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天朝明志|查看: 16593|回复: 68
[技术

韩春雨自称代笔论文收七千 还欲组织学生买卖论文

 [复制链接]
49#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8-4 22:35:00|只看该作者

15个月,韩春雨撤稿了

源自:果壳网
  2017年8月2日,韩春雨撤稿了。
  2016年发表NgAgo论文的五位作者──高峰,沈啸,姜峰,武永强以及韩春雨8月2日在发表该论文的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布在线撤稿声明,称“因为科研界一直无法用我们论文中提供的实验方案把论文图4中的关键结果重复出来,我们决定撤回我们的这项研究”[1]。
  同一天,《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2]。文章指出:“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和同事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然而,撤稿声明和期刊方的社论都没有明确给出原论文数据在众多同行研究组中都得不到重复的原因。实际上,由于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并没有对其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问题公开启动调查,原论文数据的问题来源一直未有确切说法。
  韩春雨等人在撤稿声明中只表示:“我们会继续调查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希望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河北科技大学校方则称,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而针对已撤回论文的官方调查是否会启动、以什么程序操作,国家与地方有关机构为此项结果所投入的资源是否会因撤稿而做出妥当调整,目前都仍不明朗。
  在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论文中,韩春雨等人提出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能用作一种由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论文提供的数据提示,NgAgo系统在基因组编辑方面的表现与目前生物学界广泛使用的CRISPR/Cas9系统相当。这意味着NgAgo系统有可能作为CRISPR/Cas9系统的补充工具,甚至成为比后者更出色的基因编辑工具。
  这一结果迅速引起其他研究者的关注,但无一例外,所有的重复实验都未能重现韩春雨论文中呈现的结果。很快,对韩春雨论文的结果的质疑和对澄清问题的呼吁声开始出现。《自然-生物技术》内部的图像完整性筛查程序并没有在韩春雨的论文中发现明显的图像异常。复查了论文数据的三位外部审稿人也持此观点。
  2016年11月11日,南通大学刘东研究组在《细胞研究》上发表致编辑信称NgAgo系统无法用于编辑斑马鱼基因组[3]。11月16日,《蛋白质与细胞》期刊在线发表北京大学魏文胜研究员等人的读者来信,反映各来信作者的研究组都无法韩春雨论文结果[4]。11月2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来自德国弗萊堡大学等三所高校的通讯文章,称三个不同研究组按照韩春雨的实验方案均无法重复出实验结果[5]。2017年5月11日,《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发表来自维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论文,称没有证据支持NgAgo系统在人体细胞中有基因组编辑活性[6]。
  除了上述这些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的内容,也有多个研究组在社交媒体等其他场合宣布无法重复韩春雨论文所述结果。尽管2016年12月韩春雨等研究组向《自然-生物技术》提供了新的数据,但“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已经得出结论:韩春雨和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尚不足以反驳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大量证据“,《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提到。
  韩春雨的论文撤稿,距离这篇论文的发表已经一年多。至此,围绕NgAgo论文结果可靠性的争论已经暂时有了结果。“谈到重复研究时,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它需要花时间来做。在NgAgo这个案例上,现在时候到了,数据已经说话。”《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最后说。
  但这起事件对中国学术界、媒体以及政府部门的启示和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参考资料:Gao,Feng,et al."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Nature biotechnology(2016).“Time for the data to speak”Nature Biotechnology(2017).Qi,Jialing,et al."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zebrafish." Cell Research(2016).Burgess,Shawn,et al."Questions about NgAgo." Protein & Cell(2016).Seung Hwan Lee,et al."Failure to detect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Nature Biotechnology(2016).Javidi-Parsijani,Parisa,et al."No evidence of genome editing activity from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NgAgo)in human cells." PloS one(2017).  (编辑:moogee,wuou)
  拓展阅读《自然-生物技术》就韩春雨实验发表声明,将按既定流程调查此事
  "《自然》证实实验可重复"? 韩春雨:此说法不妥
  韩春雨:打开僵局的关键,仍然拒绝自证清白
  三小组未能重复韩春雨论文结果,《自然-生物技术》称1月公布调查进展
  《自然-生物技术》获得韩春雨论文新数据,暂未采取进一步行动
48#
 一眼 发表于: 2017-8-4 16: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韩春雨撤回《自然》子刊论文 这是承认造假?

源自:新京报

  这篇曾被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撰写质疑的文章,最终还是被韩春雨及其论文共同作者从《自然》子刊上撤回了。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争议之后,昨日,《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技术》披露,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团队发表在该期刊的《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论文已被撤回。

新数据不满足发表标准
  一年前,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论文曾被冠以一项全新基因编辑系统的发现,受到广泛关注。简单而言,韩春雨团队发明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治疗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改良作物性状等。然而紧接着,由于多个实验室声明韩春雨论文无法重复,令其身陷学术争论。
  《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的社论提到,质疑接踵而至后,杂志内部的图像完整性筛查并没有发现韩春雨论文的明显异常,复查数据的三位外部评审人也持相同观点。最终,在编辑们的协调下,三个独立小组的成果形成了一篇单独的反驳性论文,并通过了同行评议。
昨日,自然出版集团官方微博发表《自然-生物技术》社论与韩春雨及同事的撤稿声明。
  同时,去年12月,韩春雨及同事还有另外几个独立研究小组,提供了新的数据,称已经重复了NgAgo基因编辑活性。这篇社论提到,由于编辑和一位外部评审人都判定这些数据太过初级,不满足发表标准。因此,决定给这些原始论文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组更多时间来收集更多的能支持其论点的实验证据。
  根据社论提供的信息,论文发表一年后,其仍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因此,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并认为,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将选择第三方实验室再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论一同发表的还有“韩春雨的撤稿声明”。其中提到,“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
  其表示,撤回最初报告是为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并将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自然期刊发表韩春雨撤稿声明后,昨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挂出韩春雨团队声明,其中提到,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声明表示,为确保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韩春雨及其论文共同作者决定主动将2016年5月2日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撤回,同时将进一步研究不能重复的原因。
  此外,声明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2016年8月,韩春雨位于河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仪器。图/视觉中国

撤稿是否意味着数据造假?
  专家认为,文章撤稿应该说是国内外都无法重复出其研究的结果,撤稿后,至少没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尝试这个实验。具体数据造假与否,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此前,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撰写质疑文章,称反复实验后仍无法得到韩春雨论文实验结果。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便是学者之一,谷峰表示,撤稿与文章的数据应该有联系,但是具体有多大的联系不好说,是否涉嫌学术造假仍需进一步调查。
  另据新华社报道,按国际惯例,研究团队发表的文章结论必须是可重复的。“主动撤稿表明韩春雨团队也意识到他们文章有不能重复的问题。”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教授楼振昆说,“能够主动撤稿需要勇气,很多重复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愿主动撤稿。实验不能重复可能有多种原因,现在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韩春雨团队是造假。一般被动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为。希望韩春雨团队能够公布实验原始资料和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记录一步步重复,看是否能够重复出来。”
  据了解,学者对于已发表的论文,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主动撤稿。例如,认为论文的证据不充分,实验数据还不能得出文中结论,或是认为数据处理不妥,暂不适合发表论文等。

国际上怎样处理学术争议?
  专家们表示,国外遇到类似实验无法重复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会启动调查程序。一旦查明是学术造假的话,意味着研究者将身败名裂。论文的通讯作者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整个研究团队也须对此负责。而研究团队所在高校,作为学术诚信监管主体也应该承担一定后果。
  例如,美国的政策文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调查程序、各部门的职责、如何处理等都做出规定,相应的处罚包括辞退、降职、减薪、停招研究生、拒绝授予终身教授等,并根据过错程度,数年内甚至终身不得再申请项目,也有因情节恶劣的学术造假锒铛入狱的例子。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教授楼振昆说,对于类似事件,国外会邀请独立调查组,没有利益冲突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调查。一经查实是学术造假,会遭到重罚,基本意味着学者的学术生涯结束。

是否应由河北科大进行调查?
  河北科技大学昨日在官网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楼振昆认为,学校和河北省有关部门以及第三方调查组都应该组织调查。事实上,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是这一事件的利益相关方,也许因此学校没有进行调查的动力。不少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介入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多位专家提出,在调查的过程中,韩春雨本人有义务在合理范围内披露他所掌握的数据和实验过程,河北科大作为利益相关方,应当适度回避,由第三方评测机构予以认定。
  “科学发展是不断证伪的过程。”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只要不是恶意欺骗或机构秘密,任何研究进展都应该及时在同行中公布、讨论。
⊙记者:信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7#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8-4 11:35:00|只看该作者

韩春雨NgAgo论文被自然子刊撤稿

源自:第一财经APP
  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该期刊称系作者主动申请撤回。
  《自然-生物技术》在发表社论的同时,发布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韩春雨及其同事在撤稿声明中说,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他们决定撤回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他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3日,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声明提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自然-生物技术》社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
  一项宣称通过Argonaute酶实现基因编辑的研究被撤回,这显示了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在全天候媒体时代的重要性。
  本期,韩春雨及同事撤回了发表于去年5月的一篇论文。该论文称,短5′磷酸化单链DNA可引导格氏嗜盐碱杆菌核酸内切酶(NgAgo)产生双链断裂,实现对人类基因组的编辑。论文一发表,便引起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和媒体的竞相报道。但是很快,在推特、博客和其它社交媒体的助燃之下,有关该研究可重复性的质疑开始迅速增多。去年11月,本刊发表了“编辑部关注”(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提醒科研界留意这些可重复性方面的担忧。为了最终解决这个争议,多个研究小组在数月里生成了更多的实验数据。如今尘埃落定,这也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实验室为澄清NgAgo的功能而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的证明。
  韩春雨的这篇论文自去年发表后所产生的影响力,再怎么夸张地说也不为过,尤其是在论文的来源地中国。中国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以大标题宣告一项全新基因编辑系统的发现。这无疑是一篇中国去年被报道最多的论文;媒体监测公司融文(Meltwater)的数据显示,仅在论文发表后的最初两个月,就有将近4000篇相关的中文新闻报道。
  NgAgo的轰动之处集中在它有可能补充,甚至取代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之一点上。NgAgo有望以一个目标序列进行基因编辑(Cas9不仅需要目标序列,还需要另外一个附近的识别(PAM)序列)。而且,初始数据还显示了它在其它方面的优势,如引物的稳定性更强(DNA相对于Cas9采用的RNA),增强特异性,减少基因组编辑脱靶,改善在基因组富含GC区域的活性,以及使所用的试剂更易于合成和处理。
  如果说这一切都听上去太过美好而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去年夏天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无法重复该论文所报告的基因组编辑功能,质疑声便开始出现了。在各种基因组编辑会议上,在新闻讨论组和电子邮件中,这篇论文成为最热话题之一。这很快便引起媒体注意,有关该初始报告有效性的正反两方面的声音开始交锋。我们内部的图像完整性筛查没有发现韩春雨论文的明显异常,复查数据的三位外部评审人也持相同观点。
  在此期间,《自然-生物技术》一直与科研界保持联络,关注各种为重复论文所做的持续努力。最终,在编辑们的协调下,三个独立小组的成果形成了一篇单独的反驳性论文,并通过了同行评议(Nat.Biotechnol.34,768–773,2016)。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提醒读者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问题,我们将正式的“编辑部关注”发表在该篇论文所在的网址上,此举得到包括韩春雨在内的两位论文作者的支持。
  我们也询问了论文作者是否可以解答科研界为何难以重复他们的结果。于是,去年12月,韩春雨及同事,还有另外几个与本刊联系的独立研究小组,提供了新的数据,称已经重复了NgAgo基因编辑活性。当时,本刊编辑和一位外部评审人都判定这些数据太过初级,不满足发表标准。因此,我们决定给这些原始论文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组更多时间来收集更多的能支持其论点的实验证据。
  现在,距原论文发表已过去了一年多,我们了解到当初曾报告说初步成功重复出实验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类似的,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这篇有关NgAgo的论文发表出来,并不是科研过程的结束,而是开始。与任何其它发表出来的报告一样,正是广大的科研共同体对相关方法进行了检验,识别潜在的错误来源,验证试剂并优化试验。在本例中,有多位敬业的研究者个人对已发表实验方法的各种细节进行检验,并完成记录翔实和有对照组的反驳性研究(Protein Cell 7,913,2016; Cell Res.26,1349–1352,2016; PLoS One,12,e0177444,2017)。
  这篇NgAgo论文也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显然,这些平台对于迅速提醒广大科学界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抬高了人们的预期,以为有关这篇论文的问题是直截了当,可以快速解决的。然而,关于NgAgo的各种问题是无法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能澄清的,这是有原因的。即使是简单的实验也需要花费数周来准备、实施、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于事无益的是,那些进行可重复性研究的人,其付出的努力往往得不到回报──这样的工作单调乏味,没有资金支持,还吃力不讨好。
  难怪在希望得到快速、明确答案的全天候媒体和公众眼中,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流程似乎慢得让人沮丧。但是,当涉及生物学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答案。当研究重复性时,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那就是这需要花时间来做。就这篇有关NgAgo的论文而言,现在是时候了,数据已经说话了。
  韩春雨:我们现在撤回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
  2016年5月2日在线发表,论文进入印刷版后2016年11月28日在线发表补编;2017年8月2日撤稿;doi:10.1038/nbt.3547
  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在该图中,我们报告说,利用5′磷酸化单链DNA作为引导,NgAgo(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Argonaute)能够有效引起双链断裂,并对人体细胞基因组进行编辑。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Protein Cell7,913-915,2016;Nat.Biotechnol.35,17-18,2017;Cell Res.26,1349-1352,2016;PLOS One12,e0177444,2017),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韩春雨出生于1974年,现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研究论文,称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被利用到基因编辑中,成为一种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这样一个发现很快被媒体称作“诺奖级”的科学发现。
  但此后的多月时间里,过多科学家纷纷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让韩春雨处于风口浪尖。在受到此质疑下,最初发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声明称,将对韩春雨论文展开调查。
46#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8-4 06:48:00|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评韩春雨撤论文:用科学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源自: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题:科学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
韩春雨 图据网络
  陷入争议漩涡一年之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主动撤回了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当初刊发其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3日发表社论说,“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此事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下一步探寻真相的原则,莫过于科学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让事实说话,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需要的是诚实和谦逊的态度。科学研究必须扎扎实实,分毫含糊不得。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日益细分,“隔行如隔山”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导致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公布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业界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这样的事例在国内外科技界都不鲜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主动迎合全社会对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的迫切期待,好大喜功,人为夸大,甚至造假,那么很容易形成利益链条,错上加错,愈陷愈深。反之,因认识有限而轻易否定一个成果,同样会迟滞科研工作,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如何正确对待科研成果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热”期盼,更要作“冷”思考。在“一鸣惊人”之后,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是不是非要一拥而上,锣鼓喧天?能不能把关爱更多投到那些“十年不鸣”、默默耕耘的科学家身上?我们的科研考评机制、科研资源分配体系是不是应该及时落实改革要求,真正让“坐冷板凳”的人不必为出成果心急火燎,能够踏踏实实搞研究?
  求真务实,永远是对待科学问题的基本态度,是科学界的共同价值观,是不可退让的共同底线。接下来,相信中国科技界会以科学的态度对这一成果进行充分地论证。在科学问题上,我们反对功利和浮躁,但不能因此而陷入另一种功利和浮躁之中。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8-4 04:08:00|只看该作者

光明日报:将韩春雨推上神坛的诸多推手需反思

源自:澎湃新闻
  持续了近一年的韩春雨事件,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回应:
  《自然-生物技术》北京时间8月3日发表了韩春雨等论文作者的主动撤稿声明,并刊发了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杂志社措辞极为谨慎:“我们内部的图像完整性筛查没有发现韩春雨论文的明显异常,复查数据的三位外部评审人也持相同观点”,表示韩团队之后提供的新数据只是“初级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识发现相悖的证据”。而主动撤稿声明也既未承认这一方法是失败的、也没有给出无法重复的原因,只是表示“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有评论认为,这已经说明这一基因编辑方法是不可行的,并建议相关部门启动调查程序,以核查实验的不可重复是由于单纯的实验误差或不谨慎造成的,还是有意造假。就在写这篇评论之际,笔者也看到了“河北科大启动评议韩研究成果”的消息,很高兴撤稿没有成为这一事件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但笔者也提醒,就生命科学而言,一个现实情况是,很多实验因为非常复杂的原因,很难重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判断。甚至很多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工作,在重复上也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认为在调查未完成时,不宜过早下结论,应遵循科研规律,做出客观的评价。而在查证是否存在学术不端因素的同时,公众也应认识到,科学实验并不保证一定成功,虽然成功与失败价值不同,但失败也是经验的积累、也是一种进步。如果成功,应避免夸大其词;如果失败,也不能落井下石。这才是理性的做法。
  因此,相较于调查结果,笔者更感兴趣的是在这一事件中折射出的科研众生相。
  首先,是论文的另一位作者、浙江大学研究员沈啸。从公开报道看,韩在论文“致谢”中提到,该篇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为“31270950”的项目支持。而该项目的负责人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沈啸”,项目名称为“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细胞外源性抗原递呈的影响及其生理意义”。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沈用自己申请到的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了与本项目无关的一项研究?政府财政支出的科研经费能否私相授受?
  而另一篇对沈的采访中说,他的“工作在于对实验的设计提供建议并协助论文撰写,并未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且不论这样使用自然科学基金是否合规(这点笔者实在无法确定),没有参与实验过程就在论文上署名,是否符合科研规范?私下讨论时,不少科研人员反应,出了钱就署名是一种潜规则。那么,出了钱、或让别人使用了自己试验的科研仪器、或者对论文进行了修改,是不是就是对实验做出实质性贡献?实质性贡献该如何界定?
  然后,是将韩推上神坛的诸多“推手”。这件事情是如何由一个成果,变成对个人的“封圣”行动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推敲和反思的过程,其中有媒体的推波助澜,或许将成为科技传播史上一个典型案例。但又是谁对这一成果做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引起媒体趋之若鹜呢?对某些迫不及待写文评价其为“具有一流水准的、原创性的发现”的学术大咖们,我相信他们只是太兴奋了,兴奋到不仅忘了科学期刊发表只代表逻辑正确、重要程度需要后续检验的道理,更忘了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重复一下再说。
  再后来,是诸多锦上添花的部门和机构。领导看望、荣誉加身、破格晋升、资金资助……即便在科技界的质疑声已经此起彼伏,也未挡住他们的脚步。笔者并不是说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不该被资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中国始终要受制于人。如果因为这一事件影响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而是,这种后知后觉、又非正常的资助方式必须得到匡正。我们常说要鼓励原创性科研,但我们的指挥棒却总是指向“只有做出成果才能得到支持”的岔路上。平心而论,韩研究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没有错,为什么当初没有得到资助?
  最后,要向王立铭、李伟、王皓毅、魏文胜等科学家在这一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致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做法曾被不少人以“阴谋论”解读,认为他们是凭借学术身份和地位对韩进行打压。他们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在各自的实验室中进行独立实验,用扎实的实验数据证明韩的实验无法重复。他们的评论只针对科研本身,不做无实据的揣测,真正做到有礼、有力、有节。更让笔者钦佩的是,他们亮出自己的名姓,没有常有的“都在一个圈里混,不要搞僵关系”的顾虑──在更多情况下,中肯的同行评价大部分只在圈子内口耳相传,很少公之于众。而缺乏客观、中肯的同行评议、或不愿公开表达同行评议意见,是中国科技界在规范科研行为、净化科研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之一。
  其实无论对韩及其团队的调查结果为何,个体行为都不足以让中国科技界蒙羞──中国有近亿科技工作者,以此基数论,出个什么样的人都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需要反思的是这一事件中照出的众生,否则,那才真是一地鸡毛。
源自:光明日报
44#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3 22:42:00|只看该作者

韩春雨回应主动撤回基因编辑论文:理解万岁

源自:红星新闻

原文标题:论文的发表不是科研的结束而是开始?韩春雨独家回应红星新闻:理解万岁

  8月3日凌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其网站上刊登出此前饱受争议的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围绕在韩春雨身上持续一年多有关NgAgo-gDNA基因编辑问题的争议,终于,以他的主动撤稿而告一段落了。

▲ 韩春雨 图据网络
  再次成为焦点的韩春雨,他在哪儿?现在的实验室是否还在进行实验?记者8月3日走访了韩春雨的实验室,一探究竟。
  //01寻访撤稿后的韩春雨
  韩春雨回应撤回论文“理解万岁”
  3日上午,韩春雨团队通过河北科技大学宣传部在该校官网发布了声明。声明称:
  为确保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韩春雨及其论文共同作者决定主动将2016年5月2日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撤回,同时将进一步研究不能重复的原因。
  声明还称,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韩春雨,希望了解韩春雨撤稿原因。但韩春雨未做过多解释,只是回复说:理解万岁。
  目前,尚未有韩春雨本人针对此事的其他回应。
  两间实验室大门紧闭有学生称撤稿是早晚的事
  那么,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的韩春雨在哪儿呢?
  8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赶到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的实验室就在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所在实验楼的三楼角落。记者赶到看到的是,两个房间均大门紧闭。

▲ 韩春雨的两间实验室大门紧闭
  据了解,这两间实验室分别为细胞研究室和分子药物学研究室。红星新闻记者敲了很久的门,都不见有人应门。走廊窗台上摆放着两个空空的铺满灰尘的器皿。一盆半枯萎的绿植在窗台上同样有气无力。门口的垃圾桶里,有用过的手套,却并没有堆满。
  在三楼的走廊上的墙上,还贴着韩春雨参与署名的研究成果。那是一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韩春雨的署名在八位署名者中排名倒数第二。

▲ 贴在墙上的研究成果,韩春雨署名位列倒数第二
  在同一层楼隔壁实验室的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学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韩春雨在实验室出现了。以往,韩春雨做实验的规律是,在晚上7点过到实验室。而自从暑假开始,他就没怎么看到过韩春雨。
  不过,对于韩春雨撤稿的事情,这位学生同样是今天看到新闻才知道。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很意外的样子。他说,现在不撤以后也会撤,不是这个月也就是下个月的事。“一直都没有重复性的实验结果,这个事情也是早晚的。”
  而另一位来实验楼里做实验的老师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差不多有两周,他没有在实验楼看见韩春雨。而对于韩春雨撤稿的事情,这位老师并未直接回应。
  //02 为何主动撤稿?
  韩春雨发布撤稿声明是为了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
  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的官网上,清楚地列出了韩春雨论文的前后发表和撤回的坎坷记录。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该论文最初于2015年6月3日投稿后被《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收到,2016年3月21日接受,而后在2016年5月2日发表,2016年11月28日又进行过更正,最终于2017年8月2日(北京时间8月3日)撤回。
  在主动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撤稿之后,韩春雨及论文的其他作者还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撤稿声明。红星新闻获悉,其撤稿声明全文如下:
  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在该图中,我们报告说,利用5′磷酸化单链DNA作为引导,NgAgo(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能够有效引起双链断裂,并对人体细胞基因组进行编辑。
  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Protein Cell 7,913-915,2016;Nat。Biotechnol.35,17-18,2017;Cell Res.26,1349-1352,2016;PLOS One 12,e0177444,2017),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 韩春雨撤稿声明中提到的图4 图据《自然-生物技术》网站
  8月3日早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通过邮箱向红星新闻记者发来了一篇其针对此事的社论回应,此回应亦于3日在网络上发表。
  在社论中,《自然·生物技术》表示:“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自然》子刊肯定其研究意义“有关NgAgo的研究才开始”
  去年夏天,韩春雨及其团队在发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题为“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的论文,该论文称,短5′磷酸化单链DNA可引导格氏嗜盐碱杆菌核酸内切酶(NgAgo)产生双链断裂,实现对人类基因组的编辑。论文甫一发表,便引起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和媒体的竞相报道。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无法重复该论文所报告的基因组编辑功能,质疑声与争论声便开始出现了。针对大众的普遍质疑,《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也询问了韩春雨及其同事是否可以解答科研界为何难以重复他们的结果。
  于是,去年12月,韩春雨及同事,还有另外几个与《自然·生物技术》联系的独立研究小组,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称已经重复了NgAgo基因编辑活性。
  当时,本刊编辑和一位外部评审人都判定这些数据太过初级,不满足发表标准。因此,我们决定给这些原始论文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组更多时间来收集更多的能支持其论点的实验证据。
  现在,距原论文发表已过去一年多了,《自然·生物技术》称,他们了解到当初曾报告说初步成功重复出实验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类似的,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虽然韩春雨主动撤稿,但《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充分肯定了其研究的意义所在。“这篇有关NgAgo的论文发表出来,并不是科研过程的结束,而是开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3 22:42:00|只看该作者

新华视点:韩春雨《自然──生物技术》撤稿追踪

  在身陷学术争论,被质疑是否具有可重复性一年后,英国《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韩春雨称,撤稿是出于“科研记录的完整性”的主动行为,并表示“实验还需继续论证和完善”。
  “新华视点”记者就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权威专家。
  撤稿是否等同于学术造假?焦点一
  按国际惯例,研究团队发表的文章结论必须是可重复的。“主动撤稿表明韩春雨团队也意识到他们文章有不能重复的问题。”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教授楼振昆说,“能够主动撤稿需要勇气,很多重复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愿主动撤稿。实验不能重复可能有多种原因,现在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韩春雨团队是造假。一般被动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为。希望韩春雨团队能够公布实验原始资料和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记录一步步重复,看是否能够重复出来。”
  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认为,撤稿是“重要一步”,让我对科学共同体有了些信心。他同时也期待下一步动作。“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存在学术不端。到底是造假还是单纯的试验错误。”
  据了解,学者对于已发表的论文,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主动撤稿。例如,认为论文的证据不充分,试验数据还不能得出文中结论,或是认为数据处理不妥,暂不适合发表论文等。
  一些受访者认为,撤稿不等于造假。但也有不少研究人员感到“疑惑”:如果数据真实可靠,面对如此压力,韩春雨团队为何始终都不愿公布实验记录?
  韩春雨

  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评论认为,韩春雨的技术在去年遭到大面积质疑后,一些业内人士其实心里都已下了结论--这是一个不可靠的研究结果。“我自己后来也仔细研究过相关知识和文献,发现NgAgo理论上就不可能具有和Cas9相同的基因编辑功能。”
  几位生物学领域的资深科学家表示:“我们几位同行讨论过也认真分析过韩春雨的论文,并且在2016年7月份意识到,这应该是学术造假。”“通俗点说,就是说这个蛋白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打开DNA进行剪切”“仔细阅读论文就能够知道,实验不可能成功”。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说:“新闻的常规是很快报道事情重要进展,科学新闻的国际标准是请多个专家读论文后发表评论。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不能判断其中的问题。好在科学研究的判断还有时间的考验,以及同行的重复和验证。”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副主任刘承波认为,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另一方面,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鉴别是真科研还是假科研。这必须依靠我们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去解决,要做到“既鼓励创新,又杜绝造假”。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认为:如果是故意为之,旨在沽名钓誉,就构成学术造假。但如果这种结果非其主观为之,而是属于纯粹的方法或者技术问题,则不宜认定为学术欺诈。
  国际上处理学术争议的科学途径是什么?焦点二
  韩春雨从“一鸣惊人”到同行质疑纷至沓来,到撤稿,过程跌宕起伏。
  那么,撤稿之后该何去何从?国际上处理学术争议的科学途径是什么?
  专家们表示,国外对于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的调查都比较严格,遇到类似实验无法重复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会启动调查程序。一旦查明是学术造假的话,意味着研究者将身败名裂。论文的通讯作者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整个研究团队也须对此负责。而研究团队所在高校,作为学术诚信监管主体也应该承担一定后果。
  例如,美国的政策文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调查程序、各部门的职责、如何处理等都做出规定,相应的处罚包括辞退、降职、减薪、停招研究生、拒绝授予终身职教授等,并根据过错程度,数年内甚至终生不得再申请项目,也有因情节恶劣的学术造假锒铛入狱的例子。
  楼振昆说,对于类似事件,国外会邀请独立调查组,没有利益冲突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调查。一经查实是学术造假,会遭到重罚,基本意味着学者的学术生涯结束。
  相关调查是否会启动?焦点三
  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公布《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集中被撤事件调查处理结果:“坚持眼睛向内,坚决打击学术不端”。
  科技部门表示对韩春雨学术争议高度关注。
  河北科技大学3日在官网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图片来源:河北科技大学网站

  楼振昆认为,学校和河北省有关部门以及第三方调查组都应该组织调查。事实上,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是这一事件的利益相关方,也许因此学校没有进行调查的动力。不少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介入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还有多位专家提出,在调查的过程中,韩春雨本人有义务在合理范围内披露他所掌握的数据和实验过程,河北科大应予积极配合。但河北科大作为利益相关方,应当适度回避,由第三方评测机构予以认定。
  “科学发展是不断证伪的过程。”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期刊发表不一定代表正确。只要不是恶意欺骗或机构秘密,任何研究进展都应该及时在同行中公布、讨论。
  也有专家特别提出,搞科研还是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科学的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才是常态,实事求是与宽容失败应并重。
  (记者:王阳、杰文津、张漫子、朱涵、余晓洁)
  新华时评:科学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陷入争议漩涡一年之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主动撤回了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当初刊发其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3日发表社论说,“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此事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下一步探寻真相的原则,莫过于科学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让事实说话,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需要的是诚实和谦逊的态度。科学研究必须扎扎实实,分毫含糊不得。
  韩春雨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日益细分,“隔行如隔山”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导致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公布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业界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这样的事例在国内外科技界都不鲜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主动迎合全社会对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的迫切期待,好大喜功,人为夸大,甚至造假,那么很容易形成利益链条,错上加错,愈陷愈深。反之,因认识有限而轻易否定一个成果,同样会迟滞科研工作,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如何正确对待科研成果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热”期盼,更要作“冷”思考。在“一鸣惊人”之后,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是不是非要一拥而上,锣鼓喧天?能不能把关爱更多投到那些“十年不鸣”、默默耕耘的科学家身上?我们的科研考评机制、科研资源分配体系是不是应该及时落实改革要求,真正让“坐冷板凳”的人不必为出成果心急火燎,能够踏踏实实搞研究?
  求真务实,永远是对待科学问题的基本态度,是科学界的共同价值观,是不可退让的共同底线。接下来,相信中国科技界会以科学的态度对这一成果进行充分地论证。在科学问题上,我们反对功利和浮躁,但不能因此而陷入另一种功利和浮躁之中。
  (记者:董瑞丰)
42#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8-3 20:08:00|只看该作者

河北科大对韩春雨启动学术评议 最坏结果是啥?

源自:澎湃新闻
  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宣布撤回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此前的一年时间里,论文中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重复性备受国内外学者质疑。
  同日早间,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其中提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研究成果将要面临的学术评议究竟是什么?多名学术界人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学术评议大同小异,但各个学校组织过程中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学术评议的内容包括学校请第三方机构或者其他学校的本领域专家对论文成果的真假、原始数据进行调查,听取研究者本人陈述,然后给出一个结论。整个学术评议的时间则无固定期限,一两周到一两年都有可能。
  一名学术界人士表示,“学术评议的结论一般由本领域非本单位的权威学者来给出才有信服力。”当然,如果学术评议过程中,学校组织的是专门的第三方学术机构,结论就不是由代表个人的专家给出。
  从河北科技大学官网的声明来看,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
  至于学术评议结束后的相关程序,目前不得而知。另一名学术界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对学术评议之后发现存在问题的实验,还要评估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实验失误等方面的无心过失,比如研究者水平有限导致将一些错误数据报道等。然后再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进行追责。”
  不过,对韩春雨团队的研究成果而言,目前在学术期刊领域仅仅显示其重复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质疑。上述人士表示,“现在只是撤稿,后面具体怎么发展,还有很多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从国内类似的学术调查事件来看,目前最严重的后果为撤销荣誉及追缴科研经费等。国内一所“985”高校在十年之前曾对本校一名影响恶劣的科研造假人员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等,但并未涉及彼时业内预计的刑事追究等。
  韩春雨出生于1974年,现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按照韩春雨团队的实验结果,该技术效率之高,能媲美已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对基因的特定位点进行准确地剔除、添入等。论文发表之后,瞬间带来诸多赞誉。
  然而两个月之后,该论文的可重复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质疑。在按照韩春雨论文所述的方法进行实验后,他们无一例外地没有看到NgAgo技术有能编辑基因的迹象。自2016年7月起,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的学者,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3位中国生物学家,以及国内外20位生物学家,相继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发声质疑实验结果,并呼吁启动学术调查。
  而韩春雨本人在被质疑的这一年时间里,不愿公开实验记录,并多次表示他的实验可重复,他正在不断改进实验效率。韩春雨还曾多次表示,其他实验室无法重复,80%的原因是实验用的细胞被污染了。
  2016年11月16日,《Questions about NgAgo》(《关于NgaAgo的疑问》),以学术通讯(Letter)的形式在线发表在国内期刊《Protein&Cell》上。通讯称,这么多独立实验室的细胞都被支原体污染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几名署名作者在实验前已对细胞进行了检测,确认它们并未被污染。
  直至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宣布撤稿,撤稿理由系韩春雨主动申请。在学术出版里,受到广泛质疑的论文在期刊的调查和协调下,往往由论文作者主动向期刊申请撤稿,以减少对论文作者科学信誉的伤害,同时避免更多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引用该论文。
  《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表示:“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编注:社论英文原文为integrity,“完整性”为自然科研上海办公室翻译。integrity亦有“诚实”的含义)的最好做法。”
  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中则提到,“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1#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3 17:42:00|只看该作者

韩春雨论文被撤,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还会出现吗?

源自:中国科学报

⊙作者:汤波

  2017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该论文撤回是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的,这一轰动一时,争议长久的事件终于可以平息了,但是科学家们探寻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脚步不会停息。

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创新
  今天,基因编辑技术看起来“无所不能”,其实它也是一步步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ZFN)技术诞生,锌指核酸酶包括锌指蛋白和核酸内切酶两个组成部分,前者负责识别基因组DNA中特异序列,后者则负责将DNA切断,利用细胞自身DNA损伤修复功能,实现对目的基因的修饰。
  由于ZFN技术能像Word软件编辑文字一样对目的基因进行修改,较之前的同源重组技术大幅提高了基因敲除的效率,从而被称为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其在随后十多年里独领风骚。
  不过ZFN技术并不能对基因组中任何位点进行修改,脱靶效应较高,也就是存在较多的非特异编辑,而且构建成本高且费时费力,到2009年,科学家们又开发出另一种与其类似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即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是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只是将识别DNA序列的元件改为TALE 蛋白,虽然TALEN构建起来却比ZFN容易得多,不过也同样存在较高的脱靶效应。
  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即2015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十大年度科学突破之首的CRISPR/Cas9技术,也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也是最主要的基因编辑技术。
  由于通过RNA来寻找目标序列,构建成本大幅减低,而且可以精确到单个碱基,脱靶效应也大大改善,CRISPR/Cas9技术迅速被运用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几乎所有常见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甚至是人类细胞和胚胎,都被用这项技术加以遗传改造,展现出各种令人惊喜的前景。
  从各方面来看,CRISPR/Cas9技术似乎趋于完美,但是不断创新是科学家们的天性。

韩春雨NgAgo-gDNA技术被寄予厚望
  一些科学家积极寻找新的基因编辑工具,以期突破现有技术的专利限制。
  2016年5月,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博士就曾带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短暂的惊喜,其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在一种嗜盐碱环境的细菌中发现了一种核酸内切酶,能在没有先导的情况下,识别基因组特异序列,并引发基因编辑,并认为是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NgAgo-gDNA技术。
  该论文一发表,就被媒体称为“诺奖级”成果,加上韩春雨来自不知名大学,没有高级职称,也没有留学经历的背景,一时间引起极大轰动。
  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韩春雨本人也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和利益,包括河北省科协副主席等荣誉,更为重要的是,河北省政府为了表达支持科技创新的诚意,火速资助2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
  不过两个月后,关于NgAgo-gDNA技术无法重复的质疑声率先由著名科技打假人士方舟子发出,之后北京大学饶毅教授等先前力挺韩春雨的知名科学家也督促河北科技大学调查此事。
  11月16日,国内外21个课题组以在《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联合发表论文,各实验室均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论文的结果。
  11月28日,由来自韩国首尔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梅奥研究生院的10位学者在《自然生物技术》上联合发表质疑文章,同样表示未能检测出NgAgo-gDNA的基因编辑效果。
  之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声明,正与韩春雨团队积极沟通,将在2017年1月底公布最终调查结果。2017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
  虽然该论文系主动撤回,但是该事件也折射出中国科研体制一些弊端,一是科研成果评价唯论文论英雄,发一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似乎什么都有了,二是有些部门支持科技创新更愿意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三是缺乏公开公正的学术争议调查机制,韩春雨事件半年有余,国内竟然没有组织起有效调查,更没有可信的调查结果。
韩春雨博士

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仍将出现
  虽然NgAgo-gDNA技术挑战CRISPR/Cas9等现有基因编辑技术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寻找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仍然是科学家们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6年9月15日,来自中国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报道了一个基于结构引导的核酸内切酶的基因编辑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体内外DNA任意序列的靶向和切割,不过这一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并没有引起像NgAgo-gDNA技术那样的应用热潮,其实际应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当然,要找到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绝非易事,所以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力图使其更便宜、更高效、操作更简便。
  2015年底,CRISPR/Cas9技术先驱之一的华裔科学家张峰博士在《细胞》杂志上宣布其找到了一个新的内切酶,可以替代Cas9,因为与Cas9相比,该内切酶只需要一个RNA分子,分子量小更易于进入细胞,基因编辑效果更好,与Cas9剪切位置不同能提供更多的选项。
  2016年5月和12月,张峰团队又在《细胞》和《自然生物技术》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分别介绍这个新内切酶的晶体结构,以及同时编辑多个基因的威力。
  另一个开发出CRISPR/Cas9技术的功勋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团队4月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了该内切酶除对DNA起作用外,还能对CRISPR RNA进行修饰,这正是该基因编辑新系统能轻松实现多基因编辑的重要原因。
  随着更多人加入基因编辑技术淘金热之中,现有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限制将日益凸显,探寻新的基因编辑工具和改进现有基因编辑技术都势在必行,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出现更多更有效的基因编辑技术。
40#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8-3 15:42:00|只看该作者

荣誉、经费、质疑:韩春雨从发论文到撤稿的15个月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荣誉、经费、质疑:韩春雨从发表论文到期刊撤稿的15个月)

  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经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主动申请,其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争议性论文由《自然-生物技术》撤回。
韩春雨 资料图
  韩春雨团队在撤稿声明中写道:“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同时,《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现在,距原论文发表已过去了一年多,我们了解到当初曾报告说初步成功重复出实验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类似的,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同一日,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声明提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声明中提及,“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韩春雨出生于1974年,现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这篇曾经震惊学界、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的论文,发表15个月后,在质疑声中撤下。被质疑期间,韩春雨始终不愿公开实验记录,并表示他的实验可重复,他正在不断改进实验效率。那么,这15个月间,韩春雨和学界到底经历了几番波折呢?澎湃新闻梳理了“NgAgo事件”的时间轴。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题为《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的论文。在论文中,韩春雨团队使用NgAgo-gDNA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上的47个位点进行了100%的基因编辑,效率为21.3%~41.3%。按照韩春雨团队的实验结果,该技术效率之高,能媲美已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对基因的特定位点进行准确地剔除、添入等。
  2016年5月26日,“未名空间”论坛上出现了“纯从科学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认为韩春雨的论文从Ago理论上看行不通。此后,在百度贴吧、知乎等论坛上,类似质疑不断出现。
  2016年5月27日,韩春雨应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魏文胜教授之邀在生科院作学术报告。当时韩春雨的PPT演示已经被指不够严谨,且有多处纰漏。
  2016年6月7日,“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召开,韩春雨第一次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会议,并作了中心议题评述报告。有参会者向澎湃新闻透露,会议期间,韩春雨不愿回应同行关于实验的咨询。
  2016年6月28日,网名为“槐北路”的韩春雨在贴吧上回复网友,新系统刚出来都会“不好使”,他也认同目前NgAgo系统不够稳定,等2.0版本出来会找专门机构免费发放。
  2016年6月30日,方舟子发文质疑韩春雨:“据听报告的人说,韩春雨在北大和遗传所的报告上都强调,他目前的NgAgo是初级版、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等他推出2.0版和Smart版。这些说法跟他在论文里的描述是矛盾的。因为他描述的只是个并不复杂的转染实验,T7E1和测序也都是现成的技术,并不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骤应该是不难被重复出来的。”
  2016年7月2日,在贴有方舟子质疑原文的帖子中,韩春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应,强调NgAgo系统对污染特别敏感,实验时不要有寄生菌和支原体的污染,并对实验环节做出技术性的建议。
  2016年7月7日,河北科技大学拟推荐韩春雨为2016年度“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候选人。
  2016年7月13日,韩春雨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
  2016年7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在自己的微博认证账号“求导”上发文,表示实验室仍在重复韩春雨的实验,优化各种条件,目前的实验结果距离韩春雨论文中的结果“相差甚远”,并呼吁韩春雨提供“可重复NBT发表文章的NgAgo,或者优化的Ngago2.0,smart版本等等”。
  2016年7月21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盖坦·布尔焦(Gaetan Burgio)在推特上发布长文《我的NgAgo经历》,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结论,表示并无严格意义上的证据显示韩春雨的NgAgo-gDNA技术有基因编辑的迹象,并且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对此,韩春雨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似乎不用我回应,我看了下,(澎湃新闻)跟帖留言的人不少内行。”
  2016年7月30日,西班牙高等科学委员会(CSIC)下设的国立生物技术中心(Centro Nacional de Biotecnologia)的科学家路易斯·蒙特柳(Lluis Montoliu)发表博文称,他已经停止了所有关于NgAgo的项目,同时“建议所有想做这件事人不要再浪费资源”。
  2016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回应媒体表示,“《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2016年8月3日,据新华社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2016年8月8日,《自然》杂志做了关于NgAgo的新闻报道重复、嘲弄和一个隐士:NgAgo基因编辑的争议加剧》,称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家向《自然》杂志通讯员大卫·克兰诺斯基(David Cyranoski)证实实验的可重复性。
  韩春雨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然》杂志的报道是一次“调查访谈”,报道作者克兰诺斯基是“调查员”。韩春雨表示,“《自然》的结果就是,这个实验是可以重复的,但有的能够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而“调查访谈结果已经相当于是公开回应了。”
  不过,后来澎湃新闻记者写邮件询问时,克兰诺斯基回复称,这篇是报道,不是学术论文,“不应该被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他写道:“我没有进行任何独立的重复实验,因此对于这次调查结果无法增加任何第一手信息。我的报道确实反映的是关于韩春雨的实验可重复性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据我所知,这个争议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2016年8月8日,韩春雨向非营利性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提交新版的详细实验方法,并补充了数项应当注意的问题。
  不过,丹麦奥胡斯大学的蔡宇伽后来告诉澎湃新闻,他根据新旧版本,两次试图重复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2016年8月9日,河北省发改委批复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24亿元,所需资金由省财政性资金安排。
  2016年8月19日,韩春雨等十位教师获“美丽河北 最美教师”称号。
  2016年8月31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题为《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公开招标》的公告,项目预算1958万。
  2016年9月6日,河北科技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校长孙鹤旭发表演讲,提到:“(学校)拥有一批在教学上认真负责、在科研上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一批像韩春雨一样的年轻老师。”
  2016年9月9日,方舟子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名举报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不真实不可靠”,建议北京大学饶毅、清华大学鲁白、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等知名生物学家参与调查。
  2016年9月21日,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在石家庄开标,预算金额为1958万。
  2016年9月23日,至少有四家参与投标的公司向该项目代理机构河北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提交质疑函,认为该项目在采购活动中没有执行原先公示的最低评标价法。
  2016年9月30日,河北科技大学推荐韩春雨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9月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显示,韩春雨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与应用探究”项目获批100万科学基金,自2017年1月开始,为期两年。
  2016年10月8日,韩春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称“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
  2016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等13位中国生物学家联名在媒体上公开发声,他们无法重复该实验结果,一致表示了希望韩春雨能公开所有原始数据,韩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学术调查。
  2016年1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英文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一篇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东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永明等的“致编辑信”,他们在使用NgAgo之后,虽然发现了NgAgo的其他特性,但并没有发现任何基因编辑的现象。
  2016年11月16日,国内外20位生物学家联名在国际期刊《蛋白质与细胞》上发表学术通讯《关于NgAgo的疑问》,质疑韩春雨团队该论文的可重复性。20位学者在各自的实验室进行了重复实验,但在不同细胞系和生物中无法检测到NgAgo技术所产生的基因编辑现象。
  韩春雨对澎湃新闻回应称,“他们重复不出来,这是一个新问题。我发第一篇文章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科学里边有很多因素是不知道的。从有的实验室不能重复,到重复性差,到以后能经常重复,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是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
  韩春雨还说,“自从别人提起重复性的问题,我就也用外边的细胞株开始做了,一开始发现确实存在重复不出来的问题。但是现在我拿外边的细胞株已经可以重复出来了。这中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用实验的方式回应。我会通过学术期刊给予回应的。”
  2016年11月23日,《自然》杂志再次报道“NgAgo事件”。在这篇题为《NgAgo基因编辑争议在同行评议论文中升级》的报道中,韩春雨称,他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被他人忽视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难以重复他的实验。“我现在不能说,因为中国的媒体对我说的任何话都进行批评。”
  2016年11月28日,来自美国、德国和韩国的生物学家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通信文章,同样报告了该实验无法重复。与通信文章同时发表的,还有《自然-生物技术》的一篇“编辑部关注”及声明,“提醒读者对原论文结果(韩春雨课题组论文)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并表示正在调查该论文,原作者“补充信息和证据来给原论文提供依据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生物技术》表示将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调查,并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
  2016年12月2日,韩春雨落选“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建议人选。
  2016年12月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没有相关进展。《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017年1月底要公布他们的调查结果,咱们先等等他们的调查结果。”
  2017年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视为撤回通知书”,显示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
  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表示获得了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韩春雨告诉澎湃新闻,数据是他提交给《自然-生物技术》的。
  2017年1月19日,河北科技大学在官网上宣布,其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与丹麦诺维信公司(Novozymes A/S)就NgAgo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达成合作,并签署协议。消息写道:“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工具在诺维信公司的真菌表达系统中已经展现出潜力。诺维信公司对进一步开发NgAgo基因编辑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有浓厚兴趣。”
  2017年1月20日,诺维信公司就与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发表声明。声明中,诺维信表示:“我们已经测试了该项技术,看到了其可能有用的一些迹象,但目前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确定该项技术是否适用于我们的业务。”声明未提及是否重复韩春雨论文中的实验。
  2017年1月20日,韩国学者金镇洙在生命科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称,NgAgo能在体外切割RNA(核糖核酸),而非如韩春雨论文所称在哺乳细胞内切割DNA(脱氧核糖核酸)。据《自然》杂志报道,金镇洙透露已经申请了一项关于使用NgAgo进行基因沉默的专利。
  2017年5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题为“副教授韩春雨”的深度调查节目,回顾了“NgAgo事件”的来龙去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21:19,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