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远方的雁|查看: 1647|回复: 13
[2015年

北京锋锐律所“维权”黑幕利益链调查

 [复制链接]
5# 华蓥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7-12 14:27:02|只看该作者

律所主任自比宋江 专招死磕律师炒作敏感事件

源自:法制晚报
  北京锋锐律所律师被拘多人策划炒作庆安等40多起敏感案事件
  黑龙江庆安、江西南昌、山东潍坊……近期一系列热点事件的现场,屡屡出现由律师挑头、众多"访民"举牌滋事的现象;将一系列敏感案件炒作成政治事件。据警方调查,这些案件被热炒的背后,均有人操纵。
  日前,根据庆安事件后被拘的翟岩民、吴淦等嫌疑人供述和更多案件线索,公安部部署指挥北京等地公安机关集中行动,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的周世锋、刘四新、黄力群、王宇、王全璋、包龙军等多人被刑拘,他们涉嫌自2012年7月以来先后组织策划炒作40余起敏感案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另据警方披露,周世锋等人还涉嫌其他严重违法犯罪,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庆安事件背后的“圈子”
  今年5月,黑龙江庆安事件后,嫌疑人翟岩民、吴淦、刘星等发动各地网民“炒作”民警依法开枪是“枪杀访民”。庆安事件迅速发酵成一起全国性舆论事件,据他们供述,事件背后是由“维权”律师挑头、推手策划组织、“访民”围观。
  事件一发生,“维权”律师就在微信里建立了“庆安事件维权群”,并发布“徐纯合是访民”、“警察开枪是领导指使”的“内幕”。
  数日内,庆安事件越炒越热。翟岩民组织协调各地“访民”,分5批次前往庆安“声援”。参与“声援”的山东“访民”李某某证实,自己在庆安火车站举牌,还领到了600元的“酬劳”。她和其他“访民”被当地公安机关治安拘留,拘留期满回京后,翟岩民专门设宴为“庆安的勇士们”庆功。
  警方查明,这个“圈子”大体分为三个层级:组织核心层,包括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行政助理刘四新、律师黄力群等人;策划行动层,包括律师王宇、王全璋和推手吴淦、翟岩民、包龙军等人;跟风参与层,包括刘星、李某某等“访民”。
  办案民警介绍,除了“维权”律师、推手、“访民”这个“圈子”里还有其他角色。有专人负责拍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发到微信里;专人进行整理,发到境外网站。随后,一些网络大V进行评论、转发,从而给当地政府造成舆论压力。

招“死磕”律师借炒作牟利
  黄力群、翟岩民、吴淦、刘星等人供述,他们的目的就是扬名获利、制造社会混乱。把普通事件炒作成热点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和网民跟进,煽动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周世锋代理案件,除了看代理费的高低之外主要看有没有炒作点。”嫌疑人、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退休干部、锋锐律所律师黄力群供述,“周世锋自称律师界的‘宋江’,专门招收‘死磕’律师,用违法手段炒作代理的案件。他主动拉拢这些人,给他们资助。”
  对于律所而言,炒作是扬名获利的“捷径”。经过一系列热点案事件的炒作,锋锐律所名声大振、财源广进。
  另据警方初步查明,周世锋挪用律所数百万元资金,与至少5名女子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
  据黄力群向警方供述,“律所的老同事有总结,周世锋是男人用尽、女人下手”。
  黄力群介绍,据他了解,此前一位女工作人员向北京司法局和律协举报周世锋,称她在向锋锐律师事务所调动工作过程中,周世锋对她有不轨行为,还收取调动人员每人2万元。
⊙记者:唐宁

  周世锋资料图
4# 金佛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7-12 04:47: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北京锋锐律所多名律师被刑事拘留

源自:新京报

  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的周世锋等多人被刑事拘留,其涉嫌自2012年7月以来先后组织策划炒作40余起敏感案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右图左一为周世锋)。微博截图

  庆安事件中,相关律师和推手策划,让“访民”举牌,由专人在旁边拍照并上传到网络,以此炒作案件。网络截图

  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微博截图
  黑龙江庆安、江西南昌、山东潍坊、河南郑州、湖南长沙、湖北武汉……近期一系列热点事件的现场,屡屡出现由律师挑头、众多“访民”举牌滋事的现象;一系列敏感案件的庭外,屡屡出现主审法官、主管官员被诋毁攻击、人肉搜索的情况。据公安机关调查,这些案件被热炒的背后,均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些人为“恶炒”的行为已涉嫌触犯法律。
  日前,根据庆安事件后被拘的翟岩民、吴淦等嫌疑人的供述和更多的案件线索,公安部部署指挥北京等地公安机关集中行动,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的周世锋、刘四新、黄力群、王宇、王全璋、包龙军等多人被刑事拘留,这些人涉嫌自2012年7月以来先后组织策划炒作40余起敏感案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另据警方披露,周世锋等人还涉嫌其他严重违法犯罪。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称,这些嫌疑人参与炒作案件时,团队由“维权”律师、推手、“访民”联动,组织严密、人数众多、分工精细。其以“维权”“正义”“公益”为名、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之实。

庆安事件的“圈子”
  今年5月,黑龙江庆安事件后,嫌疑人翟岩民、吴淦、刘星等发动各地网民“炒作”民警依法开枪是“枪杀访民”。
  庆安事件迅速发酵成一起全国性舆论事件,据他们供述,事件背后是由“维权”律师挑头、推手策划组织、“访民”围观。
  翟岩民供称,“‘维权’律师是最先冲出来的人。律师谢某某第一个提出要炒作庆安事件。”
  事件一发生,“维权”律师就在微信里建立了“庆安事件维权群”,并发布“徐纯合是访民”、“警察开枪是领导指使”的“内幕”。“警察枪杀访民”的谣言在网上迅速扩散。谢某某等6名律师在庆安火车站打横幅,并与徐纯合的母亲签订代理书。看到媒体报道当地领导去慰问开枪民警,律师唐某某提议对该领导进行人肉搜索,发现问题后继续炒作、给政府施压。
  重要推手、网民“超级低俗屠夫”吴淦随后在网上发起“悬赏10万元征集庆安事件的现场视频”。翟岩民供称,“访民”刘星给他打电话问要不要组织人去“声援”。翟岩民给吴淦打电话,吴淦说暂时还不需要,要让律师先把事件炒热了,才需要大批“访民”去炒作和“声援”。
  数日内,庆安事件越炒越热。翟岩民组织协调各地“访民”,分5批次前往庆安“声援”。参与“声援”的山东“访民”李某某证实,自己在庆安火车站举牌,还领到了600元的“酬劳”。她和其他“访民”被当地公安机关治安拘留,拘留期满回京后,翟岩民专门设宴为“庆安的勇士们”庆功。
  “从我2013年进入这个圈子,只要国内发生一些敏感事件,他们就按这种模式和流程炒作。”翟岩民说。“维权”律师经常在微信群里发某个敏感事件的视频或照片,以及一些极具煽动性的看法。如果事件没有炒起来,“维权”律师就会直接到现场去。这时,就会有一些人组织“访民”去现场“声援”,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

即时通讯组织串联
嫌疑人所称的“圈子”是怎样的?

  警方查明,这个“圈子”大体分为三个层级:组织核心层,包括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行政助理刘四新、律师黄力群等人;策划行动层,包括律师王宇、王全璋和推手吴淦、翟岩民、包龙军等人;跟风参与层,包括刘星、李某某等“访民”。
  办案民警介绍,除了“维权”律师、推手、“访民”,这个“圈子”里还有其他角色。有专人负责拍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发到微信里;专人进行整理,发到境外网站。随后,一些网络大V进行评论、转发,从而给当地政府造成舆论压力。
  “声援”活动的资金从何而来?翟岩民、刘星等人供述:每次有声援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在网上募捐,有时也会得到境外资助。各地的访民谁想去声援,都能得到一些报酬和补助。“有些活动,律师群体也会给我们一些钱,我会把钱分给去参加声援活动的人,自己留下一部分。”翟岩民说。

“圈子”如何联系并保持行动一致?
  警方查明,他们一方面定期组织聚会、聚餐,交流“经验心得”,商讨行动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微信、QQ群、“电报”等即时通讯工具沟通联络进行策划、开展业务培训。类似的群有很多,有的以热点事件命名,有的以行动目标命名,有的以共同利益命名。
  “‘电报’主要用于组织串联,里面的言论基本都是攻击党和政府的。”翟岩民供述,“我们在里面策划、组织各种声援活动,可以设定时间删除图片和文字,就是不想让政府知道。”
  人称“老道”、曾被公安机关多次处罚的“访民”刘星交代了通过“电报”等方式与翟岩民联系的情况,并承认翟岩民给他介绍了很多律师朋友。刘星还交代,在翟岩民的策划下,他组织“访民”到案件现场,通过静坐、喊口号、举标语、打横幅等方式,先后参与炒作湖南律师谢阳状告司法行政机关等近10起敏感案事件。
  翟岩民交代,“圈子”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对现实不满、对政府不满,经常借助一些事件发泄、滋事,并宣扬“以被拘留为荣”。

律所专招“死磕”律师
  警方查明,出现在多起敏感案事件中的“超级低俗屠夫”吴淦,是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聘任的行政助理。他虽然不是律师,但在所里地位特殊,月薪过万,还有专门的“活动经费”,直接参与该所的重要决策。
  “吴淦曾发起声援山东曲阜薛某某案件、黑龙江建三江事件和郑州十人被拘事件。吴淦毫无法律背景,周世锋就是为了利用吴淦的名气提高锋锐所的名气和影响力,同时也获得更多的案源和财源。”翟岩民认为,周世锋看中的,正是吴淦什么事情都敢干,并且点子多,行为足够吸引眼球。
  据其介绍,把普通事件炒作成热点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和网民跟进,煽动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是锋锐所一贯推崇的做法。
  “周世锋在代理案件时,除了看代理费的高低之外,主要看有没有炒作点。”嫌疑人、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退休干部、锋锐所律师黄力群供述,“周世锋自称律师界的‘宋江’,专门招收一些不遵守法律准则的‘死磕’律师,用违法的手段炒作代理的案件。他主动把这些人拉拢起来,给他们资助,让他们觉得有强大的后盾。”
  “我被周世锋给骗了,他利用了我,为他自己抬高身价、招揽生意。我成了他的招牌和工具。”黄力群供述,“凡是有重大活动,他必然打我的旗号,介绍我的身份。”周世锋不但怂恿他提前退休,而且几次设套,不告知案情却让他去代理敏感案件,并安排记者采访他,“把我当成枪使”。
  据黄力群描述,锋锐律师事务所的一些老人对周世锋很有意见,他们看到周世锋天天跟吴淦等人混在一起,都说锋锐律师事务所早晚得出事。
  办案民警介绍,遇有敏感案事件,这些“死磕”律师在庭内、网上公开对抗法庭,并幕后指使挑头滋事骨干组织访民在庭外、网下声援滋事,内外呼应,相互借力,成为炒作敏感案事件的直接推动力。
  嫌疑人王宇是锋锐所所谓“死磕”律师之一,热衷于插手炒作敏感案事件。例如,在代理苏州范木根案件中,她在网上发帖故意歪曲案情,使得很多人盲从跟进。开庭时,法院前就聚集了数百人“声援”、围观;庭审中,王宇大闹法庭,直至被当场带离,然后在庭外跟“访民”互动,一起打横幅、喊口号,引来更多人围观、制造影响。
  “锋锐律师事务所的许多律师和工作人员的风格就像吴淦。刘四新是刑满释放人员,没有律师证,对我国现行体制非常痛恨;王宇多次大闹法庭和看守所;王全璋连整句话都说不清楚,表达能力很差,但什么案子都敢接。”翟岩民供述。

炒作案件“新奇特”
  对于锋锐所律师代理炒作案件的做法,多名嫌疑人将其描述为“新、奇、特”:
  新,就是要有新思路,让律师不要像以往那样按照法律程序走。“在公安机关听警察的,在法庭听法官的,他们说什么是什么、不敢反抗,那样是不行的。要强势一些,不要听他们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周世锋曾这样告诉翟岩民。
  奇,就是能请到一些像吴淦这样的“奇人”。发挥这种人“敢冲敢打”的“特长”,做出一些常人做不出的事。比如,吴淦曾经把一女干部头像贴在裸体模特模型上,在网上直播“每日一睡”;也曾在法院门口给某高院领导“设灵堂”。
  特,就是用一些特别的方式,例如,在网上网下声援炒作围观他们代理的案件;举报、投诉主审法官、办案民警和当地官员,号召网民对他们人肉搜索,给他们施压;组织案件当事人、亲友以及不相干的人围攻政法机关,以此向政法机关施压,达到在正常法律制度内无法达到的代理效果。
  “锋锐律师事务所代理、炒作过多起敏感案件。”黄力群说。周世锋经常教唆律师在代理案件中故意挑事,这些律师回北京时,周世锋还会安排人员拿着鲜花去接站,并公然表扬这些律师干得好。

靠炒作案件扬名获利
  这些“维权”律师、推手和“访民”在一次次“维权”炒作中能获取什么好处?
  黄力群、翟岩民、吴淦、刘星等人供述,他们的目的就是扬名获利、制造社会混乱。这种炒作模式之下,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利可图。
  对于律师而言,本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介入后使得事件、案件的关注度更高,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律师也会因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能代理还能挣代理费。
  对于律所里的非律师人员,例如吴淦,“在炒作敏感事件中,既提高了名气,扩大了影响力,而且在每次募捐中借机敛财,落下了不少钱。”又如,负责向境外网站发“声援”新闻的人员,“他们发完东西署自己的名字,那些网站的人会找到他们,给他们钱。”
  对于“访民”而言,尽管与这些敏感事件没有关系,但他们参与其中,首先能够借机让自身诉求得到律师的援助;其次,能够引起自己家乡政府的关注,对于解决自身诉求有利;同时,还能得到一些经济方面的利益,除了差旅费实报实销之外,还能得到数百元的补助,如果被拘留还有“拘留补贴”。
  对于翟岩民这样的推手而言,每参与一起敏感案事件,能领到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的“补贴”,在“圈”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我感觉很好,因为我没有收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得到别人特别是访民的尊重。”
  对于律所而言,炒作是扬名获利的“捷径”。经过一系列热点案事件的炒作,锋锐所名声大振、财源广进。周世锋说,用法律框架内的方法很难打赢一些官司,就是要用法律之外的手段赢得官司,让其他人都看到锋锐所在这方面的本事。

周世锋被指作风有问题
  另据警方初步查明,周世锋挪用律所数百万元资金,与至少5名女子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
  据黄力群向警方供述,周世锋本人与锋锐所里一些女律师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律所上下都知道周世锋的个人作风问题很大。“律所的老人有总结,周世锋是男人用尽、女人下手”。
  黄力群介绍,据他了解,此前一位女工作人员向北京司法局和律协举报周世锋,称她在向锋锐律师事务所调动工作过程中,周世锋对她有不轨行为,还收取调动人员每人2万元。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新京报记者
原文标题:北京锋锐律所多名律师被刑事拘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7-12 02:47:00|只看该作者

多名“维权”律师滋事扰序落网

源自:京华时报
  近日,在公安部的部署指挥下,经北京、天津、黑龙江、山东、福建等多地公安机关缜密侦查,公安机关摧毁了一个以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为平台,自2012年7月以来先后组织策划炒作40余起敏感案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重大犯罪团伙。至此,一个由“维权”律师、推手、“访民”相互勾连,组织严密、人数众多、分工精细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其以“维权”“正义”“公益”为名、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之实、企图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种种黑幕也随之揭开。

“死磕”律师炒作是何目的?
将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

  警方查明,在多起敏感案事件中“冲锋在前”的“超级低俗屠夫”吴淦,是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专门聘任的行政助理。他虽然不是律师,但在所里“地位”特殊,月薪过万还有专门的“活动经费”,深受周世锋的倚重,直接参与该所的重要决策。
  “吴淦曾经发起声援山东曲阜薛某某案件、黑龙江建三江事件和郑州10人被拘事件。吴淦毫无法律背景,周世锋就是为了利用吴淦的名气提高锋锐所的名气和影响力,同时也获得更多的案源和财源。”翟岩民认为,周世锋看中的,正是吴淦什么事情都敢干,并且点子多,行为足够吸引眼球。
  据介绍,把普通事件炒作成热点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和网民跟进,煽动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是锋锐所一贯推崇的做法。
  “周世锋在代理案件时,除了看代理费的高低之外,主要看有没有炒作点。”犯罪嫌疑人、锋锐所律师黄力群供述,“周世锋自称律师界的宋江,专门招收一些不遵守法律准则的‘死磕’律师,用违法的手段炒作代理的案件。他主动把这些人拉拢起来,给他们资助,让他们觉得有强大的后盾。”
  办案民警介绍,遇有敏感案事件,这些“死磕”律师在庭内、网上公开对抗法庭,并幕后指使挑头滋事骨干组织访民在庭外、网下声援滋事,内外呼应,相互借力,成为炒作敏感案事件的直接推动力。
  犯罪嫌疑人王宇就是锋锐所众多所谓“死磕”律师之一。据了解,王宇不仅被质疑律师执业履历造假和“吃空饷”,还曾于2008年12月在天津与铁路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将18岁的张某某打伤致其耳聋,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出狱后,她热衷于插手炒作敏感案事件。例如,在代理苏州范木根案件中,她在网上发帖故意歪曲案情,使得很多人盲从跟进。开庭时,法院前就聚集了数百人“声援”、围观;庭审中,王宇大闹法庭,直至被当场带离,然后在庭外跟“访民”互动,一起打横幅、喊口号,引来更多人围观、制造影响。

“死磕”律师都做了什么?
策划炒作庆安枪击事件

  今年5月,黑龙江发生“庆安事件”。民警依规合法开枪被炒成“枪杀访民”。据犯罪嫌疑人翟岩民、吴淦、刘星供述:这都是他们“维权圈”里的人干的。他们的供述展现出庆安事件迅速发酵成一起全国性舆论事件的脉络──“维权”律师挑头起事、推手策划组织、“访民”围观滋事。
  “这些‘维权’律师是‘圈’里的核心,也是最先冲出来的人。律师谢某某第一个提出要炒作庆安事件。”翟岩民供述。事件一发生,“维权”律师就在微信里建立了“庆安事件维权群”,并发布“徐纯合是访民”“警察开枪是领导指使”的“内幕”。“警察枪杀访民”的谣言在网上迅速扩散。谢某某等6名律师在庆安火车站打横幅,并与徐纯合的母亲签订代理书。看到媒体报道当地领导去慰问开枪民警,律师唐某某提议对该领导进行人肉搜索,发现问题后继续炒作、给政府施压。
  重要推手、网民“超级低俗屠夫”吴淦紧随出场,“悬赏10万元征集庆安事件的现场视频”。翟岩民介绍,吴淦在炒作热点敏感事件方面很敢干,在“圈”里“名气非常大”。“访民”刘星给翟岩民打电话问要不要组织人去“声援”。翟岩民给吴淦打电话,吴淦说暂时还不需要,要让律师先把事件炒热了,才需要大批“访民”去炒作和“声援”。
  短短数日内,庆安事件越炒越热。翟岩民组织协调各地“访民”,分5批次前往庆安“声援”。参与“声援”的山东“访民”李某某证实,自己在庆安火车站举牌,还领到了600元的“酬劳”。她和其他“访民”被当地公安机关治安拘留,拘留期满回京后,翟岩民专门设宴为“庆安的勇士们”庆功。
  “从我2013年进入这个圈子,只要国内发生一些敏感事件,他们就按这种固定的模式和流程进行炒作。”翟岩民说,“维权”律师经常在微信群里发某个敏感事件的视频或照片,以及一些极具煽动性的看法。如果事件没有炒起来,“维权”律师就会直接到现场去。这时,就会有一些人组织“访民”,打着追求事实真相的幌子去现场“声援”,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

“维权圈”具体如何运作?
组织严密分工精细

■ 组织结构
  “维权圈”大体分为三个层级:组织核心层,包括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行政助理刘四新、律师黄力群等人;策划行动层,包括律师王宇、王全璋和推手吴淦、翟岩民、包龙军等人;跟风参与层,包括刘星、李某某等“访民”。
  办案民警介绍,除了“维权”律师、推手、“访民”,“维权圈”里还有其他角色:专人负责拍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发到微信里;专人进行整理,发到境外网站。随后,一些网络大V进行评论、转发,从而给当地政府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 资金来源
  翟岩民、刘星等人供述:每次有声援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在网上募捐,有时也会得到境外资助。各地的访民谁想去声援,都能得到一些报酬和补助。“有些活动,律师群体也会给我们一些钱,我会把钱分给去参加声援活动的人,自己留下一部分。”翟岩民说。

■ 联络方式
  他们一方面定期组织聚会、聚餐,交流“经验心得”,商讨行动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微信、QQ群和“电报”等即时通讯工具沟通联络,进行煽动策划、开展业务培训。类似的群有很多,有的以热点事件命名,有的以行动目标命名,有的以共同利益命名。
  “‘电报’主要用于组织串联,里面的言论基本都是攻击党和政府的。”翟岩民供述,“我们在里面策划、组织各种声援活动,可以设定时间删除图片和文字,就是不想让政府知道。”
  人称“老道”、曾被公安机关多次处罚的“访民”刘星交代了通过“电报”等方式与翟岩民联系的情况,并承认翟岩民给他介绍了很多律师朋友。刘星还交代,在翟岩民的策划下,他组织“访民”到案件现场,通过静坐、喊口号、举标语、打横幅等方式,先后参与炒作湖南律师谢阳状告司法行政机关等近10起敏感案事件。
  “在我们‘维权圈’里,把访民都称为公民,因为说访民不好听。”翟岩民交代,圈子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对现实不满、对政府不满,经常借助一些事件发泄、滋事,并宣扬“以被拘留为荣”。

炒作手法有哪些特点?
具有新奇特三个特点

  对于锋锐所律师代理炒作案件的做法,多名犯罪嫌疑人将其描述为“新、奇、特”:
  新,就是要有新思路,让律师不要像以往那样按照法律程序走。“在公安机关听警察的,在法庭听法官的,他们说什么是什么、不敢反抗,那样是不行的。要强势一些,不要听他们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周世锋曾这样告诉翟岩民。
  奇,就是能请到一些像吴淦这样的“奇人”。发挥这种人“敢冲敢打”的“特长”,做出一些常人做不出的事。比如,吴淦曾经把一女干部头像贴在裸体模特模型上,在网上直播“每日一睡”;也曾在法院门口给某高院领导“设灵堂”。
  特,就是用一些特别的方式,例如,在网上网下声援炒作围观他们代理的案件;举报、投诉主审法官、办案民警和当地官员,号召网民对他们人肉搜索,给他们施压;组织案件当事人、亲友以及不相干的人围攻政法机关,以此向政法机关施压,达到在正常法律制度内无法达到的代理效果。

这么做能得到什么好处?
制造混乱提高名气

  那么,这些“维权”律师、推手和“访民”在一次次“维权”炒作中能获取什么好处?他们这样做是否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黄力群、翟岩民、吴淦、刘星等人供述,他们的目的就是扬名获利、制造社会混乱。这种炒作模式之下,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利可图。
  对于律师而言,本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介入后使得事件、案件的关注度更高,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律师也会因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能代理还能挣代理费。
  对于律所里的非律师人员,例如吴淦,“在炒作敏感事件中,既提高了名气,扩大了影响力,而且在每次募捐中借机敛财,落下了不少钱。”又如,负责向境外网站发“声援”新闻的人员,“他们发完东西署自己的名字,那些网站的人会找到他们,给他们钱。”
  对于“访民”而言,尽管与这些敏感事件没有关系,但他们参与其中,首先能够借机让自身诉求得到律师的援助;其次,能够引起自己家乡政府的关注,对于解决自身诉求有利;同时,还能得到一些经济方面的利益,除了差旅费实报实销之外,还能得到数百元的补助,如果被拘留还有“拘留补贴”。
  对于翟岩民这样的推手而言,每参与一起敏感案事件,能领到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的“补贴”,在“圈”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我感觉很好,因为我没有收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得到别人特别是访民的尊重。”
  对于律所而言,炒作是扬名获利的“捷径”。经过一系列热点案事件的炒作,锋锐所名声大振、财源广进。正如周世锋所言,用法律框架内的方法很难打赢一些官司,就是要用法律之外的手段赢得官司,让其他人都看到锋锐所在这方面的本事。
  目前,周世锋、刘四新、黄力群、王宇、王全璋、包龙军等多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另据警方披露,周世锋等人还涉嫌其他严重违法犯罪。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 供述
  “我被周世锋给骗了,他利用了我曾经在国家机关工作过的身份,为他自己抬高身价、招揽生意。我成了他的招牌和工具。我刚到律所不久,周世锋就该所代理的首都机场冀中星爆炸案召开记者见面会,要求我当首席发言人。我没有同意。但他安排一个记者给我打电话,给我设了一个圈套,见报的稿子很多地方都曲解了我的本意。”
  ──黄力群
  “我们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了交通堵塞等严重的社会混乱;错误引导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给其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炒作的机会,达到他们丑化政府形象以及更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翟岩民
  综合人民日报 新华社 京华时报记者袁国礼报道
原文标题:多名“维权”律师滋事扰序落网)
2# 四姑娘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7-12 00:07:00|只看该作者

公安部揭开“维权”事件黑幕

源自:综合
  人民日报记者 黄庆畅 新华社记者 邹伟
  黑龙江庆安、江西南昌、山东潍坊、河南郑州、湖南长沙、湖北武汉……一系列热点事件的现场,为何屡屡出现律师挑头闹事、众多“访民”举牌滋事?一系列敏感案件的庭外,为何屡屡出现主审法官、主管官员被诋毁攻击、人肉搜索?一系列案事件被炒热的背后,为何总有一批人兴风作浪,总有一只恶意操纵之手若隐若现?
  在公安部的部署指挥下,经北京、天津、黑龙江、山东、福建等多地公安机关缜密侦查,日前,备受关注的翟岩民、吴淦等人涉嫌严重犯罪案件又有最新进展──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进一步供述和更多的案件线索指向,公安部部署指挥北京等地公安机关集中行动,摧毁一个以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为平台,自2012年7月以来先后组织策划炒作40余起敏感案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重大犯罪团伙。至此,一个由“维权”律师、推手、“访民”相互勾连,组织严密、人数众多、分工精细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其以“维权”“正义”“公益”为名、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之实、企图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种种黑幕也随之揭开。

■ 组织严密形成体系 勾连滋事分工精细
  今年5月,黑龙江发生“庆安事件”。民警依规合法开枪,为何被炒成“枪杀访民”?
  犯罪嫌疑人翟岩民、吴淦、刘星给出了答案:这都是他们“维权圈”里的人干的。他们的供述展现出庆安事件迅速发酵成一起全国性舆论事件的脉络──“维权”律师挑头起事、推手策划组织、“访民”围观滋事。
  “这些‘维权’律师是‘圈’里的核心,也是最先冲出来的人。律师谢某某第一个提出要炒作庆安事件。”翟岩民供述。
  事件一发生,“维权”律师就在微信里建立了“庆安事件维权群”,并发布“徐纯合是访民”“警察开枪是领导指使”的“内幕”。“警察枪杀访民”的谣言在网上迅速扩散。谢某某等6名律师在庆安火车站打横幅,并与徐纯合的母亲签订代理书。看到媒体报道当地领导去慰问开枪民警,律师唐某某提议对该领导进行人肉搜索,发现问题后继续炒作、给政府施压。
  重要推手、网民“超级低俗屠夫”吴淦紧随出场,“悬赏10万元征集庆安事件的现场视频”。翟岩民介绍,吴淦在炒作热点敏感事件方面很敢干,在“圈”里“名气非常大”。“访民”刘星给翟岩民打电话问要不要组织人去“声援”。翟岩民给吴淦打电话,吴淦说暂时还不需要,要让律师先把事件炒热了,才需要大批“访民”去炒作和“声援”。
  短短数日内,庆安事件越炒越热。翟岩民组织协调各地“访民”,分5批次前往庆安“声援”。参与“声援”的山东“访民”李某某证实,自己在庆安火车站举牌,还领到了600元的“酬劳”。她和其他“访民”被当地公安机关治安拘留,拘留期满回京后,翟岩民专门设宴为“庆安的勇士们”庆功。
  “从我2013年进入这个圈子,只要国内发生一些敏感事件,他们就按这种固定的模式和流程进行炒作。”翟岩民说。“维权”律师经常在微信群里发某个敏感事件的视频或照片,以及一些极具煽动性的看法。如果事件没有炒起来,“维权”律师就会直接到现场去。这时,就会有一些人组织“访民”,打着追求事实真相的幌子去现场“声援”,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
  犯罪嫌疑人所称的“维权圈”究竟是怎样的?警方查明,“维权圈”大体分为三个层级:组织核心层,包括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行政助理刘四新、律师黄力群等人;策划行动层,包括律师王宇、王全璋和推手吴淦、翟岩民、包龙军等人;跟风参与层,包括刘星、李某某等“访民”。
  办案民警介绍,除了“维权”律师、推手、“访民”,“维权圈”里还有其他角色──专人负责拍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发到微信里;专人进行整理,发到境外网站。随后,一些网络大V进行评论、转发,从而给当地政府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声援”活动的资金从何而来?翟岩民、刘星等人供述:每次有声援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在网上募捐,有时也会得到境外资助。各地的访民谁想去声援,都能得到一些报酬和补助。“有些活动,律师群体也会给我们一些钱,我会把钱分给去参加声援活动的人,自己留下一部分。”翟岩民说。
  这么大的群体,如何联系并保持行动一致?警方查明,他们一方面定期组织聚会、聚餐,交流“经验心得”,商讨行动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微信、QQ群和“电报”等即时通讯工具沟通联络,进行煽动策划、开展业务培训。类似的群有很多,有的以热点事件命名,有的以行动目标命名,有的以共同利益命名。
  “‘电报’主要用于组织串联,里面的言论基本都是攻击党和政府的。”翟岩民供述,“我们在里面策划、组织各种声援活动,可以设定时间删除图片和文字,就是不想让政府知道。”
  人称“老道”、曾被公安机关多次处罚的“访民”刘星交代了通过“电报”等方式与翟岩民联系的情况,并承认翟岩民给他介绍了很多律师朋友。刘星还交代,在翟岩民的策划下,他组织“访民”到案件现场,通过静坐、喊口号、举标语、打横幅等方式,先后参与炒作湖南律师谢阳状告司法行政机关等近10起敏感案事件。
  “在我们‘维权圈’里,把访民都称为公民,因为说访民不好听。”翟岩民交代,圈子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对现实不满、对政府不满,经常借助一些事件发泄、滋事,并宣扬“以被拘留为荣”。

■ 借助“热点”炒作煽动 网上网下兴风作浪
  警方查明,在多起敏感案事件中“冲锋在前”的“超级低俗屠夫”吴淦,是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锋专门聘任的行政助理。他虽然不是律师,但在所里“地位”特殊,月薪过万还有专门的“活动经费”,深受周世锋的倚重,直接参与该所的重要决策。
  “吴淦曾经发起声援山东曲阜薛某某案件、黑龙江建三江事件和郑州十人被拘事件。吴淦毫无法律背景,周世锋就是为了利用吴淦的名气提高锋锐所的名气和影响力,同时也获得更多的案源和财源。”翟岩民认为,周世锋看中的,正是吴淦什么事情都敢干,并且点子多,行为足够吸引眼球。
  据介绍,把普通事件炒作成热点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和网民跟进,煽动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是锋锐所一贯推崇的做法。
  “周世锋在代理案件时,除了看代理费的高低之外,主要看有没有炒作点。”犯罪嫌疑人、锋锐所律师黄力群供述,“周世锋自称律师界的宋江,专门招收一些不遵守法律准则的‘死磕’律师,用违法的手段炒作代理的案件。他主动把这些人拉拢起来,给他们资助,让他们觉得有强大的后盾。”
  办案民警介绍,遇有敏感案事件,这些“死磕”律师在庭内、网上公开对抗法庭,并幕后指使挑头滋事骨干组织访民在庭外、网下声援滋事,内外呼应,相互借力,成为炒作敏感案事件的直接推动力。
  犯罪嫌疑人王宇就是锋锐所众多所谓“死磕”律师之一。据了解,王宇不仅被质疑律师执业履历造假和“吃空饷”,还曾于2008年12月在天津与铁路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将18岁的张某某打伤致其耳聋,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出狱后,她热衷于插手炒作敏感案事件。例如,在代理苏州范木根案件中,她在网上发帖故意歪曲案情,使得很多人盲从跟进。开庭时,法院前就聚集了数百人“声援”、围观;庭审中,王宇大闹法庭,直至被当场带离,然后在庭外跟“访民”互动,一起打横幅、喊口号,引来更多人围观、制造影响。
  “锋锐律师事务所的许多律师和工作人员的风格就像吴淦。刘四新是刑满释放人员,没有律师证,对我国现行体制非常痛恨;王宇多次大闹法庭和看守所;王全璋连整句话都说不清楚,表达能力很差,但什么案子都敢接。”翟岩民供述。
  对于锋锐所律师代理炒作案件的做法,多名犯罪嫌疑人将其描述为“新、奇、特”:
  新,就是要有新思路,让律师不要像以往那样按照法律程序走。“在公安机关听警察的,在法庭听法官的,他们说什么是什么、不敢反抗,那样是不行的。要强势一些,不要听他们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周世锋曾这样告诉翟岩民。
  奇,就是能请到一些像吴淦这样的“奇人”。发挥这种人“敢冲敢打”的“特长”,做出一些常人做不出的事。比如,吴淦曾经把一女干部头像贴在裸体模特模型上,在网上直播“每日一睡”;也曾在法院门口给某高院领导“设灵堂”。
  特,就是用一些特别的方式,例如,在网上网下声援炒作围观他们代理的案件;举报、投诉主审法官、办案民警和当地官员,号召网民对他们人肉搜索,给他们施压;组织案件当事人、亲友以及不相干的人围攻政法机关,以此向政法机关施压,达到在正常法律制度内无法达到的代理效果。
  “锋锐律师事务所代理、炒作过多起敏感案件。”黄力群说。周世锋经常教唆律师在代理案件中故意挑事,这些律师回北京时,周世锋还会安排人员拿着鲜花去接站,并公然表扬这些律师干得好。

■ 各怀鬼胎扬名获利 制造混乱另有所图
  那么,这些“维权”律师、推手和“访民”在一次次“维权”炒作中能获取什么好处?他们这样做是否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黄力群、翟岩民、吴淦、刘星等人供述,他们的目的就是扬名获利、制造社会混乱。这种炒作模式之下,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利可图──
  对于律师而言,本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介入后使得事件、案件的关注度更高,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律师也会因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能代理还能挣代理费。
  对于律所里的非律师人员,例如吴淦,“在炒作敏感事件中,既提高了名气,扩大了影响力,而且在每次募捐中借机敛财,落下了不少钱。”又如,负责向境外网站发“声援”新闻的人员,“他们发完东西署自己的名字,那些网站的人会找到他们,给他们钱。”
  对于“访民”而言,尽管与这些敏感事件没有关系,但他们参与其中,首先能够借机让自身诉求得到律师的援助;其次,能够引起自己家乡政府的关注,对于解决自身诉求有利;同时,还能得到一些经济方面的利益,除了差旅费实报实销之外,还能得到数百元的补助,如果被拘留还有“拘留补贴”。
  对于翟岩民这样的推手而言,每参与一起敏感案事件,能领到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的“补贴”,在“圈”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我感觉很好,因为我没有收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得到别人特别是访民的尊重。”
  对于律所而言,炒作是扬名获利的“捷径”。经过一系列热点案事件的炒作,锋锐所名声大振、财源广进。正如周世锋所言,用法律框架内的方法很难打赢一些官司,就是要用法律之外的手段赢得官司,让其他人都看到锋锐所在这方面的本事。
  连日来,黄力群、翟岩民、吴淦、刘星等人对自己的涉嫌严重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认识到了所谓“维权”活动对社会的严重危害──
  “我被周世锋给骗了,他利用了我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身份,为他自己抬高身价、招揽生意。我成了他的招牌和工具。”黄力群供述,周世锋不但怂恿他提前退休,而且几次设套,不告知案情却让他去代理敏感案件,并安排记者采访他,“把我当成枪使”。
  “我们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了交通堵塞等严重的社会混乱;错误引导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让他们对政府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也要参与进来;给其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炒作的机会,达到他们丑化政府形象以及更多不可告人的目的。”翟岩民说。
  “我觉得对于律师而言,要利用法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绝不能像锋锐所那样,用一些卑劣、下流、非正常的手段,严重破坏了法治建设,与公平正义背道而驰。”翟岩民说。“不管你有什么诉求,都要在法治的轨道内进行。真的不能再去炒作一些敏感事件,不能去宣扬一些负面的东西,我们必须烘托出社会的正能量。”
  目前,周世锋、刘四新、黄力群、王宇、王全璋、包龙军等多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另据警方披露,周世锋等人涉嫌其他严重违法犯罪。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6:22, Processed in 1.450803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