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远方的雁|查看: 12575|回复: 91
[官员

陈一新:754名政法干警因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牺牲负伤

 [复制链接]
12#
 闪亮山 发表于: 2018-10-18 18:48:01|只看该作者

陈一新:推动法治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源自:最高法网站
原文标题:陈一新:推动法治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科学指南,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我们要深刻把握其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伟大的时代呼唤科学的理论,伟大的实践诞生深刻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科学指南,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我们要深刻把握其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历史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厘清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
  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不能自拔,在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习近平总书记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考虑出发,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了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他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思想,增强坚守法治的定力和厉行法治的意志,坚持不懈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为新时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视野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科学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实现三次历史性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法治思想,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地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十个坚持”。这“十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力量源泉、发展道路、总体目标、工作布局、首要任务、基本方针、科学方法、重要保障、“关键少数”等重大问题,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我们要正确领会其深刻内涵、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使之成为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灯塔和思想旗帜。要准确把握其科学认识论、方法论,自觉用以观察、研究生动鲜活的中国法治实践,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认识,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从新中国法治建设事业的大格局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文明的兴衰、国家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所走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在于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根本要求,使这条道路的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他进一步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目的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重要的就是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增强自信、保持定力,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要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自觉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不犯方向性错误。

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实践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并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贯穿着坚定的信仰信念、深厚的人民立场、高超的政治智慧、敏锐的战略眼光、缜密的辩证思维、强烈的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之所以能够开辟新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科学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系统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施工图。他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强调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要求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强调法治人才培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强调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要求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七项重点工作,研究谋划大思路新举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要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决策部署,统筹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治建设总体进程、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等综合因素,抓紧研究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要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把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新水平。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人民群众重大利益关切,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纠纷解决体系,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的诉讼程序体系,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研究法治宣传教育新机制新方法,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要发挥法学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深化法学教育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教育培训,建设一支“五个过硬”的新时代法治工作队伍。

从世界法治文明发展的大潮流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贡献了弥足珍贵的中国智慧
  在人类法治文明史上,中华法系在世界五大法系中独树一帜,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一直领导人民建设新型法治文明,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当今世界,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创造了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社会大局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是对中华传统法律文明精髓的传承发展,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结合,为世界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比如,总结我国历史上的礼法并重、德法共治思想,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动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又比如,总结我们党治党治国实践的成功经验,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结合,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科技优势,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增强中国法治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陈一新)
11#
 qwer222 发表于: 2018-10-17 18:4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严惩政法队伍害群之马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严惩政法队伍害群之马

  “要在推进专项斗争中,边扫黑除恶‘打伞’,边整风肃纪强警。当前要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政法队伍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当前政法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抓紧研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把加强新时代政法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政法机关要坚持刀刃向内,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害群之马,加强队伍建设。”
  10月16日上午,中央政法委在武汉召开政法队伍建设座谈会,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会上强调。
图片来源:长安剑
  陈一新说,近些年全国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现状已敲响警钟,务必警醒行动。各级政法机关正风肃纪、惩治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成效显著。同时,也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法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映强烈。
  他指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现实强烈警示,务必边“打伞”边整风边强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一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受到查处,其中大多数是政法干警。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要高度重视研究解决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边扫黑除恶边“打伞”,边整风边强警,加快建立政法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长效机制。
  “晒一晒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警示;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严要求势在必行。”陈一新说。
  “政事儿”(微信ID:xjbzse)从政法队伍建设座谈会获悉,为从严建设政法队伍,下一步将加大政法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探索建立省市县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一把手”和重要副职异地交流任职制度,完善执法司法关键岗位、管理人财物重点岗位定期轮岗制度,推进政法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
  此外,要发挥政法机关党组(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制定加强政法机关党支部建设的具体办法,推动党组织拓展到每个执法办案团队。
  “严管是对政法干警真正的负责,监督是对政法干警最好的保护。”如何监督管理政法干警,防范和管控廉政风险,陈一新提出了具体要求。
  他指出,要扣牢管理链,抓住政法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干部严于普通干部、主要负责同志严于其他领导干部,破解“一把手”监督难和“灯下黑”问题。要盯住执法司法权集中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加强监管,减少自由裁量空间。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准确、全程记录执法司法活动,及时预警预防办案风险。
  “要聚焦执法司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聚焦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薄弱环节,聚焦长期没有解决好的死角盲区,加快建立完善监管制度,确保不留‘暗门’、不开‘天窗’。”陈一新要求,要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必要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察,坚决防止制度成为摆设。
  此外,对违纪违法比例、增长率排名靠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部门和地方,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督促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撰稿/何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不取 发表于: 2018-10-16 20:48:00|只看该作者

陈一新在政法队伍建设座谈会上强调 在扫黑除恶“打伞”中重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源自:最高法网站
原文标题:陈一新在政法队伍建设座谈会上强调 在扫黑除恶“打伞”中重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16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政法队伍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强化监督执纪为关键,以整肃作风为抓手,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坚持“六个从严”,落实“五个到位”,不断提高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努力打造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时代过硬政法队伍。
  陈一新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政法干警履职尽责,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政法队伍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具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的队伍,是一支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绝大多数政法干警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忠诚卫士。但是,政法队伍中也有害群之马,甚至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陈一新强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有力保证。政法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严要求势在必行。他提出要深入研究“六个从严”的对策举措。
  ──坚持政治要求从严,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把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作为最高原则,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政法队伍对党绝对忠诚。
  ──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确保政法队伍理想信念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持组织建设从严,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政法机关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大政法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力度,确保政法队伍政治生态清明。
  ──坚持监督管理从严,扣牢管理链,织密监督网,扎紧制度笼子,坚持对干警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督,确保政法队伍廉政风险可控。
  ──坚持法纪整肃从严,加大正风肃纪力度,重拳治理“四风”问题,加大腐败源头防范力度,保持惩处腐败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确保政法队伍腐败无处藏身。
  ──坚持责任落实从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和“一票否决”,确保政法队伍层层传导压力,把管党治警抓严抓实抓出成效。
  陈一新指出,政法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一支队伍。要把“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结合起来,研究拿出全面从优待警的政策举措,落实“五个到位”,即政治激励要到位、履职保障要到位、待遇落实要到位、人文关怀要到位、宣传引导要到位,切实增强政法干警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不断激发政法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记者:李阳)
9#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10-12 11:08:00|只看该作者

陈一新: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源自:澎湃新闻
  (本文原标题:《陈一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五治”作用》)
  10月8日至10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浙江调研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格局,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调研期间,陈一新先后来到诸暨市枫桥镇综治中心和枫源村,温州市鹿城区蝉街、五马街街道,与基层干部、村民和基层社会组织骨干交谈,实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并分别在杭州、诸暨、温州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陈一新对浙江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做法、成效及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陈一新指出,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基层社会面临诸多风险矛盾,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挑战,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些年来,各地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许多新探索,这其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是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值得认真总结、系统集成、不断完善提升。
  一、发挥政治的统领作用,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党建统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制,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基层各种力量资源,形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机制,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坚持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要坚持“党建带社建”,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社会组织为依托的基层群众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从社会人向组织人的转变,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
二、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村(居)民自治是基层自治的重要载体。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建立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积极探索基层民主自治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发挥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要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引导城乡基层组织制定完善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各类规则,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规则体系,织密织牢约束社会成员言行举止的规则之网,促进基层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要注重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引导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等公益事务,让基层社会组织的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三、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认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思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要切实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善于运用地方立法权,有针对性地通过立法建章立制,为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具体、明晰、有效的法律依据。
  ──要切实推进基层法律实施。针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要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针对影响城乡基层社会稳定的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领域,要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基层群众安全感。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问题,要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落实执法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乡镇、村居律师、公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广泛运用互联网开展法律咨询,让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法律服务。要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化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等基层普法活动,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使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
  德育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德治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统。道德教化既治心又治本,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要通过加强道德教化,提高城乡居民的道德修养,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注重发挥乡贤文化、家训家风、生活礼俗的教化作用,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厚植基层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
  ──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凡人善举宣传活动,坚持不懈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像抓党风那样抓社风,以良好的政治生态引领社会生态,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惩恶扬善、抓源治本,弘扬社会正气,凝聚社会正能量,全面改善和优化基层社会生态。
  五、发挥智治的支撑作用,以智能化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和效率
  智能化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率。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
  ──要加快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平台,善于把大数据应用为特征的智能元素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推动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
  ──要加快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新特征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社会矛盾排查预警体系、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各类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要加快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基层服务资源,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等改革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便民举措,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让城乡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办成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1 23:48:00|只看该作者

陈一新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源自:最高法网站
原文标题:陈一新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10月8日至10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浙江调研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格局,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调研期间,陈一新先后来到诸暨市枫桥镇综治中心和枫源村,温州市鹿城区蝉街、五马街街道,与基层干部、村民和基层社会组织骨干交谈,实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并分别在杭州、诸暨、温州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陈一新对浙江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做法、成效及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陈一新指出,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基层社会面临诸多风险矛盾,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发挥政治的统领作用,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建带社建”,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纽带、社会组织为依托的基层群众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从社会人向组织人的转变,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突出人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完善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基层社会组织的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凡人善举宣传活动,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弘扬社会正气,使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
  ──发挥智治的支撑作用,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快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平台,整合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体系,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增量”。(李阳)
7#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4-3 14:28:00|只看该作者

新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主持召开机关干部会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新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主持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大会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4月2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讲政治、敢担当、抓改革、强队伍,推进二季度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启动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的十大问题对策研究,推动重点工作有成效、难点问题有突破,为开创新时代政法工作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陈一新强调,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彻底肃清周永康流毒,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把确保党执政安全作为维护政治安全的根本任务,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不移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陈一新强调,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深刻把握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根本任务、根本动力、根本基础,组织开展习近平政法思想研究、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实现形式研究、总结提炼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防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政策策略研究、推行领导干部每月下基层大接访制度等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的十大问题对策研究,努力提高推进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政策策略水平和工作能力水平。
  陈一新要求,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抓好司法体制改革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协调推进政法口机构改革,扎实抓好中央政法委机关的机构改革,推动政法改革迈上新台阶。要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推动工作落实为着力点,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要求落到实处,为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陈训秋、景汉朝、白少康、雷东生出席会议。中央政法委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会议。
源自:法制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一眼 发表于: 2018-3-25 15:28:00|只看该作者

陈一新再进京履职 曾痛批“新衙门作风”备受关注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再次进京履职,陈一新调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

  据24日晚《长江日报》公众号报道:前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调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
  3月1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原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汪永清,已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
  据《长江日报》报道,3月20日,陈一新临别武汉时,召开了市级领导干部座谈会。
  他寄语全市广大干部,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自觉践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以身许民”,继续扛起“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大武汉谋复兴”的使命担当,确立大格局,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实现“武汉,每天不一样”。
  陈一新说,过去我是武汉和武汉人民的“一号打工仔”,今后我还要当武汉得力的“啦啦队员”,为大武汉的复兴呼吁,为武汉人民的创造喝彩。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为之付出、辛勤耕耘的地方,是我创新实践、丰富经验的天地,是我增强党性、锤炼意志的熔炉。

  ‘武汉’二字,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感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
  他表示,张之洞任湖广总督18年,留下了“昔贤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欧亚遥”的豪迈。而自己,也是怀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带着“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奋斗激情,一天力争当两天用,一年力争干成几年事。
  任职武汉期间,陈一新提出的打造“长江新城”“长江主轴”、盘活“校友经济”“新民营经济”等,过去一年让武汉成为舆论场上的“亮点城市”。
  在座谈会上,他说,“现在有些布局已经见效,有些工作只是开了局、破了题,真正大见成效还需时日。”
  陈一新说,还望同志们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孙中山先生说,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朱德同志留下了经典名句:“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只要我们牢记革命先行者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殷嘱托,树立雄心壮志,持续拼搏奋斗,宏伟的蓝图和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陈一新1959年9月出生于浙江泰顺。简历显示,陈一新早期是一位理论型干部,长期在浙江省委“智囊”机构任职,在省委前后有20年的工作经历,曾任省委办公厅调研写作处副处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
  2012年起,陈一新开启了地市“一把手”的实践型主政经历,先后任金华市委书记、温州市委书记,并在温州市委书记任上一年多后进入省委常委班子。2015年11月,陈一新赴中央任职,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2016年12月,陈一新“空降”湖北,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至此次职务调整。

  “政事儿”注意到,陈一新在任职武汉期间,因痛批“只微笑不办事”、“不贪不占也不干”等“新衙门作风”而备受关注。
  去年4月,他接受凤凰卫视《问答神州》采访,再次谈及“新衙门作风”,“为什么叫‘新衙门作风’?就是说:这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作风问题,主要是:不担责、不进取、不认真”。
  那么怎么根治“新衙门作风”?陈一新谈到了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我们利用现有的一些信息平台,比如手机客户端就有网络评议满意度等等。通过收集和平时的评议数据,来看大家对哪些单位评价比较高,到年底,我们再进行兑现。”
  陈一新还谈到,他组建了三个微信办公群,“我组了(市委)常委群,第二个群就是市委常委加副市长加人大政协的,第三个群是各个区委书记、区长群。我有些好的经验,我就发上去,他们一看我发的,肯定都读,因为这是书记推荐的”

陈一新简历
  陈一新,男,1959年9月出生,汉族,浙江泰顺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
  1976.07一1978.10浙江省云和县张村公社张村大队知青
  1978.10一1981.07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
  1981.07一1984。01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干事、团总支书记
  1984.01一1990.11浙江省丽水地委办公室秘书、副科长、科长
  1990.11一1992.12浙江省丽水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2.12一1994.12浙江省委办公厅调研写作处副处长
  1994.12一1995.05 浙江省委办公厅调研写作处正处级副处长
  1995。05一2000.06浙江省委办公厅党群政法处处长、综合处处长
  2000。06一2003.07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8。09一2001.07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2003.07一2006.06浙江省委副秘书长
  2006.06一2011.12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其间:2009。?04一2009.06参加中组部组织的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2011.03一2011.07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11.12一2013.06 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金华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3.06一2014。12 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4.12一2015.11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5.11一2016.1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2016.12一2017。02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武汉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7。02一2018.03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武汉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8.03~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
5# 华蓥山
 红星 发表于: 2018-3-25 14:48:01|只看该作者

陈一新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武汉是我心中最深烙印

源自:新浪综合
源自:长江日报

原文标题:陈一新调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武汉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

武汉倾力改革、加强创新,为大武汉复兴注入强劲动力。图为航拍镜头下的现代大武汉 记者:任勇 摄
  前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调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
  20日,在临别武汉的市级领导干部座谈会上,陈一新寄语全市广大干部,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自觉践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以身许民”,继续扛起“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大武汉谋复兴”的使命担当,确立大格局,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实现“武汉,每天不一样”。
  陈一新说,过去我是武汉和武汉人民的“一号打工仔”,今后我还要当武汉得力的“啦啦队员”,为大武汉的复兴呼吁,为武汉人民的创造喝彩。
  回首这一年多来
  武汉是可干大事、能干成大事的地方
  2017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武汉全市上下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
  座谈会上,市领导们纷纷表示,这是武汉人信心倍增的一年,更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开启之年。这一年多来武汉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系列大思路、大举措,城市有了发展大格局,创新发展有了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发展亮点。
  “这一年干得很累,但大家很有干头、很有干劲。”有市领导直言,这一年所作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大家都非常自豪。也是近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评价,这一年多来,武汉像装了12缸的汽车,劲头冲天,不用扬鞭自奋蹄,这种搞创新的闯劲、干工作的拼劲,值得学习。
  自踏上“天元之城”武汉的热土,陈一新常说,武汉是可干大事、能干成大事的地方。去年的武汉,也正如他预言的那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拼搏赶超发展热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一个全新的武汉,随同“长江新城”“长江主轴”“校友经济”“新民营经济”等新热词走进公众视野,成为舆论场上的“亮点城市”。
长江主轴资料图
  实现伟大城市梦想
  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长江新城为抓手,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全面复兴大武汉,是武汉的伟大城市梦想。
  围绕“长江”做文章,绝不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绝不是城市功能品质的单一提升,而是武汉发展战略空间的重大优化调整,是百年大计、武汉大业。
  座谈会上,陈一新说,机遇已在,宏图已绘,思路已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持续发力,矢志奋斗,乘势而上,大武汉复兴指日可待。
  他寄语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确立大格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武汉工作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考量,肩负起国家战略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坚持大都市发展战略布局不折腾,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善挖用足独特的潜在的发展优势不迟疑,坚持激发干部拼搏奉献精神不懈怠,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干到底,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断开辟新时代武汉发展的新境界。
第十一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湖北大学专场举行 记者:郭良朔 摄
  武汉是第二故乡
  更是心中最深烙印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如今,武汉已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投资风口城市、科研机构落户的首选城市、科研成果转化的热点城市、最关爱大学生的友好城市。今年2月,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显示:在104个城市样本的大数据调查中,武汉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榜首。
  故园难别,故土难舍,故人难忘。陈一新说,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为之付出、辛勤耕耘的地方,是我创新实践、丰富经验的天地,是我增强党性、锤炼意志的熔炉。“武汉”二字,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感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
  来汉之初,他踌躇满志:从今天踏上武汉这片热土开始,我就是武汉人了,武汉就是我的家,我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给白云黄鹤之乡。愿与武汉人民一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武汉市级班子告别,陈一新深情讲述,张之洞任湖广总督18年,留下了“昔贤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欧亚遥”的豪迈。而自己,也是怀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带着“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奋斗激情,一天力争当两天用,一年力争干成几年事。
  “现在有些布局已经见效,有些工作只是开了局、破了题,真正大见成效还需时日。”陈一新说,还望同志们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孙中山先生说,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朱德同志留下了经典名句:“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只要我们牢记革命先行者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殷嘱托,树立雄心壮志,持续拼搏奋斗,宏伟的蓝图和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陈一新简历
  陈一新,男,1959年9月出生,汉族,浙江泰顺人,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
  1976.07 浙江省云和县张村公社张村大队知青
  1978.10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科物理专业学习
  1981.07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科干事、团总支书记
  1984.01 浙江省丽水地委办公室秘书、副科长、科长
  1990.12 浙江省丽水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2.12 浙江省委办公厅调研写作处副处长(1994.12明确为正处级)
  1995.06 浙江省委办公厅党群政法处处长、综合处处长
  2000.06 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1998.09-2001.07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2003.07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
  2006.06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其间:2011.03-2011.07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11.12 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金华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3.06 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4.12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5.1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2016.12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
  2017.02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武汉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中共十八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简历来源:人民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7-1-7 00:48:00|只看该作者

陈一新任湖北副书记及武汉市委书记(图/简历)

源自:长江网-长江日报
原文标题:中央决定陈一新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

  今天(2017年1月3日)下午,武汉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和省委决定:陈一新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
  据浙江在线2015年12月1日报道,12月1日下午,中共温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会上,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宣布中央和浙江省委的决定,陈一新调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免去其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委员职务,免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陈一新简历:
  陈一新,男,汉族,1959年9月出生,浙江泰顺人,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
  历任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团总支书记,丽水地委办公室副科长、科长、副主任,浙江省委办公厅调研写作处副处长、正处级副处长,浙江省委办公厅党群政法处处长、综合处处长,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浙江省委副秘书长,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2年01月,金华市委书记。
  2013年06月,温州市委书记。
  2014年12月,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
  中共浙江省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源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 峨眉山
 忘伤 发表于: 2015-12-2 09:26:00|只看该作者

温州书记陈一新调任中央深改办专职副主任

源自:南方都市报 2015年12月02日 版次:AA20
  陈一新调任中央深改办专职副主任  任职温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多次就深化改革进行部署
⊙作者:陈磊

  记者陈磊 最新消息显示,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将出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据掌上温州客户端消息,12月1日下午,中共温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会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宣布中央和省委的决定,陈一新调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免去陈一新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官方简历显示,陈一新今年56岁(1959年9月出生),是一位浙江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1976年参加工作,曾任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团总支书记,丽水地委办公室科长、副主任。随后,陈一新进入浙江省委办公厅,历任调研写作处副处长、正处级副处长,党群政法处处长、综合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2006年6月,陈一新担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1月,陈一新由省委办公厅“下放”历练,担任金华市委书记。2013年6月,陈一新接替陈德荣调任温州市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其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任组长,副组长为李克强、刘云山和张高丽三位政治局常委。去年12月起,穆虹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 相关资讯
陈一新曾引领温州经济走出低谷

  2012年,温州GDP曾出现“断崖式下滑”,增幅由9.5%下降至5%。面对严峻考验,陈一新在温州表现不俗。
  据《温州日报》报道,去年12月,温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和省委决定,由陈一新担任浙江省委常委。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胡和平在会上指出,陈一新转任温州市委书记以来,紧密结合温州实际,坚持发展“温州模式”,深入实施“十大举措”,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有力开创了温州赶超发展新局面,全市经济走出低谷、进入恢复增长期。
  陈一新当时回应称,“温州是个干事业的地方,是个能干成事业的地方。”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温州期间,陈一新曾多次就深化改革进行部署。上月20日的《温州日报》报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专门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座谈会。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坚持惠民利民的改革方向,勇于推进底层创新,彰显温州改革的特色和影响力,争当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模范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08:58,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