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96|回复: 8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3 17:14:1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折多遗梦

 [复制链接]
折多遗梦(一)
  罗达志
折多山──“岩石山峰”──诗人的咏叹──党项的兴亡──“弭药”与吐蕃的融合──木雅藏族与“木雅王”──藏传佛教的下路弘传──党项遗风与木雅文化──“木雅甲布城”的坍圮



  出康定西南,川藏公路盘山而上。汽车喘气似地在弯陡的山道上爬行了1个多小时,拐过一道长长的回头线,便到了折多山的南端垭口。路边的标志牌上,用汉、藏、英三种文字写着:“康藏高原之关
折多山海拔4298米”。



藏语把折多山称为“折拉”,意思是“岩石山峰”。旧时的许多康藏著作,往往对折多山的含义作了错误的解释。例如,清人姚莹的《康輶记行》说:“蕃人谓鬼为折,此山多鬼,故名。”
在藏语里,“折”有多种意思,不独解释为“鬼”意;“多”也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两条河交汇之处。源自折多山的折曲河南流到毛家沟,两河交会处藏语名曰“折多”,清代在此设有传递官府文书的“塘房”,称为“折多塘”。
旧时为打箭炉出关的必经之道。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说:“自打箭炉出关,所踰雪岭,以折多山为最近。故言康藏山岳者,必首称折多。”(《西康图经.地文篇》)其实,在康藏高原,折多山算不上险峻雄奇,它只是横断山脉的大雪山中段,北起道孚的鲜水镇,南迄康定城郊的榆林乡,绵延130多公里。主峰海拔4962 米,一般海拔35004200米。南北纵贯的山脊,成为大渡河与雅砻江的分水岭。由于它是川藏交通上第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首当康巴南北要冲,扼入藏门户,历来视为“康藏高原之关”。古时的川藏茶马驿道,现代的川藏公路,都必须经过折多山。康藏地区人们习称的“关内”、“关外”,就是以此山为界,翻过折多山南端的垭口,才算进入了真正意义的雪域高原。
清代以前,汉藏茶马互市的中心在大渡河边的沈黎(今汉源),所以在唐宋元明的文献上,难以见到有关折多山的明确记载。到了康熙年间,随着汉藏商易的发展,口岸西移,清政府才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折多山南麓的打箭炉(今康定)设官征税,管理汉藏贸易。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打箭炉厅。清初,中央政府对西藏、金川多次用兵,于是从成都经打箭炉,翻折多山至理塘、巴塘的入藏路线,便成为进兵、运粮的军事要道。在这条穿越横断山脉的驿路上,走过赴藏的官员、戍边的军人、商旅的马帮、朝圣的信徒。岁月驰流,如今古道上的篝火早已息烬,而那些远去的背影,却在历史的苍烟中似隐若现。
  清廷大规模地由川藏线进兵入藏,是在18世纪初叶。当时新疆的准噶尔蒙古侵藏,极大地破坏了西藏的社会安定和国家的统一,危及到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为平息准噶尔之乱,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廷分兵两路进藏,一路从西宁出发,由青藏线进兵;另一路则由征西将军噶尔弼、永宁协副将岳钟琪率领,从打箭炉(康定)出发,经里塘、巴塘入藏。为保障军事运输,岳钟琪在折多山之西的雅砻江中游设立渡口(今雅江),驻兵镇守。从此,川藏线成为内地联接西藏的主要通道,折多山便在川藏交通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两百多年前,一位做过泸州知州的官员“奉檄入藏”,督运粮饷。它从打箭炉出发,“蓐食风餐,迢迢关河”,往返九个多月。在他后来写成的《进藏记程》一书,记叙了当时翻越折多山的情景:“由炉出口西南行三十里,为折多山半委,折宽平易行,四时皆雪,弥望如玉,视内地已较然异矣。又俗呼为药山,人畜至此,皆气喘不堪,捷步须口含阳起石、粉草,或广槟榔解之。”在我读到的文献中,这算是早期记载折多山的著述,从中可见那时的折多山,已成为入藏的交通要道。其后,清室帝胄、雍正之弟果亲王允礼,奉使西行慰问七世达赖,也是经打箭炉翻越折多山到达泰宁的。
干隆时期,从征入藏的诗人杨揆,写过一首《折多山》诗,颇值得一读:
  层坡走逶迤,乍喜断冰雪
  得得马蹄轻,线路任旋折。
  天时寒暖异,地势中外别。
  却顾来程遥,千岭争凹凸。
  苍苍暮云横,淡淡空烟灭。
  饱经穷荒道,视此培塿列。
  慎勿忘戒心,犹虞踬于垤。
  这诗写于干隆五十六年(1791年)冬。那一年,西藏发生了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事件,清廷以福康安为大将军,率师反击,杨揆随福康安入藏。这位“听尽金戈铁马声,惯经朔雪炎风地”的诗人,在戎马倥偬中,写下了大量有关藏地的诗文。清军取得廓尔喀之役的胜利后,杨揆自西藏经打箭炉返川,他以诗记事,形象地记述了折多山的地势地貌,现在读来也十分确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罗达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罗达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南川农村人像 有关发帖表情[建议]
2# 四姑娘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3 17:18: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折多遗梦(二)
  罗达志
  道光年间,安徽桐城人姚莹,因遭诬被劾,贬调四川。在川期间他受命处理藏事,三次赴藏。所撰著的《康輶记行》一书,旁征博引,全面介绍了当时康藏的情况。内容涉及康藏的政治历史、地理沿革、宗教习俗、风土人情等等,充满了“边疆关怀情结”。由于作者在处理藏事期间,长期滞留于里塘、巴塘、乍雅、昌都等地,十分了解当地情况,因而他的记叙翔实可靠,后世将其著作视为康藏地理志。姚莹是清代著名古文学家姚鼐的侄孙,做过台湾兵备道。素与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爱国志士交往密切。抗英战争期间,姚莹与总兵达洪阿共同督兵御敌,两此打退来犯英军,俘获英国军事人员180多人,奏请朝廷批准后,处决英俘139名。不意竟遭投降派忌恨。卖国的《南京条约》签定不久,清廷便将姚莹和达洪阿以“贪杀冒功”之罪革职投狱,制造了有名的“台湾之狱”。后来迫于民情士论,清廷不得不将他们开释。姚莹在宦海浮沉中,目睹外侮日甚、国事日蹙,志存励精图治,御敌雪耻。贬谪四川后,十分重视边疆研究。他在著述中,明确记载了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他在《康輶记行》中,对折多山名称含义的解释是不确切的,他说;“蕃人谓鬼为折,此山多鬼,故名。”其实,“折多”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岩石山峰”。不过他写的《登折多山》诗不错,流露出对藏族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坚冰乱石两嵯峨,臬兀肩舆任侧簸。
树短赤茎无绿叶,山高白雪混银河。
边荒竟日人烟断,野宿炊茶马粪多。
千里裹粮驺仆众,乌拉辛苦莫轻呵。
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能发出“乌拉辛苦莫轻呵”的感叹,也算是有见识了。今天我们秉史持论,应当承认,有清一代遣藏的官员和军人中,不乏雅好翰墨,报国用世的忠贞志士。他们在长途跋涉之中,军书旁午之际,不遗吟咏,形诸笔墨,以其所见所闻,写下了许多记程之作,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史料。
到了清末,河南祥符人张其勤,首用科学的方法,开藏学研究的先河。他接受过当时的西方科学教育,极其关心康藏边疆问题。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年),以知府衔随驻藏帮办大臣联豫由川入藏。在藏中三年,勤奋著录,博采众书,参考西藏档案文献,撰成《炉藏道里最新考》、《西藏宗教源流考》、《清代藏事辑要》三部藏学巨著,为后人开展藏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张其勤是清末对西藏进行全面叙述的第一人,他的著述涉及面最为广泛,历史、地理、宗教等均有所及,其著述相对来说,较之前人之作更为系统和完备,可谓‘博考周咨,征要典于旧档,稽异同于蕃书’”(王尧等:《中国藏学史》)。他的《炉藏道里最新考》,乃根据亲历的入藏路线写成。他从打箭炉出关,时当农历的夏初四月。过折多山时,“山巅积雪尺厚许,一望无际,岩壑皆平,雪光闪烁,颇伤目力”。这种情况,在一个世纪之后,亦时有遭遇。他还设想过修筑一条打箭炉至西藏的铁路,所择路线,大致相似于现今的川藏公路北线。张氏的著述,对于我们研究康藏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3 17:20:31|只看该作者
折多遗梦(三)

罗达志
追溯折多山的历史,我们蓦然发现,在这行旅频繁的川藏茶马驿道上,竟然聚居着一个古老的部落族群──木雅藏族。
在地理学上,折多山属于横断山脉。所谓横断山脉,是指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和西藏东部的广大地区,南北长约1200公里,东西宽约500公里,因其山势平行排列,南北走向,横断了东西交通,故有横断山之称。在折多山上,生活着一群自称“木雅”的居民,他们是藏族的一支,以其独特的文化、语言和习俗,有别于与康巴的其他藏族。据学者研究,“木雅”是一族群名称,原是隋唐时期的党项人。在汉文文献上又有“弭药”、“母纳”、“木纳”、“缅药”、“迷娘”、“明雅”、“觅诺”、“木内”等多种称呼。这是因为古代的汉文文献,是以汉语的音来记录少数民族的姓氏,由于汉语四声的变化,以及方言的差异,书写成文字时往往出现异文同音。“弥药”这一称谓乃是西夏人的自称,至于“党项”则是汉人对他们的称呼。党项本是古羌人的一支,兴起于青海东南的黄河河曲地区。后来逐渐扩张,分布在北起青海北部,南迄阿坝、金川,东至松潘、茂县,西迄雅砻江中游地区。唐时,吐蕃王朝崛起,松赞干布的兵马越过横断山脉,直抵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党项被吐蕃击败,“其故地陷入吐蕃”。一部分内逃,归附于唐王朝,被移居到甘肃庆阳一带。经过400年的休养生息,又重新崛起。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内附的党项拓跋氏部,在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起西夏王朝,与宋、金和蒙古并存。其疆土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囊括了宁夏、甘肃、青海、内蒙西部和陕西北部的广大地域,长达190年之久。唐初,党项被吐蕃击败后,那些没有逃出者,则为吐蕃征服,“其故地陷于吐蕃,其处者为其役属,吐蕃谓之弭药(木雅)”(《旧唐书.党项传》)。这些留居原地的党项人,吐蕃仍称之为“弭药”(木雅),他们接受了输入的吐蕃文化,尤其是在藏传佛教的传播和渗透下,逐渐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现今的“木雅藏族”。也就是说,“木雅人”乃是留居在康区的雅砻江流域、为吐蕃文化所同化的党项人。由于横断山脉的高山急流阻隔,交通的制约,地域的封闭性,从而弱化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致使留居在康区的党项人,在与吐蕃文化的融合中,得以保留了一些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和许多固有的的文化形态。也有人认为,在西夏亡国以后,一部分西夏王族从甘南经松潘,沿金川河谷南下丹巴、干宁,逃亡到现在的木雅地区,从而形成了“木雅藏族”。这种说法只是推理性的臆测,缺乏史料根据。历史事实是,蒙古伐宋采取的是“斡腹入寇”的迂回战略,首先扫平宋王朝西北及西南的周边邻国,再进逼中原。蒙古铁骑在攻破西夏国的同年(1227年),已分兵攻入阶州(今甘肃武都),进军到川西北地区。这样一来,便切断了西夏人沿着横断山脉游牧走廊南逃的路线。而且,党项拓跋氏部的故地,在甘南的迭部至四川的松潘西北一带。那些亡国的西夏王族,即使逃亡,也似应回到故地,而不应冒险穿越蒙军控制的川西北高原,远走木雅。⑴因此只能说,现在的木雅藏族,是以原住康区的党项人为主,在与吐蕃民族融合中形成的,至于是否包括了一部分西夏遗民的后裔,存疑待考。


4# 金佛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3 17:27:24|只看该作者

折多遗梦(四)
  
罗达志

  
在横断山脉的大雪山中段,有一座长达35公里、面积500平方公里的山脉,自西北斜向东南,屹立于丹巴与道孚两县交界之间,称为党岭山。当地传说,唐代初,大批的党项人从北方南下,在此建寨定居,遂命名为党岭山。在藏文文献里,把折多山以西,雅砻江以东,道孚、丹巴以南、九龙以北的地域,称为“木雅热岗”,乃“多康六岗”之一。所谓“多康六岗”,是古代藏族的地理概念,指卫藏以东的川、青、甘、滇藏区,即现今的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和青海的玉树州、果洛州、云南迪庆州的部分地区。“木雅热岗”即现在的木雅地区,包括上木雅、下木雅、上牛厂和下牛厂四个部分。传说木雅地区有两个“木雅甲布”(“甲布”为藏语音译,意思是“王”),一个是本地的“西吴甲布”,一个是外来的“义子甲布”。“西吴”也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西吴绒”或“色乌绒”,是一个村庄的名称,位于康定折多山西部、立曲河下游。在古代,这里曾是横断山脉东部游牧走廊上的交通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国,其中路军由忒剌(今松潘)取道金川河谷,经丹巴翻折多山至木雅草原,然后沿立曲河而下,经色乌绒、九龙,抵黎州(今汉源),过大渡河,“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直捣大理城。忽必烈南征途中,招抚了原居“西吴绒”的部落酋长,封以世袭官职,授以玺书、金银。所以有“西吴甲布”之称。所谓的“义子甲布”,乃是明末清初,青海的和硕特蒙古占据康区以后,为了督率土司、征收赋税而派驻的营官,也就是外来的。据实地调查,现在立曲河中游,有一条支流叫“色乌绒沟”,还有一个叫色乌绒的小村。立曲河亦名木雅河,又名立启河、吕曲河,发源于道孚、雅江、康定之间的柯哲德沼泽地带,由北而南纵贯木雅地区,全长190公里,汇入雅砻江。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说,这条河在“理国”。在藏语里,河流称为“曲”,“理”音译为“立”,所以名为“立曲”。
。这些地名的来历,显然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据《康定县志》记载,在康定的营官山上,有一座古城堡遗址,当地称之“木雅甲布城”,传说系“木雅王”所建。这个“木雅王”就是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委派的打箭炉营官,他奉命“扩建木雅之白教大寺饶蒂寺以为营官驻所。因此,后来人们将其地称‘营官寨’。西炉之役,饶蒂寺被焚毁。故人们称其为‘木雅甲布遗址’。”
“木雅甲布城”建立在一座三角形的山上,“上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两边悬崖,高百余米,城在山顶坐北向南。南边为通向雅江之公路;城北也有一条公路,城东为两条公路的交叉口,城西是一座一望无际的大山。地形险要,在军事上是一个重要关口。”(引自《康定县志》)。
在横断山脉的大雪山中段,有一座长达35公里、面积500平方公里的山脉,自西北斜向东南,屹立于丹巴与道孚两县交界之间,称为党岭山。当地传说,唐代初,大批的党项人从北方南下,在此建寨定居,遂命名为党岭山。在藏文文献里,把折多山以西,雅砻江以东,道孚、丹巴以南、九龙以北的地域,称为“木雅热岗”,乃“多康六岗”之一。所谓“多康六岗”,是古代藏族的地理概念,指卫藏以东的川、青、甘、滇藏区,即现今的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和青海的玉树州、果洛州、云南迪庆州的部分地区。“木雅热岗”即现在的木雅地区,包括上木雅、下木雅、上牛厂和下牛厂四个部分。传说木雅地区有两个“木雅甲布”(“甲布”为藏语音译,意思是“王”),一个是本地的“西吴甲布”,一个是外来的“义子甲布”。“西吴”也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西吴绒”或“色乌绒”,是一个村庄的名称,位于康定折多山西部、立曲河下游。在古代,这里曾是横断山脉东部游牧走廊上的交通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国,其中路军由忒剌(今松潘)取道金川河谷,经丹巴翻折多山至木雅草原,然后沿立曲河而下,经色乌绒、九龙,抵黎州(今汉源),过大渡河,“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直捣大理城。忽必烈南征途中,招抚了原居“西吴绒”的部落酋长,封以世袭官职,授以玺书、金银。所以有“西吴甲布”之称。所谓的“义子甲布”,乃是明末清初,青海的和硕特蒙古占据康区以后,为了督率土司、征收赋税而派驻的营官,也就是外来的。据实地调查,现在立曲河中游,有一条支流叫“色乌绒沟”,还有一个叫色乌绒的小村。立曲河亦名木雅河,又名立启河、吕曲河,发源于道孚、雅江、康定之间的柯哲德沼泽地带,由北而南纵贯木雅地区,全长190公里,汇入雅砻江。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说,这条河在“理国”。在藏语里,河流称为“曲”,“理”音译为“立”,所以名为“立曲”。
。这些地名的来历,显然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据《康定县志》记载,在康定的营官山上,有一座古城堡遗址,当地称之“木雅甲布城”,传说系“木雅王”所建。这个“木雅王”就是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委派的打箭炉营官,他奉命“扩建木雅之白教大寺饶蒂寺以为营官驻所。因此,后来人们将其地称‘营官寨’。西炉之役,饶蒂寺被焚毁。故人们称其为‘木雅甲布遗址’。”
“木雅甲布城”建立在一座三角形的山上,“上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两边悬崖,高百余米,城在山顶坐北向南。南边为通向雅江之公路;城北也有一条公路,城东为两条公路的交叉口,城西是一座一望无际的大山。地形险要,在军事上是一个重要关口。”(引自《康定县志》)。
在横断山脉的大雪山中段,有一座长达35公里、面积500平方公里的山脉,自西北斜向东南,屹立于丹巴与道孚两县交界之间,称为党岭山。当地传说,唐代初,大批的党项人从北方南下,在此建寨定居,遂命名为党岭山。在藏文文献里,把折多山以西,雅砻江以东,道孚、丹巴以南、九龙以北的地域,称为“木雅热岗”,乃“多康六岗”之一。所谓“多康六岗”,是古代藏族的地理概念,指卫藏以东的川、青、甘、滇藏区,即现今的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和青海的玉树州、果洛州、云南迪庆州的部分地区。“木雅热岗”即现在的木雅地区,包括上木雅、下木雅、上牛厂和下牛厂四个部分。传说木雅地区有两个“木雅甲布”(“甲布”为藏语音译,意思是“王”),一个是本地的“西吴甲布”,一个是外来的“义子甲布”。“西吴”也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西吴绒”或“色乌绒”,是一个村庄的名称,位于康定折多山西部、立曲河下游。在古代,这里曾是横断山脉东部游牧走廊上的交通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国,其中路军由忒剌(今松潘)取道金川河谷,经丹巴翻折多山至木雅草原,然后沿立曲河而下,经色乌绒、九龙,抵黎州(今汉源),过大渡河,“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直捣大理城。忽必烈南征途中,招抚了原居“西吴绒”的部落酋长,封以世袭官职,授以玺书、金银。所以有“西吴甲布”之称。所谓的“义子甲布”,乃是明末清初,青海的和硕特蒙古占据康区以后,为了督率土司、征收赋税而派驻的营官,也就是外来的。据实地调查,现在立曲河中游,有一条支流叫“色乌绒沟”,还有一个叫色乌绒的小村。立曲河亦名木雅河,又名立启河、吕曲河,发源于道孚、雅江、康定之间的柯哲德沼泽地带,由北而南纵贯木雅地区,全长190公里,汇入雅砻江。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说,这条河在“理国”。在藏语里,河流称为“曲”,“理”音译为“立”,所以名为“立曲”
。这些地名的来历,显然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据《康定县志》记载,在康定的营官山上,有一座古城堡遗址,当地称之“木雅甲布城”,传说系“木雅王”所建。这个“木雅王”就是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委派的打箭炉营官,他奉命“扩建木雅之白教大寺饶蒂寺以为营官驻所。因此,后来人们将其地称‘营官寨’。西炉之役,饶蒂寺被焚毁。故人们称其为‘木雅甲布遗址’。”
“木雅甲布城”建立在一座三角形的山上,“上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两边悬崖,高百余米,城在山顶坐北向南。南边为通向雅江之公路;城北也有一条公路,城东为两条公路的交叉口,城西是一座一望无际的大山。地形险要,在军事上是一个重要关口。”(引自《康定县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3 17:29:04|只看该作者

折多遗梦(五)
  
罗达志

  
木雅藏族使用的语言,称之为“木雅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据上个世纪80年代的调查,操东部方言的木雅人,仅有2500人,操西部方言者,也不过9500多人,主要集中在康定县的沙德及营官两区。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现在的木雅人,仍然传承了古代党项人的石碉文化习俗,尤其擅长垒石建筑,技艺精湛。至今在木雅地区,还随处可见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古碉,那是用不规则形的石块和粘土垒砌而成,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倒。在立曲河畔有一个叫朋布西的小村,那高矗于蓝天白云下的八角碉的雄姿,使人在惊叹之余,不觉为之震撼。木雅人保留了古党项人的白石崇拜习俗,在村寨房顶的四角都堆着白石。在服饰、生活习俗丧葬诸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于康巴藏族和安多藏族之处。火葬是古党项人最主要的丧葬形式,现今的木雅藏族把它承袭下来,认为火葬是死者的荣哀。如果是凶死或生前劣迹昭著者,则不能享此丧葬形式。木雅人的葬礼十分讲究,死者入殓时,要用白大绸缠裹遗体,其头额部绸罩上画有一个“”符号(藏语称作“雍仲”)。在家停放三天,由死者的亲友乡邻凭吊守护。进行周详的准备后,火葬时要举行隆重而严格的祭礼仪式。届时将遗体置于弓形的葬灶上,由喇嘛主持,追忆死者的生前事迹,念经超度亡灵,在喇嘛的诵经声中,把死者送上往生之路。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被看作是“永生”、“永恒”的标志,“卍”符号所表达的,是藏传佛教的灵魂不灭观念,昭示着灵魂此生向彼生的轮回。这种宗教观念为木雅人所接受,便形成了木雅藏族的丧葬文化。藏传佛教是吐蕃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元九世纪初,由于吐蕃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遭遇过大规模的暴力摧残,几乎绝迹。在藏传佛教史上,称之为达玛灭佛。到了公元十世纪初叶,又才遗烬复燃,史称为“后弘期”。重新兴起的藏传佛教,在康区广泛传播,加速了留居的古党项人与吐蕃的融合,在形成木雅藏族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木雅人的这种葬礼,既保留了古代党项人的火葬习俗,又吸收了输入的吐蕃宗教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融合的痕迹。

木雅藏族使用的语言,称之为“木雅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据上个世纪80年代的调查,操东部方言的木雅人,仅有2500人,操西部方言者,也不过9500多人,主要集中在康定县的沙德及营官两区。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现在的木雅人,仍然传承了古代党项人的石碉文化习俗,尤其擅长垒石建筑,技艺精湛。至今在木雅地区,还随处可见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古碉,那是用不规则形的石块和粘土垒砌而成,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倒。在立曲河畔有一个叫朋布西的小村,那高矗于蓝天白云下的八角碉的雄姿,使人在惊叹之余,不觉为之震撼。木雅人保留了古党项人的白石崇拜习俗,在村寨房顶的四角都堆着白石。在服饰、生活习俗丧葬诸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于康巴藏族和安多藏族之处。火葬是古党项人最主要的丧葬形式,现今的木雅藏族把它承袭下来,认为火葬是死者的荣哀。如果是凶死或生前劣迹昭著者,则不能享此丧葬形式。木雅人的葬礼十分讲究,死者入殓时,要用白大绸缠裹遗体,其头额部绸罩上画有一个“”符号(藏语称作“雍仲”)。在家停放三天,由死者的亲友乡邻凭吊守护。进行周详的准备后,火葬时要举行隆重而严格的祭礼仪式。届时将遗体置于弓形的葬灶上,由喇嘛主持,追忆死者的生前事迹,念经超度亡灵,在喇嘛的诵经声中,把死者送上往生之路。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被看作是“永生”、“永恒”的标志,“卍”符号所表达的,是藏传佛教的灵魂不灭观念,昭示着灵魂此生向彼生的轮回。这种宗教观念为木雅人所接受,便形成了木雅藏族的丧葬文化。藏传佛教是吐蕃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元九世纪初,由于吐蕃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遭遇过大规模的暴力摧残,几乎绝迹。在藏传佛教史上,称之为达玛灭佛。到了公元十世纪初叶,又才遗烬复燃,史称为“后弘期”。重新兴起的藏传佛教,在康区广泛传播,加速了留居的古党项人与吐蕃的融合,在形成木雅藏族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木雅人的这种葬礼,既保留了古代党项人的火葬习俗,又吸收了输入的吐蕃宗教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融合的痕迹。

6# 青城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8-1-13 17:55:02|只看该作者
折多遗梦(六)

  罗达
古代强盛一时的党项人,在岁月的烟霭中淡出了历史舞台。随着时光流淌,横断山脉的民族走廊上走来了木雅人。苍莽的折多山留下他们的梦痕,见证了他们的沧桑。曾几何时,据险而守的“木雅甲布城”坍圮成为遗址,“木雅甲布”也消失在历史的苍烟中。木雅人留给世人许多尚待竟猜的木雅之谜。在人类社会,民族融合是一个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有刀光剑影的厮杀,也有鼓瑟相和的通婚;更主要的则是在和睦杂处中的文化交流,以及宗教信仰上的趋同一致。现在的木雅人,早已融入藏民族中,与藏民族整合为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心理文化素质有机体。或许,在折多山的雪峰下,木雅人可以找到他们祖先遗落的梦。








注⑴、:参见任新建《论康区民族史中的几个问题》,四川藏学研究(三),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⑵西炉之役:西炉,指打箭炉(今康定)至雅砻江中渡(今雅江县)以东的地域,明初以来即为明正土司辖地。清初,青海和硕特蒙古进占康区,派营官坐镇康区各地,征收赋税,以养青海之众。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打箭炉营官昌侧集烈欲取代土司,举兵作乱,杀害清政府承认的明正土司,侵扰雅州。四川总督唐希顺和侍郎满丕奉令进剿,历时半年,平定了叛乱。史称“西炉之役”。雍正时设立打箭炉厅,将宁静山以东之巴塘、理塘、德格、霍尔、瞻对诸部划隶四川,纳贡赋于打箭炉厅。于是打箭炉厅所辖的行政区域亦泛称为西`炉,又称炉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8-1-13 18:05:16|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有空了来慢慢看!
8#
 郭建勋 发表于: 2008-1-13 19:23:40|只看该作者
文章涉及康巴历史文化中许多极富诱惑力的话题,材料翔实,立论公允。学习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8-1-13 21:27:45|只看该作者
我在2000年第一次过折多山口时就见有一块“康藏高原之关,折多山4298米”的牌子,这牌子很漂亮。后来我曾多次经过折多山口,再也没见到这块牌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6:33,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