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孤光一点|查看: 7231|回复: 33
[科学家

他是“中国氢 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复制链接]
24#
 帮5买 发表于: 2019-1-17 09:42:00|只看该作者

倾注一生心血只为祖国强盛:"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去世

源自:中国科学报
于敏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 慰了。”这样的肺腑之言,出自一位年轻人之口。
  为了这个信念,从1961年起,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国家分配,28年隐姓埋名,换来沙漠腹地的一声惊天“雷鸣”。
  当时的这位年轻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2019年1月16日13时35分,于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于敏先生是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一直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是我们身边聪慧而亲切的师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中国科学报》说。

氢 弹第一功臣
  1964年底,杜祥琬从莫斯科回国,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工作。在这里,杜祥琬结识了于敏,与他共同工作、学习55年。
  当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经成功爆炸,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氢 弹原理。
  1965年9月到次年1月,于敏带领部分科研人员在上海华东计算所,突破了氢 弹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 弹理论设计方案。
  杜祥琬说:“在计算过程当中,于敏先生很敏锐地发现了氢 弹的设计原理。他立即给理论部主任邓稼先打电话说,我们抓住‘牛鼻子’了!”
  1966年12月28日,首次氢 弹原理试验在罗布泊核试验场展开。杜祥琬告诉记者,当时考虑的是要做不失氢 弹特征但要减小威力的试验。“试验中有两个速报任务,当于敏先生听到关键的数据后便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氢 弹研制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 弹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于敏虽然不赞成‘氢 弹之父’这种说法,但公正地说,他是氢 弹的第一功臣。”杜祥琬表示。

国家利益至上
  1986年初,当国际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邓稼先和于敏预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要全面禁止核试验。于是,他们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我国核试验的建议。
  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于敏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我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于敏一生热爱祖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他两次毅然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钱三强曾评价他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亦称赞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良师益友
  于敏不仅是一位好的科学家,也是关心年轻人的好师长。
  在杜祥琬的记忆中,“紧皱眉头”是在于敏脸上最常看到的表情。“他总是不断地思考问题,1975年我负责重新组建中子物理学研究室,于敏经常到基层来,甚至到组里找到负责工作的同志讨论非常具体的业务问题。”
  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的中科院院士胡仁宇说,自己从事科研几十年,遇到了不少老师、同事和朋友。
  而在这些人当中,于敏是对他帮助最大、影响最深的人之一,是他的良师益友。“这是我一生中有幸碰到的‘机遇’之一。”
  于敏用“求是科技基金会”100万元奖金,除了上交万元特殊党费,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设立了“于敏数理奖励基金”,鼓励青年人从事科学研究。
  1980年,于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敏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
  于敏曾对记者说,“核武器最终会被销毁”。对于倾注一生心血的事业,他更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永远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
  “于敏一直是这样的风格,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的困难他都不在意,关键是能把事情干成。当我承担领导工作时,于敏嘱咐我要‘由微观进入宏观,再由宏观驾驭微观’,他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杜祥琬说。
23#
 川兔子 发表于: 2019-1-17 09: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梦·践行者】“氢弹之父”爱看《红楼梦》

源自:大洋网
原文标题:【中国梦·践行者】“氢 弹之父”爱看《红楼梦》

“氢 弹之父”于敏 @视觉中国
  大洋网讯,于敏家的客厅里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尽管人们称他为中国的“氢 弹之父”,但在他生前,老人家多次婉拒这一称呼。
  1月16日,我国“两弹一星”元勋、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与世长辞,享年93岁。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为了我国的氢 弹探索任务,在1961年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并最终取得了氢 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6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和于敏有过交集的科学家以及于敏的堂弟于确。
  核武专家追忆:
  他不拘小节、没有架子
  曾与于敏共事多年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姜悦凯以及核武专家魏世杰向记者追忆了于敏生前感人的事迹。姜悦凯表示,当年,为了祖国需要,于敏毫不犹豫地从原子核研究转向氢 弹研究,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崇高风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二机部九院)原党委书记姜悦凯向记者回忆说,于敏在科研上非常严谨。对于每一个数据,于敏都要一个个检验,一个个复核。
  于敏知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偏差,都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有时,为了验证一个数据,他可以整晚待在计算机房,直到查出差错究竟出在哪里。
  在一次核试验之前,于敏突然发现原设计中某一个理论假设可能有问题。这时试验装置已下了竖井。他明知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却立即报告上级,要求暂停试验准备。
  于敏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弄清了这个不利因素并不影响试验进行,才向上级报告可以继续试验准备。上级领导问他:“如果再发现问题怎么办?”于敏一脸严肃地表示:“再发现问题,我再如实报告,科学上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
  于敏在青海221基地隐姓埋名28载。见证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 弹的爆炸成功的核武专家魏世杰多次和他在工作场合碰头。“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时,我心想,这个眯着眼睛闷头想问题的老头是谁啊,后来周围的人悄悄告诉我,他是于敏。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于敏。我们那个年代,对于科学家非常崇拜,像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王淦昌这样的大科学家,都是年轻人的偶像。”
  魏世杰说,于敏是一名卓越的科学家,但在生活上,他却向来不拘小节,穿着也非常朴素,和一名普通的老者没什么两样。魏世杰记得,当时邓稼先和于敏分别是二机部九院理论部的主任和副主任,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邓稼先到新疆做一次靶场试验取得了成功。回到北京后,九院所有的人都出去迎接,唯独不见于敏。众人四处寻找,原来于敏那时正躲在宿舍看《红楼梦》,楼下吵吵嚷嚷的,但他却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似的,一个人看得津津有味。
  魏世杰回忆说,于敏虽然是大科学家,但从来没有架子。于敏在九院理论部工作时就给工作团队下达了关于学术自由的几个准则:发言不论资排辈,什么话都能讲;讨论问题时不要怕得罪人,绝对不给“小鞋”穿。“那时,你经常能看到一个情形,一个年轻的后生,对于于敏的观点不认同或者提出不同意见,于敏都很耐心地和他讨论。”
  拒绝推卸责任
  魏世杰说,于敏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为人也让人敬佩。有一次,九院试验部的一个试验前前后后做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当时,有关部门下来调查,他们找到于敏询问失败原因,并让他写一个报告,认定试验失败的责任在试验部。“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于敏把责任推给试验部,那对那里的科研人员来说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但于敏拒绝这样表态,他一再向调查组表示,试验失败的责任不在试验组身上。他的这一做法也保住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从那以后,不仅理论部的人服他,试验部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1965年,于敏研制氢 弹还是秘密任务,不能对外公布,经过一百多天的奋战,他终于找到突破氢 弹的技术路径。兴奋不已的于敏在上海给邓稼先发去电报“我今天打到了一只松鼠。”收到这封电报的邓稼先欣喜万分,他当然知道,于敏所说的“打到一只松鼠”指的就是氢 弹在理论设计上已经完全成型,只差后续的试验了。
  得知于敏“打到一只松鼠”,邓稼先欣喜万分,第二天便赶到上海,向他表示祝贺。当时,普通研究人员每个月的工资不过四五十元,于敏是副研究员,工资高一些,但也不过100多元。当时大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谁的工资高,就谁请客。正当于敏准备请客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说,自己的工资有230元,比于敏多50元,所以应该他请客。最终,大家美滋滋地吃了一顿。
  于敏学生、清华大学教授李彬:他是个温和且聪明的人
  李彬最初是于敏招录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博士生。他第一次见到“于敏”这两个字,是在1988年,当时刚从北大技术物理系硕士毕业后,李彬选择了报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军备控制(科学技术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便是于敏。
  “实话说,当时不知道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哪里、军备控制是干什么,也不知道于敏是谁。”直到1990年入学之后,李彬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的博士生,学习军备控制,并在杜祥琬的介绍下,与于敏产生了交集。
  直到后来,李彬才了解到,原来“军备控制”这个专业是在“外行”于敏的影响下才催生的。李彬介绍,1984年,邓稼先和于敏曾联合署名向中央提出报告,认为《全面禁止核试验》等军备控制即将到来,建议加快我国核试验步伐,并重视军控研究。“我的入学得益于这个背景,而历史的进程完全符合于敏的预计,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当时的观察能力和责任心。”李彬说。
  在李彬的印象中,于敏是一个“话不多、温和且聪明的人”。李彬透露,在于敏被誉为“中国氢 弹之父”之前,业内曾对氢 弹的发明者产生过大范围的讨论,“但是于敏当时就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集体智慧,水到渠成’,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于敏堂弟:“哥哥是个忠孝两全的人”
  1月16日晚6时,记者拨通了于敏堂弟于确的电话,他正在从天津赶往北京的路上──今年67岁的于确刚从一场疾病中走出,身体还在恢复阶段。
  于确说自己的身体“还算可以”;但在提及“于敏”之后,于确的声音却开始明显颤抖。“我现在实在有些难受。”于确有些哽咽。
  于确与于敏虽相差26岁,但两人一直兄弟情深。据于确的好友、《中老年时报》记者刘长海透露,早在1951年,于敏在进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工作之后,每月15日都会给全家9口人寄去汇款单。直到1978年,于确的父亲去世,在于确家人的坚持下,于敏才停止汇款。
  于敏的祖父育有两男三女,大女儿和二女儿因病早亡,而长子于振宵(即于敏的父亲),曾当过宁河芦台二村的村长;次子于振远(即于确的父亲),曾在宁河芦台十村当老师,因此家中向来“重学”。“我的学杂费,都是用哥哥寄来的钱付的。”于确称。
  在于确的记忆里,他大多只能在春节期间见到于敏,但不在家的日子里,于敏时常会给家中寄去书信,断断续续竟累计200多封。每一次书信送达,于确便会和家人一同凑在父亲身边,听父亲念信。
  于确说,于敏的信里从不谈工作,全部是关心老人身体健康、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容。
  而自于振霄和于振远先后离世后,于确与于敏见面的次数便少了许多,但双方却时常会通过电话的方式互通兄弟之间的惦念之情。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于敏的身影,于确也都会激动万分,倍感自豪。
  但随着年岁渐长,于敏的身体也逐渐成为于确心中的牵挂。据知情人透露,2018年底于敏入选“改革开放100人”前夕,于确就曾双目含泪地表示:“哥哥的身体不好。”
  “(他)为了国家强盛,兢兢业业,是为国家尽了忠;27年汇款供养我们全家,是尽了孝。哥哥是这世上忠孝两全的人!”于确称。
  不朽功勋“百日会战”突破氢 弹技术路径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5年9月,轻核理论部决定由于敏率领13研究室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到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出差,利用该所的J501计算机,完成加强型核航弹的优化设计任务。
  9月27日,队伍抵达上海。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开始了。那时的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一碰到机器跳动,算出来的结果就不对,就会前功尽弃。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 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 弹的技术路径,最终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 弹物理设计方案。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 弹试验取得成功。
  于敏功勋卓著,但在研制氢 弹的过程中,他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常年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的于敏胃病日益加重。当时我国正在进行氢 弹的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实验,在热试验前,于敏忽然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组织特许他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突然便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他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说起当年研究氢 弹放弃理论物理研究、隐姓埋名、甚至付出生命,于敏在去年接受央视采访时却是这样说的:“当时,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绝不能让中国搞氢 弹,并且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但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氢 弹)搞出来。”
⊙作者: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程依伦 武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2#
 川兔子 发表于: 2019-1-17 08:23:00|只看该作者

氢弹之父于敏堂弟:他26年坚持寄钱回家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专访于敏堂弟于确: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他的精神在家族代代相传

源自:津云

  津云新闻讯:1月16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是天津宁河人,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天津度过。当日,津云新闻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于敏堂弟于确,了解他和天津的渊源。

忠孝两全 26年坚持寄钱回家
  记者拨通于确电话的时候,他正赶往北京去见哥哥最后一面。“他对我们这些弟弟妹妹的影响是永远的!”于确告诉记者,在老家,于敏的父亲和叔叔各自成家后,两家9口人一直吃住在一起,从未分过家。可由于两家老人年纪大了,家里孩子尚小,所以经济条件一直不好。自从于敏1951年调到近代物理研究所有了工资后,每月定期给老家寄钱,供养一家九口人的生活。
  “哥哥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工资并不高,等到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他工资才高了一些,一个月180元,除了吃饭等日常开销,几乎全部都寄回家。”于确告诉记者,虽然多年来无法回家,但是哥哥一直坚持寄信、寄钱给家里,只有在出差的时候,才由嫂子代寄。“哥哥每次写信从不谈工作,只问候家里,并鼓励弟弟妹妹好好学习。他谦虚谨慎的性格对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影响非常大,我们都以他为榜样,真诚、善良,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于确说。
  于敏一家人感情一直很好,于确只是知道哥哥做需要保密的工作,不知道哥哥具体做什么。“直到1986年,邓稼先去世,在电视上看到哥哥的名字,才知道哥哥做的事情这么重要!”于确说,都说“忠孝难两全”,哥哥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为国尽忠、为家尽孝。

思乡情浓 重返家乡频频回首
  1960年于敏的父亲去世,于敏回到家乡,此后因忙于工作,直到2004年,阔别44年载,于敏终于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5月2日早上9点多钟,我接到哥哥的电话,他告诉我,已经到了芦台大桥,并告诉我不要惊动地方领导,只是想回家看看。”于确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住的地方是芦台三街十村,芦台完小是他上学的地方,走在河边时,于敏对于确说:“人到老年有个共性,对于每个学习工作过的地方都流连难忘,林亭怀旧,频频回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多年来,哥哥一直惦记家乡发展,对家人也不忘嘱托。今天虽然他不在了,但是他的名字永载史册,他的精神在我们家族代代相传。”于确说。
  (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我国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21#
 天雨ai2 发表于: 2019-1-17 04:53:00|只看该作者

科技日报追记于敏院士:惊天的事业 沉默的人生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惊天的事业 沉默的人生

  ──追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院士
⊙记者:陈 瑜

  那个习惯紧锁眉头思考问题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走了。1月16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因病辞世,享年93岁。
  “55年前,我从莫斯科留学回来后进入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接触到他,从核武器到激光研究,我和他一直密切配合,并在他的指导下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告诉记者,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于敏生前特别喜欢的格言,也是他事业和人生的写照。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中,便足以自我安慰了。”生前于敏曾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为国家需要转身
  1961年1月,于敏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转型,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 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在杜祥琬看来,对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来说,这次转身意味着巨大牺牲,核武器研制集体性强,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
  尽管如此,于敏不假思索接受了任务,从此,于敏的名字“隐形”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在国际上,氢 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 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 弹仍然陌生。
  在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中,当时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到40岁的于敏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12小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仔细分析结果,终于挑出了3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回到宿舍后坐在铺着稻草的铁床床头,做进一步分析。
  剥茧抽丝,氢 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晰,于敏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 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了,爆炸当量与理论设计完全一样!在此之前的1966年12月28日进行的氢 弹原理试验,是我国掌握氢 弹的实际开端。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突破氢 弹,我国仅用时26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是一记漂亮的反击。

审时度势预则立
  1999年,《纽约时报》以3个版面刊出特稿:中国是凭本事还是间谍来突破核武发展?
  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于敏指着报道中的一句话──“不用进行间谍活动,北京可能已经自力更生实现了自己弹头的小型化”对记者说:“这句话说对了,重要的是‘自力更生’,我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一开始定的方针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话锋一转:“但我们不是‘可能’,是‘已经’实现了小型化。”
  干着第一代,看着第二代,想着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于敏对核武器发展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
  相比美苏上千次、法国200多次的核试验次数,我国的核试验次数仅为45次,不及美国的1/25。
  “我国仅用45次试验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大功劳应归于老于。”与于敏共事过的郑绍唐老人说,核试验用的材料比金子还贵,每次核试验耗资巨大,万一失败,团队要好几年才能缓过劲来。老于选择的是既有发展前途,又踏实稳妥的途径,大多时间是在计算机上做模拟试验,集思广益,保证了技术路线几乎没有走过弯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只有于敏未曾留过学。一个日本代表团访华时,称他是“土专家一号”。于敏对此颇多感触。
  “在我国自己培养的专家中,我是比较早成熟起来的,但‘土’字并不好,有局限性。”于敏说,科学研究需要各种思想碰撞,在大的学术气氛中,更有利于成长。
  由于保密和历史的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生不多。蓝可是他培养的唯一博士。
  博士毕业时,于敏亲自写推荐信,让蓝可出国工作两年,开阔眼界,同时不忘嘱咐:“不要等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源自:科技日报

  我国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0#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9-1-16 21:42:00|只看该作者

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来看氢弹研制历程背后的故事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北京科技报

  中国“氢 弹之父”、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于敏院士今日在京去世,来看他与中国氢 弹研制历程的故事。
  光明日报1月16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 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 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曾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院士退出一线科研工作已有多年时间,为何仍能在今年获改革先锋称号?这主要归功于他在我国氢 弹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的领军作用。

中国最快实现从原子弹到氢 弹突破
  众所周知,我国是五个核大国中从原子弹到氢 弹突破速度最快的一个。
  美国作为先行者,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 弹用了7年零3个月(1945.7.15--1952.11.1),它的冷战对手苏联用了约4年时间(1949.8.29--1953.8.12),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1952.10.3--1957.5.15),"独立特行"的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1960.2.13--1968.8.24)。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有2年零8个月。
  现在网上有人认为我国时间短是"后发优势",但20世纪50、60年代美苏英等核大国对氢 弹的研制高度保密,我国没法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数据,同为西方国家一员的法国从原子弹到氢 弹的跨越耗时8年,本身就是对脑补的"后发优势"的最大否定。
  如果一定要说外国经验对我国有什么帮助,那就是美苏英三国作为先行者,他们告知了全世界还有氢 弹这么一种威力比原子弹要强大得多的、采用核聚变原理的核武器,仅此而已。
  从原子弹到氢 弹,美苏等超级大国耗时日久,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路线不明,还有计算量的繁复。虽然1948年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就最早提出了辐射内爆压缩热核装药的想法,但这一想法美国人1951年才重新发现,这就是著名的氢 弹Teller-Ulam构型的核心要素。
  苏联直到1954年才认识到辐射内爆这一关键因素,并在1955年11月22日成功进行了辐射内爆氢 弹的爆炸。另外需要特意指出的是,苏联1953年8月12日爆炸的RDS-6S氢 弹使用"千层饼"构型,与其说它是氢 弹,不如说是增强型原子弹。如果RDS-6S也能算氢 弹的话,那么美国早在1951年就成功爆炸了这种含有聚变热核材料的助爆增强型原子弹;而我国第一颗氢 弹成功的时间,也可以认为是提前到1966年。

于敏35岁时主导我国氢 弹研制
  我国氢 弹的研制,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就开始了。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领导下,我国开始氢 弹理论探索,在原子能研究所内设立了"轻核反应装置理论探索组",黄祖洽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蔡少辉、刘宪辉和萨本豪,后来何祚庥也加入。为了增强轻核理论组的研究力量,组长黄祖洽多次向钱三强建议,调来了理论专家于敏。1961年1月12日经钱三强约谈后,于敏加入轻核理论组并担任副组长,此时于敏年仅35岁。
  当时全组只有十一二个人,而且当时我国核武器研究重心是突破原子弹的工作,国内唯一的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95%的工作量也用于原子弹理论计算,连组长黄祖洽主要精力都在原子弹上,于敏承担了轻核理论组的主要研究和组织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弹的研制,于敏和组内成员不得不主要使用计算尺进行计算,在数年的工作中解决了大量的基础理论问题。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氢 弹的工程研制迅速在1965年初提上日程,代号"1100"工程,这个代号意义是全重1吨左右、爆炸当量100万吨的氢 弹。不过氢 弹研究毕竟十分复杂,虽然早在1963年我国已经突破了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的原理,但氢 弹原理直到1965年7月仍然没有获得关键突破。为此不得不计划先进行助爆型原子弹的爆炸,根据试验反馈增强对热核聚变的了解。
  1965年10月于敏在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理顺思路认定提高热核聚变材料的密度是氢 弹研制的关键--提高密度靠炸 药是远远不够的,只能靠原子能。这也是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在1948年提出、美国人在1951年重新发现的氢 弹核心要素。
  于敏经过几天的分析和思考,想出了减少原子弹爆炸能量损失,提高压缩能量利用率的精巧设计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模型。11月初,于敏等人经过计算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于敏等人提出的氢 弹原理基本思路,是以原子弹来维持热核材料的自持聚变。为此氢 弹包含初级和次级两个部分,原子弹引爆部分称为初级、扳机或引爆级,而热核材料发生聚变的部分称为次级、被扳机或氢 弹主体。
  于敏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能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在氢 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于敏都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氢 弹之父"。
  从此我国氢 弹研制走上快车道,1966年5月9日我国第一颗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氢 弹理论研究提供了实测数据,用于改进氢 弹扳机的设计。1966年底,我国首颗氢 弹核扳机和被扳机设计冻结,进入制造阶段。1966年11月28日我国进行了一次氢 弹原理试验,爆炸当量12.2万吨TNT,其实较真的说它从原理、材料和构型上看,都是一次成功的氢 弹试验,只不过它只是作为氢 弹原理的验证试验而不是正式准备的第一颗氢 弹,并特意限制了爆炸当量而已。
  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 弹的爆炸,爆炸当量330万吨,标志着"1100"工程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世界上只有两种氢 弹构型
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

  喜欢军事的朋友可能早已听到过这么一种说法,"世界上只有两种氢 弹构型,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
  这种说法略有夸张,因为在尖端科学技术上殊途同归,各核大国的氢 弹构造很快就变得大同小异。但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只有两国国家独立研制了氢 弹,美国是第一个,另个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前面提到著名的氢 弹Teller-Ulam构型,即用一颗原子弹作为扳机来引爆氢 弹的聚变材料,于敏提出的构型也是如此。但话说起来简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五大国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们都在绞尽脑汁去寻找引爆聚变材料的方法。
  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先想出了Teller-Ulam构型,但他没有条件去实现。后来美国人重新发现了这个构型,并在工程上实现了。美国、英国同为盎格鲁-萨克逊人,二战后好到同穿一条裤子,美国人成功后对英国盟友进行了指点,所以英国在1957年也成功研制了氢 弹。
  法国人一向"高冷",但处于对付红色苏联的需要,英国人对法国核武进展缓慢非常着急,1967年9月进行了"点拨",于是法国在1968年8月爆炸了首颗氢 弹。
  现在就剩下苏联,他们的氢 弹是否自行研制的呢?
  冷战结束后,苏联"氢 弹之父"Sakharov出版了个人回忆录,书中对氢 弹突破的叙述很简略,多少还显得模糊、暧昧。这其中最蹊跷的是,当事人也说不清楚究竟是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氢 弹Teller-Ulam构型。后来Sakharov的同事Feoktistov回忆时,干脆说发现来得非常突然,没有人宣称是发现者,这一发现可能来自核间谍的情报。
  与此同时,美国核科学家在回忆自己当年的工作时,纷纷猜测某某同事是苏联间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产主义信仰对西方精英科学家有莫大的吸引力。本文多次提到的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曾参加美国曼哈顿工程,他在四十年代向苏联提供了大量核武机密资料,在1950年被逮捕。
  Klaus Fuchs并不是真正的间谍,他的动机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同情。但在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人意料地公开了曼哈顿工程中一个真正的苏联间谍George Koval的身份,并向他追授俄罗斯英雄勋章。Koval 1913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个俄国犹太人移民的后代。他在1932年经济大萧条时期随父母回到苏联,从苏联门捷列夫化学学院毕业前被克格勃招募,之后被派回美国。1944年,他进入美国核材料生产基地--橡树岭工厂工作,在此期间向苏联提供了美国核材料生产的各种情报。二战结束后,美国反间谍部门开始怀疑他的真实身份。警觉的Koval随即逃离美国,回到苏联他的母校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学校执教,直到2006年1月去世。
  以上总总,让人们认为苏联能在1950年代突破氢 弹,主要归功于一名现在还未为人所知的间谍。
  苏联有出色的克格勃间谍,我们则有天才物理学家于敏。
19#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1-16 16:38:00|只看该作者

于敏的一切长期保密 学术成果几乎没公开场合发表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于敏: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

  据@光明日报 1月16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是新中国氢 弹研究中的关键核心人物。他在中国氢 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1965年10月,在于敏的亲自组织和部署下,氢 弹理论得以突破。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 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于敏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于敏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 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于敏
  由于核武器的保密原因,于敏的一切长期以来都处于高度保密中。从1976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是保密的,直到1988年以后,于敏才获得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首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要问也不方便问,要说也不方便说,很不好受。
  于敏2015年获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时,观察者网曾刊登文章《中国“氢 弹之父”于敏: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文章提到“于敏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不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与他同时代的科学伟人那么著名,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连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都不为人知。至于他的成就,网上一位朋友的评价我觉得是恰如其分的:‘最高科学奖能颁给于敏,是这个奖项的荣幸!’”
  文章称,在现实技术条件下真正行得通的氢 弹构型目前广为人知的就只有T-U构型一种,但“于敏构型”或者叫“于-邓构型”(于敏-邓稼先)则很可能与T-U构型不同,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可行氢 弹构型之一。
  一向喜欢指责中国窃取其军事机密的美国在搜集到中国氢 弹爆炸的相关数据后,就一直没有指责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窃取过美国的秘密,并且这个“于敏构型”的说法也是他们提出来的。
  考虑到中国研制氢 弹时的国力水平,不可能如美国50年代研制“超级炸弹”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于敏构型”就更是不容易。
  目前,关于T-U构型和于敏构型的猜测很多,也有一些公开资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充满了如同“氘化锂管子”这样的误导,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想要搞明白氢 弹是怎么回事。
  文章称“围绕着于敏,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我们不可能知道他在90年代以后到底做了什么研究,也不知道为何在上世纪80-90年代反复多次在“两弹一星”功臣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等奖项之后,今天(指2015年向于敏颁发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突然又要为于老再颁发一次最高科学奖。”只能推测,某些于老参与的项目,在2014年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知道于老多年前曾提出惯性约束可控核聚变方面的重要建议。如果真的是这方面的突破,那将是不亚于“于敏构型”的第二个巨大成就,一个人一生中能取得两个这样分量的成就,就连历史上的科学巨匠也很难做到。
  文章最后称“能拥有于敏,这是中国的荣幸!”
  我国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1-16 16:38:00|只看该作者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 30天前荣获“改革先锋”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 30天前荣获“改革先锋”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据《光明日报》报道,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言。图/国防部网站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1926年8月生于河北宁河,籍贯天津市。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去世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于敏被誉为“氢 弹之父”。钱三强曾说,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在我国氢 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起,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 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 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于敏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自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去世后,两个月内,我国再痛失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目前,“两弹一星”元勋仅余3位在世。
⊙记者:倪伟 编辑:于音 校对:李世辉
17#
 灰头 发表于: 2019-1-16 16:38:00|只看该作者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 仅3位在世

源自:海外网
原文标题:于敏先生,一路走好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至此,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余3位在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

隐姓埋名28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 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 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 弹原理的,正是于敏,这个中国自主培养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百日会战”:跪在地上做研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 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 弹设计。
  1965年9~11月,上海。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 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20世纪60年代初参加氢 弹原理研究时的于敏

氢 弹成功爆炸,他回去就睡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 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为了真理,他曾拍案而起
  1971年,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
  由于某型号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军管会定性为“理论长期脱离实际的恶果”,进而在“学习班”上对理论部横加批判。时任理论部副主任的于敏分析出实验失败是技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并从模型和原理上提出修改设想。
  然而,这却完全违背了军管会定下的表态基调,在变本加厉的威逼胁迫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竟拍案而起,“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说法,那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后,他对一同工作的胡思得说“顺了他们的意思,的确很好过关。但那是对不起真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按照于敏的改进建议,实验得到技术上的修正并实现了成功。
1971年全家照

对《出师表》,泪流满面
  1984年的12月,新疆核试验基地。
  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
  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陈能宽忽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场的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的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的没有其他声响。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7年在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与小学同学(右1于敏)

婉拒“氢 弹之父”称谓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底、善抓“牛鼻子”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于敏的学术报告很“火”,头一天就有人占座位。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婉拒“氢 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于敏与夫人孙玉芹的结婚照

“老于”的憾事
  “人们亲切地称他‘老于’。作为后辈,我们竭力沿着前辈们留下的震撼心灵的足迹,继续前行。”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李华说。
  人,总有憾事。
  老于说,亏欠妻儿很多;妻走了,他想补偿,来不及了。
  今天,您走了
  于老,一路走好
  资料来源/新华社、军报记者
  我国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一对山 发表于: 2019-1-16 16:23:00|只看该作者

钱三强曾评价于敏:他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空白

源自:军报记者
原文标题:致敬于敏:那个隐姓埋名的人

△氢 弹爆炸腾起的蘑菇云

氢 弹,又称热核武器,属于核武器的一种。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杀伤破坏,属于威力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72年1月7日,

  我国彝族飞行员杨国祥驾机投掷氢 弹
  这一次
  他成功地投掷了我国第一枚实用氢 弹
  举国欢腾,世界震惊!
  时间回到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核弹家族的一员,原子弹,中国有了。但是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威力更大的氢 弹,氢 弹成为新中国核弹家族亟待补充的重要一员。
  当时正在中国近代物理所进行理论研究的于敏,接受了一项国家重任,在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从零开始研制氢 弹。
△资料图
  在氢 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在中国氢 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 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资料图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 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 弹的世界纪录。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于敏被授予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只要国家需要,于敏都欣然从命,并不断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于敏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由于保密的原因,这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资料图
  科学家对于敏的评价:


科学家 钱三强:
  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科学家 彭桓武:
  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家 朱光亚:
  于敏在氢 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
  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 弹之父”
  今天,

  我们回望过去
  再次向他致敬!
  我国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15#
 孽角 发表于: 2019-1-16 15:08:00|只看该作者

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享年93岁 曾隐姓埋名28年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我国氢 弹之父于敏去世,享年93岁

  @光明日报1月16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 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 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记者:李苑、陈海波、齐芳)
源自:@光明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5:1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