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3961|回复: 18
[陶瓷

珐琅彩玉壶春瓶:乾隆皇帝甄选 成就举世孤品

 [复制链接]
10#
 奥燕 发表于: 2015-9-4 12:01:06|只看该作者

玉壶春瓶五瑞生

源自:中国商报
⊙作者:李训刚

  明永乐朝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的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永乐瓷器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瓷一道被视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永乐朝前后期瓷器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永乐早期制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后期,而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相接。

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040112nalnah9bizkc4bzb.jpg  保存到相册
  本文所示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是明朝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系明代宫廷御用瓷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瓶高32厘米,瓶口外撇,瓶颈细长,腹部凸起。通体釉色莹润,在微微泛青的白釉上,装饰有色彩浓艳的青花纹饰。瓶颈上部描绘有蓬勃向上的蕉叶纹,中间是缠枝花纹,瓶颈下部是下垂的云纹,这些复杂的纹饰组合在一起,如同一串美丽的项链环绕在瓶颈上。瓷瓶的足部也描绘有变形的蕉叶纹,与颈部的纹饰相映成趣,足外墙饰一周半朵莲的边饰。
  腹部为主题纹饰: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南国的庭院景致,图中两块玲珑的湖石挺拔俊秀,依石而立的翠竹枝头微低,似在随风摇曳,围栏内外一片郁郁葱葱的萱草、兰花竞相开放,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四季常青的芭蕉叶又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南国色彩。山石、翠竹、蕉叶、萱草、兰花构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五瑞图”。
  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画面一改元青花繁缛的装饰风格,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的黑色斑点似水墨画中晕散的效果,为永乐青花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形成的色泽特点极难模仿,为后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皆有仿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但器物造型不及永乐器柔美秀丽而略显臃肿笨重,画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烧成,系人为重笔点染而成,与原物相差甚远。
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9: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辗转国宝

“釉里红玉壶春瓶”重回故土
  国宝“釉里红玉壶春瓶”捐赠仪式2007年2月9日在澳门博物馆举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特区政府文化局长何丽钻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六百多年的辗转历程,这座珍贵的玉壶春瓶重新回到中国的土地上,意义深远;她还向捐赠者史提芬。永利表达了特区政府的诚挚感谢。
  这尊釉里红玉壶春瓶,制造于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以铜为彩料绘于器胎上,再罩以透明釉料在高温下烧成,代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2006年5月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中,永利度假村(澳门)股份有限公司主席史提芬·永利(Mr.SteveWynn)以港币七千八百多万元购得这一国宝并捐赠给澳门特区政府,由澳门博物馆作永久收藏及公开展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9:05|只看该作者

洪武青花

缠枝牡丹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瓶撇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通体青花纹饰,里口沿绘忍冬纹一周,颈环蕉叶纹、回纹及卷草纹,肩饰垂云纹,腹绘四朵盛开的牡丹花,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足墙环饰忍冬纹,与口沿内纹饰互相呼应。此器造型端庄稳重,纹饰布局疏朗,繁而不乱,承元朝之遗风,把象征富贵的牡丹纹延续在明朝瓷器上。
  传世的洪武青花瓷器比釉里红器更为珍罕,如此瓶品相完美者绝无仅有。洪武官窑青花主要使用含铁量低、含锰量高且淘炼欠精的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带有灰色调,发色也欠稳定,要烧制出如此器一样发色均匀亮丽,纹饰清晰的瓷器也甚为难得。
  从景德镇出土的洪武朝青花瓷器的数据对比来看,青花瓷的器型与釉里红的器型雷同。2006年春季赌场大亨史提芬永利(SteveWynn)于香港佳士得投得之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与此器造型、纹饰及尺寸雷同,并创下了成交价最高明初瓷器的世界记录。
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8:49|只看该作者

明代春瓶

孔雀绿釉
  孔雀绿釉玉壶春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难得一见、极为名贵的珍稀品种。珍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的实物标本资料也极为有限稀少,因而确实弥足珍贵。
  孔雀绿釉,又称“法翠”。它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因唐宋时期开始在北方民窑中陆续制作。至元代,景德镇浮梁瓷局建立后,也生产过一些孔雀绿釉瓷器。景德镇御窑厂旧址曾出土宣德时低温铅绿釉和孔雀绿釉的制品,其中的铅绿釉产品还锥刻花纹装饰。
  孔雀绿釉的产品见有三足炉、高足碗盘、玉壶春瓶等多种器型标本出土传世。至康熙时极盛。需要说明的是,在明代宣德孔雀绿釉烧制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完美的孔雀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而“孔雀绿”之名称,系明宣德时期的产品因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而得名。

藏品
  闽北私人收藏有一件“明代孔雀绿釉玉壶春瓶”。该瓶高9厘米,口径3.6厘米,腹径5.5厘米,足径3.5厘米。瓶的腹部和颈部可见两道接痕,为三段坯胎制作。该瓶具有元瓷的某些特征,圈足外撇,足内露胎,足端平切,内见旋削痕和中心突起。瓶内口沿及外壁施满孔雀绿釉,因年久风化和土壤侵蚀,瓶体部分成片剥釉,内见光滑素烧涩胎,可见文献所言为二次入窑烧成,所言不虚。
  瓶外孔雀绿釉釉层中可见密集细小开片;转折积釉处为深绿色,釉表有严重的土沁包裹,应系出土物。从该瓶的器型、胎釉、制作工艺、出土地点等综合分析鉴别,应为明代早期景德镇窑的孔雀绿釉制品。该瓶因器型较小,剥釉严重,又为土沁所包裹,瓶腹部还见一横向窑裂痕为明早期瓷器特征。经笔者多方考证,实为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孔雀绿釉瓷断代标准型器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8:31|只看该作者

元代青花

瓶之历史
  元青花人物故事多取材于元杂剧。人物的服饰如披肩、皮靴以及所用道具都具有元代风格。

人物故事
  1956年常德市蒙恬将军形象出土。高30cm,口径8.4cm。此瓶造型优美,撇口,细长颈,圆腹且下垂,圈足,形体秀美。饰釉下青花。内口沿绘如意头,圈足为卷草纹、腹部主纹为人物故事。
  中间头戴凤尾高冠、身着甲袍的武将正是蒙恬。后立武士双手握书有“蒙恬将军”的大旗。前一武士抓一跪着俘虏,另一武士似作汇报,人物间点缀以怪石、篱笆、芭蕉、竹叶、花草等,画面繁而不乱。此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
  武士所举的旗子即《元史·舆服》所载的火焰纹牙旗,此旗与元巽申《大驾卤薄图》上的牙旗相同,属典型的元代风格。军士兵所穿的戎服即蒙古人穿的一种民族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蒙恬所着的当是“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下摆宽大、折有密裥,腰部系以宽阔围腰,这种服饰是身份较高的军官才能穿用。蒙恬头上的翎子是中国戏剧表演的一个重要头饰,是一种极具可舞性的戏剧服饰,凡是看过京剧《吕布戏貂蝉》的人都会对吕布用翎子戏貂蝉的细节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因为古代武士的盔冠常以尾翎为饰,称为鹖冠。

茂叔爱莲
  喇叭口,细长颈、胆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径8.5,底径8.2厘米。全器内外施釉,釉面透明度较高,胎土细白,露胎处呈火石红色,青花浓艳,略带褐色斑点。口沿内侧饰一周草叶纹。颈部饰一株柳树及垂枝。
  上腹部的人物图案是全瓶装饰的主纹,是根据唯心主义理学的奠基人,北宋周敦颐(茂叔)爱莲的故事描绘而成的。周茂叔朝着莲池,坐于池边石上,“远观”池中荷莲,欣赏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形象。另一人为来访者,目睹莲池,两人相向,作对话状。茂叔左侧为一莲池,周围衬以小石、丛竹、花卉等,人首两侧饰流云纹。下腹部弦纹下,环一周卷草纹,下饰八瓣仰莲,瓣间绘卷云纹。整个瓶体,画面清晰,线条流畅,主题突出,布局合理,造型挺秀大方。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一生独特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
  北宋以后,周创建的理学思想被他的学生二程以及朱熹发扬光大,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理论支柱,周敦颐也当然就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在民间,因周敦颐作为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的地方官,颇受百姓拥戴,加及周的名篇《爱莲说》的问世,人们已传为美谈。时至元代,“戏曲小说和版面的发达”,以历史故事题材为画面的艺术品极为盛行,如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庐等都被作为元代青花瓷器的装饰画面。“周茂叔爱莲”是“四爱”画面之一,还有“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合称四爱。
  由于“茂叔爱莲”这人故事的画面在元代青花瓷器上极为少见,所以《中国陶瓷史》上也没有提及,故这件元代青花茂叔爱莲纹玉壶春瓶就显得极为珍贵了。

青花荷莲
  造型同茂叔爱莲纹瓶,圈足露胎处可见火石红色。通体施釉,略呈浅青灰色。青花图案略带灰调,色深处可见明显下凹的黑色斑点。高27、口径8.5、底径8.5厘米。口沿残,口内沿饰卷草纹一周,颈肩处饰四瓣覆莲,瓣间绘有卷云纹,下饰一周边钱纹。上腹饰四从荷莲纹,是瓶体主题纹饰,丛丛莲花争相开放。下腹饰八瓣仰莲,与主题纹之间以一周卷草纹相隔。
  玉壶春瓶由开始的酒瓶之用,逐渐演变为插花之用,后来也用来作陈设瓷,如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珐琅彩玉壶春瓶都是用作陈设瓷,青花等玉壶春瓶也用作陈设器,清故宫储秀宫东次间紫檀周花炕几上就设有“附木座的乾隆青花三友图玉壶春瓶一对、青玉雕进宝图盆、珊瑚盆景”。

梅瓶
  名为“萧何月下追韩信”。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1959年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墓中,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画面在梅瓶的腹部,占据主要位置。上下饰西蕃莲、杂宝、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主题鲜明突出。画面中,主要人物萧何头戴展脚幞头,着袍束带,五络须髯。左手控缰,右手挥鞭,策马飞奔。画面的另一侧,韩信头裹软巾,身着长袍,手牵战马在溪边饮水。空白处衬以苍松、梅竹、山石,错落有致。

昭君出塞
  元青花人物故事盖罐以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昭君出塞”图青花盖罐最为出色。
  这件盖罐的形制、构图形式与广西横县出土的“单骑救主”图盖罐极为相似。罐腹绘九个人物,七匹乘骑(另外两骑当隐在山石后面)。九个人物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骑在马上,或摇鞭步行。马上驮着弓弢、行囊。观人物相貌、服饰有差别。其中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怀抱琵琶,梳高髻的汉装女子是王昭君,前后各有一胡服女子随行。六名男子中,有的头戴貂冠,髡发驾鹰,着胡服;有的戴毡笠,着汉装。当是迎亲的匈奴使节和汉朝送亲的官员。画面中山石掩映,苍松、翠柳、修竹、芭蕉杂衬其间。疏密有致,布局匀当。

龙泉窑
  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高33.8厘米、腹径20.4厘米。1973年安徽省合肥市明陈闻墓出土。
  胎色洁白,胎体浑厚凝重。釉色温润如玉。颈饰蕉叶纹,蕉叶下饰回纹一周。腹部饰缠枝牡丹和变形莲瓣纹。圈足饰回纹一周。造型端庄,纹饰精致,为龙泉窑的精品。
  据墓志记载,该墓葬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墓主陈闻,生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此器虽出土于明代墓葬,但其形制、纹饰和釉色,都具元代瓷器的特征。
5# 华蓥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8:15|只看该作者

金代春瓶

  金代北方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玉壶春瓶,在承袭宋代形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一是器型尺寸上有所加大,二是腹部更饱满,颈部更纤细,加之特有的窑变、铁锈花的代表性装饰,令这个器型更加俊秀、舒朗、雅致,玲珑有致。
  这个时期的玉壶春瓶大多底部支烧,保留下来的器型有支烧痕迹,由于高温烧制,有垂釉现象。
  右图为金代磁州窑系的玉壶春瓶,撇口细颈,斜肩垂腹,圈足外壁有弦纹,底足也有弦纹。尤其是内外满釉,是难得的珍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7:54|只看该作者

北宋时期

  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元代玉壶春瓶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瓶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
3# 峨眉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7:39|只看该作者

唐代以后

  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后代沿用。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王琦注云:“唐人名酒多带春字”。又李肇《国史补》(卷下)上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武林市肆记》上也记载有海岳春、蓬莱春、锦波春、浮玉春、秦淮春、丰和春、谷溪春等酒的名字。明代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萧》诗云:“恨无百斛金陵春,同上凤凰台上醉”,此处“金陵春”也是酒名。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粮春等。这样,我们可以有如下推测:“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在当时(宋代)是“江州(或邻近地区)有名的上色好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盛装这种酒的瓶子可能会是某种固定的造型(可能会是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因为这种酒长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状也为人们所熟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造型的瓶子因酒而叫做“玉壶春瓶”;而其形状是否就如同所见的玉壶春瓶,因缺乏直接的材料暂时还无法证明。
  因此,有专家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4-7-31 23:57:16|只看该作者

名称由来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但前者仅是四个字,完整的诗句是什么,什么人作的,题目是什么,都不得而知。进一步说,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也很难说清楚。“玉壶买春”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处。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所见的“玉壶春瓶”,二者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均难考实;也有某种可能是后人用“玉壶买春”(或“玉壶先春”)来附会的玉壶春瓶,也未可知。

玉壶出现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出自唐人才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
  “玉壶”是诗歌中的夸张手法,或指白瓷胎薄如纸、釉质细腻、纯洁如玉(唐代瓷器主要品种是青瓷、白瓷和彩瓷,唐五代五大窑中邢白早已誉满天下,白瓷常以“类冰“类雪”作喻)。
  “春”泛指酒窑酿酒名(唐《国史补》: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剑南之“烧春”。),而玉壶春瓶由唐代寺庙净瓶衍生而来,置宋为酒器,因承制名。到了元代一度为装饰陈设,元末明初时期瓶身风格重厚圆润,不复延续宋代瘦纤体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14:0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