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搬起脚砸石头|查看: 10215|回复: 90

西行札记 [贴图连载]

 [复制链接]
41#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18 00:07:29|只看该作者
行至叠溪海子前,有山水天色云影皆美,又驻车一望。

不好意思,此PP只可得见叠溪海子一角。
42#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18 00:08: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再前行至镇江关,已有数车塞于镇上,停车一问,原是一九寨沟返程大巴不慎碾死一骑车羌女。人虽已亡,警察也至,然家属嚎啕不敢移。不一刻车塞如长龙,历一时半,待三位当地镇长模样人至方得解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18 00:08:14|只看该作者
  十四  入得城来,城不大,昏暗灯光下倒是显得整洁。只路两边一色的水泥仿藏式楼房簇新得令人生疑,如一袭绣花老袍子被人嫌难看,缀了好多亮光光的塑料珠片。两旁店铺都还大多开着,有意思的是些卖民族服饰、宗教用品的店,进去一样样儿的看了半天。  最诱人的是几间马具店。马鞍镫子、嚼头索具、背囊雨披什么的杂杂堆了半屋,又满了码在门口街前。走过去,一鼻都是皮革毛毡的新膻味。深吸一口,嗅出了青春岁月与往事的气息。这样的皮毛新膻味,会在马背草原上,被人汗马汗和风霜烟火渐渐磨了淡去,染出酸酸辛辛的汗臭气来。这汗气或会酸辛得不好闻,但在我却从未反感过,只是适应。天地之间的行走或奔驰,原本就该是这样的气息。  除了味道,色泽质地都会变。新马鞍黄褐的皮色会渐渐暗红下去,泛出玛瑙般的光泽来。新打就的镫子那铁灰色亦会变,锃亮的是被靴子和马腹磨的,其它部位那铁灰会变老变黑。经常用的镫子是不会锈的,勤快的骑者会顺手把掌上的羊油酥油抹上去,把镫子养起来。背囊雨披崭新浆硬的军用帆布也会变,橄榄绿会变黄变浅,老了就绿得发白,柔软起来。帆布背囊雨披的包边儿肯定会慢慢磨破,帆布便散了纬。又愈散愈长,在风中骑行时便会微微飘起,如穗如缨。  离开马具店,乱想,古人言玉器温润有一词儿“手泽”。套这说法,这些马具日后的温润,倒是可言“人泽”、“马泽”或“天泽”了。  不一时便行到城中央十字街口,东西南北四望,皆有黑黑的门楼耸着,无言。再折回到先前过的一家小店,要了水饺半斤,再各食面条一碗。有些乏,又饮得些啤酒,聊起这松潘古城来。  松潘,乃“松州卫”、“潘州卫”的合称,古名松州,为氐羌繁衍地。秦灭古蜀,即在此置湔氐县。史载此地“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故汉唐以来,此处皆屯重兵设关尉,素为兵家重地。  唐时,松赞干布慕唐风而遣使求婚,使者过松州,为州官徐齐扣押。松赞干布大怒,趁唐与吐谷浑战事之机,亲率吐蕃兵二十万人犯松,都督韩咸战败,且扬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太宗旋以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由西凉河西走廊调集精兵五万铁骑,千里奔袭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此即唐蕃史上重要的松州战役。松赞干布败退后,复遣使者贡金通和求婚,太宗终允。  两宋时,松州复为吐蕃所据。明洪武十二年平羌将军丁玉挥师攻取松州后,上书于此设卫建城屯兵,方设“松州卫”。后又将“潘州卫”并入,得称“松潘卫”。清咸丰年,羌藏起兵反清,由羌女额能作所率攻下九关六堡,历时六年,其中曾据城两年多。红军长征时,四方面军李先念部曾短暂占领此城。后又因胡宗南部大军据于松潘,方至有红一、四方面军 “南下“、“北上”的分裂中央之争及后面的“爬雪山、过草地”。  想象中的松潘,便该是这样一座佚事奇闻漫天,而又古迹传说遍地的历史古城。或许被那四处开挖修建的工地坏了胃口,又被老街上一色的水泥仿藏式楼房敲了一棍。走出小店来,踏在新浇的水地地块与挖开的乱石之间,竟是有些闷闷的。静行在这小城黑暗的街道上,路灯昏黄。心情亦有些昏黄。  失望这东西,问题就出在意料之下。但有时人会分不清真是意料高了?还是事实真就低了?于是困惑。失望再上困惑,就有些说不得话,只是琢磨。于斯城,古迹留存不好,自是一低处。幡然悔悟之后,又特别那幡然悔悟不是真悔,而是气了当年伐了摇钱树,就会红眼的急。一急就恨不能造一假树。而如此描摹造假就更低,更难看。便想还是书上的故事和历史好看些,往往在人的意料之外、之上。经常会好得让人怨起来,怨了现世。  其实想想历史是怨不得的。历史从来是个淘金盘,将岁月中的庸常琐屑全变了泥浆,淘洗了出去,只留得几粒小小砂金给人看。那几粒小小砂金原是真的,不是在骗人。只是人自己骗了自己,眼前一溪的泥浆明明泊泊地一直流着,却老是视而不见。
44#
 栀子 发表于: 2004-11-18 13:25:13|只看该作者
好文字,余香满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巴骄 发表于: 2004-11-19 01:16:20|只看该作者
幸甚,跟着贴主神游!
46#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21 17:58:11|只看该作者
谢楼上二位。还以为这里没人影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7#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21 17:58:21|只看该作者
翻翻,补张马具店的照片在这里。不是松潘了,摄于甘南临夏街头。
48#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21 18:01:04|只看该作者
十五

返旅社,翻书查地图找明日行程。得知此地有一“顺江旅游马帮”,首领名郭常,其声名远播,国外好些旅游手册都有对他及马帮的介绍。隔壁住的几位和街上许多老外便是冲了这个来的松潘,随马帮骑马野餐露营而至松潘城西山中牟尼沟。

看得神往,却知二位老人年高,父亲又有腿疾,且又高原地区。便只将此事说与他们开开玩笑,心知要神往,也得不知何年的下次了。再问老板娘,知牟尼沟不会人多,心里暗喜,也就定了明日南折三十公里至安宏乡,再绕山道北去牟尼沟。

隔壁卫生间龙头不知被谁拧坏了,水哗哗地流,母亲忍不住下楼告诉老板娘,只得一声哦应了。那水仍是流,哗哗地一夜。想想有些事,当真是只有作视而不见、闻而不听的,奈何?便入了梦,一夜无话。

次晨天明,先起身至停车场取车,想着让二老多休息会,便驱车停了城门边,又去细望那古城城墙。昨夜就觉得那城门上“松州”二字之题额太大,失了比例。天明望去,竟是宝蓝底黄字,又为自左而右书,其形制色彩比例皆碍眼非常。细看,居然是赵朴初所书。

书法题额,乃是因城而来而存,自有其主次,如此喧宾夺主所为,必坏了观感,令人失笑,想来应非朴初老所愿。其实以为保留城门上原明清官员的题刻,较之朴老所题更妥,更熨贴些。想想好的东西有时其实非好。端在熨贴,端在合适。

今日得存之古城墙,乃明洪武平羌将军丁玉取松州后,上书设卫建城得准,调宁州卫指挥高显来此主持修筑的。高显在进安镇唐宋柔远土城基础上,西缘山麓,东滨江岸筑城,历时五年方成。眼前之北门城墙,全为特制青砖砌成。据说高显于本地监督烧制之古砖,每块长约两尺,宽约一尺,厚近五寸,重达六十斤。筑城墙时,再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浆砌连勾缝,内填土石,坚固如铜墙铁壁。

而城门洞则以长方条形巨石发券拱而成,外壁门套饰以仿木建筑浮雕,有须弥座莲花柱础、柱身、斗拱雀替及阑额。阑额正中为双莲菱纹,雀替下方两侧为铲地浮雕“松下双鹿图” 。再入门洞,内壁皆石壁。墙基部分有骏马云纹,惜已多为残雕。

上了北门城楼,凭了箭堞一望,满城皆历历可数。城中一条大道贯过去不远,那南门就如在眼前,真可谓遥相呼应。松潘古城内外城共有七门,四正门分为东“觐阳”,南“延熏”,西“威远”,北“镇羌”。西山之上为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名“临江”,南北向名“阜清”。城上望去,满目最扎眼的仍是那仿建的高大藏式楼房。只有装着看不见。

踱此镇羌门上,正有工人在忙碌修建,由城上见的几只残留柱础,可知目前修复那箭楼,其规模形制大概仅为原楼的三分之二不及。至行至西面望山,野草丛生间那土石垒就的古城墙明晰可见。明英宗正统年间,松潘民变。乱民可高踞西山之巅,观察城中布防。平定后,兵备御史冠琛遂将西城墙由山麓筑至山巅,今已残。

匆匆看城,看远山苍翠,不敢久留,又下城会了父母用过早餐。想着一进山大概就得一天,便又购些包子装了。父亲一向好各地小吃,出来见街边回民烤制的大面饼金黄可喜,又非要再购得两只带上。上车分掰给大家尝,粗涩无味,皆曰好难吃。父亲有些恼,说你们不吃我各人吃!与母亲相视暗笑,驱车再南折安宏,离了这松潘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9#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21 18:02:30|只看该作者
  松潘有古城门正修缮中,观之门洞残砖,年生久远,当为旧物。其城门洞甚幽深,暗夜里心中一紧臂上一寒,隐隐见肃杀气。  ──PP为次晨所拍。
50#
 楼主|搬起脚砸石头 发表于: 2004-11-21 18:02:51|只看该作者
登城而望,见有残留的柱础数尊,可想见当年城楼规模。

明英宗正统年间松潘兵备御史冠琛将西部城墙由山麓筑到山巅,此为西山残墙。

松潘古城共有七门,四正门分为:东曰觐阳、南曰延熏、西曰威远、北曰镇羌。西南山麓者名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名临江、南北向名阜清。由北门之上,可一眼见南门。

由北门“镇羌”之上,可一眼见南门,人可历数,是谓呼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22:43,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