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638|回复: 1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何晓 发表于: 2004-9-25 09:18:4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与文物有关──彭哥请进

 [复制链接]
抗日战争胜利50多年了。涛声阵阵,江河奔流,日寇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刻骨铭心的伤痛,经年复一年地冲刷,似已沉入史海。但在古城阆中仍有一些沉默的物证无时不在提醒世人:别忘了──  当年日机轰炸阆中的暴行

何晓 / 文  最近,笔者到阆中张飞庙参观,恰逢该市收藏家协会举办会员藏品展,在千余件展品中有一把清末抹角提梁方壶特别引人注目:壶高15厘米、边长10厘米,看似一件平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但壶身刻的“消灭倭寇”4个字却使它陡然间装满历史的沧桑,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揭开壶盖,看看里面是否蕴藏着一段抗倭的传奇故事。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壶的主人──阆中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健勇同志。  张健勇的家在全国著名的古街院保护区──阆中市保宁镇四牌楼街口。将我们迎进院后,张健勇指着自家堂屋门说:“要了解那个壶,还得先看看这扇门,它是日机轰炸阆中的见证。”  这个偏僻的川北小城竟也有一段惨遭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历史吗?见我们几个年轻人一脸的茫然,张健勇的父亲开口道:“我亲身经历过那次轰炸。1940年南充就已经遭日机轰炸了两次,但阆中人就是不相信炸弹会落到阆中,有防空指挥部却没得防空措施;有防护团却不搞训练;有防空监视队却不搞宣传。结果1941年7月27日中午日机第一次轰炸阆中的时候,阆中城里满街人只晓得傻兮兮地呆在路上看稀奇,根本不晓得隐蔽。27架飞机像蝗虫一样在阆中城上空转了几圈,就全部集中到城南,往上新街、下新街、南门河坝扔炸弹。炸弹一丢下来,房子就燃起了,开始东一间西一间,后来连成了片,整个城南一片火海。这次轰炸炸死了16个人。丧事还没办停当,残垣断壁还没收拾,1941年8月16日那天,日本飞机又来了。这一次老百姓倒是晓得躲了,只是多数人还没跑出城炸弹就落下来了。日本飞机不光扔炸弹,到了人多的地方还用机枪扫射,人死得一堆一堆的。天上宫街十字路口原来有棵大槐树,十几个人躲在树下,一颗炸弹扔下来,树被炸断了半截,人也全炸死了。我们一家跑得早,幸好没人受伤,飞机飞走了以后回来一看:铺面炸烂了,房子震垮了。有一颗炸弹端端正正在四牌楼街心爆炸,我这个门就是那一次震裂的,一直到现在我都不修也不换,因为这是日本鬼子炸阆中的罪证哩!你们娃儿家晓不得,那个时候爆炸声、机枪声、燃房子的噼啪声、人的惨叫声混在一起,硬是阴森恐怖得很。这次炸死了不少人,房子就遭炸毁了800多间,半年以后城里都还有人因为这次轰炸无家可归,露宿街头。”  事隔半个多世纪,老人回忆起这些惨绝人寰的往事,两眼仍充满泪水。张健勇接着说:“1941年8月29日、30日,日本飞机又来过,只是造成的伤亡人数没前两次多。像阆中这么个小地方1个月左右就遭轰炸3次,日本鬼子硬是丧心病狂!我出生在这所房子里,从小就听父亲讲这段历史,所以我从心里憎恨日本侵略者。当然,我也就格外珍惜这把壶。”  听他这样说,我们觉得这把壶又“重”了几分,便好奇地问:“你是如何得到这把壶的呢?”  “这也是机缘巧合。前几年我有个朋友在乡下捡了这把壶,村里年纪大的人见了说是前清时一位老辈子从沿海带回来的。他听我摆谈过家事,晓得倭寇就是日本鬼子,觉得我和这壶有缘份,就送给了我。”  看着壶,看着门,再看看老先生凝重的脸,我们似乎听到了洪亮的声音在这古老的街院回响:“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何晓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何晓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我拍的安岳县,步行街下面市场! 无题
2# 四姑娘山
 彭雄 发表于: 2004-9-28 09:44:3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成都也遭数次轰炸,惨不忍睹,这个偏僻的川北小城竟也有一段惨遭日本侵略者蹂躏,太可恶!!今晨见报将立法保护阆中古城...宣传家乡MM亦功不可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何晓 发表于: 2004-9-28 10:41:09|只看该作者
用一个文物引出一个公众关心的话题──
4# 金佛山
 彭雄 发表于: 2004-9-28 17:19:34|只看该作者
四川是抗战的大后方,四川人对抗战有较大的贡献,1937年底刘湘率川军出川抗战达30余万,到抗战结束,四川各地应征入伍补充到各个抗日战区的健儿达260万之众。去岁七七抗日纪念,余在某网站贴图(很多珍贵抗战文献资料)以祭之.

从1894(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战胜利),共有52个年头,日本在中国动用武力共10次,占35个年头,也就是说,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的半个多世纪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年份日本在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一个国家如此对待另一个主权国家,在中外关系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全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的土地,随手抓一把,都是仇恨、屈辱、泪水与抗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彭雄 发表于: 2004-9-28 17:27:44|只看该作者
以下为部分读者留言:
作者:哲人 提交日期:2003-07-08 17:46:24勿忘国耻!!!!!!!!!!!!!!「夫子书话」主题:──>作者:Hero... 提交日期:2003-07-08 18:26:27 勿忘国耻!!!!!!!!!!!!!! 勿忘国耻!!!!!!!!!!!!!! 勿忘国耻!!!!!!!!!!!!!! 勿忘国耻!!!!!!!!!!!!!! a啊!! 「夫子书话」主题:──>作者:玄机子 提交日期:2003-07-08 18:54:16昨日晚上刚看了名为《帝国的灭亡》一历史资料片,讲述大量的日寇侵华之事实,展示图片、录象很多,恨恨乎不能眠,至今日一天,心情不佳,历史虽已过,血泪未曾干,愿我华夏大族,众志成城,壮我民族,勿忘国耻,终复尧唐盛世,不久矣。「夫子书话」主题:──>作者:有如玉 提交日期:2003-07-08 19:00:15……「夫子书话」主题:──>作者:黑土地 提交日期:2003-07-08 19:12:21有朝一日,打到日本去,烧光他们的房屋,抢光他们的东西,玩玩日本娘们,将华夏之种撒遍日本,雪我仇恨,学我国耻。「夫子书话」主题:──>作者:zxdwsgs 提交日期:2003-07-08 19:25:39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现在只有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夫子书话」主题:──>作者:黑土地 提交日期:2003-07-08 19:35:12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少谈友好,多谈耻辱,都是别人欺负我们,我们为何不能教训教训别人? 甲午战争,我败敌胜,侵略者的好处是1挤身世界强国,2获得我们的赔款,3洋洋得意到如今.「夫子书话」主题:──>作者:Hero... 提交日期:2003-07-08 23:31:18振兴中华
6# 青城山
 曾猛 发表于: 2004-10-22 09:35:10|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土地,随手抓一把,都是仇恨、屈辱、泪水与抗争!

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何晓 发表于: 2004-10-22 10:07:10|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土地,随手抓一把,都是仇恨、屈辱、泪水与抗争!

我记得的。
8#
 韦建生 发表于: 2004-11-21 13:31:49|只看该作者
历史永志不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泡泡袍袍 发表于: 2005-2-19 18:04:58|只看该作者
张建勇,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想笑~~~~~~~~~
10#
 岂曰无衣 发表于: 2005-2-20 21:07:24|只看该作者
泡泡,我听见这个名字也想笑。清末的提壶联系到抗日战争,你是不是有一寸光阴红颜老,似水流年白发生的感觉喃?我想起了有把所谓曼生壶刻款相似文彭的故事。

不过阆中的好东西确实也很多。以前我们都没注意到。你记的上次看见的兔毫盏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实物。

不过再次强调,听见那个名字,感觉和你一致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1:57,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