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篮铯锝情调|查看: 2634|回复: 19
[2019年

“雪龙”号驶入中国海域 南极科考成果丰硕

 [复制链接]
10#
 闪亮山 发表于: 2019-1-24 18:38:00|只看该作者

雪龙撞冰山后 韩国帮助24名中国科考队员撤离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韩媒称韩国破冰船协助撤离24名中国南极科考人员

  (观察者网讯)据韩联社1月24日报道,韩国海洋水产部24日透露,韩国破冰科考船“ARAON”号23日在南极一岛屿成功帮助撤离了中国一科考队全员24人。
  据悉,因中方人员乘坐的“雪龙”号破冰船于19日在航行途中与冰山相撞,破冰船返回岛屿,科考队员由此受困。
  据韩国海洋水产部介绍,岛上中方基地建设现场的临时建筑可以御寒,但生活用品仅够维持到下个月初。加上南极正值夏季,可作为飞机跑道的海冰消融,飞机难以前往救援,增派其他船舶至少需要10天。由此,正在罗斯海执行侦探任务的“ARAON”号21日应中方请求赶往帮助撤离。
  由于现场没有停靠设施,“ARAON”号在距离中方约700米处海域待命,韩方出动直升机帮助中方人员安全乘船。“ARAON”号将至2月4日将中方人员送抵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并将于2月9日重返张保皋科技站接回韩方科考队48名队员。
韩国直升机协助撤离中国科考人员 图片来自韩联社
  据观察者网此前援引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网站1月24日消息,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消息,“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目前情况正常,已驶离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区,于北京时间2019年1月22日01:30开始恢复开展走航观测。
  据极地办网站公布的消息,“雪龙”号23日航迹为“在西经76°49‘16“,南纬65°59’31”;航速15节,航向东”。
9#
 川兔子 发表于: 2019-1-24 16:5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韩媒:韩国破冰船协助撤离24名中国南极科考人员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韩媒:韩国破冰船协助撤离24名中国南极科考人员

  参考消息网1月24日报道 韩媒称,韩国海洋水产部24日说,韩国唯一的破冰船“ARAON”号最近在南极地区帮助撤离了24名中国科考人员。
  据韩联社1月24日报道,韩国海洋水产部说,这艘破冰船帮助了困在南极一个岛上的中国研究人员,该岛位于韩国南极科考站──张保皋站──附近。
  报道称,这支科考小队最初计划乘坐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离开该岛,但“雪龙”号撞上了冰山,不得不返回乔治王岛,他们因此被困。
  韩国海洋水产部说,张保皋站的相关人员利用一架直升机将中国科考人员带到“ARAON”号上。
  报道称,2009年投入使用的“ARAON”号科考破冰船长111米、宽19米、载重吨达7484吨,可容纳数十名船员和研究人员,并可打碎1米厚的冰层。
  “ARAON”号在开展研究项目的同时还执行各种救援任务,包括在2011年救助一艘俄罗斯渔船。
  报道还称,“ARAON”号计划于2月4日将中国科考人员送抵新西兰,随后将返回张保皋站。(编译/李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孽角 发表于: 2019-1-23 18:08:00|只看该作者

首次公开 “雪龙”船载监控记录下与冰山相撞瞬间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首次公开!“雪龙”船载监控记录下与冰山相撞瞬间

  19日,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搭载雪龙船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时,受海上突起浓雾影响,意外与冰山相碰。央视随船记者获得独家授权,披露碰撞瞬间的监控视频。画面显示,雪龙船在冰区内航行,前方浓雾遮挡,能见度极低,直到迎面碰上冰山的瞬间,冰山才露出真容。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船头桅杆瞬间断裂。
  雪龙船与冰山相撞的消息一出,有一些网友提出了疑问:配备了雷达,为什么探测不到冰山?专家表示,当时在密集冰区,船载雷达的作用有限。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船基首席科学家陈大可院士:因为现在的雷达没法区分冰山和大片的浮冰,雷达无非就是调它的增益,如果增益大,看起来就是一片全是,要调低它又不敏感,所以根本无法区分,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技术。
  陈院士同时介绍说,当时雾特别大,气候条件差只能依靠船员瞭望,但是也是到离冰山很近的地方才能观察到,而且雾来得非常突然。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船基首席科学家陈大可院士:如果一直都是特别大雾,可能我们开始也会很小心。它是突然一下变大了,这个地方天气变化多端,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央视记者 王善涛 赵曙光 袁帅 编辑:王子元 宋鑫玥)
7#
 天雨ai2 发表于: 2019-1-23 11:08:00|只看该作者

“雪龙”船碰撞冰山 南极科考有多难?“雪龙”船与冰山碰撞 船艏桅杆断裂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雪龙”船碰撞冰山 南极科考有多难?“雪龙”船与冰山碰撞 船艏桅杆断裂

  正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船北京时间19日,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中,与冰山碰撞。央视前方随队记者在碰撞发生后第一时间拍摄的视频显示,雪龙船与冰山触碰后,船头甲板堆满冰雪,初步估计有400立方米,总重量约250吨,船艏桅杆已经断裂。除船艏桅杆外,还有部分舷墙受损。目前,船上无人员受伤,压载水舱、油舱、主机及其他船舶动力设备、通讯导航设备运行正常。后续考察计划将进行调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1-23 10:23:00|只看该作者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目前情况正常 已恢复走航观测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目前情况正常 已恢复开展走航观测

  新京报快讯 据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消息,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消息,“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目前情况正常,已驶离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区,于北京时间1月22日01:30开始恢复开展走航观测。
5# 华蓥山
 戏游 发表于: 2019-1-23 04:08:00|只看该作者

雪龙号配雷达为何撞冰山?专家:难区分浮冰和冰山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雪龙”号配雷达为何会撞冰山 专家:难区分浮冰和冰山

配了雷达,“雪龙”号为何还会撞上冰山
专家解释:船载雷达信号难以区分浮冰和冰山

⊙记者:陈 瑜

  “雪龙”号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于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10时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无人员受伤,船舶动力设备、通讯导航设备运行正常。
  船只配备了用于识别碍航物的雷达,为何还会撞上冰山?一名有着南极海区航海经验的船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极区航行,船载雷达是有效的探测碍航物的手段,但这种手段也有弊端,比如根据反射回来的信号,难以区分浮冰、冰山。自然资源部在情况通报中也提到,“雪龙”号是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
  “阿蒙森海海域是南极冰架崩解底部融化最强烈、前端崩解最活跃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教授告诉记者,1月13日至20日连续8天的卫星影像显示,该海域存在大量碎浮冰,夹杂有小型冰山,受沿岸下降风影响,浮冰整体向北漂移,对“雪龙”号航行产生一定影响。
  对比该海域2018年同期卫星影像,程晓发现,2018年该海域内浮冰较为稳定,多为大面积浮冰;2019年破碎浮冰大增。天气条件方面,2018年与2019年该海域内的云量变化均较大,但2018年气旋条件较为稳定,因此海冰情况较为稳定,海冰边缘线较为清晰;2019年气旋活动较为强烈,导致海冰破碎度较高。
  报道中同时提到,碰撞冰山是因为受到浓雾影响。
  极地缘何会出现浓雾,这是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上述船长表示,环南极大陆常年存在的绕极地低压槽区,把大陆高压区团团围住,像一个封闭的生命禁区。低压槽内经常有绕极地气旋活动,同一时刻环极地可以存在4~5个以上中等强度以上的绕极地气旋,气旋会把西风带的暖湿气流带到高纬度寒冷海区,形成大面积海雾。当气旋过境或低压槽控制区域,容易出现浓雾(海雾)天气,严重影响航行安全。
  该船长分析,南纬55°—65°之间,是西风带气旋和绕极气旋活动区域,风大浪高,靠近岸边浮冰和冰山较多,航行条件比较复杂。“冰山、浮冰、浓雾,三者叠加,更加增加了浓雾中冰区航行的风险。”
  此次事故中,碰撞冰山时“雪龙”号船速为3节(约5.56公里/小时)。这样的航速会产生多大的冲力,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该船长同时表示,不同船舶的巡航速度不同,一般经济航速是10~15节。3节的速度比正常人走路的速度还慢,这已接近破冰速度,也是业内认可的安全速度。但他同时表示,虽然速度不快,但作为2万吨的破冰船,“雪龙”号由于惯性会产生不小的冲力,碰撞会对船壳造成一定的损伤。
源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零距离 发表于: 2019-1-23 00:23:00|只看该作者

“雪龙”船南极撞上冰山 船头堆满250吨冰雪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独家视频]“雪龙”船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中撞上冰山 成功脱险

  今天,央视记者从南极发回的一段独家视频引发关注,正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船,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中,撞上了冰山。很多网友很是担心雪龙号的安全。具体情况到底如何,一起来看。

独家视频:“雪龙”船头堆满冰雪
  北京时间19号上午10点47分,受浓雾影响,雪龙号撞上冰山,撞冰山的消息牵动人心,央视前方随队记者发回了独家视频,画面中,雪龙船船头甲板上堆满了冰雪,初步估计有400立方米,总重量约250吨,船艏桅杆已经断裂。

央视记者 王善涛
  雪龙船撞的画面,我们其实没有看到,因为当时我还正在睡觉。听到轰的一声响,被震醒了,但想想还是挺后怕的,因为就在那几个小时前,我还在那个桅杆下面拍摄呢。当时外面的能见度特别低,雾特别大,船触碰冰山后很快往后倒退,他们(船员)说10秒就看不到冰山了,但有看到那个冰山的人说,那个冰山真的很高。事件发生之后,队上马上做了一个人员清点,很快就清点出来了,所有人员都是安全的。

及时有效应对“雪龙”号主要系统正常
  撞击冰山前,雪龙号已提前降速,速度不到每小时6公里。撞击后,船员及时倒车,也降低了冰山对船的损伤。除了桅杆断裂,部分舷墙受损,雪龙号的动力和通讯系统一切正常。

专家:密集冰区 船载雷达作用有限
  网友纷纷表示:平安就好。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疑问:配备了雷达,为什么探测不到冰山?专家表示,当时在密集冰区,船载雷达的作用有限。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船基首席科学家 陈大可院士:(因为)现在的这个雷达,它没法区分冰山和大片的浮冰,雷达它无非就是调它的增益,如果是增益大的话,看起来就是一片全是,要调低它又不敏感,所以它根本无法区分,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技术。

专家:雾大且急 事发地气候变化多端
  陈院士同时介绍说,当时雾特别大,气候条件差只能依靠船员瞭望,但是也是到离冰山很近的地方才能观察到,而且雾来得非常突然。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船基首席科学家 陈大可院士
  如果它一直都是很大的雾,可能我们开始也会很小心,突然一下变大了,这个地方天气变化多端,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事发海域:人类对其了解比月球还少
  实际上,事发区域阿蒙森海位于南极南大洋太平洋扇区,在那里,西风带和南大洋上的大气旋一个接一个光顾,即使是6到8米高的浪也并不稀奇,靠近岸边浮冰和冰山较多,航行条件非常复杂。也正因此,人类至今对这片海的了解,比对月球还少。去年,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船,在这一海域完成了我国首次南极阿蒙森海综合调查。

“雪龙”号调整计划 将做进一步检测
  目前,雪龙号船头积雪已经清理完毕,为了安全起见,雪龙号调整了原定的科考计划。

央视记者 王善涛
  原本我们是要往西走的,现在我们是要改成往东走,前往长城站,到长城站以后,会有国内的船舶专家对雪龙船做进一步体检。
3# 峨眉山
 孽角 发表于: 2019-1-22 15:23:00|只看该作者

雪龙号撞冰山后报平安遭质疑 官方回应这样说

源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雪龙号撞冰山后报平安遭质疑,官方回应这样说。。。

  前几日,受浓雾影响,“雪龙”船与冰山碰撞。事发地位于阿蒙森海位于南极南大洋太平洋扇区,人类对这片海域的了解比对月球还少。@中国南极北极科考 在第一时间发来报平安视频喊话:无人员伤亡,请祖国人民放心!此时,却有人质疑说:此次事故发生是否和船员懈怠有关?对此,认证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博主@雪中颂叹 回复:这次“雪龙”船撞上冰山有惊无险,肯定是与考察队的谨慎和安全意识强有关。据了解,目前,“雪龙”船运行正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戏游 发表于: 2019-1-22 14:53:00|只看该作者

独家视频!“雪龙”船与冰山碰撞 船艏桅杆断裂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独家视频!“雪龙”船与冰山碰撞 船艏桅杆断裂

  正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船北京时间19日,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中,与冰山碰撞。
央视前方随队记者在碰撞发生后第一时间拍摄的视频显示,雪龙船与冰山触碰后,船头甲板堆满冰雪,初步估计有400立方米,总重量约250吨,船艏桅杆已经断裂。
除船艏桅杆外,还有部分舷墙受损。目前,船上无人员受伤,压载水舱、油舱、主机及其他船舶动力设备、通讯导航设备运行正常。据悉,35次队后续考察计划将进行调整,本台记者还将持续发回雪龙船的最新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19:33,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