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73|回复: 5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建筑师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我们这代建筑师的启蒙者

 [复制链接]
  贝聿铭,(1917.4.26~2019.5.16),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于家中去世,享年102岁。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独一无二哦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独一无二哦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吃掉疾病衰老才能来得慢些 年轻宅女老了更容易痴呆
50#
 独听风语 发表于: 2019-5-17 23:21:3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我们这代建筑师的启蒙者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

贝聿铭在卢浮宫金字塔前。图片来自卢浮宫博物馆微博
  美国时间周四(5月16日)凌晨两点,“世界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在医院去世,享年102岁。他的弟子林兵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的,走得很安详。”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被媒体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他对故乡的记忆是鸡头米、腌笃鲜、红烧肉、也是狮子林、西花桥巷、还有八岁时从祖父那儿得到的教诲──“全力以赴”。
  17岁,贝聿铭前往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38岁时,他建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此后一生,他将自己设计的建筑留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
贝聿铭小时候在狮子林。
  1979年,由贝聿铭设计的美国肯尼迪图书馆,耗时15年最终建成。这座黑白分明、由纯粹几何形态构成的现代建筑轰动了美国建筑界,开启了“贝聿铭年”。
  同年,在远离故国40多年后,贝聿铭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他向挚友陈从周分享从地形、建筑位置、庭园设想到树木保存的方方面面。竣工之时,有记者问陈从周:“对于香山饭店,你从建筑角度来说有什么看法?”陈从周回答:“雅洁明静,得清新之致。”
  贝聿铭向世人展现他的建筑观:“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如果将建筑简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
  但他也曾遭受质疑。1983年,法国卢浮宫翻修扩建,贝聿铭设计的新建金字塔形入口,遭到90%的法国人反对,连法国文化部长都公开批评,卢浮宫前的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
  五年后,玻璃金字塔落成,贝聿铭被授予法国荣誉骑士勋章。他却只是回应:“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那对于他是一段艰难的岁月,”他的儿子贝礼中在后来向媒体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可是,他非常自信,他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理解各种不同的争议。争议对他而言不是压力,而是说服他人的挑战,他有很强的说服他人的能力。”
  贝聿铭在建筑上的这一行事原则,在后来回到卢浮宫的一场讲座,充分展现。“建筑师要坚持自己,如果成功了,很好,如果不成功,就再试一次。”
  2002年,85岁高龄之时,贝聿铭回到故乡,“给自己一个了解老家的机会”,他设计建成自称“最疼爱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建造的四年间,他一共回到苏州五次。直到百岁之际,他还常常会问自己的弟子林兵:苏州怎么样?想再尝一尝儿时鸡头米的味道。
2006年10月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实生活中,贝聿铭有四名子女。他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他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儿子还是选择继承父亲的职业。
  贝礼中对媒体说起,在父亲那里学到的东西比在学校里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有用。“它让我知道,要设计好的建筑,不仅仅需要创意,还要有训练、要遵守规则,那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尽管作为公众视野中的一代大师,但跟随贝聿铭几十年的助手依然说:“贝聿铭交游甚广,但他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包裹得严严实实,能透过层层围墙、重重密室真正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对贝聿铭一无所知,虽然我与他相识已有30多年。”
  《贝聿铭谈贝聿铭》的作者盖软·冯·波姆在深入访谈他五年后感慨,“宇宙和贝聿铭之间有个共同点:我们对二者皆了解甚微。”
  这位建筑大师只把自己的一切展现在建筑中。我们采访了几位建筑师,他们向剥洋葱讲述了贝聿铭的建筑和他的不同侧面。

“喜欢吃红烧肉,想回国吃好吃的”
  林兵,贝聿铭弟子,1998年至2010年在贝聿铭所创办的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任职
  我是(北京时间)今天早上知道贝先生去世的,他的儿子也给我打了电话。我得知,先生是在美国时间周四(5月16日)凌晨两点,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最后是在医院,年纪大了,各方面功能可能衰竭,但走得很安详,没什么痛苦。
  我最后一次见到贝先生是在今年3月底,我去家里看他。他状态很好,讲话兴致很足。我和他待了一个多小时,一起吃了午餐,聊了会儿天。
晚年贝聿铭。
  他关心吃的,一直很怀念中国菜,特别是比较讲究的中国菜。在美国很难吃到非常入口的,所以他经常跟我说想到香港、苏州去吃好吃的东西。
  他很喜欢粤菜,也很喜欢苏帮菜,特别喜欢红烧肉。以前有机会到苏州的时候,他还喜欢吃苏州的鸡头米,这当然在美国吃不到,也就是想想。
  那天拜访,他请了中国厨师为他做菜。有红烧肉,还有江浙一带的腌笃鲜──笋、百叶和鲜肉,他吃得津津有味。我们还喝了点啤酒。他喜欢喝红酒,如果吃西餐就喝红酒,吃中餐喝点黄酒,吃日料喝点清酒。他饭量一直不大,吃得不多,但对于一个100多岁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大了。
  我们什么都聊,唯一不聊的可能就是工作。
  以前,我是他的助手,几年前我去见他,他也会问问我们在做什么东西。有时候,我们也会聊起此前做的一些项目,比如说苏州博物馆。后来,更多聊的是其他方面而不是工作。他会跟我聊聊自己小时候中国的事情,比如苏州、他的老家等等。
  贝先生最后一次回国,应该是2012年来香港。那时候他在日本美秀美术馆边上做了一个小殿堂,应该说是他最后的作品。
  最后一次来大陆是在2006年来苏州,当时做苏州博物馆。从2002年到2006年,苏州博物馆建造期间,他一共来了五次苏州。我当时代表贝氏事务所及贝聿铭先生担任苏州博物馆项目驻现场代表。
  贝先生建造苏州博物馆并没有简单地想到建筑本身。他考虑的是建筑跟周边环境的融合,跟苏州历史的融合。同时,他也会想到未来的营运等问题。业主想不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
苏州博物馆。李俊锋摄
  就建筑而言,他从来没有单单为做建筑而做建筑,相反他是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觉得他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跟这方面也有直接的关系。
  他一直说,他做的一切,希望大家在建筑当中去感受。我记得苏州博物馆完成后,我回美国,他问我大家喜欢吗?我告诉他,苏博开幕的第二天,有一位老人去,说觉得很舒服。贝先生说,这个感觉是最好的褒奖。
  其实在2006年离开中国的前一天,贝先生曾提出想在下午4点前去苏州博物馆,一个人走走看看。因为他很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和观众的关系,观众走在博物馆里,他也想在旁边观察一下。同时,他也希望自己最后能再看苏州博物馆一眼。
  那天下午他去了,但不是一个人,有记者、领导什么的,很难有机会自己单独一个人。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事。
  2006年,先生离开苏州的时候,已经90多岁了,年纪大了,很少有机会再回来了。他一直说想回中国再看看,最近一次看到我还在说这个事。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先生推崇的是‘苏而新’的设计思路”
  邵甬,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
  我的导师阮仪三和贝先生打过交道,他说贝先生非常优雅谦逊,而且很博学。
  从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能看出他谦逊的特点,不张扬,创造性地将苏州民居的特点融入苏博的设计,用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取代大屋顶,白墙黑瓦的搭配也充分表现了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风情。
  贝先生推崇的是“苏而新”的设计思路,就是建筑要有苏州当地特色,同时又有现代化创新,这一理念阮先生也推崇备至。
  贝先生不管参与哪个城市的建筑设计,都会很用心地学习当地文化,比如卢浮宫项目。这也能体现他的博学和谦逊。阮先生认为中国的建筑设计师该多向贝先生学习。

“他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的启蒙者”
  叶依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作为一个建筑师,尤其我们这一代,从七十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这20年间,不可能没有受到贝聿铭的影响。他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启蒙者的角色,我们对建筑的所有理解都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印证。
  我们上学时受到的教育都是在学他,他的设计、理念。他的很多经典作品,上学时都要自己画草图、透视图等,一个个去学、去画。他对于我们这一代的意义非同寻常,他不仅是一位建筑大师,同时又是一个华人,又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这和其他所有的在世的、去世的大师都不一样。
  贝聿铭的作品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特别理性,但是作品里永远又都有着中国式的文化基因存在,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是贝聿铭的作品”,这是他的独特性,我们作为中国的建筑师,又特别能理解,特别被打动。
  可能有人说,他在美国、西方的很多作品外表上看不出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比如他的成名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仅仅从外观上看是一个非常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强调几何化的形体,十分简练。但是当你进入到美术馆的室内,尤其是进入到中庭部分,就能感受到和其他西方的美术馆、博物馆都不一样。
  西方式的美术馆室内空间相对来说是一种静态,但是贝聿铭的作品会有一种东方园林的感觉。在这个空间里随着位置的变化,他的空间感、光线、视觉效果,包括你看到的景观都会变化,有一种强烈的东方式的理念在。
  更具体的手法,比如开窗的方式,也有中国传统景窗的意象。从窗外看,它一定有一个对景,不管是一棵树还是一块石头,都有这种感觉,这已经是深入骨髓了。
  甚至包括卢浮宫,虽然外表就是一个简洁的金字塔,但是如果你走到室内,包括我刚才说的变化感,中国传统园林式的院落感都有。
1989年3月3日,法国巴黎,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他设计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前留影。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这和他同代的西方现代主义大师都不一样,和其他人对比,他都多那么一种中国东方式的文化底蕴在,所以他的房子永远看着都不枯燥,总有内涵,这些都是他自己独有的特点。
  当时他在做西单的中国银行总部时,我们组织过去参观。还未完工,他们的驻场设计师带我们前前后后看了一遍,给我们讲贝老设计的细节,他是怎么考虑的,具体又是怎么控制的。
  这和我们常规地去看已经建设完成的房子是不一样的。当时听驻场设计师讲,地面的石材分割与墙面的分割有些因为施工原因,构造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是国内的设计师,可能就这么着了,但是他不行,得返工,重新弄。还有中庭里的一些石头,也都是他自己跑到南方亲自挑的。
  还有东南角的半圆形玻璃穹顶,实际的设计方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时都已经建好了,贝老下工地过去看,觉得不满意,又都砸掉了重新建了一个新的。他对于项目的苛刻以及精益求精,实在是令人敬佩。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香山饭店的震撼力”
  刘淼,北京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第七设计院院长
  我和贝聿铭的二儿子贝建中接触过几次,他和父亲的样貌很像,已经70多岁了。贝老逝世的消息出来后,我给他发了一条微信,劝他节哀。
  在我看来,贝聿铭很好地诠释了现代主义。很多人给贝聿铭贴标签,说他是后现代主义,他不认同,就说自己是现代主义。但是他又不是做得很呆板、非常枯燥无味的现代主义,他把中国的文化,包括自己对场所环境特殊的理解,非常极致地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到达了一个高峰。
  他在国内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仅有的几个,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西单及香港的中银大厦,都反映出他试图把中国文化与现代主义结合在一起。但是他在美国、在巴黎不是,他是在用一种东方人的智慧(但是手法并不是东方的)去化解这种现代性。
  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和贝老的接触不多,更多还是去阅读他的作品。我现在还深深地记得90年代读书时,第一次看到香山饭店的那种震撼力,记忆犹新。
进入冬季,香山饭店内的一处冰瀑景观,成为饭店的美景。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那时中国刚刚打开国门,建筑风格完全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国家还沉浸在计划经济下,建筑物都是标准图,千篇一律的,即便也有一些新的建筑出现,但也都是舶来品,加很多玻璃幕墙,感受不到共鸣。
  但是你看香山饭店,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里面的诗情画意,他对情感、对环境诗一样的解读,这种解读又与现代主义的建筑结合在一起,然后又融合在香山的环境里,这种震撼是之前完全没有感受到的。
  他的创作期时间很长,很年轻就有作品,一直到八九十岁还有作品出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会伴随着当时的环境、材料更新、社会进步,不断地运用新的技术。
  比如他在盛年时,在美国做了很多混凝土做建筑,到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时,又开始用石材、玻璃幕墙,再发展到了巴黎的卢浮宫,里面都是很精细的幕墙的处理,当时所能应用的材料,他都能驾驭得了。
  并非他自己变了,他变不了。可能我们去阅读他的时候觉得很不一样,但是他对建筑的理解对环境是一样的,他不过是自己不断地在批判自己、升华自己,他对一个事物的价值观,应该给一个地方带来什么样的好建筑,这些本身的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贝先生讨论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王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1983年,贝聿铭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
  贝先生有完全不同的两个侧面,一方面他完全受的是西方英美系统现代建筑教育,所以他有非常西方化的建筑设计表达;另一方面,主要是在他晚年,年轻时候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变得明显,而且回中国做建筑,所以80年代以后的作品越来越多考虑和中国园林、院落的关系。
  我们都得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首先肯定是因为建筑有纯粹的艺术质量,更重要的,超越中西方文化区别、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语言如何建立联系,这是我和贝先生共同的讨论。
  贝先生在卢浮宫建筑中敢用金字塔的形象,在现代建筑中是不可能用的,要引起轩然大波的,因为历史形式回来了,但是他用得非常成功,最后大家都认同了,这是他西方的一面。
  另一个很重要的贡献是中国文化和现代建筑融合,80年代他设计建筑的香山饭店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建筑和中国传统结合的第一个,而且是划时代的突破。他把中国现代建筑和和院落、园林结合得非常有创造性。
  他骨子里受非常优雅的中国文化影响,即使在西方做的建筑都非常优雅,比如美国国家博物馆华盛顿东馆,这是很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滋养。
  他身上有种中国传统的贵族气,不是简单的文人气,那种气质在现代中国非常少见了。他的建筑形式优雅,材料处理细腻大方,光线处理微妙,既优雅又准确,好的建筑就是这种非常高度的中和。
  作为华人,在西方世界从事建筑设计,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坚持下来了,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我最佩服他的一点,中国的建筑师都该向他学习的一点,是人该有自己的追求。贝先生当年毕业后是从事商业地产的规划和设计,但后来他自立门户,转向小型建筑物的设计,这和大房子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他相当于放弃了以前所拥有的一切,从头再来,这非常让人敬佩。
  新京报记者 薛星星 王洪春 实习生:吴婕 梁文雪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9#
 爱车达人 发表于: 2019-5-17 22:54:01|只看该作者

卢浮宫悼念贝聿铭:他赋予卢浮宫一颗心和一个肺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卢浮宫悼念贝聿铭:他赋予了卢浮宫一颗心和一个肺

  中新社巴黎5月17日电(记者:李洋)法国卢浮宫当地时间17日悼念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去世。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贝聿铭生前的最重要作品之一,今年刚好是建成30周年纪念,让世人见证了该建筑从引发争议到成为传奇的历史。
  图为1989年3月3日,法国巴黎,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他设计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前留影。(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卢浮宫博物馆当天发布新闻公报说,博物馆馆长让-吕克·马丁内斯以及博物馆团队对贝聿铭的去世表示深切的悲痛。
  卢浮宫博物馆对贝聿铭及其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予以高度评价,称贝聿铭“赋予了卢浮宫一颗心和一个肺,帮助卢浮宫成为当今世界头号博物馆”;贝聿铭是“具有漫长而丰富的职业生涯、并具有远见”的建筑设计师,他将博物馆进行了永恒的塑造,大胆地将古老的卢浮宫引入现代化。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于1989年3月落成,有效缓解了参观人流,合理利用了闲置空间,使得卢浮宫拥有重要的人流枢纽和浑然天成的花园及采光设施等。这就是卢浮宫的“心”和“肺”。贝聿铭本人还建议对玻璃金字塔进行必要的翻新,相关工程已经完工,使得卢浮宫有能力接待更多游客。2018年卢浮宫博物馆参观人数突破千万人次。
  卢浮宫博物馆还形容,贝聿铭是一位要求严格且令人信服的建筑设计师。在卢浮宫改造项目中,他能够在卢浮宫博物馆的团队中“激发出极大热情”,而他的微笑标志着这种热情的精神。
  卢浮宫的官方网站底色已经更换为黑色,背景选用了一张贝聿铭生前在玻璃金字塔前拍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贝聿铭带着自信的微笑。
  上世纪80年代,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改造卢浮宫的计划,并委任贝聿铭进行设计。贝聿铭提出的玻璃金字塔方案当时在法国社会引发很大争议,反对者中不乏社会名流,但贝聿铭仍然顶住各方压力,继续坚持原设计方案,最终取得了成功。
  正如贝聿铭所说,卢浮宫改造工程是“只在一生中才能进行一次的挑战”。如今人们进入玻璃金字塔时,应该不会忘记它的设计者。 ●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48#
 曾经是愤青 发表于: 2019-5-17 21:11:44|只看该作者

苏州博物馆新馆系贝聿铭最后的设计 游客寄托哀思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85岁高龄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今日大师逝世 游客前往苏博寄托哀思

  作为贝聿铭一生设计的最后一座建筑,苏州博物馆今天也迎来了许多前来参观、纪念他的游客。
  2006年对外开放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现在已经成为了苏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去年,有超过300万的游客前来游览。在得知贝聿铭先生去世的消息后,今天,博物馆方面特地布置了一间纪念室,一方面让游客可以了解先生与博物馆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让许多人在此寄托哀思。
  游客:感觉(对)贝先生比较尊重,比较敬仰。
  游客:我觉得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可能是对于苏州他的故乡一个最好的缅怀吧,一个纪念吧。
  2002年,贝聿铭先生接受苏州市的邀请,着手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苏州人,他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不仅将苏州园林的元素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还将自己对故乡的感情融入到设计中。
  苏州博物馆讲解员 钟雅利: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山水图画。但是这片树不是我们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的树。所以他当时是借景,使整个画面达成了很美的山水画的风格。
  除此之外,在苏州博物馆里,处处体现着贝聿铭先生在设计中对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 钱兆悦:贝聿铭当初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时候他已经85岁高龄了,他也比较亲切地把我们苏州博物馆新馆称为他的小女儿。所以对于我们博物馆来说,面向传统与未来。我们也会把传统文化在这座贝老先生的建筑设计珍品里面把它继续发扬好。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7#
 雅鲁藏布江 发表于: 2019-5-17 20:56:48|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刊文谈贝聿铭:建筑史上的华人之光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贝聿铭:建筑史上的华人之光

  新华社纽约5月16日电(天下人物)贝聿铭:建筑史上的华人之光
  新华社记者长远
  知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16日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一生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无与伦比的精美建筑,拿下众多建筑界的重头奖项,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少年结下建筑情缘
  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年少时光多在香港和上海度过。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但贝家早在明朝已是在苏州经营中医药的大户,到了清末民初又开始涉足金融业。父亲贝祖贻为银行家,1919年到香港创办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苏州知名园林“狮子林”是贝家祖宅,小时的贝聿铭通常会在暑假回去居住。穿梭在亭台、回廊、奇石和竹林之间,“狮子林”赋予了他对建筑最初的审美和灵感。成名后,他曾赞叹苏州园林的迂回曲折之美,认为其在有限空间内给人无限遐想,并称这成为他个人创造力的启蒙。
  随家人搬到上海居住后,贝聿铭见证了上海国际饭店的拔地而起。他曾告诉媒体:“我被它(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18岁时,贝聿铭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毕业后,他先是在一家地产开发公司担任建筑总监,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贝聿铭多采用混凝土和玻璃建造自己的作品,善于运用几何图形与光线的自然结合。他曾说,光线是建筑设计最核心的元素,技术和材料都是其次的。

创造杰作享誉世界
  由于主持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肯尼迪图书馆等知名建筑的设计,贝聿铭于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大奖评委会认为,贝聿铭的建筑体现了对现代主义的信仰,并因精妙的细节、抒情性和美感而被赋予人性化特色。
  令贝聿铭更加声名远扬的是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卢浮宫入口处现代主义风格的玻璃金字塔,被公认是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如今与作为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卢浮宫一道成为法国首都巴黎的地标景点。
  然而,玻璃金字塔1989年落成以前,其设计理念曾遭受巨大非议。许多法国人认为贝聿铭富有现代感的设计会毁掉这座历史遗产。好在他得到了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大力支持。
  当工程完工后,舆论风向从争议转向赞美。贝聿铭曾说:“如果要我说一件我确定自己没有搞砸的事情,那就是卢浮宫。”
  卢浮宫馆长让-吕克·马蒂内认为,玻璃金字塔是卢浮宫重振雄风的转折点。“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只有卢浮宫的入口本身堪为艺术品。”

一生难改“中国气质”
  尽管18岁就远离故土,长期生活在美国,但贝聿铭一直认为,自己骨子里还是中国人。1974年,阔别故土数十载的贝聿铭首次回国寻根,拜祭祖先。看到当时的中国建筑师多效仿东欧和苏联建筑,他认真地劝诫他们多多回望自己的历史,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学习借鉴。
  晚年,贝聿铭接手了不少中国的建筑项目,如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贝聿铭还为自己的老家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并将其称为“最亲爱的小女儿”。在2006年的开馆庆典上,贝聿铭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也是苏州人,希望这个建筑能给苏州,给中国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贝聿铭有三个儿子,名字分别为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唯一的女儿名为贝莲。贝建中曾在访谈中说,在美国长大并不意味着不了解中国。
  1990年,贝聿铭和其他知名美籍华人一起在纽约成立了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以推动美籍华人全面参与美国社会生活并促进中美之间建设性关系的发展。
  5月16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在获悉贝聿铭去世的消息后发表哀悼声明,高度评价了贝聿铭的贡献:“贝老卓越的建筑设计对世界建筑史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作为美籍华人,贝老终身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其杰作之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馆舍堪称东西合璧的典范,彰显了持久友谊和共同未来。我们深切感怀贝老的建筑遗产及对世界的影响。”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46#
 戏游 发表于: 2019-5-17 20:37:57|只看该作者

“让光来作设计”:贝聿铭的建筑风格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让光来作设计”:贝聿铭的建筑风格

  三角、圆圈、方块:利用原始形状塑造空间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贝聿铭成长于20世纪上半叶,他的建筑理念很难不受到当代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当时的纽约是当代艺术之都,抽象表现主义,概念主义和极简主义都在纽约获得了展现的舞台,大量知名的艺术家在这里开设大型展览,成立工作室。而贝聿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就生活在这里。在美国当代艺术在纽约达到高潮的同时,通过原始形状来表达简洁而有力的形式语言也成为了很多建筑师的典型风格。
  极简主义大师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上世纪50年代在纽约从事平面设计的工作,当时他和贝聿铭的建筑事务所有过短暂的合作。在索尔·勒维特的代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与贝聿铭建筑作品遥相呼应的艺术手法。这两位同时代的大师都在探索空间构图的边界,同时仍然保留了原始形状的清晰度和构图规则的易读性。
索尔·勒维特的代表作“六种集合图形的所有组合”(1977年)
  勒维特在作品中擅长运用三角、圆圈和方块这样的原始图形,而这些形状也是贝聿铭的建筑中最重要的形式元素。尽管贝聿铭的作品常常呈现出一个清晰有力的整体,但它们都可以被拆解成几组最为简单的几何形状。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是贝聿铭的成名作,也是极简主义在贝聿铭建筑中的集中体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把三角、圆圈和方块这三种原始形状大胆地组合,而每一个分离出的几何元素完美地展现了它的空间力量。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中的几何图形
  贝聿铭的设计以务实为首,从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个艺术流派或理论学说,但是他的建筑风格之中一贯的清晰和简洁也是极简主义的艺术特征。这不是某种巧合,而是建筑师和艺术风潮在时间和地理的重叠,相互启发的结果。贝聿铭和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沉迷于原始形状,恰恰说明了极简主义在上世纪中叶成为了活跃于视觉艺术世界的主流哲学。这些简单,纯粹的几何结构使人们从时代的技术发展和复杂的政治现实中脱离出来,回归到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则的冥想。
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元素
  然而,与极简主义艺术作品相比,贝聿铭建筑的最终呈现在性质上大相径庭。极简主义旨在放弃对象的具体描述,并追求视觉世界对于抽象概念的感知。也就是说,物体从极简主义中消失了。而对于贝聿铭来说,虽然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保持不变,但最终的呈现却是明确的建筑对象。
  如今的建筑设计在努力追求模糊性,二元性和不确定性,这和贝聿铭清晰、直接的标志性设计形成鲜明了对比。从这个意义上说,贝聿铭的杰作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作品,是建筑史上不可重复也不能替代的纪念碑。
  “让光来作设计”:从混凝土立方体到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在自序里曾经说过:“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为世界各地的不同文明设计博物馆是贝聿铭的公共情怀,而这些风格迥异的博物馆也记录了贝聿铭设计理念的转变。
艾弗森博物馆(1968年)
  贝聿铭早期的博物馆设计相近于勒·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风格,1968年设计的艾弗森博物馆就是用巨大的立方体构成,悬臂式的箱子通过强烈的阴影将博物馆的外立面与地面隔开。立方体之间的空隙使得一些日光进入埃弗森博物馆的中央入口空间。巨大的华夫饼形状的屋顶位于中央庭院的上方,整体的混凝土材料营造出一种昏暗的氛围。
  与水平导向的埃弗森博物馆相比,康奈尔大学校园的倾斜地形让贝聿铭在1973年设计赫伯特·约翰逊艺术博物馆时采取了垂直的混凝土设计。与埃弗森博物馆相比,这座塔楼可以眺望远方的景色,并让阳光从不同的方向涌入外部雕塑露台。博物馆还要求参观者在观赏艺术品之前,先要通过一个沉重的立方体下方的强烈阴影来进入入口。
赫伯特·约翰逊艺术博物馆(1973年)
  然而混凝土立方体的设计对于博物馆来说过于沉闷,无法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线,使得参观者在观览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贝聿铭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1978年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中完成了最为重要的转变。他打通了博物馆地上与地下的连接,并首次在主体建筑前放置了7个玻璃金字塔。这七个小而分散的水晶天窗为连接东西建筑的地下广场收集了足够的自然光线,这样的设计理念也延续到了卢浮宫改造计划之中。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1978年)
  通过复制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贝聿铭象征性地强化了卢浮宫对古典文明的追求。与此同时,他用透明玻璃的材料对古董符号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为了与标志性的主金字塔形成对立,贝聿铭还增加了一个倒金字塔,并用草和水包围它们,强调了埃及的生死比喻。新的主入口使用了尽可能小的体积,以尊重现有的建筑物。在白天,中央金字塔的两侧反射日光,周围的水形成了一个反射池,这样即使从地下入口,游客也可以欣赏到地上历史悠久的卢浮宫外观。而在夜晚,玻璃金字塔看起来就像是巴黎的一颗宝石。
卢浮宫博物馆的地下入口
  在贝聿铭后期的博物馆设计中,引入光线的方案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2006年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用细分的构图和中国传统图案相连上升的屋顶,通过较小的玻璃开口引入日光。2008年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生前最后一个建筑设计。考虑到中东地区对于强烈光源的敏感,贝聿铭放弃了大量的天空开口设计,允许游客在巨大的阴影穹顶下欣赏艺术。
苏州博物馆(2006年)
  “让光来作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有了光的作用,形式变得懒惰,空间变得静止,灯光是我设计建筑时的首要考虑要素。“从早期的粗野主义混凝土设计到后来的玻璃金字塔以及形式各异的玻璃天窗,这些遍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凝聚了贝聿铭一生对于利用光线设计的思索历程。
⊙作者:李永博

  编辑:张进 校对:薛京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文思泉涌 发表于: 2019-5-17 20:37:30|只看该作者

贝聿铭: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跨越者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贝聿铭: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跨越者

  据《纽约时报》报道,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于当地时间5月16日凌晨在曼哈顿的家中逝世,享年102岁。贝聿铭的建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摇滚名人堂、中国银行总行和苏州博物馆等。他擅长以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布局为基础,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1983年,贝聿铭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立兹克奖,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评审团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造型。”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学,因无法习得教授的古典绘画技巧而转学至麻省理工学院,并在1940年取得学士学位。1948年,他在获得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后不久,就被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聘用,负责监督柴根道夫旗下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设计,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当时,大多数哈佛的同学主要都在设计别墅,但贝聿铭很快便开始设计高层建筑。他设计的第一个项目海湾石油大厦(Gulf Oil Building)成为了亚特兰大的地标建筑。以这段经历为跳板,贝聿铭在1955年与亨利·科布、伊森·伦纳德共同成立了贝聿铭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但在成立初期,主要仍在为柴根道夫的公司做设计,直到1960年柴根道夫的商业帝国遭遇财政危机时,事务所才找到理由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这一时期,贝聿铭的作品以其网格混凝土外墙为特点,包括1963年完工的纽约基普斯湾广场(Kips Bay Plaza)、1964年完工的费城社会山塔(Society Hill Towers)和1967年完工的纽约银塔(Silver Towers)。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此后,贝聿铭的作品更具雕塑性,如1967年落成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这座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建筑以雕刻式几何学为特点,是贝聿铭第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项目,美国《新闻周刊》称其为“突破性的设计”,这座建筑也成为他往后被称为“几何学魔术师”的转捩点。
  贝聿铭设计的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为位于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这座建筑采用玻璃和大理石构成的棱角结构与三角形的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被誉为美国70年代最成功的建筑之一,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也称赞其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强烈联系的艺术象征”。贝聿铭也被《纽约时报》资深建筑评论家誉为当时最杰出的设计师。许多评论家认为,贝聿铭超越了现代建筑随意、冰冷的风格,创作出了一座大胆的纪念性建筑,温暖,甚至令人振奋。
  但贝聿铭最出名的作品当数他设计的巴黎卢浮宫金字塔,贝聿铭曾说,“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没有做错,那就是卢浮宫”。
  1984年,为纪念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200周年,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亲自委托贝聿铭在这座曾经的法国王宫前进行扩建工程。但作为国家级的标志性建筑,对其进行现代化扩建引发了巨大争议,金字塔方案公布后,很多人质疑,玻璃的设计会破坏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但在1989年,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的玻璃金字塔最终建成。最后,这座设计长达13年的建筑被巴黎人认可,在几年之内,玻璃金字塔便成为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这不仅展现了贝聿铭的设计才华,还体现了他的耐心与毅力,他因而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声誉。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贝聿铭曾表示,卢浮宫关乎建筑,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个拥有历史价值和比喻意义的象征性入口,寓意连接现代与古代。而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也体现在贝聿铭其他的设计之中。作为华裔,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与跨越。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次年,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1927年,父亲调职至上海,贝聿铭在香港与上海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这段成长经历被认为影响了他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他的建筑常常用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从而使自然融入建筑。
香港中银大厦,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贝聿铭在1974年回到中国,参加美国建筑师协会组织的一场文化交流。他毫不犹豫地批评中国的建筑,认为中国建筑受苏联建筑影响太深而变得平庸,他发表演讲希望中国关注自己的传统建筑风格,而非盲目追随东欧风格。
  1978年,贝聿铭拒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层酒店的邀请,他担心这种高度的建筑会破坏城市的空间布局。他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
  贝聿铭认为,香山饭店的设计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因此借鉴了古典的园林与江南民居。最后的建筑将几何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采用了玻璃天顶,将日光引入内廷,而布局方式则是一系列不规则的院落,主体后是曲径通幽的中式园林。
  贝聿铭在中国设计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香港中银大厦。1982年,中国银行在香港筹建总部大厦,作为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贻之子,贝聿铭自然地接过了中银大厦的设计。由于大厦由三角形和菱形构成,也遭受到了阻力。笃信风水的香港人担心,大厦的尖角会带来噩运。但大厦最终还是落成,并有70层楼,高100米,是当时香港的第一高楼,也是当时除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
  1990年5月,中银大厦落成后,贝聿铭宣布退休,但此后他仍然参与了一些小型项目的设计,如苏州博物馆。1999年,贝聿铭受苏州市政府委托开始设计苏州博物馆,最终在2006年落成。这个设计融合了贝聿铭的现代美学与中国传统理念,选用了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建筑元素,但在建材上却选用了钢材与玻璃,并融入了他惯用的几何语言,以几何造型为主,体现了东方与西方美学的交融。
  博物馆始终是贝聿铭青睐的设计对象,在《贝聿铭全集》的序言中,贝聿铭曾经写道:“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如果不学,我就无法设计。从我在哈佛大学时期师从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项目,到我最近的作品,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重新审视天际线和创造标志物的建筑师”
  贝聿铭反对对建筑潮流的简单二分法,他曾表示,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并不重要,这是个次要问题。比起建筑被设计和建造的风格,更重要的是社区,“它对生活有何影响?”
  但评论界对贝聿铭的描述与定义并不会因此停止。贝聿铭的建筑设计被描述为彻底的现代派风格,2002年,传记作家卡特·怀斯曼称贝聿铭是“仍在实践中的晚期现代主义中的最杰出的一员”。1983年,他获普立兹克奖的评语则写道:“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造型。然而,他作品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建筑周边的环境。他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四十年来,他设计的作品既有工业、政府和文化建筑,也有中、低收入住宅。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通过他的敏锐和耐心,他将不同兴趣和领域的人们吸引在一起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玻璃金字塔,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贝聿铭逝世后,多家外媒发文悼念他。《纽约时报》评论贝聿铭“是一名少见的能同时吸引房地产开发商、企业界领袖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师之一,他所有的作品,从商业摩天大楼到艺术博物馆,都代表了前沿与保守之间的谨慎平衡。”
  半岛电视台的一篇报道评价,贝聿铭以锋利的线条和鲜明的结构打造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独特品牌,他的作品以强有力的几何形状和宏大的空间为世界各地的景观增添了优雅,他在历史的基底上融入了现代性。该报道还引用建筑评论家、作家保罗·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的话称,贝聿铭能用创新的事物突破极限,同时让很多人产生兴趣,因此,他能设计出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那样的建筑物,既前卫,又受欢迎。
  今日美国的报道称,贝聿铭现代主义的摩天大楼改变了世界各地城市的天际线,报道引述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的首席策展人霍华德·德克尔的话称,贝聿铭的建筑几乎对当地城市的环境都产生了影响,“当我们看到年轻建筑师对现代主义重新探索时,人们开始关注贝聿铭的作品、他所表达的那种平衡,以及他去掉不必要的东西以揭示本质的方式。”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贝聿铭是一个重新审视天际线和创造标志物的建筑师,他的设计遍布全球,远远不止于文化中心、摩天大楼和豪华酒店,他还设计了学校、医院、市政建筑和住宅项目。
⊙作者:吴鑫 实习记者:聂丽平

  编辑:张进 校对:翟永军
44#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5-17 20:21:50|只看该作者

林郑月娥对贝聿铭辞世深表哀悼 称中银大厦成香港地标港人引以为傲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林郑月娥对贝聿铭辞世深表哀悼 称中银大厦成香港地标港人引以为傲

  中新社香港5月17日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7日对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辞世表示深切哀悼,称其作品中环中银大厦成为香港地标,香港人都引以为傲。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生前的作品──香港中银大厦。(资料图)笑云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林郑月娥表示,贝聿铭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多年来获奖无数,包括在1983年获得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成就备受肯定。他年少时曾在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其作品广为港人熟悉,包括脍炙人口的中环中银大厦和法国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其中前者更已成为香港地标,香港人都引以为傲。
  她说:“我对贝聿铭离世深感哀痛,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倦人儿 发表于: 2019-5-17 20:21:04|只看该作者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追忆贝聿铭:创造现代主义建筑巅峰的华人骄傲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追忆贝聿铭:创造现代主义建筑巅峰的华人骄傲

  中新社香港5月17日电(记者:杨喆)当地时间5月16日,知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李国兴1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贝聿铭创造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巅峰,既是有深远影响的建筑大师,更是全球华人的骄傲,自己对其辞世感到哀痛和不舍。
5月17日,苏州民众以各种方式悼念已故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贝聿铭祖籍苏州,他曾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贝家在苏州已经六百年了,我与苏州是有感情的”。图为民众向贝聿铭先生遗像献上献花。钟升 摄
  香港中银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代表作之一,亦成为香港重要地标。李国兴分析说,中银大厦并非简单的平面结构,而是巧妙运用了立体几何。整座大厦由许多四边的菱形构成,交替上升,简洁有力,以混凝土、钢筋和玻璃这些现代主义建筑的典型材料展现独特的风格,在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样貌。
  李国兴表示,大厦建成时的香港中环,很多建筑都是西式风格,而它却形似中国文化象征的“竹”,展现“节节高升”的形象意念,非常巧妙地将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元素相结合;同时,它的玻璃结构,为大厦内部引入大量自然光,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和谐共生。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生前的作品──香港中银大厦。(资料图)笑云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理念,让它融入中西文化交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香港,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经过时间的检验,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地标之一。”李国兴说。
  实际上,这亦是贝聿铭在全球众多建筑设计作品的共有理念。李国兴表示,无论是苏州博物馆低高度、低密度的亭台楼阁,还是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纯白简洁,抑或是法国卢浮宫前的透明金字塔,贝聿铭先生在不同国家的作品都非常尊重当地的文化,将艺术带入设计,强调与选址地环境、气候的和谐。他以现代主义的形式,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设计出极具当地特色的作品。
  贝聿铭与香港的渊源远不只中银大厦。李国兴说,贝聿铭生于广州,童年在香港度过,而后也曾将先进的建筑概念带回香港。早在1982年,他设计的新宁大厦便在铜锣湾落成,将镜面玻璃使用在大厦外墙上,虽然今天这已经成为很流行的设计方案,但在当时非常超前。
  在李国兴看来,贝聿铭作为建筑师的成就是全球性的,影响力早已不仅局限于华人世界。身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标志性人物,他的优秀作品遍布世界,得到广泛的认同和赞赏,成为华人的骄傲,更对之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影响深远。“如果你是一名现代主义建筑师,那么贝聿铭一定是你仰望的一座高峰。”
  同很多建筑师朋友一样,李国兴17日早上在互联网得知贝聿铭去世的消息,顿时陷入哀痛和不舍。他说,自己在贝聿铭百岁大寿后与其有过见面,当时其身体健康状况已经开始有所衰退。而今听闻他离世的消息还是觉得突然和难以接受。“他的离世无疑是世界建筑界巨大的损失。很怀念这位伟大的华人建筑大师。” ●
42#
 倦人儿 发表于: 2019-5-17 19:21:45|只看该作者

【长图】102岁建筑大师贝聿铭留给世界多少经典作品?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长图】102岁建筑大师贝聿铭留给世界多少经典作品?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他从事建筑设计近半个世纪,设计的知名建筑遍及全世界。
  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同时,他倡导有效利用环境和历史独特性设计作品。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虽然离开,但是他的作品仍将影响着整个建筑界,世界因他的建筑而变得更美。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寇德娜 制图 李禾炜 编辑:武新 校对:吴兴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1#
 卡罗门 发表于: 2019-5-17 18:37:50|只看该作者

贝聿铭与北京城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贝聿铭与北京城

  今天一早,一个沉痛的消息就在朋友圈传开:著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I.M.Pei)当地时间5月16日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
  贝聿铭的名字对于普通人也不陌生。他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擅长以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布局为基础,倡导有效利用环境和多变的风格,曾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贝聿铭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不少国家都留下自己的作品,既有博物馆、艺术馆,也有商业中心、摩天大厦、钟楼,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贝聿铭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念书。不过,这位建筑大师和北京城也有着莫大的渊源。他为北京留下了两座知名建筑:中国银行总行大厦、香山饭店,这两座建筑,对贝聿铭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更值得一提的是,贝聿铭格外重视对紫禁城“天际线”的保护。这一理念在后来的北京市区建筑“限高令”中也得到体现,在最新的北京市城市总规中仍得到延续。
  呼吁保护紫禁城“天际线”
  交通发达、高楼林立,洋溢着大城市的“气派”,大概是外地游客对北京的初印象。而走到故宫,眼前红墙金顶的巍峨宫殿与一览无余的蓝色天空,则让现代化的北京留下了古香古色的传统风貌。
  而这一传承,和贝聿铭分不开关系。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高层建筑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北京中轴线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高层住宅楼、商场。
  1978年,贝聿铭受政府邀请,回国就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咨询。那时,贝聿铭已对北京城市的飞快变化感到担心,他认为,追求彻底现代化会让中国抛弃幸存下来的珍贵遗产,他提醒不要为建立全球最新的文明、而牺牲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贝聿铭对紫禁城“天际线”的执着,体现在了他的选择上。当时,贝聿铭被邀请设计10幢现代化饭店,包括在紫禁城附近建一幢庞大的高层建筑,贝聿铭拒绝了。
  “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如果你从紫禁城的墙往上望去,你看到的是屋顶金色的琉璃瓦,再往上望就是天空,中间一览无余。那就是使紫禁城别具一格的环境。如果破坏了那种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感觉,就摧毁了这件艺术品。”
雪后故宫。屋顶金色的琉璃瓦上就是天空。图片来自网络
  贝聿铭多次重申了这一观念。1980年5月,贝聿铭在纽约为清华大学访美代表团作演讲时提出:“如果掉以轻心,要不了5年10年,在故宫的屋顶上面看到的将是一些高楼大厦。”他敦促政府颁布禁令,以保护紫禁城不遭受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破坏”。
  1982年,北京市制定了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要注意整体保护,皇城、三海地区、天坛、国子监等处要重点保护,严格控制临近建筑的层数……”
  1985年8月,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制定了《北京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也提出,北京旧城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文化古都,对建筑高度应该加以控制。在这个版本的高度控制中,旧城被分为平房、9米、18米、30米和45米几大区域,大体上以故宫为中心,渐次升高,在保证旧城平缓的天际线同时达到一种秩序性。
  通过“限高”来保护文化古都的这一思路,到现在仍然得到保留。在最新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加强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建筑高度管控,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秩序。
  而帮助禁止紫禁城附近建造高楼,是贝聿铭心中对祖国所做的主要贡献之一。
  香山饭店
  西方技法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高低错落的庭院式空间、体现传统园林建筑的风貌,参天古树与水光山色融为一体。在香山公园内,白墙灰瓦的香山饭店引人注目,这一古香古色的现代化建筑,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正是出自贝聿铭之手。
香山饭店。图片来自网络
  拒绝了在紫禁城内建造高层建筑的贝聿铭,对京郊的香山却产生了兴趣。香山曾是皇家狩猎场,上世纪70年代末,贝聿铭曾受邀前往香山,当时,香山遗址仍残留着凉亭、宝塔等建筑,带围墙的园林覆盖着一层白雪……这样的场景吸引了贝聿铭,他决定在这里打造一家饭店。
  20世纪20年代,第一批受过外国教育的建筑师回国,试图把西方的建筑技术与古典的中国本土风格融为一体。在哈佛大学读研期间,贝聿铭就曾对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有过探索,而香山饭店,是30年后他的有一次尝试。
进入冬季,香山饭店内的一处冰瀑景观,成为饭店的美景。来源:视觉中国
  贝聿铭极为重视这次作品。为了建造香山饭店,贝聿铭前往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参观白墙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此前,贝聿铭习惯于将想法告诉设计助手,之后只定期评估工作进展,但香山饭店“待遇”不一样,这一次,贝聿铭拿起图纸、铅笔,亲手对其进行设计。
  香山饭店从1979年启动设计,1982年建成开业。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下的工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这是我设计的最后一座大房子”
  在贝聿铭的诸多作品中,不乏雄伟高大的建筑。到了晚年,由于身体缘故,他曾下决心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设计。但这一决心在北京被打破。
  1995年,贝聿铭担任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设计顾问,开始为西单地区增添一座经典建筑。
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图片来自网络
  贝聿铭家族与中国银行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他的父亲贝祖贻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创办了中行香港分行。1984年,贝聿铭又设计了70层楼高300米高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
  北京的中行大厦由于受到老城区建筑高度的限制,无法像香港分行大厦那样高高矗立。贝聿铭必须在45米高度内完成这栋建筑。为了保持开阔的视野,建筑内部镂空设计了一个大堂,透明玻璃使内外通透,减少建筑笨重感;隔热透明的自然采光屋顶,也减少了压迫感。
大厅内部的圆孔设计延伸了视觉效果。图片来自网络
  这座建筑同样展现了贝聿铭善用几何形体设计的特点。大厦贵宾入口的玻璃墙,以三角形为主,菱行、圆形、方形、半球体为辅构成,简洁中蕴涵了变化;大厅内部墙壁4个大圆孔,保证了西北二个方向的视觉延伸。
  “这座建筑,我花了7年时间。这是我设计的最后一座大房子。”贝聿铭称,自己对这件作品感到满意。
  “我父亲属于中国的第一代银行家。在他那个年代,人们用的是算盘,现在人们用的是电脑。一个世纪的变化发展之大令人无法想象。用建筑来表达传统的延续是很难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北京的工程做到了这一点。”
  编辑:戴轩 贾文程
  部分资料来源于《贝聿铭传》《瞭望》《华声在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21:37,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