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河曲马|查看: 16952|回复: 63
[项目·工程

港媒关注中国启动新西部大开发计划:发展更高层次外向型经济

 [复制链接]
54#
 单木不林 发表于: 2020-5-19 19:53:57|只看该作者

中央再推西部大开发,财税、金融、用地多项政策支持基建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中央再推西部大开发,财税、金融、用地多项政策支持基建

  近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自2000年开始,今年西部大开发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指导意见》从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出发,明确提出36条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文件明确,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澎湃新闻记者发现,文件多次提及基础设施建设,从交通基础设施、科研基础设施到医疗基础设施,并在财税、金融、用地等多方面给与重磅政策支持,“基建”可以说是文件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12次提及“基础设施”
  《指导意见》中,12次提及“基础设施”,从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到促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从加强出海、扶贫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进一步完善口岸、跨境运输和信息通道等开放基础设施;从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到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
  交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
  当前,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47座隧道已全部贯通。作为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拉林铁路2021年建成通车后,将构建起西藏连接川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的大能力快捷通道。长江沿江高铁则是连接上海与四川成都的高速铁路,属国家中长期“八纵八横”铁路通道,建成后将连接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贯通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
  城乡融合方面,《指导意见》则提出,要因地制宜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提升并发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

三项重磅政策支持基建
  为支持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分别从财税、金融和用地三大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财税方面,根据《指导意见》,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在转移支付方面,中央财政向来对西部提供强力支持。以2018年为例,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接近7万亿元,四川省就以4780亿元居首。
  不过《指导意见》强调,考虑西部地区普遍财力较为薄弱的实际,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纳入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计算范畴。这意味着基建项目可以更容易申请政府债券支持。
  金融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依法合规探索建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领域融资风险分担机制。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是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社会资本与政府部门各承担哪部分风险,分担哪些风险留置哪些风险,都是亟需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形成科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用地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继续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合理增加荒山、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建设指标。特别是要加强对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的用地保障。

两大城市群是核心引擎
  以四川成都和重庆市为首的成渝城市群和以西安为首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是本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心所在。《指导意见》明确,两大城市群要协同发展,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
  2020年1月,成渝地区就已经成为中央政策焦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中央首次对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并提出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新要求。
  此外,《指导意见》从加大开放力度的角度分别阐述了西部各省份的具体定位:如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西向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持甘肃、陕西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支持内蒙古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放合作水平。
  还提到,要拓展区际互动合作,支持青海、甘肃等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依托陆桥综合运输通道,加强西北省份与江苏、山东、河南等东中部省份互惠合作。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鼓励广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东西部自由贸易试验区交流合作,加强协同开放。

能源行业的针对性政策
  西部大开发,能源行业与采矿业是其具有自身特点的两大重点行业,对此《指导意见》均有所明确。如在谈及开放时指出,要有序开放制造业,逐步放宽服务业准入,并专门提出“提高采矿业开放水平”。
  能源方面,西电东送历来是西部大开发的传统重点项目,《指导意见》则提出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就地消纳。继续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行动和农网改造升级,提高偏远地区供电能力。
  能源结构转型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煤炭生产与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稳步开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加快煤层气等勘探开发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培育一批清洁能源基地。
  此外,按照《指导意见》,西部地区还要加快北煤南运通道和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建设,继续加强油气支线、终端管网建设。构建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加快建立地下储气库。
  官方支持符合环保、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还特别提出,要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能源领域同样是重点之一。如要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实施丰水期居民生活电能替代等电价政策,促进西部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建立健全天然气弹性价格机制和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
53#
 茅膏菜根分身 发表于: 2020-5-19 15:1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西部大利好,重庆成都西安被委以重任,这些城市被点名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西部大利好,重庆成都西安被委以重任,这些城市被点名 来源:国民经略

  二十年节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磅启动。
  5月17日,《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全文共36条,超过1万字。
  根据《意见》要求,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
  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了实现目标,《意见》推出了方方面面的利好政策和支持措施。那么,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各省、市定位如何?哪些城市被委以重任?
  01
  2000年,西部大开发正式启动。经过一个十年的周期后,2010年《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印发。距离今天,正好又是一个十年。
  对比2000年和2010年的两份指导文件,可以发现一个重大不同──2020版的《意见》,开宗明义地突出了“高质量发展”。这也反映出西部大开发背景的变化。
  事实上,在大开发启动之初,西部地区可谓积贫积弱。因此前两轮的开发,更侧重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通过大项目带动和扶持,比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
  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观。
  比如交通层面,高铁、航空的便利性明显增强,像贵州早就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源自:国民经略

  经济层面,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少西部省份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如图所示,去年GDP增速的前三名贵州、云南、西藏,全都位于西部。
  但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原本就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增长过于粗放弊端逐渐凸显。
  因此,新一轮的开发,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高质量发展”上,也没有像2010年的《意见》那样,设置明确的GDP增长目标。
  除此之外,本次《意见》还一大不同在于,无论是“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还是“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对外开放的力度明显加强,并被摆在了更重要的战略位置。
  这种转变,是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影响。当然更是因为,沿海开放红利式微,而西部内陆通过通道建设,可以扭转区位劣势,从大后方变身开放前沿,收获开放机遇。
  02
  由于区位、生态等诸多限制,西部地区面临着不少天然的发展瓶颈,因此作为纲领文件,《意见》推出了方方面面的政策利好,扶持西部发展。
  比如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若干重大工程,再比如财税、金融支持,用地指标倾斜,“双一流”建设等等,不一而足。

源自:网络

  不过这些政策礼包,并不是平均主义地分给各省市。“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有很强的市场效率导向。在这样的逻辑下,不同地区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也不尽相同。
  比如城市群层面,成渝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被重点点名,要“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
  比如省一级层面,重庆、四川、陕西三省市被重点点名,要“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具体到城市层面,《意见》要求,“提升并发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优先发展大城市、中心城市的思路再次确认。
  西部三大核心,重庆、成都、西安也被委以重任──“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重庆、成都、西安,是成渝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后两者也是四川、陕西的省会。牵引带动西部省市发展的任务,很大程度得落到它们头上。
  而“核心引擎”、“开放高地”、“开发开放枢纽”、“国际门户枢纽”等定位叠加,对于西三角三城而言,标志着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来临。
  比如《意见》提到:
  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加快在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创新载体。
  联系到成渝双圈建设下,重庆和成都共建西部科学城的背景,这或许意味着,上海、合肥、北京、深圳之外,成渝地区距离国家科学中心又近了一步。
  另外《意见》还提到,“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至于沿江高铁、渝昆高铁等重大项目,对成渝等枢纽城市的辐射和影响力,会有更大的提升。
  03
  西部12省市覆盖了全国7成左右的面积,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如此规模庞大的地区,靠三大国家中心城市带动,自然远远不够。
  为了打造多层次的发展结构,几大核心城市群、省和城市之外,其他地区同样收获了不同的战略定位和政策利好:
  推动北部湾、兰州-西宁、呼包鄂榆、宁夏沿黄、黔中、滇中、天山北坡等城市群互动发展。
  对各大城市群的分别点名说明,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将很大程度依赖于城市群战略的进一步强化。
  当然放到全国来看,上述提及的城市群,发展水平比较有限,竞争力、融合度偏低。不过对应的省份和城市,在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独有的区位优势。
  支持甘肃、陕西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支持内蒙古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放合作水平。
  甘肃、陕西的通道、节点位置,贵州、青海的生态优势,内蒙古的经济走廊位置,云南的边境区位,在西部开发开放中,都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好。
  而且,这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所在省往往是最发达的,肩负着辐射带动周边的使命。对此《意见》提到:
  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提高“支撑能力”,也是对强省会(首府)战略的进一步确认。
  强省会(首府)是已经被证明有效的发展模式。由此,从中心城市到城市群,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由点到面的路径,已经相当清晰了。
  04
  每一次大的顶层设计来袭,都是一次区域发展的大洗牌。
  比如随着西部大开发推进,云贵等省市成为经济增长明星,重庆、成都、西安等枢纽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交通完善后,竞争力不断升级,跻身国家中心城市。
  而对西部省市来说,相对于前两轮,这一轮开发的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大量外流的人口不断回流,另一方面,贸易环境变化,各种宏观政策利好叠加,机遇可以说前所未有。
  比如去年,西部省市再次收获了陆海新通道、自贸区(广西、云南)等大礼包,这次再次叠加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红利。
  不仅是中心城市,一些次级城市同样获益。像贵州毕节,同样被单独点名,要“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
  但话说回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只是等、靠、要政策,过度依赖国家的扶持,缺少修炼内功的积极性,和主动出击的意识,发展自然是空谈。
  尤其是在当前区域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沿海城市已率先一步抱团拆墙,通过都市圈、城市群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来虹吸全国各地的经济资源。
  近期的深圳都市圈规划,宁波和舟山的户籍打通,都是新竞争逻辑的体现。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落地之后,重庆和成都同样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局面。

源自:网络

  这其实也是种提醒,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说到底还得主动出击,告别封闭保守和单打独斗,以更开放的视野,融入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像甘肃和青海日前就达成多项协议,宣布共建兰州—西宁城市群,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对甘肃和青海代表的西部“小透明”省市而言,新一轮机遇期来临,转变思维,发展空间才会更加开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2#
 福同享 发表于: 2020-5-19 12:13:34|只看该作者

“西部大开发”升级版发布:探索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西部大开发”升级版发布:探索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西部大开发正在迎来2.0时代。
  5月17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等七个方面提出36条措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意见》要求,确保202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
  分析师指出,作为接下来指导西部大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体现了从此前单纯的开发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转变,未来西部大开发不仅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也将更注重制度和规则的构建。

突出高质量发展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正式拉开序幕。二十年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了四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并于2010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与此前发布的相关文件相比,最新发布的指导意见更加突出了提升发展质量。
  “之前更侧重于如何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等角度。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国家倡导高质量发展、更好改善营商环境的背景下,这份《意见》也明确了这一点,也就是说,西部大开发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符合的,不是简单停留在低层次的开发建设,而是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格局和质量,相当于决策层对西部发展思路的转变。”付一夫分析称。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殷越对界面新闻表示,《意见》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相衔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等措施,推动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达到补短板、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同时,政策也充分考虑到了发挥西部地区独有的优势,打造西部地区核心竞争力,带动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殷越还指出,当前正值“两会”前的政策预热期,《意见》向市场进一步传递了稳增长的信号,或将成为后续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意见》的出台正值“两会”前夕,应该说有很强的信号意义。预计未来西部地区将在国家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加速发展,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

探索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意见》提出,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推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逐步向规则制度型转变。落实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西部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支持区域内企业开展委内加工业务。
  伍超明指出,规则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之一,就是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学习规则和参与规则制定,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来推进开放,属于高水平开放,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在国际规则范围内,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公平竞争,这是我国对外开放深化的表现。
  付一夫也表示,之前开放的核心是商品和要素的流转,现在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要在立法和监管等方面形成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从而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在制度上可以鼓励一些城市和地区迈开步子,打造一批‘试验田’,在这里可以进行一些制度探索与尝试,通过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形成示范效应。”他说。
  《意见》提到,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此外,付一夫提到,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部地区在吸收外资方面有不错的表现,和周边国家起到了很好地联动作用,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所以应该继续强化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上的作用。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速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以人民币计,2018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0.9%,其中,西部地区同比增长18.5%。2019年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较上年增长6.0%,西部地区增速为7.3%。

强基建战略促区域联通
  基础设施投资一直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对于经济基础仍薄弱的西部地区,补齐基建这块“短板”对于稳增长和促进区域互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意见》提出,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动绿色集约发展。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注重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协同发展,继续开好多站点、低票价的“慢火车”。
  《意见》还称,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强出海、扶贫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加强航空口岸和枢纽建设,扩大枢纽机场航权,积极发展通用航空。
  付一夫表示,整体上看尽管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近年来已经有明显提升,但和东部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可以看到,除了传统的“铁公机”外,《意见》还提出加快发展包括物流、通信、完善供应链体系等,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东中西部的联通和交流,进而促进西部经济增长。
  殷越认为,基建投资将从两个方面推动经济增长。首先,基建拉动了当地投资,带动了需求增长。基建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分项之一,加大基建将直接带动建筑、建材等行业的需求,后续有望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发展。其次,基建设施的改善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不同经济区域的连接将更加紧密,有助于形成各类资源和产业的互动,以及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他分析称。

两大城市群将成核心引擎
  虽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如东部,但不同省份之间也存在明显差距。从《意见》看,为了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竞争力,中心城市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从而起到“先进生”带动“后进生”的作用。
  《意见》提到,要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推动北部湾、兰州-西宁、呼包鄂榆、宁夏沿黄、黔中、滇中、天山北坡等城市群互动发展。
  付一夫指出,2019年,成都、重庆都是GDP万亿俱乐部成员,西安GDP也超过了9000亿元。“经济总量达到或接近万亿以后,因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对周边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力会比较大,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带动发展效果。”他说。
  《意见》还要求,因地制宜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提升并发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
  付一夫表示,优先发展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首先能够形成更为强大的资源集聚效应,而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优质高端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将会给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二,能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并有效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有助于市场分工的细化与个体发展空间的拓展;第三,能够发挥出强大的辐射能力,并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
51#
 茅膏菜根分身 发表于: 2020-5-19 09:44:00|只看该作者

西部大开发36条:扩内需、稳外贸“向西而行”

源自:新京报网
原文标题:西部大开发36条:扩内需、稳外贸“向西而行”
⊙周子勋(财经专栏作者) 编辑:孟然 校对:吴兴发

资料图。图文无关。图/视觉中国
  5月1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提出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西部地区再迎巨大的政策利好。

西部可成消费与贸易新高地
  西部大开发并非新政策,2000年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20年的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前疫情冲击经济的特殊背景下,中央重新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宏观价值。
  资料显示,西部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5%,GDP总和占全国的20%左右。疫情发生以来,西部省份整体上显示出较强的抗压能力,一季度GDP增速超过全国总体水平。西部省份产业的特点,确实赋予了其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当地产业主要依靠本地劳动力,对外来人口的依赖性没有沿海地区强。另外,这些西部省份的经济规模本身较小,外向型不明显,因而受疫情冲击不显著。
  眼下,全球疫情蔓延使得外需增长面临空前压力,叠加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当其时。
  《意见》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其中一个贯穿其中的核心议题就是创造内需,刺激国内市场来对冲外部需求萎缩。
  最近,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多次强调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5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过去的实践中,基本都是东部地区领跑,由于经济总量的差距,东部地区在事实上成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地区。结果是,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根据官方统计,2019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1.6%,而中部、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1%、20.7%。
  在当前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普遍放缓的背景下,中西部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快西部落后地区的建设、缩小区域差异,将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新的空间。
  《意见》也特别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这次疫情中,在外贸额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保持基本平稳,对“稳外贸”起到了重要作用。西部培育多年的中欧班列也显示出其战略价值,4月份共开行979列列车,同比增长46%。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贸易通道,在西部培育新的外贸枢纽、建设自贸试验区等举措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向西向南推进开放的步伐将越来越大,我国外贸结构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到头来,随着扩内需、稳外贸“向西而行”,西部省份成为中国消费与贸易新高地,也会此景可期。

加速西部城镇化,需要更多城市群的崛起
  非但如此,中央重新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加速城镇化也是历史性机遇。
  毋庸讳言,中国发展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这也是现代化建设最大的难题。逐步缩小这两大差距,是发展的潜力和富民的动力。缩小城乡差距靠城镇化,缩小区域差异则靠西部开发开放。而两者又是一以贯之的,西部开发同样离不开城镇化,甚至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就是西部开发的重点所在。
  从城镇化水平来看,目前西部地区较低。根据各地统计公报,2019年,西部12个省份中,除了重庆(66.8%)和内蒙古(63.4%)外,其余10个省份均低于60.6%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4个省份的城镇化率甚至低于50%,包括西藏(31.5%)、甘肃(48.49%)、云南(48.91%)和贵州(49.02%)。
  随着中央强调“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等等,均表明西部地区城镇化将加速推进,也意味着西部地区将迎来投资潮。
  毫无疑问,从经济发展来看,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将会是一个重点。可以看到,在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更多意味着转型和升级;而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更多意味着如何建设和发展。有理由相信,在投资、城乡统筹、环保、节能降耗、土地政策、产业转移等各个方面可能会得到更多差异化政策。
  从最近的投资数据变化来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关中”“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其企业发展更具潜力。
  西部开发开放,还需要更多城市群的崛起,让西部地区加速迎来高质量发展时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0#
 录登 发表于: 2020-5-19 02:44:00|只看该作者

西部大开发有“新奔头”

源自:科技日报
  本报评论员
  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因此,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指导意见》从多方面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对创新发展有较多着墨,文件第二部分明确提出,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另外,文件中有20处提到“创新”,10处提到“科技”,10处提到“人才”,9处提到“技术”。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科技、人才等方面存在弱项。西部地区也聚集了一批有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西部地区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发展,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而言,创新仍然是西部地区的“心病”,创新资源依然存在“孔雀东南飞”现象。
  如今,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等,都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需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
  《指导意见》对西部地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加快在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创新载体……这些举措、设想、规划,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得到广泛关注。在这个大潮中,创新发展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西部地区要乘着“东风”,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推动创新发展走向舞台中央,让创新发展成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台柱子”。
49#
 码农最重要 发表于: 2020-5-19 01:33:35|只看该作者

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要闯出一片新天地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要闯出一片新天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这份文件在去年3月19日由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共有36条。
  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见》的核心是强调,在新时代,利用新理念、设立新目标,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传统上,中国以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此线以西地广人稀。现在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3个自治州,总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5%,GDP总和占全国的20%左右。限于地理条件、气候以及人口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与东部发展差距逐步加大,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教育、民生、生态等投入。
  进入新时代后,西部大开发迎来新的局面,那就是要服从国家发展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也就是说,西部大开发不再主要依靠输血,而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实现自我造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改善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首先,《意见》要求,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建设了大量高校以及军工企业,比如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城市,科技基础并不比东部差太多,只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体制和环境的问题,科技人才资源无法利用起来。《意见》提出,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深化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支持“双一流”高校对西部地区开展对口支援。事实上,成都、西安等地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
  其次,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由于地理原因,西部地区开放度不够,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意见》要求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开放力度,通过支持重庆、四川、陕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等措施,提升开放环境;要求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逐步向规则制度型转变,改善营商环境;同时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尤其是加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
  此外,《意见》要求西部地区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不等于高端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它还包括传统产业现代化。西部地区有很多优势产业,比如农业和旅游业。可以推动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全面现代化。旅游资源丰富也不等于旅游业发达,西部地区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完善旅游设施,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告别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意见》继续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央财税支持等西部发展因素。《意见》提出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加强航空口岸和枢纽建设,扩大枢纽机场航权,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等。同时,强调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继续通过加大资金分配系数、提高补助标准或降低地方财政投入比例等方式,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纳入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计算范畴。
  应当说,《意见》在继续强化支持西部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西部地区在新时代通过市场化改革、创新与开放,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水平,实现自我驱动发展。摆脱过去过于依靠向中央要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做法。在当前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与格局的大背景下,西部开发将承担更伟大的意义。西部地区应该借助于当前有利的发展环境,积极作为,勇于改革,闯出一片新天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8#
 小米粒 发表于: 2020-5-19 00:22:49|只看该作者

力挺西部大开发!中央出台36条重磅举措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标题:力挺西部大开发!中央出台36条重磅举措
⊙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易启江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打好三大攻坚战、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等36条具体意见。
  《意见》指出,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意见》要求,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随着《意见》的发布,西部大开发将形成新格局。图为广西钦州港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0f82-itvqcca1762521.jpg  保存到相册

加快川藏铁路等工程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动绿色集约发展。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注重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协同发展,继续开好多站点、低票价的“慢火车”。
  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强出海、扶贫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加强航空口岸和枢纽建设,扩大枢纽机场航权,积极发展通用航空。
  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合理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骨干治理工程和大型灌区工程,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人口分散区域重点小型标准化供水设施建设。

加大地方债支持基建力度
  财税支持方面,《意见》要求,稳妥有序推进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继续通过加大资金分配系数、提高补助标准或降低地方财政投入比例等方式,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意见》指出,考虑重点生态功能区占西部地区比例较大的实际,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资金测算分配办法。考虑西部地区普遍财力较为薄弱的实际,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纳入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计算范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8973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6733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2240亿元。
  《意见》指出,指导推动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调动市县积极性。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赋予西部地区具备条件且有需求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意见》要求,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并与之深度融合,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此外,《意见》指出,实行负面清单与鼓励类产业目录相结合的产业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精细度。在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与分类考核政策相适应。适时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并进行动态调整。继续完善产业转移引导政策,适时更新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的支持力度,自然资源调查计划优先安排西部地区项目。凡有条件在西部地区就地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在当地优先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鼓励新设在西部地区的中央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当地注册。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
47#
 陈卧甫 发表于: 2020-5-19 00:14:00|只看该作者

央视财经评论丨西部大开发!舞台有多大?空间有多大?

源自:央视财经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从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民生、政策支持等六大方面,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36项举措。
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有了更多的升级措施,也有了新格局,新潜力。未来,西部有着怎样的前景?
5月18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一起开评。
  新格局,舞台有多大?
  新闻链接:
  《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刘云中: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在国土空间均衡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刘云中: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昨天,中央发布了西部大开发新的意见,这是新时代里,我国相对空间均衡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东部地区经过产业转型和经济基础的转型取,区域发展得了很大的进步,跟国际联系也非常密切。
  而西部地区随着原材料、能源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经济出现一些困难,在这个时点上出台新的西部大开发的措施,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空间的相对均衡发展,减少区域之间的差距,也是发挥我国差异化经济体、差异化规模经济优势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王冠:西部大开发是一以贯之的战略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对于西部的开发是我国一以贯之的战略。从时间上看,对于西北开发早就已经开始了。在1950年动工了成渝铁路,历时2年修成。之后关于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做,到1964年制定三线建设,大量的科研企业往西部迁移,直到1999年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到了2020年,国家的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三大陆路的中欧班列,全在西部开发的视野范围之内,又比如通过广西,我国和东盟各方面的深度合作。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从空间角度来说,整个国际化的色彩大大加强。
  新潜力,空间有多大?
  刘云中:需要加强中心城市和重要走廊的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这次新的意见有很多升级措施,首先是结合新的开发格局,对重点的发展经济走廊和中心城市给予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方向,比如交通设施的走廊、生态的走廊、中欧班列走向,还有跟一带一路相连的经济走廊重点地区的建设。另外关于中心城市的发展,比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还有很多省会城市、重要的地级城市的发展。
  刘云中: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新意见还有一个升级的亮点在于强调了科技的创新和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包括国家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布局,对西部地区的相对均衡和相对重点的一些设施的支持。
  王冠:尊重市场 尊重人才 找准抓手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如何能让西部吸引更多的人,包括打造更多的市场,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市场主体,这是一个世纪性难题。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胡焕庸线被提出,根据这条线的划分,我国东部面积占30%,人口占超过90%,到了2010年,胡焕庸线依然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沿着传统的市场化格局,人依然往东部走,水往东边流。
  如何去打造城市群,包括打造一个产业集群效应,就非常重要了。就是如何能够把整个产业群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市场主体找到西部的比较优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6#
 跳台 发表于: 2020-5-18 23:44:00|只看该作者

西部大开发迎风口:A股相关概念股受热捧,机构首推基建投资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西部大开发迎风口:A股相关概念股受热捧,机构首推基建投资

  5月18日,西部大开发概念股早盘表现抢眼,午后部分个股涨幅收窄。截至收盘,北新路桥(002307)、西部建设(002302)、西部创业(000557)涨停,西藏天路(600326)、成都路桥(002628)、青松建化(600425)、达刚控股(300103)、重庆路桥(600106)等纷纷跟涨。
  5月1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意见》共七大点,三十六条,超1万字。包括: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快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继续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完善北部湾港口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群;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等。
  国信证券指出,目前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突出,此次政策的出台有望进一步深化补短板的工作重任,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建设和基建项目的落地。
  粤开证券表示,明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对于当地基建股将有一定拉动作用;强调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诸如风电、光伏板块有望提振;另外,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了区域内的企业融资方面的便利程度,对区域内的实体企业整体形成利好,同时券商、投行类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收入也将得到提升,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多家机构均认为,基建投资有望全面发力。
  《意见》表示,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动绿色集约发展。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注重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协同发展,继续开好多站点、低票价的“慢火车”。
  民生证券指出,基建资金面改善,政策面持续释放利好,区域性战略升级有望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中长期来看,2020年~2025年将成西部铁路、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期,建议关注相关细分子行业头部企业以及区域性基建头部企业。
  华创证券认为,尽管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完善,但西部地区仍存在短板。在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基建产业链业绩有望获得需求支撑。
  该机构建议关注:新疆交建(002941)、北新路桥(002307)、重庆路桥(600106)主营公路工程施工;西藏天路(600326)、祁连山(600720)、青松建化(600425)主营水泥产品;高争民爆(002827)是西藏唯一一家民爆企业,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川藏铁路项目;中铁工业(600528)已开展以川藏铁路建设为代表的极端工程新装备、新技术研发,并计划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公司的超大直径15米级岩石隧道掘进机,大直径的竖井钻机,将打破国外纪录,创世界第一。
  方正证券指出,基建仍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线,重点关注传统基建项目包括机械设备、公用事业、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等板块。
  除此之外,该机构认为,“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其企业发展更具潜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将在新时期迎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重点关注四川的电子信息、重庆的汽车、贵州的大数据等新兴优势产业。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重点关注产业扶贫中的农业、旅游、光伏和电商类企业。
45#
 奋斗再奋斗 发表于: 2020-5-18 23:36:14|只看该作者

西部大开发36条:扩内需稳外贸“向西而行”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西部大开发36条:扩内需稳外贸“向西而行”
⊙周子勋(财经专栏作者)

  经济观察
  重新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落后地区的建设,将为扩大“内需”、提振外贸水平提供新的空间。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公布。《意见》提出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西部地区再迎巨大的政策利好。
  众所周知,西部大开发并非新政策,早于2000年就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20年的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当前疫情冲击经济的特殊背景下,中央重新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宏观价值。

西部产业的特点
有较强风险抵御能力

  资料显示,西部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5%,GDP总和占全国的20%左右。疫情发生以来,西部省份整体上显示出较强的抗压能力,一季度GDP增速超过全国总体水平。西部省份产业的特点,确实赋予了其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当地产业主要依靠本地劳动力,对外来人口的依赖性没有沿海地区强。另外,这些西部省份的经济规模本身较小,外向型不明显,因而受疫情冲击不显著。
  眼下,全球疫情蔓延使得外需增长面临空前压力,叠加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当其时。而《意见》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贯穿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创造内需,刺激国内市场来对冲外部需求萎缩,与最近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多次强调的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高度契合。
  就在5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了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西部大开发战略被重新推出,无疑是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地,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

“一带一路”为引领
建设中国经济新高地

  在过去的实践中,基本都是东部地区领跑,由于经济总量的差距,东部地区在事实上成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地区。结果是,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根据官方统计,2019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1.6%,而中部、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1%、20.7%。
  在当前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普遍放缓的背景下,中西部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快西部落后地区的建设、缩小区域差异,将为扩大内需提供新的空间。正如有学者分析的,西部地区在构建网络化空间和链条化产业的发展余地很大,在生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消费等多方面有较大需求,这些需要被充分激活──充分挖潜,对西部发展是机遇,对中国经济也是机遇,那样也能继续增强我国的规模优势。
  不只是挖掘内需。《意见》还特别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这次疫情中,在外贸额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保持基本平稳,对“稳外贸”起到了重要作用。西部培育多年的中欧班列也显示出其战略价值,4月份共开行979列列车,同比增长46%。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贸易通道,在西部培育新的外贸枢纽、建设自贸试验区等举措,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向西推进开放的步伐将越来越大,我国外贸结构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到头来,随着扩内需、稳外贸“向西而行”,不仅西部省份成为中国消费与贸易新高地会此景可期,也必将大力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进一步盘活中国经济的发展潜能与活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0 02:35,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