的小小巷,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密密麻麻的木板房,夹杂着现代化的高楼,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热热非凡。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巴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997年的夏天,人们开始向老县城告别。随着一声炮响,老城街道北边的楼房开始拆除,自此之后,依附着金字山上的所有建筑物至下而上地逐渐剥离。是的,就像是凤凰涅盘,这座古老的小城一层层剥去一千多年来披在身上的衣衫和佩饰,还要将全身从头到尾仔细地清洗,才能以本来的纯真秀丽还给三峡。
  拆除各类房屋、输电线、通信线、广播线、石拱桥、园林、医院、兽医站、屠宰场、猪栏、粪池、沼气池、传染病疫源地、15年以上坟墓等等,然后进行全面清理消毒。
  这一切,只有来到一眼看不到边的断墙残瓦尘土飞扬的现场,才能体会到所有的过程多么象一场气势磅礴的持久战争。
  宋朝的寇准所主张进行的那次不足千人的搬迁一直被后人视为了不起的壮举,但比起今天巴东人为三峡大坝所进行的迁移,就简直是微不足道了。巴东是整个三峡库区移民的重点县之一,加上同时兴建的清江水布垭工程,全县境内搬迁涉及到1座县城1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近5万多人。国家切块包干给巴东移民补偿静态投资总额达到13亿多,动态将超过16亿以上。
  巴东人珍视这一切,拿出全力来做好这一切。
  须知动员不容易,搬迁不容易,建设更不容易。一项影响着几代人甚至子子孙孙的巨大系统工程。这项工程所牵动的人心是那样的广泛,那样的深刻,那样的撕心裂肺。从一开始就是希望与失落并存,兴奋与焦虑担忧同在。在巴东人的集体记忆中,想不起还有哪件事是这样地让他们辛苦劳顿、悲喜交加。前后几届巴东县委政府,人大政协,还有移民局的干部为此而奋斗拼搏,有的白了头发,有的落下了疾病,还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胡典亮,县移民局专业项目科的科长,一个5岁男孩的爸爸。那年他负责巴东通往姊归的移民公路复建,9月里一连几天下着暴雨,公路出现了险情,公路下就是密密麻麻的老百姓住房,胡典亮为了保护城区的安全,领着大伙儿在公路上筑防洪墙,想尽力把泥石流拦阻在沟里,苦苦干到半夜,一个浪头打来,他和另外三名战友被掀翻在地,激流将他们冲下了山岩,胡典亮被压在了一块几百斤的大石下,被泥石包裹着,成为一座与自然抗争的雕像。
  巴东人曾经先是准备将县城建在离老县城最近的黄土坡,可是不久就出现了滑坡体,于是又进一步西移到大坪、白土坡、营沱,但不久又都先后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只好又再一次经过长委勘测队勘测,最后移到了西瀼口。这里离老县城西去已有十多里之遥,这一步步西移的历程艰难而又曲折,有多少好男儿抛下英雄泪。
  经过几年的建设,这座新县城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十多座彩虹般飞架的桥梁勾连起从黄土坡到西瀼坡的十里长街,数不清的车辆来往穿梭,宽阔的马路两旁高楼林立,间或点缀着美丽的花园草地、广播通信医院文化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夜间华灯初上,人们在新建的广场上随着音乐翩跹起舞,在那里还可以俯瞰星火密布的环城街道,还有通往江边的宽大石阶,人称有九百九十步,俨然是小城的一道风景。
  杜甫那年从四川沿江而下,就在这西瀼口住了多日,道是“冬来纯绿松杉树,春到间红桃李花”。那时的西瀼口只是楚蜀通道,路旁三两客栈,杜甫老先生断不会想到今日的情景。
  我所认识的亲戚朋友无一不住进了明亮宽敞的新房,他们所享受的温馨和舒适足以让许多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羡慕。生育过六个孩子的大舅妈从前住在老城的陈家码头旁一幢小小的木楼里,属于她们一家八口的只有窄窄的一长条,进门的地方只放得下一张桌子,至于我的表姐妹和表兄弟他们睡的床,我从来没有在白天看清过,那屋里太黑,大约有一个小小的窗户,但因为堆积着东西而总是无法打开。如今他们兄弟姐妹各自有家,大舅妈和她的小女儿住在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里,窗外江山如画。
  2002年10月底,巴东二期移民清库全部完成。2003年6月,三峡断航蓄水。浑黄的江水缓缓地历史地涨起,一个时代过去。巴东老县城成为人们永远的怀念。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泸沽湖畔的爱情 七绝 题《山水情怀》组图
2# 四姑娘山
 河马写诗 发表于: 2003-7-9 17:16: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没去过哦,真的是这样?移民这件事,从来都是惨案,有待历史评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soulo 发表于: 2003-7-9 17:37:15|只看该作者
听说我属于三期移民 不知道是否真的可以移民?
4# 金佛山
 河马写诗 发表于: 2003-7-10 10:47:03|只看该作者
你想移去美国当然领导要考虑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河马写诗 发表于: 2003-7-10 12:52:57|只看该作者
命运的迁徙

──作家黄济人眼中的三峡移民

●伴随他们迁徙的,除了行李,还有命运。

●对外迁移民来讲,对他们最大的冲击是生活观念的转变。

●“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有根,根在心窝里面。”移民故土难离的心情应得到尊重。
  “伴随他们迁徙的,除了行李,还有命运。”这是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黄济人在他最近新推出的三峡移民长篇报告文学《命运的迁徙》中的题记。
  “为了移民的亲情乡情爱国情”
  “三峡移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离开了祖辈生活的地方。作为一个作家,不把他们的亲情、友情、乡情和爱国之情记录下来是作家的失职。”
  上世纪80年代,黄济人以《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名噪一时。他是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2年他当全国人大代表时,直接参与了三峡工程议案的审议和表决。他说:“没有什么题材比三峡移民更能让我感动了。”
  为了真实记录外迁移民的状况,黄济人循着他们的足迹,踏遍外迁移民的11个省市,采访了上千户移民家庭,其辛苦自不必说。
  目前,已有14万三峡移民外迁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11个省市,今后两年还将有2.5万移民外迁到这些地区。
  “移民移掉的是落后”
  “移民故土难离的心情应得到尊重。对外迁移民来讲,对他们最大的冲击是生活观念的转变。”让黄济人感受最深的是移民们命运的改变。“移民们走出了愚昧、贫困,走出了自己狭小的天地,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黄济人目睹了移民们的新生活。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陈虎是迁到山东潍坊的移民,在三峡老家生活贫困,住房条件差,30多岁还没娶上媳妇,到山东时两手空空。而他一到接收地,政府就为他安排了宽敞的住房,配备了家具、彩电等。当地民政部门还给他当红娘,不到半年,陈虎娶上了媳妇,乐得整天合不拢嘴的陈虎见人就说:“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没有政府对移民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国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上尽可能照顾移民,不仅将全国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11个省市定为接收移民的地方,还安排了移民专款。接收地政府拨出了专门的土地、建起楼房,并对移民实行包括医疗保险、子女上学在内的优惠政策。与搬迁前相比,移民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移民新一代的命运改变更是显而易见的。”黄济人说。
  “永远不变的是爹娘”
  黄济人采访的第一个移民是易美贵,他的老家在奉节永乐镇三义村,迁到湖北荆江后,一家六口分到了10亩田,比老家多得多,有了三室一厅的房子,他还开了个副食店,办了一个小酒厂,用酒糟喂了10多头猪。收割时,移民们扶老携幼挤在田坝上看他们从未见过的收割机,老易也放下了自己用了多年的镰刀。但他还是睡不着觉,他说得了思乡病,因为他“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有根,根在心窝里面。”黄济人听到易美贵说的这句话,也潸然泪下。
  从重庆忠县到湖北荆州的移民阎文君说:“思乡也是一种享受,没有平时的想念,就没有回家的欢乐。”黄济人告诉记者,采访中每个移民都会说的一句话是“想老家”。他说这种情感会伴随移民的一生。这些移民,无论以后的生活变得多好,不变的永远是爹娘,是对三峡永远的思念情结。
  “天涯海角一家亲”
  黄济人书中记录了两副对联。一副是外迁湖北的移民王洪宪所写:“为国家舍小家凤凰栖处安新家,从渝州到荆州移民风格扬九州”。这副对联获得荆州2002年马年春联大赛最佳情感奖;另一副挂在山东青岛移民接待站前:“长江水黄海水江海交融成一曲奉献歌,青岛人三峡人人心相印结万世兄弟情”。
  黄济人说,接收移民的11个省市的政府在进行开发式移民过程中,充分让移民体验到****大家庭的优越性。
  他看到上海为7000多三峡移民修建的一楼一底的漂亮砖房,他看到不少地方把好的土地让移民挑选,他看到每个移民干部对待移民像亲人般的关心,他看得最多的还是采访中移民们绽开的笑脸。黄济人说:“这些都为改变移民的贫困命运提供了前提条件。”
6# 青城山
 soulo 发表于: 2003-7-10 18:01:18|只看该作者
是电影《芬芳誓言》中的那个黄济人么? 我想应该是的,重庆就这一个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想念秋日 发表于: 2003-7-11 09:30:28|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迁移其实更多的是人本身的情感变化,谁也不能说这样的迁移是错误的,但也不能不说是残忍的情感割舍!我们要为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割舍的移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1 19:27, Processed in 4.586408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