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是范雨素》一夜成网红,热闹过后是什么?

查看数: 1157 | 评论数: 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7-4-26 08:07

正文摘要:

范雨素:不信文字能改变生活 已习惯靠苦力谋生      范雨素习惯了独来独往,媒体轮番到访让她措手不及。图/刘思维   范雨素在接采访电话,她数不清这是第几个媒体打来的了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 ...

回复

天文星 发表于 2017-4-27 11:31:00

《我是范雨素》一夜成网红,热闹过后是什么?

原文标题:《我是范雨素》一夜成网红,讨论“范雨素们”的理想方式是什么?

  范雨素的文字中,有难能可贵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文学经验的交融,有人赞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清流表达”。怎样让这股清流“流”得更加长久,而不受短暂的消费主义的侵袭和污染?这或许是喜爱范雨素文字的人们应该考虑得更多的问题。
Twvk-fyeqcac2253112.jpg  (文件大小: 24.87 KB, 上传时间: 2017-4-27 11:31, 下载次数: 18)  保存到相册
范雨素的书稿
  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经公众号“正午故事”推送,成为这两天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多人在看过文章第一句话后,就认定,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记述。文章的作者及主人公范雨素,湖北襄阳人,44岁,现在北京做育儿嫂。《我是范雨素》是“正午故事”推送的第二篇范雨素的作品,和她去年发表的处女作《农民大哥》一样,范雨素写的都是她的亲人、身边的人,从哥哥、母亲到她自己。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为什么自己的作品能受到这么人喜爱,范雨素回答,“我觉得我写的东西真实。我忧虑的都是大家所忧虑的,可能这样让大家产生了一种共鸣。”
  “范大姐告诉我,她想写一部长篇小说,这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因为大多数工友更喜欢写写诗歌、散文,小说这种文本和耗时的写作方式,在工人文学中也不常见。听完范大姐的具体想法之后,更是觉得惊奇,她想写几个人物,是她的家里人,写他们前世是某个古代人,今生变成了生活80年代的另一种‘人生’,他们的灵魂又是彼此关联的”,《我是范雨素》走红后,范雨素参加的皮村文学小组志愿者、文学辅导老师张慧瑜这样回忆,“范大姐的这种‘大胆’想法超出了我的文学想象,以至于一时很难找到准确的词汇来描述这究竟该叫什么类型的小说,只能鼓励她有空的时候可以先写出来。”《农民大哥》就是范雨素设想中的这部长篇小说的一部分,在打工间隙时间,她用笔写作,从未想过发表;写《我是范雨素》的出发点是想写母亲,后来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我是范雨素》可以击中那么多人的心?从最基本的文学性上考量,有质感的文学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塑造可能是两个关键因素。“我喜欢范雨素的文章,因为她个性化的语言和观察,因为她性别的视角,因为她‘阅读者-作家’的语言和思考风格。”《我是范雨素》的编辑淡豹将范雨素出色的文学性语言能力归功于她的大量阅读功底。正如《我是范雨素》中,她自己写道,“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文章中记述了范雨素从少年时就开始的大量阅读,也记述了她为女儿以论斤的方式买回了很多书。“这是一种习惯性地借助文学理解生活、早早就在日常生活上叠加了一层文学世界、并让灵魂栖居其中的生活方式。她从幼年开始,长年作高剂量的阅读和思考,非常人能匹及,她的语言也是种由她本人雕琢出的文学语言。”淡豹评价。
  “三代女性,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遭遇到不同的困境,在简单的叙述背后,可谓句句扎心。”张慧瑜指出,在范雨素的作品中,母亲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不仅因为她自己是一位坚强的单亲母亲,而且她也有一位庇护、包容她的母亲。“母亲”的故事也是这篇刷屏文章《我是范雨素》的基本主题,大风大浪都隐藏在平实的叙述背后,不露声色地表现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当下三代女性的命运。“母亲这个形象,是个火辣辣活生生热腾腾的人物。这个人物让每个人想起自己的母亲,可能这些事都没经历过,但总感觉自己的妈妈跟她很像。”有网友这样点评。
  除却文章本身的文学性因素,刷屏背后,不可忽视的可能还有范雨素身上低学历打工者、育儿嫂的身份标签。人们将范雨素与同样出自湖北农村的草根诗人余秀华相提并论,在“惊诧”于她们“竟然”可以写出如此动人诗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某种有色眼镜。范雨素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点,她说,“我的小姐姐腿有残疾,十六七岁的时候写诗写得很好,一个班上的人都在偷偷传抄她的诗,她的高中语文老师送了她一沓很厚很厚的稿纸,让她把诗寄到《诗刊》这种全国性的刊物去发表。我小姐姐坚决不发表,我当时无法理解,自从余秀华红了之后我就理解了我的小姐姐。对于余秀华那首成名作,众人关注的点是残疾、情色,然后才是她的才华。”那么,对于范雨素呢?
  “读者是感性的,永远对写了什么和谁写的充满好奇。如果说范雨素是来自民间的一种文学,那么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则让民间文学的匿名性得以消除,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她的身份和经历。但在范雨素的访谈中,不但能感觉得出她的从容和冷静,还可以看到她的阅读经验、语言方式,她自己更关注的是写作本身,一种作为精神出口与需求的方式。”青年评论家李伟长说,“对范雨素身份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读者对当前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但正如范雨素所说,写小说是出于一种精神欲望,是一种希望,对范雨素们最大的尊敬,是把她当一个作家来看待和讨论,而不是民工作家,或者女农民作家。在此基础上,再来讨论她作品的得与失,才是理想的声音。”
  《我是范雨素》的自传性与这些年越来越受关注的非虚构写作一脉相承,也与乡土文学及城乡对照引发的关注一脉相承,范雨素自认,比起也曾引起转发热潮的“博士生返乡笔记”等内容,她的视角更为“平视”,“他们站在高处俯视,而我就是底层的一份子,我在用我的视角观察他们”。
  对于这种“平视”和“自我观察”的打工者文学,张慧瑜认为,价值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为工友自己,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二是为普通劳动者,在主流文化中很少看到打工者的身影,很多是刻板的印象,而工友们的创作更加生动,更有生活气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无须代言;三是为了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几亿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写在纸上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很轻,却是对劳动者创造世界最丰富的见证;四是为了未来,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文字中,充满了人性的力量和坚韧的野草精神,他们不放弃对尊严、公平的向往,这涉及每个人的未来,也或许是很多人被打动的根本。”
  《我是范雨素》走红后,据说已有两三家出版社想为她出版作品,无数媒体蜂拥前往,各种采访让范雨素应接不暇。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红”和一篇“10万+”留下的痕迹或许是瞬时爆炸,又雁过无痕的。范雨素的文字中,有难能可贵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文学经验的交融,有人赞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清流表达”。怎样让这股清流“流”得更加长久,而不受短暂的消费主义的侵袭和污染?这或许是喜爱范雨素文字的人们应该考虑得更多的问题。(施晨露)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4-27 09:08:00

范雨素刷屏背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令人深思

源自: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杨佩颖)最近两天,一篇《我是范雨素》刷爆朋友圈,一天多时间里,10万+的阅读。作者是在北京当月嫂的湖北妇女。现居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
  平实的故事打动了不少网友,网友“凌”说,世态炎凉,生来悲苦,命运多舛,可这位女士的文字却如一股清流,令人感慨。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激烈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不讨好,不浮夸,就这么平静地娓娓道来。她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5y-f-fyetwtt8873761.png  (文件大小: 270.91 KB, 上传时间: 2017-4-27 09:08, 下载次数: 23)  保存到相册
范雨素。图片来自网络。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范雨素叙述的故事里,很多关于教育的内容,包括她雇主家对孩子的教育,自己家孩子的求学问题,她周围人的教育问题,以及她女儿同学的经历。

打工学校教育质量差 干脆省钱不上
  范雨素在文中提到,大女儿交了两个同龄的不上学的朋友。一个叫丁建平,一个叫李京妮。
  丁建平来自甘肃天水,丁建平不上学是因为妈妈抛弃了爸爸,爸爸生气。爸爸还说,公立学校不让农民工的孩子上,上学只能到打工学校上,这样的学校一学期换好几个老师,教学质量差。反正上不成个器,就省点钱不上。

“黑户”没必要上“黑学校”
  另一个叫李京妮的孩子不上学,是因为她的爸爸在老家有老婆孩子,可还去骗李京妮的妈妈,生了李京妮。李京妮的妈妈发现受骗后,气走了。也不要李京妮了,爸爸是个善良的人,没有抛弃李京妮。可爸爸说,李京妮是个户口也没有的黑孩子,城里的打工学校,都是没办学资格的黑学校,娃子们在里面上,没有教育部的学籍,回老家也不能上高中考大学。李京妮是黑人,没必要再上这黑学籍的学校,来个双料黑。
  对于农民工子女上学面临的这些问题,范雨素认为这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折磨,她在文中说,“我心想,这倒霉催的教育部,谁定的这摧残农民工娃子的政策呢?报纸上说,教育部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下面的学校虚报人数,冒领孩子的义务教学拨款。可教育部为什么不弹劾吏治,非要折磨农民工的娃子?”
2Ek_-fyetwtt8873824.png  (文件大小: 363.11 KB, 上传时间: 2017-4-27 09:08, 下载次数: 26)  保存到相册
北京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后面范雨素又提到打工学校,范雨素写到,她曾在和皮村相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学校工资低,是个人就要。一个月给一千六。后来,小女儿大点儿,可以独立上学,独立回家,独立买食物。我就没再教书了,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六千多,只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小女儿。

为了学籍 女儿无法在附近上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范雨素称,大女儿现在去上海做速记员,自己很独立。小女儿在河北衡水的一个私立学校上初中。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私立学校,为什么会选择衡水的私立学校?范雨素说,之前在杂志上看到这所学校,就送她去了,这样她可以在河北参加高考。否则她没有学籍不能高考。
  范雨素称,皮村附近也有很多“黑学校”,但没有学籍,教学特别差,其实就是找个地方把孩子圈起来。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这样,以后的结果就是去“世界工厂”上班,很苦。
  谈到子女教育,范雨素称很愧疚,给女儿的条件太差了,作为一个母亲很对不起他们。
  范雨素认为,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她说,如果条件好,希望孩子可以上重点大学,像别的家的孩子一样。
  范雨素朴实的文笔和故事,收获了无数人的赞叹和眼泪。文中反映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农民工子女就学、农村的“无妈村”、农村征地补偿等不容忽视。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这句扣问式的感叹引发人思考。生活中到底还有多少个“范雨素”?
  自媒体人熊文称,范雨素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清醒地认识,但那些感动的人把这种认识看成是一种美德,在范雨素的文字中拼命找出当代农民工不屈奋斗的精神来源,然而却很少人看到文字背后是范雨素艰难的打工生活以及女儿无法在附近上学的无奈。
  《人民日报》也刊发评论:《我是范雨素》一文展现出文字表达、文学书写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与力量。但我们却不能因为好看,而忽略了文章指向的个体遭遇、社会问题。从农民工子女就学到农民征地补偿,如若一篇好看的文字,能推动问题的解决、公义的到来,也就能在实现文学社会价值的同时,展现人文精神的另一个向度。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7 19:11,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