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54|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普通人《我是范雨素》一夜成网红,热闹过后是什么?

 [复制链接]
范雨素:不信文字能改变生活 已习惯靠苦力谋生
  

  范雨素习惯了独来独往,媒体轮番到访让她措手不及。图/刘思维
  范雨素在接采访电话,她数不清这是第几个媒体打来的了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句话出自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10万+文章。
  作者就是范雨素,文章是她的小传。文章火了以后,三家出版社来找她,然而,她不相信这件事能改变她的生活。
  文中的主角范雨素出身湖北襄阳农村,现在北京做育儿嫂。
  那么,作者范雨素是谁?

我就是底层群体的一员
  北京时间:《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你想要表达什么?
  范雨素:表达内心的情感。我开始写的名字是母亲,编辑看了以后,说你能不能加一些自己的故事?我就加上了我自己的故事,交给编辑,然后就是他在处理素材。
  北京时间:《农民大哥》和《我是范雨素》编辑的程度各有多少?
  范雨素:《农民大哥》基本没有编辑,《我是范雨素》是编辑排过的。
  北京时间:你知道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吗?
  范雨素:不知道。你知道吗?
  北京时间:这篇文章是你个人一个小传的形式,它里面渗透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农民资深局限性、打工子弟受教育、农民土地问题;而且您的身份比较特殊。以前大家看到底层文学都是作家观察这个群体写的,而你本身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
  范雨素:对,我是平视的。返乡体都是文学博士写的,他们已经跳出这个阶级,站在高处俯视了,而我就是底层的一份子,我在用我的视角观察他们,是平视。
  北京时间:文章中提到了打工子弟受教育难的问题,你的两个女儿分别接受了什么程度的教育?
  范雨素:大女儿上过几年小学。因为条件不好,都没有尝试过让她上学。她有好几个职业资格证书,高级美容师证书,现在在一个上市公司做速记。
  她喜欢看书。她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像生怕它垮下去似的,有一种焦虑感。即便她没接受过学校教育我也特别放心。
  教育有四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实际上我认为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挺差劲的。我不觉得学校教育有多好,我做过小学老师嘛。
  小女儿在河北衡水的一家私立学校。北京有好几千个流动儿童在那个学校上学。在那个学校累极了。在北京没有上学机会,回老家就见不到妈了。
  我的女儿摆脱不了自己的身份,即便她读完大学出来,她依然要忙忙碌碌地求生,只不过不用像我这样,做小时工趴着擦地罢了。
  我让她上学只希望让她的求生方式体面点,我压根不认为她能摆脱什么。
  像我们这种人很多很多。这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是我个人选择的,都是被大环境选择的。
  北京时间: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是被大环境所选择的?
  范雨素:我小时候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是因为大环境不能宽容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女孩,如果大环境不嘲笑一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小女孩,我就会继续上学,有可能读大学,更多可能是考不上,是存在两种可能。但是由于大环境,就没有两种可能,我只有一条路,就是被动地被推向社会。现在农村的社会环境也是这样。
  北京时间:你猜想一下大家为什么会喜欢你写的东西?
  范雨素:我觉得我写的东西真实。我忧虑的都是大家所忧虑的,比如流动儿童上学,还有就是农村的“无妈村”。我没有能力对我提到的所有话题都做什么,只是心里难受,心痛。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到了这些问题,可是什么也不能改变,只是心里难受。可能这样让大家产生一种共鸣吧。

我就是一个社会底层努力求生的弱者
  北京时间: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范雨素:我觉得我性格好,随和,不跟人抬杠。
  北京时间:你是一个完全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命运的一个人吗?
  范雨素:我觉得在婚姻中,我主宰了。我觉得我生活不下去了,我就走开。很多女人她不主宰,她凑合。我不能凑合,这也是来自于家庭的言传身教。
  北京时间:你觉得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
  范雨素:我就是一个社会底层努力求生的弱者。
  北京时间:这种脆弱感来源于哪呢?
  范雨素:因为我生存比较艰难,而且是那类受人歧视的人。但我心灵强大能够抵挡这种歧视。
  北京时间:什么事情刺痛了你,让你感觉被歧视?
  范雨素:做小时工做保姆,人家都用那种眼神看你,但你为了生活必须坚持干下去,因为孩子要吃饭你不能说三天两头不干了,你必须要坚强。
  和雇主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他们在你面前摆一盘便宜的素菜,他们吃好吃的。虽然你不会在意这种吃喝,但你心里会难受。有时候跟雇主去亲戚家里吃饭,等到你吃饭的时候,雇主的亲戚给你拿出一双一次性筷子。唉,这种时候我就会有被刺痛的感觉。
  做住家的阿姨是这样,个别人家是这样。小时工保姆流动性很强,这家干几个月那家干几个月。
  北京时间:雇主怎么称呼你?
  范雨素:比我年龄大的叫我小范,比我年龄小的叫我范姐。还有的直接用那种保姆的称呼,阿姨这种。
  北京时间:范雨素是你身份证上的名字吗?
  范雨素:是的。
  北京时间:雇主有没有说过你的名字特别?
  范雨素:没有一个人提我的名字,没有一个人说我的名字特别。你觉得我的名字特别呀?
  北京时间:雇主知道你有文学爱好吗?
  范雨素:有的雇主知道我会背很多很多的古诗,别的就没有了。没有深聊过,从来没有深厚友谊,就是萍水相逢。
  北京时间:你面对自己的处境,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范雨素:我是一个弱者,我什么都不能改变,我只能给弱者一个笑容,一个拥抱,这是我能做的全部。我只能坦坦荡荡接受。
  北京时间:你现在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范雨素:六七点起床做小时工,活多多做点,活少少做点。回来之后看小说,在手机上听古诗吟诵。这一段时间,迷上了吟诵,特别喜欢听。这种曲调跟自己的心境一模一样,就好像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就产生一种情愫了。
  北京时间:现在生活里最让你期待的内容是什么?
  范雨素:没有,真的没有。
  北京时间:做什么事让你愉悦?
  范雨素:拿起笔,抄一抄诗经,抄一抄古诗。

我理解余秀华
  北京时间:文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范雨素:文学就是一个港湾似的,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本书就好像可以休息似的。心境烦躁,过得很苦的时候,可以逃避。相当于喜欢唱歌的人去歌厅一样,从来没有把它当做一个什么理想。
  北京时间:苦的来源是什么?
  范雨素:有时候有压力。比如你照顾雇主的孩子,要特别特别小心翼翼,不能磕着碰着,那种压力是很大的。如果磕了碰了,人家会想复杂。
  北京时间:你有文学爱好这件事家人知道吗?
  范雨素:我小姐姐知道。别的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她不知道。
  北京时间:女儿读过你的作品吗?
  范雨素:我写的农民大哥她读过,说写得好。其实我自己不觉得写得好。是我的长篇小说的一个节选,那个小说叫《久别重逢》。
  北京时间:这个小说是什么题材,写什么的?
  范雨素:魔幻现实题材,讲村子里的两家人自己家和舅舅一家。我写的小说中心思想就是反反复复地讲灵魂,讲帝王将相和升斗小民都是同一个灵魂。没有涉及城市的内容。
  北京时间:有读者吗?
  范雨素:没有。因为是手稿,没有人看过。
  北京时间:你心中的第一读者是谁?
  范雨素:我的大女儿。但她没有看,因为是手写的,她是做速记的,不愿意看手写的。
  北京时间:会失落吗?
  范雨素:不失落,我压根没把这当回事,哈哈。
  北京时间:写这个小说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范雨素:人活着总要有点事做吧,我挣钱是为了让自己吃饭让孩子吃饭,这是生理欲望。写小说是出于一种精神欲望,是一种希望,就像罗素说的,有事做、有希望、能爱人。写小说就是有事做了,做了一件和吃饭无关的事。如果活着就是为了赚钱才动弹,好像觉得特别累似的。因为我没上过学的原因,我对文字也不知性,也没有想过发表。
  北京时间:你最喜欢的小说是哪篇?
  范雨素:以前最喜欢闫真的《沧浪之水》,现在喜欢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北京时间:皮村的李若、郭福来都是被媒体报道过的写作者,你看他们的作品和读作家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范雨素:我喜欢读他们的作品,亲切。
  北京时间:有没有读过打工作家的作品?对他们的作品有共鸣吗?
  范雨素:我买过郑晓琼的诗集。那本诗集里有一首诗叫《田建英》,田建英是一个从四川来的捡瓶子的中年妇女,她有好几个孩子,孩子的命运基本上都特别悲惨。我看的时候哭了,有共鸣。
  北京时间:余秀华跟你都是出身湖北农村,你对她的走红怎么看?
  范雨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你无法理解那个人。记者采访余秀华的时候,她是极度不配合的,她大笑、怪叫。我理解她,她是个身体残疾的人。她出名的那首诗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些媒体关注的点是残疾、情色,然后才是她的才华。
  我的小姐姐腿有残疾,十六七岁的时候写诗写得很好,一个班上的人都在偷偷传抄她的诗,她的高中语文老师送了她一沓很厚很厚的稿纸,让她把诗寄到《诗刊》这种全国性的刊物去发表。我小姐姐坚决不发表,我当时无法理解,自从余秀华红了之后我就理解了我的小姐姐。

我渴望安全感和尊严
  北京时间:你对哪些群体有想书写的欲望?
  范雨素:对工友有书写的欲望。比如说郭福来,小海,小付,他们都很有特点。慧瑜老师给小海出了一本诗集,他的诗写的特别好。
  北京时间:有没有想过写其他阶层的人?
  范雨素:从来没想过。比如我的雇主就是另一个阶层的人,我和他们没有共鸣,我也压根不想理解他们在想什么。
  北京时间:你怎么看待阶层固化?
  范雨素:我不觉得阶层怎么固化,大家都是焦虑的。一场大病,一场金融风暴,大家可能都会一贫如洗,只有少数几个人掌握财务。所谓中产看不起农民,我觉得他在自己哄自己。我觉得大家的财富之间并没有多大区别。
  北京时间:年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如果能够接受好的教育,会希望做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范雨素:经常想,我要接受好的教育,可能有一份体面的职业,不会颠沛流离,也有可能能够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北京时间:婚姻有什么遗憾?
  范雨素:我觉得不是我没经营好,是我找错了人,不是一路的人。当时自己的条件很差,还有就是年轻的时候比较糊涂,看人看不清楚。我们那个房东年龄大了,看人火眼金睛,年轻的时候人会糊涂一些。
  北京时间:为什么搬到皮村来?
  范雨素:这里房租便宜,不拆迁。我知道这有一个特别好的公益组织,我也知道这里的人特别好。
  我渴望一个让我感到安全的环境。
  北京时间:你现在住的环境怎么样?
  范雨素:一个四合院,我住在南向的一间房。8平米的屋子,300元一个月。那个屋子到了冬天特别好!南向有一面玻璃墙,玻璃厚极了!冬天吸收热量,那么强烈的阳光,冬天住在那间屋子里特别幸福。
  房东的狗特别好,每次看着我都用前爪抱着我的腿。那房子特别安全,安全极了!特别有安全感。每个人的脸都长得比我善良。安全感对我特别重要,住在那样的房子里夜里不关门都是安全的。
  北京时间:这种安全感是不是跟尊严有关?
  范雨素:对对,来到这个院子里我觉得我有尊严,没有人歧视我。
  北京时间:你介意别人提“底层阶级”吗?
  范雨素:我不舒服,我不喜欢那种作家,以高高在上的笔法写底层。我是很不舒服的。我还跟文学小组的慧瑜老师抗议:我说怎么可以这样写啊!他真的比我们高贵吗?
  北京时间:文章火了以后有什么变化?
  范雨素:我今天原本要做小时工,因为数不过来的媒体找我,只能请假了。昨天三家出版社来找我,我都没有写过东西呀!
  北京时间:女儿怎么看待你的文章火了这件事?
  范雨素:我在微信上给她说的,她跟旁观者看你好玩一样。啥也没说,没感觉。
  北京时间:她怎么评价你的这篇文章?
  范雨素:她没有任何评价。原来《农民大哥》发出来她还说我写得好。这篇没有评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北京时间:文章走红会改变你以后的生活吗?
  范雨素:我不相信它会有什么改变,我年龄大了没有什么痴心妄想了,我只希望这件事能尽快结束。我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我不适应有这么多人关注我。我对文字没有自信,我也没想过靠文字改变生活,我也习惯了靠苦力谋生了,而且我对劳动并不惧怕。做小时工、育儿嫂也不是最低的工资,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作者:刘思维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我很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我很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女子手机存亡夫旧照用6年 外出买菜不慎被偷 6岁男孩在妹妹出生后一而再往玩偶上扎牙签
2# 四姑娘山
 楼主|我很牛 发表于: 2017-4-27 09:07:01|只看该作者

范雨素一夜爆红后压力过大 已躲入深山

源自:重庆晨报
  44岁的湖北人范雨素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她的名字迅速蹿红社交平台。
  4月24日,微信公众号“正午故事”发布了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一天之内,这篇自传体小说刷爆社交平台,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
  文章爆红,外界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让范雨素措手不及。25日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范雨素多次强调“这是一次偶然事件,出名很意外”。昨日下午,记者经过多方求证,了解到范雨素因压力过大,现已离开北京皮村,“躲”进深山,暂时不愿和外界有更多接触。

文章爆红 源于真情实感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范雨素在文章中不仅写母亲、写哥哥,更写自己。
  面对《我是范雨素》的走红,范雨素觉得是因为源于自己的真实经历,不仅融入了感情,更写出了“我内心的看法,比如关心‘无妈村’的儿童,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到他们。”
  有人说,写自己的故事最难,但范雨素的创作过程却一路坦荡。“一个月前,我几小时便写完《我是范雨素》(母亲部分)。”因为当时觉得“没人看”,所以她写得毫不纠结。
  范雨素在湖北襄阳打伙村的家中排行老幺,因生于菊花盛开的时节,母亲便“随意”为她取名“范菊人”。六七岁时,范菊人学会了看小说;十二岁,她看了当年最流行的言情小说《烟雨濛濛》,便自作主张改名为范雨素。同年,她在房间目之所及的白纸上写下“赤脚走天涯”。
  二十岁,范雨素辞掉家乡民办教师的工作来到北京。她说,她要看看大世界。但到北京的她并不顺利,蹉跎两年后便草草把自己嫁了,生了两个女儿。因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她带着女儿回到襄阳,虽然母亲没有任何异样,但大哥哥却像躲瘟疫一样让她赶紧走。
  无 奈之下,她带着两个孩子再次来到京城,做了育儿嫂,每周休一天;而现在,她成为了“时间更灵活也更自由”的家政小时工。范雨素平日不爱逛街看电视,一有闲 暇就看书。受她影响,大女儿也特别爱看书。范雨素陆陆续续给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条件差,没有能力让孩子接受很好的学校教育。”范雨素说,20岁的大女 儿已经工作,“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速记,成了年薪9万的白领。”小女儿则在河北衡水一家私立学校上学。

参加文学小组 尝试摸索着写作
  皮村是位于北京东五环和东六环之间的一个“城中村”。两万多人口中,外来务工人员占据了绝大部分,范雨素是其中一员。
  同 是来自湖北的农村女性,范雨素免不了会被大家拿来与此前爆红的农民诗人余秀华做比较。范雨素谦虚地表示自己不仅不会写诗歌,还跟余秀华老师“差距很远”。即便如此,很多网友读完文章后,依然感慨这是一篇让靠笔吃饭的人都会绝望的文字,是“老天爷赏饭吃”。但范雨素不赞同,“我对文字一直很不自信,初一就辍 学了。”
  2014年,范雨素加入皮村文学小组,成员都是外来打工人员。和小组的大多数人一样,范雨素以前几乎没有写作经验,用她自己的 话说就是“从来没写过”。秋天的时候,中国艺术研究院老师张慧瑜来到文学小组义务为工友们上写作课。在其指导下,范雨素接触到了小说架构和写作技巧。一年 左右的光景,她开始尝试写小说。老师张慧瑜认为,范雨素与他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阅读积淀。“阅读是范雨素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不仅 构成了和人生经验相平行的另一条线,更影响着她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张慧瑜说,“范雨素用节制的语言叙述了人生的曲折,用不经意把生活遭遇的波澜传递了 出来。”
  这种“不经意”,也是网友对范雨素最大的“褒扬”。对于这种表达方式,范雨素说这并非刻意举重若轻,只是受过太多的苦,连苦本身也变成一种平淡的生活。

新作讲述灵魂 是“魔幻纪实体”
  写作如今贯穿于范雨素的生活,她有时间就提笔写长篇小说,写家乡亲朋的前世今生。
  “长篇的名字叫《久别重逢》,这是一个讲述灵魂的故事,我把自己的这种写作体裁称为‘魔幻纪实体’。”范雨素说,“小说中的乡亲们在前世是帝王将相,今生却是草芥小民,他们现在的精气神都带有前世的影子。”
  2016年5月20日,在“正午故事”发表的《农民大哥》正是范雨素长篇小说的节选。对这篇“自娱”的小说,范雨素“总是不满意”,虽然早已完成初稿,但还想改得更好,迟迟不愿全文拿出,“目前已有5家出版社联系我,但选择哪家,我也很为难。”
  在向范雨素约稿的淡豹眼中,她是“湖北女作家”“居住在北京的女作家”,也有网友将范雨素称作“来自大地的诗人”,但范雨素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农民作家”,“没有想过通过写作来改变命运,写作是我的精神欲望,这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一夜爆红 这是生命中的“沙尘暴”
  “看着文章的阅读量像火箭一样蹭蹭上升,我有点害怕!”在北京皮村租来的小屋里,范雨素有些慌,“早知道这么火,我就不写了,我不想出名。”
  24日下午开始,十多家媒体和出版社蜂拥而至,尽管已经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采访,但范雨素还是在电话中强调,“我真的很不适应媒体采访,但大家都不容易,我一定要保持尊重。”
  这位来自湖北农村的女性离乡多年,在经历民办教师、服务员、潘家园摆摊儿、育儿嫂等多种工作后,发现自己不能相信别人了,早已丧失安全感的她在文章中说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更曾“对照心理学书籍给自己治病”。
  范雨素说,很感谢网友的鼓励和支持,但自己早已习惯独来独往的寂寞生活,对于现在的关注“太不习惯”。“雨素说,这是她生命中偶遇的沙尘暴。”认识范雨素多年的孙恒透露,她不停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外界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让她措手不及。
  昨日下午,成都晚报记者经多方求证,了解到范雨素因压力过大,目前已离开北京皮村,“躲”进深山,暂时不愿再和外界有更多的接触。记者尝试联系范雨素,但截至记者发稿,她的电话仍处于关机状态。

记者手记
  范雨素并非一位经验丰富的写作者,但她对文字的把握有自觉意识。《我是范雨素》字里行间没有悲情渲染,多是坦然面对,人生的曲折不幸在轻盈的笔触下显得既疏离又真实。
  范雨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采访中,周围人的评价几乎都指向“内心强大”“坚韧坦然”。她认命又不认命,改变能改变的,尽量顽强地生存。但范雨素说,她从未想过靠文学改变命运,只是单纯地想写作而已,如同吃饭是满足生理需求,写作则是满足精神欲望。
  昨日,当我们得知范雨素因压力过大暂时“躲”入深山时,心中自是无比担心。喧闹之后,希望她仍有一方自留地,通过文学创作,坚持自己对自己的诉说,审视自己的生活与梦想。
⊙记者:王雅妮 苏旸

源自:成都晚报
3# 峨眉山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4-27 09:08:00|只看该作者

范雨素刷屏背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令人深思

源自: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杨佩颖)最近两天,一篇《我是范雨素》刷爆朋友圈,一天多时间里,10万+的阅读。作者是在北京当月嫂的湖北妇女。现居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
  平实的故事打动了不少网友,网友“凌”说,世态炎凉,生来悲苦,命运多舛,可这位女士的文字却如一股清流,令人感慨。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激烈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不讨好,不浮夸,就这么平静地娓娓道来。她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范雨素。图片来自网络。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范雨素叙述的故事里,很多关于教育的内容,包括她雇主家对孩子的教育,自己家孩子的求学问题,她周围人的教育问题,以及她女儿同学的经历。

打工学校教育质量差 干脆省钱不上
  范雨素在文中提到,大女儿交了两个同龄的不上学的朋友。一个叫丁建平,一个叫李京妮。
  丁建平来自甘肃天水,丁建平不上学是因为妈妈抛弃了爸爸,爸爸生气。爸爸还说,公立学校不让农民工的孩子上,上学只能到打工学校上,这样的学校一学期换好几个老师,教学质量差。反正上不成个器,就省点钱不上。

“黑户”没必要上“黑学校”
  另一个叫李京妮的孩子不上学,是因为她的爸爸在老家有老婆孩子,可还去骗李京妮的妈妈,生了李京妮。李京妮的妈妈发现受骗后,气走了。也不要李京妮了,爸爸是个善良的人,没有抛弃李京妮。可爸爸说,李京妮是个户口也没有的黑孩子,城里的打工学校,都是没办学资格的黑学校,娃子们在里面上,没有教育部的学籍,回老家也不能上高中考大学。李京妮是黑人,没必要再上这黑学籍的学校,来个双料黑。
  对于农民工子女上学面临的这些问题,范雨素认为这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折磨,她在文中说,“我心想,这倒霉催的教育部,谁定的这摧残农民工娃子的政策呢?报纸上说,教育部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下面的学校虚报人数,冒领孩子的义务教学拨款。可教育部为什么不弹劾吏治,非要折磨农民工的娃子?”
北京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后面范雨素又提到打工学校,范雨素写到,她曾在和皮村相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学校工资低,是个人就要。一个月给一千六。后来,小女儿大点儿,可以独立上学,独立回家,独立买食物。我就没再教书了,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六千多,只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小女儿。

为了学籍 女儿无法在附近上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范雨素称,大女儿现在去上海做速记员,自己很独立。小女儿在河北衡水的一个私立学校上初中。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私立学校,为什么会选择衡水的私立学校?范雨素说,之前在杂志上看到这所学校,就送她去了,这样她可以在河北参加高考。否则她没有学籍不能高考。
  范雨素称,皮村附近也有很多“黑学校”,但没有学籍,教学特别差,其实就是找个地方把孩子圈起来。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这样,以后的结果就是去“世界工厂”上班,很苦。
  谈到子女教育,范雨素称很愧疚,给女儿的条件太差了,作为一个母亲很对不起他们。
  范雨素认为,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她说,如果条件好,希望孩子可以上重点大学,像别的家的孩子一样。
  范雨素朴实的文笔和故事,收获了无数人的赞叹和眼泪。文中反映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农民工子女就学、农村的“无妈村”、农村征地补偿等不容忽视。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这句扣问式的感叹引发人思考。生活中到底还有多少个“范雨素”?
  自媒体人熊文称,范雨素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清醒地认识,但那些感动的人把这种认识看成是一种美德,在范雨素的文字中拼命找出当代农民工不屈奋斗的精神来源,然而却很少人看到文字背后是范雨素艰难的打工生活以及女儿无法在附近上学的无奈。
  《人民日报》也刊发评论:《我是范雨素》一文展现出文字表达、文学书写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与力量。但我们却不能因为好看,而忽略了文章指向的个体遭遇、社会问题。从农民工子女就学到农民征地补偿,如若一篇好看的文字,能推动问题的解决、公义的到来,也就能在实现文学社会价值的同时,展现人文精神的另一个向度。
4# 金佛山
 天文星 发表于: 2017-4-27 11:31:00|只看该作者

《我是范雨素》一夜成网红,热闹过后是什么?

原文标题:《我是范雨素》一夜成网红,讨论“范雨素们”的理想方式是什么?

  范雨素的文字中,有难能可贵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文学经验的交融,有人赞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清流表达”。怎样让这股清流“流”得更加长久,而不受短暂的消费主义的侵袭和污染?这或许是喜爱范雨素文字的人们应该考虑得更多的问题。
范雨素的书稿
  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经公众号“正午故事”推送,成为这两天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多人在看过文章第一句话后,就认定,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记述。文章的作者及主人公范雨素,湖北襄阳人,44岁,现在北京做育儿嫂。《我是范雨素》是“正午故事”推送的第二篇范雨素的作品,和她去年发表的处女作《农民大哥》一样,范雨素写的都是她的亲人、身边的人,从哥哥、母亲到她自己。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为什么自己的作品能受到这么人喜爱,范雨素回答,“我觉得我写的东西真实。我忧虑的都是大家所忧虑的,可能这样让大家产生了一种共鸣。”
  “范大姐告诉我,她想写一部长篇小说,这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因为大多数工友更喜欢写写诗歌、散文,小说这种文本和耗时的写作方式,在工人文学中也不常见。听完范大姐的具体想法之后,更是觉得惊奇,她想写几个人物,是她的家里人,写他们前世是某个古代人,今生变成了生活80年代的另一种‘人生’,他们的灵魂又是彼此关联的”,《我是范雨素》走红后,范雨素参加的皮村文学小组志愿者、文学辅导老师张慧瑜这样回忆,“范大姐的这种‘大胆’想法超出了我的文学想象,以至于一时很难找到准确的词汇来描述这究竟该叫什么类型的小说,只能鼓励她有空的时候可以先写出来。”《农民大哥》就是范雨素设想中的这部长篇小说的一部分,在打工间隙时间,她用笔写作,从未想过发表;写《我是范雨素》的出发点是想写母亲,后来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我是范雨素》可以击中那么多人的心?从最基本的文学性上考量,有质感的文学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塑造可能是两个关键因素。“我喜欢范雨素的文章,因为她个性化的语言和观察,因为她性别的视角,因为她‘阅读者-作家’的语言和思考风格。”《我是范雨素》的编辑淡豹将范雨素出色的文学性语言能力归功于她的大量阅读功底。正如《我是范雨素》中,她自己写道,“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文章中记述了范雨素从少年时就开始的大量阅读,也记述了她为女儿以论斤的方式买回了很多书。“这是一种习惯性地借助文学理解生活、早早就在日常生活上叠加了一层文学世界、并让灵魂栖居其中的生活方式。她从幼年开始,长年作高剂量的阅读和思考,非常人能匹及,她的语言也是种由她本人雕琢出的文学语言。”淡豹评价。
  “三代女性,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遭遇到不同的困境,在简单的叙述背后,可谓句句扎心。”张慧瑜指出,在范雨素的作品中,母亲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不仅因为她自己是一位坚强的单亲母亲,而且她也有一位庇护、包容她的母亲。“母亲”的故事也是这篇刷屏文章《我是范雨素》的基本主题,大风大浪都隐藏在平实的叙述背后,不露声色地表现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当下三代女性的命运。“母亲这个形象,是个火辣辣活生生热腾腾的人物。这个人物让每个人想起自己的母亲,可能这些事都没经历过,但总感觉自己的妈妈跟她很像。”有网友这样点评。
  除却文章本身的文学性因素,刷屏背后,不可忽视的可能还有范雨素身上低学历打工者、育儿嫂的身份标签。人们将范雨素与同样出自湖北农村的草根诗人余秀华相提并论,在“惊诧”于她们“竟然”可以写出如此动人诗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某种有色眼镜。范雨素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点,她说,“我的小姐姐腿有残疾,十六七岁的时候写诗写得很好,一个班上的人都在偷偷传抄她的诗,她的高中语文老师送了她一沓很厚很厚的稿纸,让她把诗寄到《诗刊》这种全国性的刊物去发表。我小姐姐坚决不发表,我当时无法理解,自从余秀华红了之后我就理解了我的小姐姐。对于余秀华那首成名作,众人关注的点是残疾、情色,然后才是她的才华。”那么,对于范雨素呢?
  “读者是感性的,永远对写了什么和谁写的充满好奇。如果说范雨素是来自民间的一种文学,那么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则让民间文学的匿名性得以消除,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她的身份和经历。但在范雨素的访谈中,不但能感觉得出她的从容和冷静,还可以看到她的阅读经验、语言方式,她自己更关注的是写作本身,一种作为精神出口与需求的方式。”青年评论家李伟长说,“对范雨素身份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读者对当前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但正如范雨素所说,写小说是出于一种精神欲望,是一种希望,对范雨素们最大的尊敬,是把她当一个作家来看待和讨论,而不是民工作家,或者女农民作家。在此基础上,再来讨论她作品的得与失,才是理想的声音。”
  《我是范雨素》的自传性与这些年越来越受关注的非虚构写作一脉相承,也与乡土文学及城乡对照引发的关注一脉相承,范雨素自认,比起也曾引起转发热潮的“博士生返乡笔记”等内容,她的视角更为“平视”,“他们站在高处俯视,而我就是底层的一份子,我在用我的视角观察他们”。
  对于这种“平视”和“自我观察”的打工者文学,张慧瑜认为,价值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为工友自己,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二是为普通劳动者,在主流文化中很少看到打工者的身影,很多是刻板的印象,而工友们的创作更加生动,更有生活气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无须代言;三是为了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几亿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写在纸上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很轻,却是对劳动者创造世界最丰富的见证;四是为了未来,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文字中,充满了人性的力量和坚韧的野草精神,他们不放弃对尊严、公平的向往,这涉及每个人的未来,也或许是很多人被打动的根本。”
  《我是范雨素》走红后,据说已有两三家出版社想为她出版作品,无数媒体蜂拥前往,各种采访让范雨素应接不暇。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红”和一篇“10万+”留下的痕迹或许是瞬时爆炸,又雁过无痕的。范雨素的文字中,有难能可贵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文学经验的交融,有人赞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清流表达”。怎样让这股清流“流”得更加长久,而不受短暂的消费主义的侵袭和污染?这或许是喜爱范雨素文字的人们应该考虑得更多的问题。(施晨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00:14, Processed in 0.2808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