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远方的雁|查看: 28615|回复: 23
[纪实·新闻

市场监管总局:电商平台用大数据“杀熟” 情节严重或将吊销执照

 [复制链接]
14#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3-22 09:01:00|只看该作者

“杀熟”潜规则曝光:专宰熟客 买得越多价格越贵

源自:中国经营报
原文标题:“杀熟”潜规则曝光!专宰熟客,买得越多,价格越贵。。……

  近日,有网友一行十人去看电影
  然而
  却发现了一件很“诡异”的事情:
  在某票票APP上
  同一部片子、同样的电影院和场次
  不同账号却显示不同价格

  网友表示,他们5个人买10张票
  却有三种价格
  并且,平时不怎么买电影票的人
  买的是最便宜的
  而会员等级最高的反而票价最贵

  这……不符合常理啊
  照理说,一般不是会员等级越高
  就越优惠的吗?
  难道是有什么特别的活动或规则吗
  网友是一头雾水

  然而,这不禁让人联系到前段时间
  有新闻报道的
  某旅行服务网站利用大数据“杀熟”
  预定同一酒店、同一日期和房型的房间
  “熟客”的价格
  要比用该网站用得少的用户
  价格高出不少

  预定酒店被网站“杀熟”
  连买个电影票都这么不让人省心。。……
  专宰熟客,买得越多,就越贵?!
  也是让人没想到的操作了……
  不禁让网友戏称:
  “应该都是佛系公司吧,都不‘杀生’的”

  不说不知道
  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可还真不少
  而且情况还不只局限于
  预定酒店和购买电影票
  这种“诡异”现象,在日常生活中
  很是常见……
  01网约车
  “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

  02机票预定
  “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

  03通讯套餐
  “我老公消费比我低,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

  ……
  并且,“杀熟”真不是网友们想太多
  “价格歧视”确实存在

  据记者实测
  在某购票平台上
  其黑钻账号、青铜账号和小白账号
  三者显示的价格依次下降(从左至右)
  新账号比老账号少5.1元

  在线上旅行平台上预定酒店
  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此记者测评来源于:周到
  而至于机票预定
  平台如判定用户急需就会提价格

  △此记者走访来源于:周到
  关于网约车,固定线路的用户报价就会高

  △此记者走访来源于:周到
  ……
  看完
  真的感觉套路层出不穷
  包揽我们日常生活的众多方面
  然而大家一直被蒙在鼓里

  而面对“大数据”背后这样的“套路“
  专家表示,要规避这种现象
  只能依靠企业的自觉和有关方面的管控
  毕竟数据掌握在平台手中
  对于数据的处理方式,外人不得而知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
  在购买、预定机酒或电影票时
  注意货比三家,甚至“货比三人”
  用自己的账号
  和身边朋友的账号比比价!
  以免被“杀熟”
源自:上海全知道、新闻晨报、周到
13#
 红英 发表于: 2018-3-18 08:46: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揭电商大数据“杀熟”套路:用“算法”投放优惠券

源自:北京青年报
  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大数据杀熟”

  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这在互联网行业叫作“大数据杀熟”。调查发现,在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类似情况,且在在线旅游平台较为普遍,而国外一些网站早已有过类似情况。在一些网站,大V在客服投诉等方面甚至享有特权。同时,还存在同一位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数据被共享这一问题,许多用户遇到过在一个网站搜索或浏览的内容立刻被另一网站进行广告推荐的情况。
  众多网友对此表示不满。有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级价格歧视;有专家则表示,这一价格机制较为普遍,针对大数据下价格敏感人群,系统会自动提供更加优惠的策略。

订票约车等都会被“大数据杀熟”
  网友“廖师傅廖师傅”称,自己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淡季某日,自己的账号查到酒店价格还是380元,但朋友的账号查询显示价格仅为300元。无独有偶,自己通过某叫车平台预约了普通网约车,但来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以为被免费升级了,谁知查询过往记录发现,基本都是按照升级后的车型收费的。他称,自己被“大数据杀熟”了。
  该说法遭到众多网友响应。有网友表示“我打网约车和同学差不多的路线,车型也一样,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对此不解”。另一位则解释称“你在常规地方打车,比这个点500米外要贵10%~20%”。还有的则回应“我和室友从公司回家的路线是同一条路,每次滴滴她都比我贵七八元,因为她是iPhone,我是安卓”。根据手机型号不同而给出不同收费待遇的还有某视频网站,“视频网站会员费安卓和iPhone收费不同,iPhone年费248元,安卓登陆同一个账号年费178元”。
  一位网友则称,自己在某电影票订票平台上体验到了被“杀熟”。她表示,用新注册的小白账号、普通会员账号和高级别的会员账号同时选购同场次电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账号,其次是普通会员账号,而高级别的账号一张票要比小白账号贵出5元以上。另外,自己下半年开始,电影票平台价格显示均价30-40元,而一年前均价为20元。
  针对上述现象,大量用户表示极为不满。“廖师傅廖师傅”称,现在流行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基于大数据的千人千面。本是美事一桩,通过让渡部分个人隐私,帮助大家做最优的决策。但是很多无良的互联网企业却利用了大数据这个利器作恶。他们会给消费者的每一次行为打数据标签,会为你打上千甚至上万个标签,比你自己都了解自己,然后利用这些标签和你的消费习惯去牟取不属于他们的利益。还有的网友称,“原来大数据是精准靶向坑人”。

在线旅游平台最爱“杀熟”?
  在调查中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线旅游平台被批评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最多。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线旅游平台订机票,选好的那班每次看时都会上浮;而当自己选好该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时,价格立刻上涨甚至翻倍,在自己觉得“不买会更贵”而匆忙下单后,发现该航班价格又恢复到最初的低价。
  而一位业内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在线旅游平台内部有一种“套路”,就是根据用户的“上一次行为”而默认捆绑相应服务,这也是不少高级别会员强烈要求的。例如刚刚注册会员的用户,他在购买机票时,系统仅默认显示一张机票的价格;而一旦他在这一次同时勾选了贵宾休息室、接送机服务或酒店优惠券等附加服务,那么在下一次下单时,系统会默认帮他勾选同样的服务。当然,用户可以在下次预订过程中取消勾选,再次预订“纯粹的机票”,那么后续的订票过程中,系统则不会默认捆绑任何服务。该人士表示,“我们的高级别会员都非常认可、需要这种默认捆绑的体验”。该人士称,每位用户的出行都有其习惯,尤其是高级别会员,更加注重消费体验,他们对价格不敏感,而是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服务,因此特别认可类似做法。
  对此,该网站一位会员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网站记录用户的出行习惯,确让自己体验良好”。不过他认为,如能在醒目位置进行消费项目提示,体验则更完美。

一些网站标明新客户享有专属优惠
  不同于上述网站隐蔽的价格差异,一些网站在宣传语中直接写明了针对新客户有特别优惠。如一家电商网站,其宣传语为“新人获得1000元大礼包”,用户在注册成功后即可获得系统赠送的各种满减礼券,总价1000元。另一在线旅游平台也宣称“999元旅游优惠券大礼包限旅游新客”,在注册网站后可领取优惠券礼包,其中包括机票、酒店等各类产品,用户在后续下单时可参与满减。
  与此类似,一出行平台则为首次注册的用户提供充值返现活动,用户在注册并进行首次充值后可以获得5%的返现;一生鲜电商则为新用户提供“满99元减80元”的立即优惠待遇;一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新人专享理财产品。这些新人优惠每位用户只能享有一次。
  对于该类价格优惠政策,网友们则表示可以接受。一用户表示,“完全可以理解,每个平台都想吸引新用户,我们也都曾是新用户,都享受过这种待遇。这种敞亮的方式,让人心里很舒服”。

广告联盟分享用户数据
  除了不同账号拥有不同价格待遇这一情况之外,还存在同一位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数据被共享这一问题。许多网友都表示遇到过在一网站搜索或浏览某一产品,在其他网站的广告栏就会看到相关产品。一位网友表示,“在某电商网站给母亲买衣服,从此以后推荐的全是那类中年人服装”。还有的网友表示,在一个汽车论坛上搜索××汽车,再打开另一电商网站,该电商网站立刻推荐该款汽车配件。且目前有数家网站之间都存在数据互通问题。
  还有的用户表示,自己曾和朋友在网上聊天中谈及一家温泉,随后登录另一网站,立刻收到了温泉度假等相关推荐。某知识付费平台网友则称,自己在该平台用语音输入了某产品,随后在另一电商网站上就出现了该产品。平台语音输入的识别度和信息同步的快速令他感到惊讶。
  有网友表示:“大数据时代就没有隐私了?”还有的网友认为,在平台内部有基于大数据的推荐很正常,而在许多平台之间互通信息让人无法苟同,“还有哪些我不知道的地方有我的信息?细思极恐”。

大V投诉被更快处理?
  一位技术研发经理介绍道,自己所在的网站也会给用户进行“画像”,根据用户信息、订单、行为等等推测出其喜好,再针对性地给出产品,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感受,能避免用户被无故打扰的不适感。其用户画像维度包含多方面,包括:用户个人资料、会员等级、行为、订单特征、其社交网站信息、搜索网站搜索信息、职场网站信息、内部客服信息等。
  该技术研发经理还介绍称,用户画像适用于多个场景,如拥有较好支付能力的用户在搜索时会看到更多的奢侈类商品;在社交网站拥有较多粉丝的“大V”,其高影响力等同于高级别会员,在客服人员处理其投诉时被识别,从而更快、更好地被响应。
  另有网友表示,大数据对于“售后服务”的运用不止这一例。在某电商网站上存在“好次掺卖”的情况,对于投诉较少的客户,网站发次品的几率较高,而对于质量较为敏感的客户,网站则发优等品的几率较高。该网友对此表示无奈和不满。

大数据为“一级价格歧视”提供便利?
  实际上,“大数据杀熟”在国外早已出现。2000年,亚马逊网站开始了差别定价试验,亚马逊选择了68种DVD碟片进行动态定价,根据潜在客户的人口统计资料、在亚马逊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以及上网使用的软件系统,从而确定不同的报价。例如,名为“泰特斯”的碟片对新顾客的报价为22.74美元,而对那些对该碟片表现出兴趣的老顾客的报价为26.24美元。通过这一定价策略,亚马逊提高了销售的毛利率。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表示,“过去经济学里讲一级价格歧视,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现在有了所谓的大数据,倒是堂而皇之地实现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它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位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价格,因而能够获得每位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实际上,一些消费者认为,针对不同的用户定价策略可以被理解,但前提是“知情权”。只要知晓了企业的定价策略、促销方式,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相应的网站和产品。

◆ 点评
大数据营销应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资料安全

  知名大数据专家、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周涛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让不同的消费者看到不同的价格,大家往往一听到这个就觉得是价格歧视。其实可以反过来想,有些消费者看到的是原价,有的消费者可能会看到优惠券、返现券后的价格。在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不把它理解为价格歧视,而是给价格更敏感的人更多优惠。”

电商用“算法”投放优惠券
  周教授介绍称,一般的算法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很简单地依据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和价格,比如他购买的商品越多,给他的优惠就越少;而是首先看他购买的商品在所有的三级品类中价格的排序是怎样的,比如他购买的钢笔在所有钢笔商品中的价格排序是怎样的。比较好的算法还会关注:他从加入购物车到购买的时间延长程度,包括以前他是不是点击、收藏或使用过很多优惠券。
  我们通过一个人行为及其购买历时的分析,来判断他有多么对价格敏感,我们会给这些价格敏感人群一些优惠券,这是较为合理的。

对价格不敏感者容易成目标
  周教授说“我觉得这不是‘杀熟’现象,而是‘杀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杀’的方式不是给他超高的价格,而是少给他优惠券。这种现象在线下实际上也非常常见,比如一听可乐,在超市只卖2元,而在五星级酒店就能卖出30元,这不能叫价格歧视,这是因为你能进得起五星级酒店住,那么你就是要被‘杀’的。”
  至于不同网站共享用户的大数据这一问题,周涛教授表示,这其中有些是合法的,有些是不合法的。他说,合法的就是“广告联盟”,比如会有数万家网站甚至数十万个APP形成一个广告联盟,他们会共享用户的JavaScript记录(记者注:该记录包含访客的浏览器信息、浏览记录、搜索历史等),他们虽然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知道你是来自同一台机器的点击。例如一个网上图书商城和一个在线电影网站都在该联盟中,“我从在线电影网站知道你爱看科幻电影,就在你一上网上书城的时候给你推荐科幻类图书,这是合法的。”不过,专家同时指出,商家应该切实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等隐私资料不被泄露,切实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另外还有一类典型的不合法行为,也就是不法的商家或黑客在用户电脑上植入木马,以强行的方式弹出广告,通过木马或者病毒的方式来记录你的行为。

交易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余超律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的手段,用一个较高的价格欺骗、诱导特定的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构成价格欺诈,针对价格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
  本组文/本报记者 温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3-18 04:01:02|只看该作者

电商大数据“杀熟”套路多 大V投诉被更快处理?

源自:北京青年报
原文标题:电商大数据“杀熟”套路有哪些

  律师表示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 消费者有权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
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大数据杀熟”供图/视觉中国
  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这在互联网行业叫作“大数据杀熟”。调查发现,在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类似情况,且在在线旅游平台较为普遍,而国外一些网站早已有过类似情况。在一些网站,大V在客服投诉等方面甚至享有特权。同时,还存在同一位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数据被共享这一问题,许多用户遇到过在一个网站搜索或浏览的内容立刻被另一网站进行广告推荐的情况。
  众多网友对此表示不满。有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级价格歧视;有专家则表示,这一价格机制较为普遍,针对大数据下价格敏感人群,系统会自动提供更加优惠的策略。

订票约车等都会被“大数据杀熟”
  网友“廖师傅廖师傅”称,自己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淡季某日,自己的账号查到酒店价格还是380元,但朋友的账号查询显示价格仅为300元。无独有偶,自己通过某叫车平台预约了普通网约车,但来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以为被免费升级了,谁知查询过往记录发现,基本都是按照升级后的车型收费的。他称,自己被“大数据杀熟”了。
  该说法遭到众多网友响应。有网友表示“我打网约车和同学差不多的路线,车型也一样,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对此不解”。另一位则解释称“你在常规地方打车,比这个点500米外要贵10%~20%”。还有的则回应“我和室友从公司回家的路线是同一条路,每次滴滴她都比我贵七八元,因为她是iPhone,我是安卓”。根据手机型号不同而给出不同收费待遇的还有某视频网站,“视频网站会员费安卓和iPhone收费不同,iPhone年费248元,安卓登陆同一个账号年费178元”。
  一位网友则称,自己在某电影票订票平台上体验到了被“杀熟”。她表示,用新注册的小白账号、普通会员账号和高级别的会员账号同时选购同场次电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账号,其次是普通会员账号,而高级别的账号一张票要比小白账号贵出5元以上。另外,自己下半年开始,电影票平台价格显示均价30-40元,而一年前均价为20元。
  针对上述现象,大量用户表示极为不满。“廖师傅廖师傅”称,现在流行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基于大数据的千人千面。本是美事一桩,通过让渡部分个人隐私,帮助大家做最优的决策。但是很多无良的互联网企业却利用了大数据这个利器作恶。他们会给消费者的每一次行为打数据标签,会为你打上千甚至上万个标签,比你自己都了解自己,然后利用这些标签和你的消费习惯去牟取不属于他们的利益。还有的网友称,“原来大数据是精准靶向坑人”。

在线旅游平台最爱“杀熟”?
  在调查中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线旅游平台被批评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最多。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线旅游平台订机票,选好的那班每次看时都会上浮;而当自己选好该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时,价格立刻上涨甚至翻倍,在自己觉得“不买会更贵”而匆忙下单后,发现该航班价格又恢复到最初的低价。
  而一位业内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在线旅游平台内部有一种“套路”,就是根据用户的“上一次行为”而默认捆绑相应服务,这也是不少高级别会员强烈要求的。例如刚刚注册会员的用户,他在购买机票时,系统仅默认显示一张机票的价格;而一旦他在这一次同时勾选了贵宾休息室、接送机服务或酒店优惠券等附加服务,那么在下一次下单时,系统会默认帮他勾选同样的服务。当然,用户可以在下次预订过程中取消勾选,再次预订“纯粹的机票”,那么后续的订票过程中,系统则不会默认捆绑任何服务。该人士表示,“我们的高级别会员都非常认可、需要这种默认捆绑的体验”。该人士称,每位用户的出行都有其习惯,尤其是高级别会员,更加注重消费体验,他们对价格不敏感,而是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服务,因此特别认可类似做法。
  对此,该网站一位会员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网站记录用户的出行习惯,确让自己体验良好”。不过他认为,如能在醒目位置进行消费项目提示,体验则更完美。

一些网站标明新客户享有专属优惠
  不同于上述网站隐蔽的价格差异,一些网站在宣传语中直接写明了针对新客户有特别优惠。如一家电商网站,其宣传语为“新人获得1000元大礼包”,用户在注册成功后即可获得系统赠送的各种满减礼券,总价1000元。另一在线旅游平台也宣称“999元旅游优惠券大礼包限旅游新客”,在注册网站后可领取优惠券礼包,其中包括机票、酒店等各类产品,用户在后续下单时可参与满减。
  与此类似,一出行平台则为首次注册的用户提供充值返现活动,用户在注册并进行首次充值后可以获得5%的返现;一生鲜电商则为新用户提供“满99元减80元”的立即优惠待遇;一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新人专享理财产品。这些新人优惠每位用户只能享有一次。
  对于该类价格优惠政策,网友们则表示可以接受。一用户表示,“完全可以理解,每个平台都想吸引新用户,我们也都曾是新用户,都享受过这种待遇。这种敞亮的方式,让人心里很舒服”。

广告联盟分享用户数据
  除了不同账号拥有不同价格待遇这一情况之外,还存在同一位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数据被共享这一问题。许多网友都表示遇到过在一网站搜索或浏览某一产品,在其他网站的广告栏就会看到相关产品。一位网友表示,“在某电商网站给母亲买衣服,从此以后推荐的全是那类中年人服装”。还有的网友表示,在一个汽车论坛上搜索××汽车,再打开另一电商网站,该电商网站立刻推荐该款汽车配件。且目前有数家网站之间都存在数据互通问题。
  还有的用户表示,自己曾和朋友在网上聊天中谈及一家温泉,随后登录另一网站,立刻收到了温泉度假等相关推荐。某知识付费平台网友则称,自己在该平台用语音输入了某产品,随后在另一电商网站上就出现了该产品。平台语音输入的识别度和信息同步的快速令他感到惊讶。
  有网友表示:“大数据时代就没有隐私了?”还有的网友认为,在平台内部有基于大数据的推荐很正常,而在许多平台之间互通信息让人无法苟同,“还有哪些我不知道的地方有我的信息?细思极恐”。

大V投诉被更快处理?
  一位技术研发经理介绍道,自己所在的网站也会给用户进行“画像”,根据用户信息、订单、行为等等推测出其喜好,再针对性地给出产品,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感受,能避免用户被无故打扰的不适感。其用户画像维度包含多方面,包括:用户个人资料、会员等级、行为、订单特征、其社交网站信息、搜索网站搜索信息、职场网站信息、内部客服信息等。
  该技术研发经理还介绍称,用户画像适用于多个场景,如拥有较好支付能力的用户在搜索时会看到更多的奢侈类商品;在社交网站拥有较多粉丝的“大V”,其高影响力等同于高级别会员,在客服人员处理其投诉时被识别,从而更快、更好地被响应。
  另有网友表示,大数据对于“售后服务”的运用不止这一例。在某电商网站上存在“好次掺卖”的情况,对于投诉较少的客户,网站发次品的几率较高,而对于质量较为敏感的客户,网站则发优等品的几率较高。该网友对此表示无奈和不满。

大数据为“一级价格歧视”提供便利?
  实际上,“大数据杀熟”在国外早已出现。2000年,亚马逊网站开始了差别定价试验,亚马逊选择了68种DVD碟片进行动态定价,根据潜在客户的人口统计资料、在亚马逊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以及上网使用的软件系统,从而确定不同的报价。例如,名为“泰特斯”的碟片对新顾客的报价为22.74美元,而对那些对该碟片表现出兴趣的老顾客的报价为26.24美元。通过这一定价策略,亚马逊提高了销售的毛利率。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表示,“过去经济学里讲一级价格歧视,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现在有了所谓的大数据,倒是堂而皇之地实现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它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位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价格,因而能够获得每位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实际上,一些消费者认为,针对不同的用户定价策略可以被理解,但前提是“知情权”。只要知晓了企业的定价策略、促销方式,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相应的网站和产品。

◆ 点评
大数据营销应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资料安全

  知名大数据专家、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周涛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让不同的消费者看到不同的价格,大家往往一听到这个就觉得是价格歧视。其实可以反过来想,有些消费者看到的是原价,有的消费者可能会看到优惠券、返现券后的价格。在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不把它理解为价格歧视,而是给价格更敏感的人更多优惠。”

电商用“算法”投放优惠券
  周教授介绍称,一般的算法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很简单地依据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和价格,比如他购买的商品越多,给他的优惠就越少;而是首先看他购买的商品在所有的三级品类中价格的排序是怎样的,比如他购买的钢笔在所有钢笔商品中的价格排序是怎样的。比较好的算法还会关注:他从加入购物车到购买的时间延长程度,包括以前他是不是点击、收藏或使用过很多优惠券。
  我们通过一个人行为及其购买历时的分析,来判断他有多么对价格敏感,我们会给这些价格敏感人群一些优惠券,这是较为合理的。

对价格不敏感者容易成目标
  周教授说“我觉得这不是‘杀熟’现象,而是‘杀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杀’的方式不是给他超高的价格,而是少给他优惠券。这种现象在线下实际上也非常常见,比如一听可乐,在超市只卖2元,而在五星级酒店就能卖出30元,这不能叫价格歧视,这是因为你能进得起五星级酒店住,那么你就是要被‘杀’的。”
  至于不同网站共享用户的大数据这一问题,周涛教授表示,这其中有些是合法的,有些是不合法的。他说,合法的就是“广告联盟”,比如会有数万家网站甚至数十万个APP形成一个广告联盟,他们会共享用户的JavaScript记录(记者注:该记录包含访客的浏览器信息、浏览记录、搜索历史等),他们虽然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知道你是来自同一台机器的点击。例如一个网上图书商城和一个在线电影网站都在该联盟中,“我从在线电影网站知道你爱看科幻电影,就在你一上网上书城的时候给你推荐科幻类图书,这是合法的。”不过,专家同时指出,商家应该切实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等隐私资料不被泄露,切实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另外还有一类典型的不合法行为,也就是不法的商家或黑客在用户电脑上植入木马,以强行的方式弹出广告,通过木马或者病毒的方式来记录你的行为。

交易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余超律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的手段,用一个较高的价格欺骗、诱导特定的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构成价格欺诈,针对价格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
  本组文/本报记者
  温婧
11#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3-16 09:46:00|只看该作者

大数据杀熟机票领域猫腻最多?分析称系同步不及时

源自:证券日报
原文标题:大数据杀熟 机票领域猫腻最多?有分析称根源是库存同步不及时

⊙记者:刘斯会

  一年一度的3·15来袭,与消费者相关的话题再度推上风口浪尖。其中,互联网行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现象也再度被热议。
  有消费者表示,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订购机票、酒店、还是电影票,均出现会员与非会员价格不一致的现象,与传统的线下交易利用会员卡可以享受更加优惠的现象不一致,在线上消费这个新的场景下,会员反而比非会员所花费的钱更多,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话题早已经不新鲜。
  某一线互联网公司资深算法工程师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坦言,不排除互联网某些网站上存在这种利用大数据分析老会员的消费习惯以及心理承受价位来“私人定制”价格的情况,但是从广义上来说,这还并没有变成一种普遍现象。

机票领域猫腻最大?
  前述算法分析工程师表示,“从目前来看,机票领域是比较普及的,其它领域相关领域也在普及,这在经济学上涉及到个性化定价的概念。”
  所谓个性化定价是要求特定客户为同一产品支付不同的金额,这个钱是零售商根据所他们所认为的消费者能够并且愿意花费多少而量身定做的──这需要利用到个人的数据点,其中包括信用评级等。而互联网时代将这一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出现了上述情况。
  机票领域出现根据不同的会员等级显示不同价格的情况最早,也最普遍,经济学理论上,成立,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可能需要人为去规避这种价格机制。
  而从出行领域的情况来看,有消费者表示,在某出行平台上打车,新用户价格为14.9元,反而老用户只需要17.9元,不过,上述出行平台却否认了上述说法,其回复称,之所以出现新用户14.9元是因为新用户有抵用券,并且是因为选择出行的模式不一样而产生的价格差异。
  有谢姓消费者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也坦言,出行平台价格出现差异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打车的时间点,以及定位的差异,“要么就是定位有一点儿差异,要不就是优惠券额度不一样,要么就是某一个人买了打车优惠月卡。”

互联网公司否认
  为了确认上述说法,《证券日报》记者分别联系了在酒店、机票以及出行领域的相关企业负责人,就记者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前述有关人士就利用大数据杀熟结合公司自身情况均作了否认的表态。
  对于市场上,大数据杀熟的一条关注度较高的是机票价格变动,比如多次搜索机票价格,等到再次预订时发现价格不断上浮,等到预订完机票后,再次查看价格却发现价格有所下滑等情况。
  对此,有分析人士回应称,其实,之前春运期间广大用户搜索回家机票时就出现过一波这种说法,在其看来,这是一种技术问题,问题的根源是库存同步不及时,“中国的国内机票价格实行的是公布运价,明折明扣销售。这意味着,机票价格其实是固定的,给航空公司打工的第三方网站(OTA)不会因为卖的机票更贵而多获收益。”
  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道,之所以出现价格浮动的情况,当一个用户在短时间内反复搜索同一趟航班价格,部分OTA会记录下来,在下次搜索时后台先抢票但是不出票。为了保证展现的价格能够最终成交,后台就只能抢更贵的价位,造成事实上的“反复搜索涨价”;其他陌生用户在搜索时,并没有强制刷新,而是沿用了几分钟之前的库存缓存,因此在事实上可能造成了同票不同价,因此,问题的根源是库存的更新不同步,搜索与涨价没有因果关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台北人 发表于: 2018-3-15 08:23:00|只看该作者

大数据杀熟遍布酒店机票网约车 专家:违背反垄断法

源自:新浪综合
  订酒店订机票买电影票订网约车都有“杀熟”,实为一级价格歧视

  专家:大数据“杀熟”违背《反垄断法》
源自:新闻晨报

C平台上的黑钻账号、青铜账号和小白账号(从左至右)三者显示的价格依次下降。/手机截图
  晨报记者 宋奇波 吴艺璇 李东华 实习生 王凤
  近期,一名网友爆料自己在某在线旅行平台预订酒店时,发现平台提供的价格远高于酒店前台价格,并且自己的高级会员账号显示的价格远高于朋友的低级会员价格,从而引发了是否被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的疑问。
  这一话题一经提出,就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引得众人纷纷吐槽自身遭遇。
  大家互相交流之后才发现,大数据“杀熟”的触手,早已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可谓无所不包。
  针对网友提到的大数据“杀熟”遭遇,晨报记者选择了订酒店和买电影票两个项目进行测评。结果显示,部分互联网平台在提供预订酒店和出售电影票服务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杀熟”现象。
  同时,在网友的讲述中,大数据“杀熟”的套路远不止于此。更有经济学专家指出,需要引起消费者重视的,是互联网商家利用大数据实现的一级价格歧视。

[记者测评]订酒店:
新账号便宜63元

  在订酒店这一项上,晨报记者选择了线上旅行平台A(以下称“A平台”)作为测评对象,并使用了两个会员级别不同的账号作为对比项。
  一个账号是使用时间超过3年、成长值为1481的账号(以下称“老账号”); 另一个是新注册、成长值仅为500的账号(以下称“新账号”)。
  这两个账号各持有相同的平台代金券5张,其有效期、使用说明及范围都相同。同时,预订过程中,A平台并未出台专门针对新人的优惠活动。
  晨报记者用两个账号同时在A平台上预订了上海五角场凯悦酒店,入住时间皆为3月15日。结果显示,老账号中的几个房型价格都高于新账号。
  以“嘉宾轩客房”这一房型为例,老账号显示的价格为1660元起,而新账号显示该房型的价格为1597元起。
  房费明细显示,商家给老账号的最低价格为1795元,同时可参与离店后得135元返现的活动,老账户最终需花费1660元。而商家给新账户的最低价格为1667元,同时可使用80元代金劵,新账户最终需花费1597元。
  随后,晨报记者通过A平台,选择了多家不同档次的酒店进行验证,发现上述情况并非个例。验证结果均表明,在所预订酒店、入住时间和房型都相同的情况下,老账号都要比新账户花费更多的钱。
  晨报记者还对另一个线上旅行平台B(以下称“B平台”)进行了测试,同样使用了一个白金会员账号和一个普通会员账号作为对比项。
  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白金会员的价格比普通会员要多出20到50元不等。

买电影票:
新账号比老账号少5.1元

  在买电影票这一项上,晨报记者选择了线上票务销售平台C(以下称“C平台”),并使用了三个会员级别不同的账号作为对比项。
  一个账号是C平台上最高一级的黑钻会员,在该平台上有54次购票记录(以下称“黑钻账号”);一个账号是最低一级的青铜会员,仅有8次购票记录(以下称“青铜账号”);还有一个是刚注册的小白账号,在该平台上没有任何购票记录(以下称“小白账号”)。
  晨报记者用这三个账号在C 平台上购买电影票后发现,同一影院、同一场次放映的同一部电影,黑钻账号、青铜账号和小白账号三者显示的价格依次下降。
  以3月13日SFC上海影城放映的13:55场次的《黑豹》为例,黑钻账号显示的价格为61元,青铜账号为57.9元,小白账号则为55.9元。黑钻账号的价格比小白账号足足多了5元有余。
  同时,青铜账号和小白账号的价格前均有“特惠”字样,黑钻账号没有该字样,而且C平台也未解释这一“特惠”政策适用于哪类用户。
  由此可见,订酒店和买电影票中的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在,对于同一件商品,平台提供给老用户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高。

[记者走访]订机票:
判定用户急需就会提价格

  除了上述两项,网友吐槽被“杀熟”较多的情况还有预订机票和用打车软件打车。而且在这后两项中,网友表示还遇到了不一样的“杀熟”套路。
  在针对预订机票被“杀熟”的讨论中,陈先生告诉晨报记者,他因为工作需要经常购买机票,是B平台最高一级的钻石会员,而他的夫人只是最低一级的普通会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同一时间的同一航班,用他夫人的账户预订要比用他自己的账户便宜几百元,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杀熟”了。
  李先生则提供了大数据“杀熟”的另一种套路。据他介绍,去年8月,他在A平台上预订从福州飞往昆明的机票。最开始浏览时,心仪航班的价格都在900元到1000元之间。
  第一次提交订单后,他因付款失败而取消了订单。等到他再次刷新页面时,心仪航班的价格一下子就上涨了很多。因为担心价格会越来越高,李先生重新提交了一个订单并马上支付完毕。最后他以1125元的纯票价格买下了机票,比第一个订单的价格高出200元。但等他支付完再去刷新页面时,发现心仪航班的价格又回到了最开始的水平。
  李先生怀疑,当一个用户经常查询一个航线的机票,或提交过某个航班的订单但未付款成功后,平台就会判定为用户急需,并提高价格。他进一步表示,类似的情况出现过不止一次。

对订网约车:
固定线路用户报价高

  在针对用打车软件被“杀熟”的讨论中,王女士表示,她在上海生活,经常会使用打车软件D(以下称“D平台”),坐普通型的快车从飞龙饭店(仓场店)到嘉定北地铁站,这个固定路线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女士发现自己的车费在不断上涨。最开始,她以为是由于D平台的整体资费在上涨,直到有一次她和先生同时用各自的账号打车,她才发现她先生的车费要比她的低。
  之后,就这条路线而言,他们多次验证过,在同一时间、双方都不使用优惠券的情况下,她先生得到的价格都要比她低。据她介绍,差距最大的一次是在某天的下午3点多,她的车费是16.6元,她先生的是14.8元。
  晨报记者检索发现,在大数据“杀熟”的相关微博评论区中,多名网友讲述了和王女士类似的遭遇。

[业内说法]
一级价格歧视反映商家垄断性

  在针对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讨论中,有网友指出,大数据在卖方手中成了恐怖的技术工具,因为它帮助商家实现了经济学上很难实现的一级价格歧视。
  “利用大数据,对每个人的消费能力进行评估,把价格卡在每个人刚开始敏感的点上,最大化压榨每一个消费者。”这名网友指出。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丛屹对这种说法表示认同,他认为,互联网商家利用大数据杀熟这个现象,基本吻合一级价格歧视的特征。
  一级价格歧视,指的是商家有能力对每一个消费者制定一个量身定做的价格。实质就是,商家在摸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后,掌握了消费者愿意承受的价格,最终尽可能地侵占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丛屹表示,可以说,是大数据技术帮助互联网公司实现了一级价格歧视。因为一级价格歧视原本多适用于俱乐部产品,比如美容院、高尔夫俱乐部之类。
  “美容院给你做过一次检测后,会告诉你需要哪些产品,然后通过你的回应试探出你的支付能力,最后给出的所谓的定制套餐其实只是一个噱头,实际就是单独给你一个定价,完全侵占你的消费剩余,这就是生活中的一级价格歧视。”
  他指出,这种情况原本只能应用于俱乐部性质的小群体,商家很难把一级价格歧视扩展到其他民众,因为识别成本会很高。
  而互联网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对广大的用户实现一级价格歧视。互联网商家识别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支付意图后,他们针对每个用户制定的价格,能够做到让用户觉察不出异样,但其实已经高于原有的价格。
  丛屹进一步表示,这绝不是一种好的趋势,因为一级价格歧视反映出的实际上是商家的垄断性。商家是利用消费者对其的信任,乃至依赖,对消费者实行了一种差别定价,本质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严格来说,商家的这种行为是违背《反垄断法》的。”

规避“杀熟”目前只能货比三家
  丛屹指出,消费者如果想要规避这种大数据“杀熟”,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回归到传统的货比三家。
  “因为商家就是利用了消费者对他的依赖,消费者对商家越依赖,商家就越容易实现对消费者的信息锁定,但其实消费者是很容易打破这种依赖的。”
  丛屹也有些无奈地表示,原本互联网产品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我们选择这个产品,是为了摆脱货比三家这种“菜场习惯”,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归这种传统做法。
  大数据何以成为互联网商家手中宰割消费者的利刃?在有18年网络信息工程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张驰斌看来,因为网络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现在只要人们的行为涉及网络,个人信息就会无可避免地被大数据所收集。
  他指出,大数据其实是个宽泛的概念。“比如你在某个网站浏览,这个网站的后台就会对你的所有行为进行记录收集。即使你没有注册会员,后台也会主动给你生成一个专属的身份代码。”
  张驰斌进一步表示,主动收集用户数据只是大数据的一个小功能。通过后台的条件设置,系统还可以有条件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
  对于互联网公司会对不同会员级别的用户进行差别定价的行为,张驰斌分析称,这是公司后台对用户数据进行了有条件的区别对待,属于公司的有意行为。
  至于要如何去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张驰斌表示,这需要国家层面对大数据进行更细致的立法。“比如公司的大数据需要进行维护和修改时,需要向第三方提出申请,由第三方判断是否在合法范围内,并在第三方的监管下进行操作。”
9#
 台北人 发表于: 2018-3-15 08:23:00|只看该作者

51%受访者遭大数据杀熟:同场电影新老用户价差十几元

源自:中国青年报
  51.3%受访者遭遇过大数据“杀熟”

  专家: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张若白 渠性怡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3月15日  07 版)
漫画:史慧芳
  据媒体报道,一些互联网企业正利用大数据“杀熟”。有网友谈到自己在某旅行网站预订一家常住酒店,用自己账号登录,显示房间价格380元,用朋友的账号登录则显示价格为300元。据人们反映,这种“熟客”反而被加价的情况还存在于网约车平台、票务网站和网购平台等。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3%的受访者遇到过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59.2%的受访者指出大数据面前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处于弱势,59.1%的受访者希望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立法规范互联网企业歧视性定价行为。

59.2%受访者指出大数据面前消费者处于弱势
  刘玄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她曾和男友同时在一个电影票务App查看电影票价,发现两人的账号显示的价格不同。刘玄对记者说,她和男友之前去重庆旅游,在某支付平台上预订酒店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北京某高校学生李莉(化名)今年1月在一家常用的旅行平台购买机票,最初看到价格为1400元。她觉得等一等价格可能会降,结果越刷页面价格越高。“涨到1500多元时我赶紧下了单,但忘了支付,再刷了一下马上涨到1600元,我无奈之下只能付钱。过后一看,价格又变成了之前的1400元。”李莉说,她的同学买电影票时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
  调查显示,63.4%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普遍。51.3%的受访者坦言自己遇到过。交叉分析发现,在一线城市遇到这种情况的受访者更多,90后遇到这种情况的更多,这可能与大城市、青年群体网络消费更频繁有关。
  河北石家庄市民刘嘉欣春节期间买电影票时,也遇到过票务App“杀熟”。“我和我妈妈分别登录自己的账号看同场次的电影票,票价相差十几元。可能是因为我平时经常用这个平台买电影票,是‘熟客’,而我妈妈注册后只使用过几次。”刘嘉欣感叹,本来能让信息更透明的互联网平台,一些企业却区别对待消费者。
  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创业者赵倩(化名)对记者说,她的一个朋友曾偶然发现,自己在某旅行网站上常预订的一家酒店比别人手机上显示的价格贵。“很多人平时可能都不会去想、去怀疑这种事,我朋友也是碰巧发现。”赵倩认为,收集用户信息后进行用户行为模式分析,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提高价格,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对于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调查中,59.2%的受访者指出大数据面前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处于弱势,55.5%的受访者认为这透支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是短视行为,42.5%的受访者认为这与传统经济中的“杀熟”相同,体现了一种滞后的商业思路,27.1%的受访者直言这是一种价格歧视。也有17.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利用差别定价获取利润是正常的经营策略,9.0%的受访者认为这无可厚非,大数据只是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信息。
  “商家‘杀熟’的营销策略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可能得不偿失。”刘玄举例说,“有些商家直接写明‘新用户下单立减18,老用户满20减5’,问题反而不大。而暗地里欺瞒消费者,大家发现后可能放弃购买,或者注册多个账号比对,‘择低’购买。这样一来,平台不但没捞到好处还丢了信誉。”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认为,企业这种“杀熟”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会影响自身商业信誉,降低顾客忠诚度,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行为对电商行业整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治理大数据“杀熟”,59.1%受访者希望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歧视定价行为
  调查中,74.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75.5%的受访者认为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进行差别定价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刘俊海指出,商家限制了信息披露,没有恪守契约精神。从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即将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上看,针对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治理是有法可依的。他还指出,企业这种行为违反了价格法。
  “互联网平台应该多考虑用户利益,平台的用户黏性好了,就会获得更多流量,在此基础上收益会增加。”赵倩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决策和利用。“如果完全禁止企业利用大数据,他们就无法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企业恶意使用大数据、造成用户损失的行为进行规范”。
  针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短期内呈现不合理变动的情况,李莉建议建立相应渠道或机制,方便消费者反映或投诉,“甚至可以要求平台直接给出商品或服务在一定期限内的价格变动曲线,供消费者参考”。
  关于规范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调查中,59.1%的受访者希望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歧视定价行为,56.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立法禁止企业随意搜索和挖掘个人数据,48.6%的受访者建议消费者留意网络产品和服务价格是否有差别和变化,收集证据,42.5%的受访者希望相关部门对恶意的大数据挖掘行为实施监督和管控,30.8%的受访者希望严惩商家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以儆效尤。
  “互联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出现种种问题,还是因为执行不力。”刘俊海建议,价格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工商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执法机构落实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网络主管部门可以出台文件组织联合执法行动,进行全国性的拉网式清理整顿”。
  他还建议消费者树立成熟的消费心理,货比三家,定期清除窃取个人消费偏好的程序软件,避免登录不信任的网站,加强自我保护。“大数据的源头还是在消费者,企业要取之有道,用途合法,不能只看利润,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时刻对消费者怀有感恩之情”。
  受访者中,66.5%的人经常在网上消费,29.2%的人偶尔在网上消费。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3.8%,二线城市的占42.2%,三四线城市的占19.7%。00后占1.4%,90后占26.2%,80后占51.0%,70后占15.6%。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张若白 渠性怡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3月15日 07 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3-5 04:06:00|只看该作者

300元的房间给熟客380元? 大数据也能“杀熟儿”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张韵 每经编辑:杨军

  300元的酒店房间卖老客户380元?近日,有微博网友自述其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引起网友强烈关注。当熟人经济从线下搬到线上,“不同人不同价”的电商定价模型正遭受着“是否道德”的拷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网友评论时发现,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不仅发生于在线旅游预订平台和打车软件,还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通讯套餐、电影订票和网络购物中。
  那么企业为何甘冒消费者信任风险这样操作?利用大数据“杀熟”又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后果?

大数据“杀熟”遭网友吐槽
  近来,有网友曝料称,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他通过前台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随着越来越多媒体对此事的持续报道,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一时间,诸如通讯、购物、娱乐、住宿、出行等日常消费迅速被卷入舆论旋涡。大数据“杀熟”成为了互联网公司对同一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提供差异性价格的代名词。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王建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企业利用自己的大数据优势,进一步放大了信息不对称,所以企业敢于冒道德底线采取逆向选择。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表示,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的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若通过大数据进行违背道德的操作,是一个平台的悲哀。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同消费者实现精准识别、归类、点杀。曹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基于老顾客对于平台的信任以及忠诚度从而对其进行异价处理是明显的价格欺骗,其行为也是可耻的,技术不是用来坑害用户而是用来服务用户的。”
  不同的顾客对不同的产品价格,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大数据杀熟暴露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非对称以及不透明。”曹磊表示,“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现象只是获得了眼前的小利益,最终对于平台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对此现象以及行为应该严厉打击禁止。”

依靠企业自觉和政府管控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在“裸奔”,大部分的数据都在互联网中存留,数据掌控方只要有心,通过大数据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是存在可能的。
  无独有偶,2000年,亚马逊就曾对68款碟片进行了差别定价的“测试”,最终在付出高价的老顾客的怨声载道中草草收场。随后一些互联网公司还会根据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使用的不同设备或者购买历史记录等信息制定不同的价格,比如2012年在线旅游网站 Orbitz尝试把 Mac用户引导到服务和体验更高的酒店。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汉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数据“杀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它偶然是因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法律、商业道德以及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说它必然则是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由于企业掌握消费者数据隐私,一定会进行差别化的营销或者服务,但大数据挖掘的底线就在于不能进行价格歧视甚至出售给第三方实施犯罪等违法行为,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对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葛友山表示,按照市场规则平台大数据化是一种商业趋势,但现在这个功能“走偏了”,被用来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捷径,从而对于整个行业是个损害。“当消费者不再选择这种方式去消费,或者不再信任平台或者渠道,原本应该双赢的局面就会被打破。”
  在曹磊看来,对于“杀熟”现象的规避还是要依靠企业的自觉以及政府的管控。
7#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3-4 12:26:00|只看该作者

线下杀生线上杀熟,大数据的锅谁来背?

源自:钛媒体
线上消费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消费模式,一直以“物美价廉”形象备受追捧。此时曝出普遍的杀熟现象,不仅引起公愤,更让有过此类经历的老客户们感到愚弄。其实,这并不是孤立现象,不止国内国外也有类似事件发生,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大数据。

线下杀生线上杀熟
  传统消费里,杀生已经不是新鲜事。传统消费里老客户能够享受更多优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引流手段,通过会员卡、积分制、店员自由定价权等形式,随着老客户消费次数等增加,就会享受到更重的优惠政策。日常消费里,大众已习惯并接纳这一现象。
其实,这种问题美国早就引起过热议,2000年亚马逊曾对68款碟片进行类似的定价机制。,新顾客购买价格在22.74美元,老顾客却需要26.24美元。经过消费者的口诛笔伐,亚马逊CEO贝佐斯回应这只是随机价格的一种测试,并向高价客户退还差价解决了这次风波。然而这并未消除线上消费的这一现象,2012年《华尔街日报》爆料新的“差别定价”事件,一家名为Staples的文具店,相隔几公里的顾客同样的商品购价超过1美元。
  据部分网友“xu_徐某某”透露自己使用的是果6,另一个使用千元手机的朋友打车同就会少花几元钱。另外,还有网友爆料,在某平台购物清除浏览器缓存后,购买价格就会降低。
  无论是基于地理位置、手机型号还是浏览记录和购买记录,其中暴露的问题就是被科技圈广为推崇的“大数据”。部分平台在有了“大数据”这个强大的用户画像工具后,实现了千人千面的定价机制。虽然不否认存在熟客低价的平台机制,但被曝出的杀熟现象却引起公愤。

杀熟不违法却伤感情
  根据我国《价格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由于该法未针对“同等交易条件”进行详细解释,根据这一规则,某些平台根据地理位置、手机型号、浏览记录、消费记录做的“差别定价”并不能和“价格歧视”划上等号。另外,根据欧美的一些相关法律,此类行为也并不被判为违法。
  就像传统消费里普遍存在的会员折扣、两杯半价、消费者自行砍价等差别定价类似,线上消费虽然基于“大数据”技术采用新型的差别定价规则,本质上都在《价格法》允许的范畴里。然而,相比于传统消费中普遍的采取统一阶梯定价,线上消费的隐秘性、不可预测性才是引起网友愤慨的重要原因。
  虽然在法理上杀熟并无不妥,却使得线上消费集体营造的“物美价廉”形象面临崩塌。尤其是消费者固有认知中,熟客理应享受“优待”的思维定式,杀熟现象不被大众所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逻辑易懂却破坏企户关系
  抛开消费者身份,站在线上消费平台角度而言,利益最大化是商业的必然诉求。可以说,给予新用户低价是有效的拉新手段,在流量红利见顶电商获客成本日愈高企的当下,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获取更高利润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未做到“事前告知”,以及大数据的强大千人千价机制,用户所抱怨的不止是越消费越花钱,而是不可知所造成的“损害”心理对正常消费带来的恐惧。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6%的美国成年人表示,发现其他人购买同一商品的价格逼自己便宜会非常恼火。而作为消费能力相对较差的国人,这一感受只会更严重。因此虽然线上消费杀熟可以理解,却在情感上无法接受。
  如果放任这一现象的蔓延,首先伤害的将是用户对线上消费的忠诚度。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6)》显示,中国电子商务2016年同比增长19.8%,相比前五年3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已出现下滑趋势。至今电商在社零总额中占比也未超过20%,若杀熟事件发酵成全民谴责,或会进一步减缓中国电商的增长。
  其次,部分线上平台对熟客的高定价,将打乱线上消费节奏。如果大数据为用户带来的不是收益而是损失,将会引发大部分用户采取饱受策略。其实,早在当年打车大战时,许多用户为了获取补贴就采用过用新手机号获取补贴后弃之不用的事件。若纵容这一现象的发生,虽并不会动摇电商的势头,但会扰乱电商大数据的获取,为商业带来潜在的损失。
  最后,新零售爆火的当下,线上消费作为牵头者,其积累的亿万消费大数据的优势,是其能够作为“带头大哥”的有利保障。然而,此时出现大数据杀熟丑闻,无疑会影响新零售中用户对大数据这个工具的态度,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作为一个资深的线上消费者,理解电商杀熟的逻辑,却也为这种损害企户情感的现象担忧。日后线上平台可以将低价留存新用户,老用户高价的模式执行下去。但要承担必要的告知义务,让有需要的用户有渠道了解平台差别定价机制的详细情况,这一矛盾即会迎刃而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红星 发表于: 2018-2-28 19:01:00|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评商家用大数据“杀熟”:商业伦理的退化

源自:新京报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原文标题:商家用大数据“杀熟”,是商业伦理的退化| 新京报快评

  据科技日报报道,最近,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上述微博发出后,瞬间转发破万,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于是大数据不光彩的一面就这样被揭开。而利用大数据“杀熟”,在行业内肯定早已不是秘密。
  坦白说,这事并不值得意外。俗语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看人下菜碟一直是商业世界的常态。比如我们出门旅游时,一开口就会暴露自己外地人的身份,黑心商家就可以趁虚而入。口音就是一种数据。只不过在大数据时代,“奸商”是用代码和算法对付你的,“杀熟”可以批量进行了。
  其实,消费者对大数据概念的附和,本就有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色彩。一些大公司投入巨资研发大数据技术,也是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掌握你的消费习惯,就是为了从你身上挣更多钱。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那么就是双赢的。但双赢并不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逻辑。
  这也暴露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缺陷:非对称,不透明。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互联网诞生之初,被视为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利器,但随着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去中心化成了幻想。现在的景象是,一批科技公司掌握了亿万人的数据,这些数据无所不包,但外界对它们保存、使用数据的方式却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在一次次被动地勾选“我同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一切特征、习惯、历史都免费让渡了出去。在这些公司面前,我们都是透明人。
  如果说自己贡献的免费数据帮助科技公司训练算法,大部分人还不介意。但是自己的数据被用来对付自己,这就太不公平了。在传统商业世界里,店家还会给熟客打折优惠,手握大数据武器的现代商家却玩起“杀熟”把戏,不能不说是商业伦理的退化。
  从根本上讲,觉醒的用户们理应团结起来,从大公司那里拿回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不过,消费者人数虽多,但却极其分散,对他们进行说服、动员的成本太高。一方集中而多金,一方分散却每个人的利益较小,博弈结果显然利于前者。
  当下我们可以做的,或许只有呼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一下利用大数据“杀熟”的定价方式,是否存在现行法律意义上的不公平。无论怎样这是一个教训,新技术不必然意味着美好,还可以意味着新套路。
5# 华蓥山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2-28 02:01:00|只看该作者

网络公司用大数据“杀熟”:酒店房价300元变380

源自:科技日报
原文标题: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第二看台
  在刚刚过去的长假,想必不少人选择以旅游的方式过春节。出门在外自然少不了要订票、订酒店,上网通过各种票务平台解决这些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海量的消费信息也在购物的同时被记录下来,你的偏好和习惯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被他人获知,这些数据也为某些人提供了“便利”。
  最近,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据了解,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这是普遍现象
  上述微博发出后,瞬间转发破万,网友们纷纷吐槽各自“被宰”经历。“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我的消费比较高,我老公消费比较低,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就可以,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套餐。”……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谈及现在部分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杨义先坦言,很多企业难以抗拒价格差的诱惑。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价格歧视,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打出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2000年,亚马逊的差别定价就曾引起争议。那时,一名亚马逊用户反映,在他删除了浏览器的cookies后,之前浏览过的DVD商品售价从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
  消息一出,如潮的谴责声涌向亚马逊。后来,亚马逊CEO贝索斯为此公开道歉,称这只是向不同顾客展示的差别定价实验,绝对跟客户数据没有关系,一切只是为了测试。

危险的“懂你”
  “集体照相时你喜欢站在哪里,跨门槛时喜欢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有些习惯你没意识到,大数据或许已经发现了。”杨义先介绍,这主要是利用了数据挖掘技术。
  “形象地说,所谓大数据,就是由许多千奇百怪的数据,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的东西。”杨义先说,你主动在网上说的话、发的微博微信、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马路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手机定位系统留下的路线图都是大数据的组成部分。总之,每种通信和控制类设备,无论它是软件还是硬件,其实都是获取数据的工具。
  杨义先认为,其实,所谓的大数据挖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特殊“人肉搜索”而已。只不过,现在“人肉”的目的,不再限于抹黑或颂扬某人,而是有更加广泛的用途,比如为商品销售者寻找最佳买家、为某类数据寻找规律、为某些事物之间寻找关联等。总之,只要目的明确,大数据挖掘就有用武之地。
  “必须承认,就现实情况来说,大数据隐私挖掘的杀伤力,已远远超过了大数据隐私保护所需要的能力。”杨义先说。
  对此,有网友感叹:“个人隐私就算瞒过了枕边人,也瞒不过互联网公司。”

隐私保护需多管齐下
  多位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士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同一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的行为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商家应该及时调整价格表。
  “如果单靠技术,显然无能为力,甚至会越保护就越加剧隐私的泄露。”杨义先说,必须多管齐下。
  杨义先建议,从法律上,应禁止以“人肉搜索”为目的的大数据挖掘行为;增加“被遗忘权”等法律条款,即网民有权要求相关网络删除“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信息碎片”。从管理角度来说,应采取措施对一些恶意的大数据挖掘行为施行监督和管控。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还需重塑隐私概念。”杨义先说,因为毕竟隐私本身就是一个与民族、宗教、文化等有关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从来就没有过永恒不变的隐私,特别是当某种东西已不可保密时,无论如何它也不该再被看成是隐私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10:02, Processed in 0.4524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