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王德奎|查看: 3848|回复: 29
[纪实·新闻

刘绍光一元数理论到柯召--魏时珍猜想

 [复制链接]
11#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1:54|只看该作者
四、朗兰兹纲领与华罗庚纲领实践
1、从吴宝珠到怀尔斯
有人说:从越南数学家吴宝珠教授研究郎兰兹纲领传奇,可见如果你知道朗兰兹纲领,你就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数学和几何。例如,安德鲁·怀尔斯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中,就用了朗兰兹纲领中的思想,就可以看见它的美丽和力量,可见这真是激动人心的纲领。
难道我国老一代的数学家、理工科学家中,没有与朗兰兹、吴宝珠、怀尔斯等比肩的英雄传?不是的。有人说:我国科学家们自己也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多数是在应用理论的范畴,只有少量的走在世界前面去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就奠基了今天世界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产业。而与海内外朗兰兹纲领研究的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密切合作和交流,中科院数学院还设有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晨兴数学中心等,为朗兰兹纲领团队研究提供著有力支持。
2020年4月11日“知乎网”发表“学半”先生写的《朗兰兹纲领与华罗庚纲领》一文说:关于所谓“数学大统一理论”的猜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数学的用场与发展》一文就说过:“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方法,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统一在一个理论之中,把四种作用力统一在一个理论之中,这是物理学家当前的重大问题之一。不管将来他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数学方法必须统一。必须有一套既可以解释宏观世界又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数学工具。数学一定和物理学刚开始的时候一样,是物理学的助手和工具。在这样的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可能同牛顿同时发展天体力学和发明微积分那样促进数学的新分支的创造和形成”──这称为“华罗庚纲领”或“华罗庚猜想”。
认识上述的朗兰兹纲领与华罗庚纲领,或弄清这两种“数学大统一理论”是怎么一回事,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说:“我们要立足新的基础科学前沿,一定要将小的与大的联系起来,这个方法可称为‘整体统一’。我认为,‘整体统一’的科学方法,应该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方法”。这从另一方面来给我国科学殿堂内外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并做出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方向──这也是众所周知,量子理论、相对论、牛顿理论等,是可应用至各个方面,而不是单纯向国家、向其他人要求得到成果承认,要求名利。
当然,从朗兰兹纲领提出的那一刻,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开始接受并扩展了他的构想。随着数学家对朗兰兹纲领的不断深入,它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多,许多人相信,只要完成了朗兰兹纲领中的工作,就可以实现数学的大一统,即实现算术、几何和数学分析三大核心学科的统一。但也许把问题看得太简单──像“以苏解马”那样,分不清类似郎兰兹纲领中虚数和拓扑不确定的“雾霾”。就数学史而言,去“雾霾”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朗兰兹提出的是一项雄心勃勃的革命性理论:是将数学中两大分支──数论和表示论联系起来,其中包含一系列的猜想和洞见,最终发展出“朗兰兹纲领”。它是一组意义深远的猜想, 这些猜想精确地预言了数学中某些表面上毫不相干的领域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而其中如果纲领成立的话,那么必须有成立的数学公式。朗兰兹把这个结果称为“基本引理”。
朗兰兹本人和其他数学家进一步拓展、细化,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揭示数论、代数几何、表示论等学科之间深刻联系的猜想。朗兰兹纲领就是对这些猜想和相关问题的研究。朗兰兹纲领将多项式方程的质数值与分析和几何学中研究的微分方程的谱相联系到一起,并认为这两者之间应该存在互反关系。因此应该能通过了解哪些数字出现在相应的光谱中──类似互联网和赛博空间进入“点内空间”,量子霍尔效应中探测磁通量环的“虚拟磁通量”,监测到劳克林量子泵浦循环之间的电流变化等方法,表示哪些质数实数出现在特定的情况中。
朗兰兹纲领关于数学大一统的伟大构想,聊到在追寻物理学的第一次大一统,是麦克斯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将电学与磁学相统一,建立了电磁学理论。爱因斯坦想继续完成麦克斯韦未竟之事业,将引力与电磁力相统一,最后失败。而随着弱力、强力的被发现,上世纪 70 年代将电磁力与弱力、强力进行统一,就剩下了引力只差临门一脚。而数学界想要实现数学各大分支之间的统一,其中最伟大的构想是朗兰兹纲领──代数几何是几何学延伸,是将抽象代数同几何结合起来,对代数方程系统的解集,以代数簇为研究对象。代数簇是由空间坐标的一个或多个代数方程所确定的点的轨迹。
例如,三维空间中的代数簇就是代数曲线与代数曲面。代数几何研究一般代数曲线与代数曲面的几何性质。而群表示论则是用具体的线性群(矩阵群)来描述群的理论,在数学和抽象代数中,群论研究名为群的代数结构。许多代数结构,包括环、域和模等可以看作是在群的基础上添加新的运算和公理而形成的。而“数论”其实在建立初期,就叫“算术”,主要是研究整数、素数通项公式,但没有虚数数论和虚拟磁通量发展史──“数论”江湖,研究陷入停滞,虽然15-16世纪到19世纪,涌现出了费马,梅森、欧拉、高斯、黎曼、希尔伯特等最著名的世界数学家。例如,今天掌握人工智能背后的“点内空间”数学,就不同于传统的“点内空间”数理研究──这就是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玻尔思想实验之争的时代,通过使用想象力进行的实验,说服对方──如研究人工智能中的数学,更加关注任何给定表达式的直觉和几何解释,帮助进行计算试验,往往更有意义。
智能行为并不局限于人类的推理,非智能实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有时会产生一种称为群体智能的涌现智能。例如,神经网络在被称为深度学习领域的应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领域。虽然没有人精通所有数学,即使是数学家,也不一定精通全部所有数学知识,就更不可能要求实际工作者,掌握全部所有数学知识,但却应掌握有关研究领域的数学基础知识。如微积分、代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就很重要。机器人从经验中学习,其背后也离不开数学──如从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到拓扑学众多数学分支。

12#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2:2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朗兰兹纲领架桥梁竞争的无形是什么
A阳明心学起源地走出华为等时代精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郎兰兹纲领的目的类似在知识的岛屿间架起桥梁。由此联系地球上有许多国家,也把这些国家之间的隔离比作岛屿;而把这种“隔离”分为两大类──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地球上的这许多国家--岛屿,实际类似“一球两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也类似郎兰兹纲领在“一球两制”的岛屿间架设桥梁。互联网是科学技术的一个划时代的分支──互联网也类似郎兰兹纲领在“一球两制”的岛屿间架设桥梁。那么这类朗兰兹纲领架桥梁,在“一球两制”的岛屿间竞争的无形是什么?
2020年8月19日上海“察者网”,发表“微信公众号” 差评先生写的《要不是因为内斗,互联网可能要轮到前苏联发明了》一文说:互联网就出生在冷战时期,美国的阿帕网( Arpanet  ) 就是为了军方之间的通讯才建立的──在美国 1969 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它,也被公认为是因特网的前身。但想不到的是苏联的网络计划,其实比美国更早──在苏联军队中工作的一位名叫基托夫的科学家,在1959 年就提出过苏联的网络计划,名为“红书”──网络可以统筹全国的军队和经济,各地的经济数据也会做到实时更新。但 “ 红书 ” 计划的结局,却像苏联笑话一样成为“笑柄”?为啥?
郎兰兹纲领在岛屿间架设桥梁,看似科技,实为无形“点内空间”郎兰兹纲领中虚数和拓扑不确定的竞争──“以苏解马”哲学说成是“唯心”。但不跟跑“以苏解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文化,早说成是类似王阳明的“心学”、老子的“有生于无”──王阳明心学起源地贵州,走出华为任正非等时代精华价值。早在2011年习近平主席视察贵州大学,和学生们交流时就表露过对王阳明的钦慕。习主席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习主席在第18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话“身之主宰便是心”,并精辟地指出:“ 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
由此可知“进攻性的马克思主义”──2019年1月20日华为任正非在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中讲:“我是永远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但是绝不会做伤害世界任何国家的事情。比赛是和平的竞争,技术竞争是和平竞争。我们有很多东西,欧美国家最终非买不可”。王阳明的至理名言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欲成大事先破心“贼”。在四川,也出了一位现代著名“新心学”家贺麟。
贺麟(1902—1992),四川金堂县人。他创立的新心学认为:“不可离心而言物”,需用“心”融汇中西,儒化西学。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师从梁启超、吴宓、梁漱溟等。1926年赴美国留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1930年转赴德国柏林大学专攻德国古典哲学。1931年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55年后历任中科院哲学所、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主任,第三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贺麟被认为是中国的陆王心学与西方的新黑格尔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也因此被称为“在中西之间点燃思想火焰”。
B“一球两制”互联网技术和平竞争
再说1959 年基托夫给赫鲁晓夫写过信,因为基托夫觉得在“红书”计划这个利器下,以美国为首的牛鬼蛇神,都会像纸老虎一样不堪一击。但基托夫的信直接被军方给截了……互联网也属于信息“武器”── “ 红书 ” 计划,也类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部分军方官员担心网络建成之后,自己会被取代,然后被迫下岗。在思来想去之后,他们直接把基托夫开除出军队──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搞出问题的人。但是在军队外,又有一位叫做格卢什科夫的控制论学家,酝酿许久的计划浮出了水面──这次的计划名叫 OGAS 。
格卢什科夫的“控制论”要让 OGAS 连通全国的经济,并且逐步淘汰实体货币;还要倚靠 OGAS 建立所有国民的电子档案。更绝的是他还计划在1990 年前夕,用 OGAS接收来自全国的经济数据,并且统筹全国的生产,制定各领域的生产计划。这就是说,像什么电子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的概念,其实都是“控制论”要的玩意儿。
“不可离心而言物”。在苏共的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上, OGAS 计划却被暂时搁置了;因为苏共中央觉得这个玩意太耗钱了,只答应可以从地方先建着看看。苏共中央把“球”踢给基层;格卢什科夫的OGAS 计划在基层也不怎么受人待见。因为地方官员们觉得网络这东西,会让自己失业;而且一但信息透明后,自己不好赚灰色收入了──这玩意儿可要不得。在层层阻隔中,格卢什科夫只得靠着自我奋斗,在一些网络社会主义支持者的帮助下,12 年间在地方建好了成百上千个计算中心。但由于各地区间的通讯制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地方官员也不愿意联网,有了计算中心的苏联,却还是没能拥有自己的互联网。1982 年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决定接入了美国人所创造的互联网,这也标志着 OGAS 的彻底失败。
1982 年格卢什科夫也因为脑溢血而逝世,享年 58 岁。《要不是因为内斗,互联网可能要轮到前苏联发明了》一文说:“已经是 2020 年的今天,以阿帕网为前身的互联网,已经近乎联通了整个世界,。网络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必需品。正是通过互联网,像电子支付、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时髦的概念,原来在 50 多年前,就有人曾设想并付诸了行动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2:54|只看该作者
3、架起朗兰兹纲领桥梁人才和土壤初探
A能操纵朗兰兹纲领桥梁建设前沿吗?
新时代量子信息、互联网等解开郎兰兹纲领中“点内空间”类似虚数和拓扑不确定的“雾霾”,将出现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抛弃沦为低端制造业之类的产业,转变为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全力投入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新能源、机器人、高科技硬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次世代基因组技术、自动化交通、能源存储技术、3D打印、次世代材料技术、非常规油气勘采、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新兴领域,应该说架起朗兰兹纲领桥梁人才和土壤,中国并不缺。当然选择不同──拥有科技的创新能力,和拥有宣传的舆论能力,创新质量到底有没有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会有所不同。这似乎跟专业选择理科,还是文科有关吗?
2020年9月3日“观察者”网,发表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徐磊教授的《我为什么反对把大学办成职业技校或只培养学者的象牙塔》的文章中说:“科学问题本身并不一定受人为学科划分的限制;事实上越是具有开拓性的、颠覆性的前沿研究,往往越是需要跨过传统学科边界的。现代社会动态发展,一方面有面向既定职业源源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能够应对社会中快速变化的需求从而可以更高效地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人群,而这需要建立在各方面基础扎实的通识教育上,而不能靠严格的职业限定性的培养方式。与此同时,现实中很多需要解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身并不在乎人类如何划分专业,它可能需要综合的、跨学科的眼光,去审视和分析才有可能找到解决之道”。同时徐磊教授提到,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教授,2011年12月8日在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做报告时,曾亲口讲他是如何动用可以调用的学术资源,比如在《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几篇关于生物膜的论文,从而诱导全世界政府的经费去帮助美国国防部,研究试图解决舰艇底部覆盖的生物膜,解决影响到螺旋桨推进效率的问题──这样美国自己不用投入太多资源。
徐磊教授的文章,引起湖南大学刘全慧教授的类似评论:选择朗兰兹纲领桥梁人才和土壤,有没有“弯道超车”的办法?他在2020年9月3日“科学网”的个人博客专栏,发表《能操纵出一个科学前沿吗?  》的文章中赞成说:“通过定义什么是前沿的科学研究,就可以让全世界的聪明脑袋,为了追逐自己的职业发展、职位晋升而投身其中。甚至可以让一些国家、高校和研究所,集中力量为了追逐学术名声和排名,支持这种研究──例如,无偿为美国国防部服务,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可以轻松查阅到”。
朱棣文教授1948年生,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苏苏州人;父亲朱汝瑾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朱棣文30岁进入贝尔实验室,40岁成为斯坦福大学首位华裔教授。其实朱棣文教授的“弯道超车”的办法,用活了例子还有:量子计算机是当今世界一大研究课题,加拿大的D-Wave量子计算机,它的基础,源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西森秀稔和门胁正史教授,提倡的“量子退火”理论。
2020年8月29日华为任正非总裁在相关高校座谈的发言纪要中还说:“有如土耳其埃达尔•阿勒坎(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十年后变成5G 的熊熊大火……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奠基了今天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但为啥日本有西森秀稔和门胁正史教授,没有造量子计算机?为啥土耳其有阿勒坎教授,没有变成5G?为啥吴仲华教授上世纪50年代初已经回国,没有搞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类似选择朗兰兹纲领桥梁不同,我们有个体会──先不知道有个“草根网”平台,2015年8月我们突然收到“草根网”版主来信,邀请我们给“草根网”写文章。我们同意了,版主也在平台发了我们的文章。我们有点不合群的是,写前沿科学的东西多。到2019年4月版主不接纳了,我们才知据说“草根网”,是点击量最多的网络论坛之一。“草根网”有个特点:每个能上平台的作者,首页都刊出有作者自己写的“草根简介”。我们认真查看了“草根网”去年以来,发文较频繁的作者写的“简介”,才知“拥有宣传的舆论能力”,是类似架设朗兰兹纲领桥梁的“朱棣文方法”。这里顺便摘要四位作者,写的心里话,大家可以研究学习如何上互联网平台发文较频繁。
张志坤先生写的是:本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属于普通一族。但正所谓“在行恨行”,本人对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深,相反却对国际政治、战略问题情有独钟。几年来撰写了大量文章,尽抒杞人忧天之俗情,浑不知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这大概也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新面貌。即:当今中国虽则处在市场经济下,欲望澎湃的时代,但来自于基层老百姓之爱国、忧国与强国的呼声,及冲动依然强烈。这必将形成一种巨大地政治力量,造成巨大的战略威慑。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所以本人乐此不疲,只管耕耘,不计收获。冀以愚者之千虑,俾达人之一得而已。
张志敏先生写的是:1972年秋生于江西省广丰县一农村,也就尽了个义务教育而已。2005年张志敏有关利益的思想的文章,被《甘肃社会》收录在其6月份的综合版上。2009年起张志敏的信息化思想,得以入《科学时报》(即现在的《中国科学报》),前后一共有八篇文章在这个地方发表。其中有一篇,被《求是理论网》转载;有一篇入选为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考试题材;其他诸如《半月谈网》、《光明网》、《央广网》等有转载等。
孙强强先生写的是:1970年生于安徽阜阳,初中毕业。从90年一直在广东打工,知识贫乏无文凭。从一个工厂到一个工厂,喜欢时政,纵笔直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乐于享受这种生活。
王岩林先生写的是:高远思考人。1963年生。14年学海泛舟,19载军旅生涯。选择自主择业后,经过商,办过刊。自2006年起,一直致力于思考,不以一人所悟、所识为满足。

14#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3:24|只看该作者
B、克服朗兰兹纲领桥梁明显短板初探
2020年8月21日上海“观察者”网,发表柳叶刀、陈辰两位先生写的《科工力量:凭借一国之力能搞出光刻机吗?》一文,是类似谈“架起朗兰兹纲领桥梁人才和土壤,能操纵朗兰兹纲领桥梁建设前沿”,补短板之道──科工力量文章说的是:对重大项目和创新,国家和个人应抱的态度。例如,从国家来说:光刻机作为最重要芯片制造设备,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几个企业能完成的工程,必须与全球顶级的光源、光学、材料、关键零部件厂商,进行合作。
日本半导体公司,有两个特点,一是,崇尚匠人精神,非常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技术最好;宅在实验室里研究技术,缺乏全球视野。二是,售后服务差,对客户提出的设备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而日本的短板,也存在不愿采纳客户意见,提供周到售后服务,所以生产的设备欠受欢迎。其次是,他们一直遵循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都尽量自己做,不与他人分享利益。但芯片越做越精密,制造成本越来越高,所有的活都自己干,企业负担加重。到上世纪90年代后,分工合作的模式成为主流,设计公司只管设计,代工企业专注于代工,成本分摊,压力减小,还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这也是日本半导体企业衰落的一个原因。
我们在光刻技术上,国产光刻机起步并不晚。但积累不足,从上世纪70年代算起,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中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电科45所,都投入力量研发,但与欧美最先进的设备相比,差距较大。全球光刻机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公司,除了我国台湾的台积电,都是外国公司──芯片制程正在向5nm以下演进,目前,只有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少数企业,掌握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他们与原材料生产商、半导体设备商,相互持股,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垄断格局。因此,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不能因美国试图遏制,就放弃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中国企业,要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掌握别人没有的技术,高端光刻机制造,才有我们的话语权。
这从个人有创新来说,也很奇特──2002年台积电一个叫林本坚的工程师,提出浸润式光刻工艺。这个原理是,光在水中会产生折射;在光刻机的透镜和硅片之间,加一层水,原来的193nm激光,经过液体发射折射,波长直接降到132nm。刻刀突破之前的瓶颈,变得更锋利──半导体产业70年历史中,光刻技术的改进,不断推动芯片制程的升级。在集成电路出现之前,电子器件靠手工连接。二战时美国的航空母舰,有35万个电子设备,需要上千万个焊接点,这导致维护工作繁琐,很容易出现设备短路失灵。为保证复杂的电路稳定工作,贝尔实验室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这些的电路集成在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怎么实现呢?受到投影仪和照相机的启发,他们将设计好的电路投射到硅片上,以光为刀,按照硅片上的阴影,雕刻电路。这就是光刻机的原型。贝尔实验室手握很多专利,光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受益,美国政府以反垄断法威胁,逼迫贝尔实验室释放技术。后来的美国半导体巨头,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这些公司获得光刻技术后,马上推出自己的光刻机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上世纪90年代末,光刻机的光源卡在了193nm,成为难以突破的门槛。这里的193nm,说的是光的波长,它和芯片制程的概念不一样。光的波长相当于刻刀的宽度,芯片的制程指的是,刻刀在硅片上刻出沟槽的最小宽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把刻刀,从436nm、365nm、248nm,到如今的193nm。再往下,刻刀就要磨得更锋利,但技术出现分水岭。尼康希望稳步前进,选择157nm的激光,作为下一代刻刀。新成立的极紫外联盟,押注更加激进的方案,选择几十纳米的极紫外光。不过尼康当时这些尝试,都失败了。
台湾的林本坚,拿着他的方案去找日本公司,希望采纳,结果吃了闭门羹。但荷兰的阿斯麦尔公司,采用林本坚的方案,以小博大,仅用一年就赶制出样机。新型光刻机经过测试,性能优异,获得IBM、台积电的大量订单。光刻机不是快消品,企业花钱肯定是买最好的产品。日本企业没有拿出最好的产品,只能停留在中低端逐渐落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3:51|只看该作者
五、刘绍光一元数论认识抗击新冠病毒飞跃
1买“毛坯房朗兰兹纲领桥梁的刘绍光
A、从黎曼、狄利克雷到一元数理论传奇
我们从说像华为已经很强大,完成手机芯片生产,华为海思不是从零开始,也需要买“毛坯房”,到说看似科技,实为无形“点内空间”虚数和拓扑不确定的郎兰兹纲领,类似在岛屿间架设的桥梁。具体联系提到刘绍光的一元数论与柯召--魏时珍猜想的例子,因为我们赞成徐磊教授说的:无论一个人多么有开创性,也都无法脱离既有的科学框架和知识体系对其的启发作用。然而现代科学和技术工具的发展长期是被精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西方主导,以高影响因子的英语论文为导向设置指挥棒──要降低乃至破除西方在学术前沿问题设置的话语权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当然这个转变不会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走自己的路并坚持下去,相信被“卡脖子”的高科技例子会越来越少。
那么刘绍光教授的《一元数理论初探》和“柯召--魏时珍猜想”的谜底是什么?这个比较高度,我们认为可以拿西方众所周知的数学大师黎曼和狄利克雷来等价认知。因为研究的一元数与柯召--魏时珍猜想,必须知道与D膜和反D膜有联系的黎曼假设和狄利克雷、郎兰兹纲领研究,谜底就是宇宙膜数学。即它们和超弦理论也有联系。
a、黎曼假设与刘绍光
刘绍光教授说:“研究自然科学,应先从数论著手”。还说科学界认为不能解决的难关而放弃数论解决的路线,是技术不够细致深入,而不是路线不对。那么什么是数论?刘绍光教授的“一元数理论”研究自然数和整数位置左右的无穷级小数,这类似找到了研究宇宙膜的一些技术,但他没有涉及数论中类似虚数的“点内空间”问题──如他说“简化一元系数程序,不用开方表达”。我们猜测这是刘绍光教授想便于测量,二是背后也有政治考量──虚数常被看作“唯心”。但是他的类似“无穷级小数”之手法表达,也暗示出有类似黎曼(1826--1866)假设、黎曼猜想那种绝妙的东西──连分数,临界线,寻找零点,新数换旧数,搭起数学物理之间的郎兰兹纲领桥梁。
你知道数数吗?数旧数,如自然数列,N是从1开始,1、2、3、4、5、6、7、8……整数列,N是从0开始,0、1、2、3、4、5、6、7、8……,最多再加上负整数。但复数可再扩大到正虚数列和负虚数列,我们把它们比作形式主义的科学,或形式主义的物质第一性原则,这是它们的话语权,也是它们的失语症。然而众所周知,黎曼假设孕育了许多东西,一旦黎曼假设得到证明,解析数论将从整体上产生翻天覆地变化。如何理解黎曼假设? 1859年黎曼提出Zeta函数。其中像三角函数一样有无限多个零点,当ζ(s)> 1;ζ(s) 称为黎曼Zeta函数。黎曼把ζ(s)解析开拓到全复平面,导出函数方程。黎曼猜想ζ(s) 的全复数零点(称非显然零点)都在直线ζ(s)=1/2上。这称为著名黎曼假设。而研究刘绍光教授的“一元数理论”,我们把ζ(s)=1/2,称为常识测量计算中的“四舍五入”绝妙临界线。
无论自然数列和整数列,每个“数字”不但表示有“数量”,而且也表示有“序列”位置──这不仅是一个“点”,而且还存在“体”,有“点内空间”。因为如果把每个自然数或整数的“数字”,用一个“点”表示,那么它们都会集中在一个“点”或“点内空间”。所以用坐标或数轴表示自然数列和整数列,都是一条直线段,每个“数字”之间有“距离”──类似“体”。这种普适性,除外只有类似“四舍五入”的ζ(s)=1/2的绝妙临界线才存在,并且坐标或数轴的那条直线段更神奇──坐标或数轴的直线段,只表示在平面上的;而类似“四舍五入”的ζ(s)=1/2的绝妙临界线,可以把全空间、全立体的多种坐标或数轴平面交叉、集中、理顺成一条近似的直线──临界线,实现了类似郎兰兹纲领在各种和多个岛屿间架设桥梁的目的。
而表面上黎曼猜想是说:质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问题,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上都是很重要的问题。质数在自然数域中分布并没有一定规则。黎曼发现质数出现的频率与所谓黎曼ζ函数紧密相关,黎曼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都在直线上。黎曼猜想与叙述“四舍五入”等价。现在已经验证了最初的1,500,000,000个解,猜想都是正确的。但是否对所有解是正确的,却没有证明。随着费马最后定理的获证,黎曼猜想作为最困难的数学问题的地位更加突出。黎曼ζ函数ζ(s)的定义是:设一复数 s,其实数部份Re(s)> 1, 而且在区间 {s : Re(s) > 1}上(式中Re表示复数的实部),此无穷级数收敛并为一全纯函数。
黎曼认识到:ζ函数可以通过解析开拓,扩展到一个定义在复数域(s, s≠ 1)上的全纯函数ζ(s)。这也是黎曼猜想所研究的函数。此函数和质数的关系已由欧拉所揭示:这是一个延展到所有的质数p的无穷乘积。这是几何级数的公式和算术基本定理的一个结果。ζ(s)的零点很重要,因为特定的涉及到函数ln(1/ζ(s))的路径积分,可以用来估算质数个数函数π(x)。这些路径积分用留数定理计算,所以必须知道被积式的奇异点。ζ函数满足如下函数方程:对于所有C\{0,1}中的s成立。这个公式原来用来构造解析连续性。在s = 1,ζ函数有一个简单极点其留数为1。

16#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4:22|只看该作者
B狄利克雷D与刘绍光
从黎曼假设、D膜反D膜,到郎兰兹纲领,存在着巨大的学术利益。蒋春喧教授的蒋函数,反对黎曼假设;反对反D膜的倒车镜比喻。但买卖“毛坯房”,不是被精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西方主导,而是自主创新搭建实为无形“点内空间”虚数和拓扑不确定的郎兰兹纲领,类似在岛屿间架设的桥梁──不要管膜(brane)世界绘景,是20世纪末引力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阿卡尼--海姆德等人及兰德尔和森德拉姆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提出的膜;在这一图像里,宇宙是一个嵌入在物理高维时空中的三维膜。这一膜世界绘景对高能粒子物理、引力理论、宇宙学等具有深刻的影响。但之前早有D膜的“毛坯房”。
D是Dirichlet(狄利克雷)的第一个字母,D膜是超弦/M理论组成部分,黏附其上的弦坐标满足垂直膜的狄利克雷边界条件。狄利克雷(1805~1859),德国数学家。对数论、数学分析和数学物理有突出贡献,是解析数论的创始人之一。狄利克雷中学时曾受教于物理学家G.S.欧姆;1822~1826年在巴黎求学,深受J.-B.-J.傅里叶的影响。回国后先后在布雷斯劳大学、柏林军事学院和柏林大学任教27年,对德国数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1839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855年接任C.F.高斯在格丁根大学的教授职位。
刘绍光教授的“一元数理论”研究,没有提到不稳定D膜与快子的联系;这不怪他,但“一元数理论”可以延伸到超弦理论解释。刘绍光教授在德国留学时,是清楚爱因斯坦一直在努力寻找将粒子与宇宙能量结合,创造有形的解释──例如时空弯曲,超流体的内部结构就与时空本身的结构非常接近。时空是我们生活的宇宙背景,因此可以利用超流体模拟粒子、黑洞、宇宙弦以及宇宙大爆炸等宇宙现象。
因为在超对称弦理论中,弦上的波纹被解释成粒子。从1维中的弦到两个维中的膜,再到那些p维,都被称作场和弦。超流体是一种有规律的液体,根据量子论,它里面的原子处于相同状态。例如描述的氦-3的等式中的原子形成的结构,跟在宇宙中看到的结构相似得到确定,类似说明超弦理论拥有的最复杂的体系──弦是已知的更大级别的膜宇宙的成员之一,我们居住在膜的世界:一个4维空间的表面或称膜,位于时空混合的高维空间中。人类和大部分粒子在膜内移动,有一个观点认为,膜和反膜相撞,导致宇宙大爆炸。现在物理学家可以在小小的试管中,在氦超流体中模拟这种现象。
狄利克雷在数论方面,是高斯思想的传播者和拓广者。1863年他撰写《数论讲义》,对高斯划时代的著作《算术研究》作了明晰的解释并有创见,使高斯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1837年他构造了狄利克雷级数。1838~1839年他得到确定二次型类数的公式。1846年他使用抽屉原理,阐明代数数域中单位数的阿贝尔群的结构。在数学物理方面,他对椭球体产生的引力、球在不可压缩流体中的运动、由太阳系稳定性导出的一般稳定性等课题都有重要论著。1850年他发表了有关位势理论的文章,论及著名的第一边界值问题,现称狄利克雷问题。狄利克雷尽管弦论以“弦”为名,但他的弦论并不仅是关于弦的理论,还包括另一种被称为狄利克雷膜的物体,简称D膜。
D膜是漂浮在空间中的巨大的“表面”。它们就像光滑的捕蝇纸:开弦的端点可以在D膜上移动,但是不能离开D膜。电子、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可能就是粘在D膜上的开弦。只有少数几种其他粒子,比如引力子,可以在额外维度中自由移动,它们必须是闭弦。这种环面与球面不同伦的差异,为三旋理论提供了看不到额外维度的另一条理由:例如反D膜用倒车镜比喻,实验设备可能都是由被粘在膜上的粒子构成的。未来的设备也许可以用引力子来探测额外的维度。
  D膜的空间维数可以任意取值,最高是9维。零维的D膜 (D0,膜)是一种特殊的粒子;D1膜是一种特殊的弦(与弦论中最基本的那种弦不同);D2膜是一种薄膜状或墙壁状的物体;D3膜则是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物体,以此类推。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整个宇宙可能就束缚在一张D3膜上──我们称之为膜世界。也许其他的地方还飘浮着其他的膜世界,对于束缚在膜上的物质来说,一张膜就是一个宇宙。膜可以在额外维度中运动,因此它们的行为就像粒子一样,可以运动、碰撞、湮灭,甚至构成一个“行星系统”,让一张膜绕着另一张膜旋转。
弦论研究发展到D-膜或Dp-膜,出现了一种新的数数p,是从从-1开始,-1,0、1、2、3、4、5、6、7、8……这里的“-1”既是负整数范畴,也可象征正虚数和负虚数,类似一种“倒车镜”,此时我们称它为反D膜或“点内空间”。它包括了旧数,又发展了新数,我们把这种新的数p数比作数理形式本体论的科学,或数理形式本体论的物质第一性原则,它颠覆了欧几里德几何学“点、线、面、体”的结构,转移为一种新的“点、线、面、体”结构,即这里起点的“点”,是“曲点”,它兼有“-1和0”的D-膜数列的p和“无”的点内空间形象的含义,成为一种新的话语权,而没有失语症。这标志着21世纪数理形式本体论有了新的转移──实为无形“点内空间”虚数和拓扑不确定性,类似在岛屿间架设桥梁的郎兰兹纲领思维。
这种不被精于自然科学和技术西方主导的脑袋里的科学创新,灵感是你的,又不全是你的,因为你不全知道它在你脑袋里是怎样组织起来。这类似一种数学公式的符号,也类似数学公式符号的一种代码,这个代码让你知道的,只停留在你脑袋清醒意识的这个层次上。你脑袋类似一个D-膜数列p,从-1开始,-1,0、1、2、3、4、5、6、7、8……,它包含了“点内空间”,让你装上了“倒车镜”;但清醒意识是从0或1开始的。20世纪以来的发展,人类亮剑的战争武器如果说是原子弹、氢 弹、激光武器、隐身衣、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那么数理形式本体论亮剑的武器也可说会是曲点、环量子、三旋、点内空间、反D膜,这就是形式本体论或知识本体论想要说而没说出的东西。
有人说,超弦理论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弦论著实有潜力成为描述我们这个宇宙的根本性理论;量子物理,玻色子,费米子,规范群以及引力要素都包含在其中,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在理解包括D-膜和弦的对偶性在内的弦论的总体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运用弦论来研究黑洞物理和量子引力已取得很大的成功,不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纵观置疑弦论者的众多的科学创新,归纳起来是八大类:(1)时变论;(2)速变论;(3)质变论;(4)能(能量)变论;(5)压(可压流体)变论;(6)曲(曲率)变论;(7)维(维数)变论;(8)复(复数)变论。这类反相反量反中医探索也有意义,但它们摆弄的数学深度类似一元微积分。弦论、反D膜摆弄的数学深度类似二元微积分以上的偏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是既含有对称,又含有对称破缺。时变、速变、质变、能变、压变、曲变、维变、复变,极力使其求解的偏微分方程简化,所以它们多数是立足于类似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和牛顿力学第二定律公式的档次,增加类似刘绍光教授说的:“简化一元系数程序,不用开方表达”。但与刘绍光教授是想便于测量,也有政治考量──虚数常被看作“唯心”不同,反相反量主张超光速类似实数,强调他们正是在反对唯心,弘扬唯物创价值。
当然我们没有否定以上八大类那些创新的意思,只认为这众多的创新需要实行战略转移。这类似我国曾经的创新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着重点一样。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改革开放的战略转移,使我国更加发展壮大。因为不转移,出再多的书,发再多的论文,办再多的杂志,停留在原档次,只能算是一种思维训练。卢鹤绂院士曾说:“在理论认识方面,如果不对概念基础深刻地理解,并作必要的改革,就不可能出现革命性的发展”。但这也类似当年阶级斗争为纲亮剑到“红卫兵”,全国各地成立的红卫兵组织,发表了成千上万的宣言,都声称要砸烂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当然40多年过去,也辩证说明“大乱达到大治”的作用。
弦论及大爆炸宇宙论也许也类似在“大乱达到大治”中,才获得的数理形式本体论开创的世界科学主流方向──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4:53|只看该作者
2、《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传奇
A谭爕尧、张浣天传奇
21世纪初互联网论坛普及,我们有一个习惯──把网上看到自己认为有研究价值,或喜欢但又有弄不清的科学文章,复制下来存放自己的电脑里,供慢慢学习思考。20年快过去,遇上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袭击世界各国,它的无形和有形交替人传人感染,伤害比原子弹氢 弹还复杂。网上的学术交流也少了,于是我们把电脑里曾经收集、整理的科学材料,还没有消化完的,进行再整理。刘绍光教授的《一元数理论初探》遍及全书满是计算数字,以及数学公式的方法,早先想借鉴,与三旋理论结合,但尝试的困难很多,讨论还放着。现时感觉良多──刘绍光教授已逝世30周年,此文就作为纪念吧。
其实在四川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三旋理论初探》一书中,在写第一章《三旋与流形》第六节《群与非标准分析》的第三段《数与三旋的联系》处,我们就学习过刘绍光教授类似“在壳”“离壳”的“点内空间”──他说成是“一元数”的数字产生“开阖循环运动规律”的程序和律数。三旋书86页图1.12 点内存在圈态的话是:
如果规定实数是在一根直线上,虚数是在直线外,那么从0.9,0.99,0.999……以及1.01,1.001,1.0001……这种从两端向中间无限陷落而不可接近或离开1的集合状态,可以理解为整数既是奇点又具有奇环性或数旋性(见图1.12),它周围存在陷落。这种陷落靠模糊数轴实数集和虚数集联系起来,变成了一种量子整数线旋圈态,从而使我们面前的数轴变活了,模糊地感觉到它有粗度,在转动,显现出鲜明的层次与阶段之分,即整数点的自然意义,实际是空间量子圈态线旋的奇环性表现。以上模糊数轴的分析说明,除直线上的数是实数外,在它的陷落周围还存在虚数,构成了整数连续与分立之间的链状统一。反过来看空间,过去,通常是用没有联系的普通点和这种点组成的直线坐标来描述。例如1920年韦尔用微分对空间作规范场分析时,也是采用这种普通数轴而不是模糊数轴,所以他觉察不出会有虚数项,方程差了一个i,即-1的平方根。如果补上这个虚数项,他同杨振宁教授用相位因子,分析规范场没有两样。
说到这里,我们想到谭爕尧、张浣天老师送我们《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传奇──在科学殿堂外的基层工作,即使有研究价值或喜欢的科技书籍出版和杂志文章发表,也不知道。我们当时在四川盐亭县科协工作,只知道钱学森院士号召研究人体科学,我们学习激光摄影全息,知道是抓住激光摄影中A、B两种界面效应需要的两束相干光线,想到自然全息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自然联系与思维联系的印记,写出《大脑思维功能与人体异常功能态》的文章,被1984年11月6--10日在江苏无锡召开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交流年会”,偶然邀请去参加作大会交流。会上全国来了很多当时有名的气功师,由于我们安排在会场后面,他们类似“发光、发声”等表演,总感觉分不清是真是假。快要会议结束了,我们把这种想法告诉广州来的谭爕尧、张浣天老师,因为听说谭爕尧老师是《气功与科学》杂志副主编,想听一下他们的看法。谭爕尧老师很爽快,他说明天散会大家要走了,正好今晚可以带你们到大会在外面包的宾馆,看东阳著名气功师李少标先生,叫他给你们看手指冒烟。
晚上我们和湖北的金福兴医师,跟谭爕尧、张浣天老师到了李少标先生住的宾馆。李少标先生热情地给我们表演了四次五根指头冒烟,只是第五次冒烟微弱。因为我们无法当时就地测量冒的烟,是李少标人体水蒸气,或者有人说的这种表演,是还含有带“磷”的物质?我们只是在1985年《气功与体育》杂志第一期,发表的《奇特的气功师》一文中,客观地报道了这一现象。因此1985年8月29--9月2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首届体育气功学术讨论会”,也邀请我们去参加。我们的两篇论文:《人体科学的数学物理基础》和《中国气功的现代科学信息》,均作了大会交流。
快到散会的前一天,谭爕尧和张浣天老师突然来到西安会场。他们说是在北京参加一个气功培训班,听说西安在开气功学术讨论会,就赶了过来。由于在无锡见过面,大家很高兴。当我们介绍了两篇论文的情况后,谭爕尧和张浣天老师说:他们在北京培训班上得到一本书:《一元数理论初探》,是讲数学物理基础的,送你们去看。他们谦逊地说:他们岁数比我们少,文革开始才在上中学;以后上山下乡,学了中医,主要是搞实践。无锡会议回广州后他们接了婚,可以陪我们到成都看看。我们和谭爕尧、张浣天老师是“君子之交淡如水”。35年过去,其中只相聚过一回。
今天我们用“百度”搜索“广州气功医师谭燮尧和张浣天”,见到的信息是:2018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谭爕尧、张浣天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成立,目前已有多人开展阳掌疗法临床诊治。2019年10月23日广东省中医院谭爕尧、张浣天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第二批院内弟子经培训、考核,顺利结业,举行结业仪式,阳掌拍打疗法在“南粤杏林第一家”薪火再传──阳掌拍打疗法由谭爕尧、张浣天老师于上世纪70年代系统挖掘与整理,在广州、顺德、肇庆、清远、惠州等地区中医院开设阳掌拍打疗法门诊,受到当地医院及患者的好评,并在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第六届”杏林寻宝“节目中展示;2015年5月被广东省中医院聘为指导老师,开始在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带第一批徒弟。谭爕尧、张浣天老师为广州本地人,早年跟随广州中医药大学张超教授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方药应用。此后行医过程中,将医学气功融入拍打、针刺、艾灸和推拿疗法中,积五十年临证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神气、脏腑整体观,擅长应用中药与其他非药物疗法,以调脏腑、调气、调神等不同层次,整体改善人体机能。
由于我们亲身体会过谭爕尧、张浣天老师的助人为乐,他们取得的成就,实至名归,我们高兴,为他们祝福。

18#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5:22|只看该作者
B刘绍光与一元数理论之谜
a35年前读一元数理论初探
我们属于即使历经磨难与困苦,依然喜欢真正科学的那类人。1985年我们偶然得到广东省中医院谭爕尧和张浣天老师送的《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是想看刘绍光教授如何把关于时间、空间、物质的理论探索,化为一套似乎不复杂的传统符号计算方法的数学展开式──类似泰勒级数自然数字排列的计算方法、分布函数,可概括用到如原子周期表里的分子、原子、电子分布;宇宙、太阳系里的行星分布及生理感觉等极其广泛的自然现象,和很多领域的研究。
谭爕尧和张浣天老师曾告诉:他们在北京培训班拿到此书时,听卖书的专家介绍解说──《一元数理论初探》是个迷,大家不要怕太古怪,不好理解,它可能是待进一步阐明在自然界广泛领域的量子化、离散化等现象,及跨学科数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的重要理论创新。谭爕尧和张浣天老师说,他们听得总感到玄,看不懂。现在来看35年前我们读完过的该书,对一元系数“奥秘”,我们满书眉批的是:“宇宙膜数学”、“膜宇宙”、“双曲线膜”、“直线膜”等红笔字。为啥?
因为那时我们学习激光摄影全息,正对激光摄影把3维物体变为2维胶片等感兴趣──传统符号计算方法的数学展开式、分布函数等,虽然是记载在纸面上,但也类似可以看成是一种2维图片、胶片。物质、空间、时间虽然属于物理,和数学本质不同,但类似激光摄影把3维物体变为2维记载的“降维”原理,也许可以把刘绍光教授的研究作类似比喻──因为研究物质和真空的微观组成、结构,需要用到大型强子对撞机之类的工具设备,对大多数人和国家来说,条件都不具备。因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花的钱太多,操作的人才也需要高深的培训;即使有造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能力,等待使用的时间也很长。而如果能在纸面的理论研究、计算上,得到有意义的有关结果,那么对做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更有帮助;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这样的结合。据此启发,我们把全书52节介绍,分为五个阶梯应用的展开。
(1)开阖膜:
数论的封闭是极大的阻力。一切事物体系都是从始到终的发展程序,有开、关。实际例子如飞机从我左边向右飞去,设正中一点为对照的1,则左边是过去,必小于1,为1-x。而右边必大于1,为1+x。由现在的与过去的之比为:1/(1-x);由现在的与将来的之比为:1/(1+x )。一元开阖定理:1=x•y。如用循环指数来排列,先得从:
1=0.9×1.111…1
1=0.45×2.222…2
1=0.3×3.333…3
……
1=0.1×9.999…9
(2)矛盾膜:
开阖膜是学习《矛盾论》著作的应用,性质相同。说法是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对立统一。究竟矛盾如何对立?多少成分对立?以及形象如何对立?这就须要物理分析,即是数学的分析,也是几何的分析。另外,究竟矛盾如何产生?大小如何组合?以及形象如何形成?这就需要物理合成,即是数学的合成,也是几何的合成。设有某体系初步出矛为c,继续发展出盾为d。矛盾之差为c-d,其矛盾之和为c+d。
(3)抛物线类等膜:
矛与矛盾之差之比为:α=c/(c-d)= 1/(1-(d/c))
α= (d/c) ^0 +(d/c) ^1 +(d/c) ^2 +……
盾与盾矛之差之比为:α=d/(d-c) = 1/(1-(c/d))
α= (c/d) ^0 +(c/d) ^1 +(c/d) ^2 +……
以上就是一元抛物线幂数程序的系数。以下则是上述矛与矛盾之和之比,以及盾与盾矛之和之比,延伸出一元正负交叉双曲线幂数程序的系数。如上α ^0继续发展,则是一元高级抛物线幂数程序的系数。再用对数,则是一元的对数抛物线幂数程序的系数。共3种类型。
矛与矛盾之和之比为:α=c/(c+d)= 1/(1+(d/c))
α= (d/c) ^0- (d/c) ^1 +(d/c) ^2 -(d/c) ^3+……
盾与盾矛之和之比为:α=d/(d+c) = 1/(1+(c/d))
α= (c/d) ^0 -(c/d) ^1 +(c/d) ^2 -(c/d) ^3+……
以上是正负交叉双曲线幂数程序的系数。以下是高级抛物线幂数系数
α^0/(α^0-α^1)=1/(1-α^1 )= α^0+α^1+α^2+α^3+…+
一元的对数抛物线幂数程序的系数,则由loge S=α,,故得
S=e^α=e^[1/(1-(d/c))] =e^[(d/c) ^0] +e^[(d/c) ^1]+e^[(d/c) ^2]+…
(4)螺旋形类等膜:
一元的等角对数螺旋幂数程序的系数由logeS=α^θ,得S=e^αθ。S代表螺旋距离矢径,θ代表螺旋角度,α代表常数。再由
Se = [( e^αθ) ^0 ]/ { [((e^αθ))^0 ]-[((e^αθ)) ^1 ] }= 1/[1-( e^αθ)] =
=∑[(e^αθ) ] ^n =∑e^nαθ
(5)环元膜:
《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最后一节,即第52节(200-232页)《一元的环元数学介绍》总结“开阖膜”说,一元的10种性元螺旋子,是“开式”为:张子、声子、光子热子和电子;“阖式”为:引子、声子、光子热子和磁子。再到全书最后附录的1980年9月的《药学的研究总结汇报》,在第4节《知元药理学的展望》中说:“人的大脑是宇宙中最复杂最完善的结构……其外围为张环,次为声环,中为光环,内为热环,核为电环……如何把大脑能量解放出来,不论多少,是个特殊技术”。可见专家为啥要到谭爕尧和张浣天老师参加的北京气功培训班上买书?说明刘绍光教授真正的本行是药理学家。《一元数理论初探》的用意不在纯物理学理论上,而是在医药学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5:49|只看该作者
b35年后再看一元数理论初探
    从1985年到2020年已35年。在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再看《一元数理论初探》感受完全不同:类似传染病防控从来都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是人类与病毒有输有赢的残酷交锋。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流动的中国”果断按下“暂停键”──程度空前的“隔离病毒,但绝不会隔离爱”,“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封城”,“隔离、隔断、封闭”;“疫情分区分级”、“隔离检疫法,隔一座城,护一国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管控圈”,“点对点,一站式”;“方舱医院”、“云监工”;“无症状感染者”;“网课”、“视频连线方式、电话”;“解封”……
35年前停留在数理思考,认为刘绍光教授意在“膜开阖”;虽然2002年出书《三旋理论初探》时,已将“弦膜”发展为“点内空间”类似“在壳”“离壳”。在今天“点内空间”的意义也如抗疫鲜明,但我们也感科研的艰难。刘绍光教授师从爱因斯坦,是宇宙膜数学研究的中国先驱,他在深入研究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根基上,创建的一元数科学预测,也难免有争议。例如《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71页,他计算的“宇宙最小范围是1.760×109光年”,即2亿光年。而2020年《环球科学》杂志9月号,发表的《宇宙是弯曲的?》的一文中说:“为遥远的星系绘制出更高精度的地图,其最远范围能到100亿光年以外”。但历经磨难与困苦依然喜欢科研,他做到了。
今天无论从科学殿堂内、外来看,前沿科学理论正处于一个低潮期。说到科研的艰难,我们想到“科学网”个人博客专栏2020年9月7日,发表李大庆教授写的《科技界90%的人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文。他说:“‘是不是真心喜欢科研’的数据是没法统计的,是调查问卷问不出来的。更多的只是个人的一种感觉。仅仅是把科研当成一份谋生的饭碗,也谈不上对科学的爱。现在的学生读研,很多不是为了将来搞科研,而是为了调换工作。他们本身不是喜欢科研才来读研,而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单位不如意,只有读研毕业才能重新获得挑选好工作的机会。朋友认为,喜欢科研的人也就10%的比例,即使达到20%、30%、40%的比例,那也表明,大部分的科研人员是属于曾经喜欢过科研,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爱了,只不过这份工作的比较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声望留住了他们;而一些科研人员包括做出过比较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只能说是曾经喜欢过科研,但现在更喜欢金钱、地位和支配欲了”。
李大庆教授是否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1982年生,甘肃人;2007年国家公派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201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我们不知。科研的艰难,与2020年8月25日王立新教授说的学者一定要发表“单一作者”论文的要求过度,也有关。重新梳理刘绍光教授的困境看,个人能力有,就是合作不够。
3、从科研要素个人能力与合作看刘绍光
科学研究文献,简单可分为英文世界和中文世界。中国学者要向西方交流,强调懂英文也需要。但不平等的是,西方学者并不强调要懂中文,和向中文世界交流。当然英文世界科学交流的强势,主要与西方学者发表“单一作者”论文多,个人能力强有关。但形成这种局面,更主要还是西方科研合作做得好──西方诺贝尔科学奖就是西方科研合作做得好的明证──诺贝尔生产炸药出售,有钱;这是科研有实惠的部分。但个体搞基础科研没有钱得;投稿发文和出书,杂志和出版社反而要钱。科研如非遗,今天科研气候还是合作、通作为好。
因为学术成果科研能力,除开王立新教授说的“单一作者”的个人能力外,还有邢志忠教授说的“负责投稿和与期刊或出版社互动、经费等方面起主要作用”的“通作”能力。我国文科比理科强,如书法、字画、诗词、棋艺、歌舞等强调个人能力;投稿发文和出书是公费出版,改革开放后才有自费出版。现在才有类似2020年9月6日颁发的未来科学大奖,每个奖项经费均为关注中国科技事业的企业家共同捐赠。以前主要是公费颁奖。2008年12月8日张学文教授在“科学网”上说:“刘绍光和他的一元数论,几乎完全被人们忘却了,可最近又被人提及……《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可能仅是个简要介绍。他依然留有大量手稿没有发表”──这怪谁,应该说他不全懂科研。
刘绍光教授的个人科研能力是很强的,也爱中国。上世纪20年代在欧洲留学期间,他就用德、英文发表了20多篇科研论文。《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仅是个简要介绍,在书的《后记》中提到没有出版的还有:第六卷《一元系数之研究》;第七卷《一元数理论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过程》;第八卷《一元数理论是相对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九卷《一元数理论应用之研究》。难怪张祥平教授1994年在《大自然探索》杂志第3期发表《数·测量·复连续:兼论刘绍光》中说:“自然数,分数,负数,无理数和虚数,都可以而且应该定义为测量的结果。刘绍光的‘一元数理论’直接在实空间中进行实虚权衡的方法,解决了有一部分复连续空间中的物理量(即虚空间中的物理量),在目前还不能够测量的问题,使得理论物理学在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之后获得重大进展”。但该内容,在《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并没有涉及到。
如果刘绍光教授的一元数论开阖膜发展到“点内空间”抽象,必然涉及“实虚权衡”和虚数应该定义的测量──类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隔离病毒,隔离检疫,流动的人口中按下“暂停键”──“封城”,“隔断、封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变成了类似“点内空间”的疫情分区分级的“管控圈”,“点对点,一站式”。虚数测量类似“无症状感染者”和隐匿、狡猾的新冠病毒“人传人”让防控变得异常困难。1988年在《大自然探索》杂志第2期发表《刘绍光及其一元数理论》文章的刘宗超教授,曾告诉刘月生教授说,他看过刘绍光的手稿。想必张祥平教授也看过刘绍光的手稿。1984年年届87岁高龄的刘绍光在友人的协助下,整理出版了《一元数理论初探》一书,全书共20余万字。张祥平教授的《〈易〉与人类思维》一书,就是1994重庆出版社设立的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
《一元数理论初探》能出版,也许是1984中国展望出版社设立的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不是刘绍光或友人协助自费出版。高深数理基础书,数学公式复杂,符号、字母、表格、图像多,打印出版麻烦,看的人又少,即使有创新,出版社一般不愿资助出版。刘绍光教授是1990年谢世的,他生前我国也有“学林出版社”等很多出版社,能自费出版有价值的科技书。刘绍光教授自己不够自费出版,也可以通过邢志忠教授说的“负责投稿和与期刊或出版社互动、经费等方面起作用”的,愿意合作资助的“通作”,把剩下四卷“一元数论应用”争取自费出版,贡献中文科技世界──刘绍光教授是有能力用德、英文,把他研究的“一元数理论”科研论文,在西方发表或出版的。他没有这样做,就是要让原始自主创新的中国人的科技成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啥要分清科技中文和英文,不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吗?

20#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17 17:36:18|只看该作者
4、从科研要素时政认知与心态看刘绍光
中文和英文科技都是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财富,但2020年突如其来、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存在隔离病毒,隔离检疫,“封城”,“隔断、封闭”等,需要发挥类似“点内空间”自身的自救能力。这种“点内空间”的竞争、比较,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进、进化的动力。且不说那种杀人不见血的生物新冠病毒隐匿、狡猾,和扶洋抑中意识形态渗透等,有可能使我们丧失警惕的事实说明。
中科院吴岳良院士说:“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中国学者的理论,才会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事实也说明,科学道路只有不是扶洋抑中的个人能力,以及内部合作和国际合作结合的跟跑、并跑、领跑、弯道超车、直到超车,才是唯一持久性的成功之道。例如,中科大教授潘建伟院士就是从单枪匹马,到带领一支近百人的“集团军”,10多年时间对量子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如有多光子纠缠、光量子计算、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光晶格量子模拟、量子中继器等诸多方向、诸多学科方向,才让量子研究捷报频传。这不是王立新教授,类似说的一个人可能包打天下。
又如,吴岳良院士提出的超统一场论,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其涉及对时空观念、几何观念和宇宙观念以及物质观念和能量观念的重新认识,也为探索终极统一理论打开一扇新窗口。他解释说,他导师周光召院士的“理论物理只有世界第一,没有第二”的这句话,是自己科学研究路上的指路明灯。但其实理论物理上的跟跑、并跑、领跑、弯道超车、直到超车,也说明“理论物理有世界第一,也有第二”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弯曲时空的表现”。而吴岳良院士要抛开弯曲时空的概念,直接在平坦时空中引入引力场作为量子场,并在这个场中将“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这4种基本相互作用,进行统一的描述──尽管在上个世纪有国外科学家提出相关的统一理论,但吴岳良院士至少有属于自己提出的既在理论上自洽,又与现有实验一致且有新的理论预言的理论。当然好。
吴岳良院士虽不是《环球科学》杂志2020年9月号,发表的《多重宇宙不利于科学发展》一文说的疑惑。但多重宇宙也是一元多重、多体,如彭罗斯的《宇宙的轮回》书说有“点内空间”类似的宇宙膜一样,点外有类似空间的“霍金辐射”,膜内也有类似时间的“霍金辐射”。而且吴岳良院士也同意:“理论最终都需要经过实验来检验”。
总之,搞科研有难度,创新者本人有感受。其实外人对创新者的成果的认知,也有难度──即使是专家,有时主管和次主管之间,也有认知差别。特别如像新冠肺炎病毒,“人传人”与一般的感冒病人传染,有很大的差异──很难短时间搞清病源的来历。这类似从实数的“点内空间”,突如其来落到虚数的“点内空间”。所以在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初期,有主管的北京专家,和次主管的广州等专家,对隔离新冠人传人的管控、媒体报道处理发声有差异。这也很正常。同舟共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把“共和国勋章”等授予科学家们,是众望所归;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同舟共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也类似一次搭建实为无形“点内空间”虚数和拓扑不确定的郎兰兹纲领架设桥梁的划时代发展──如类似实数的“点内空间”有落到虚数的“点内空间”认识新冠“人传人”不同的飞跃。
今天我们纪念刘绍光教授逝世30周年,不是如张学文教授说的“对老先生的不幸身世的同情”,而是趁热打铁要把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不扶洋抑中地把中文世界科技的强势显示出来。因为刘绍光教授提供有经验教训总结:一是强调王立新教授说“一作”的个人能力外,要增加邢志忠教授说的“通作”能力的合力分量。不仅看重公费的好处,也要看重自费对类似“非遗”科研的意义。二是不仅明白个人出成果的知识难点,也要看到外人或专家、组织,对成果还有相反意见,才有好心态或不走极端。如有文章披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指示:李四光、茅以升、刘绍光要启用。毛泽东之所以知道刘绍光,是因为刘绍光对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很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理论探索和科学实验”。所以新国成立后,1952年东北人民卫生出版社就出版了刘绍光教授的《医药学论文集》一书,辑录了他在1928至1948年发表的生物化学、实验医学论文,和在1932至1948年发表的中医中草药论文。
有文章披露:1957年他之所以被定为右派,也与他不全懂科研还有第三要素有关──1956年他完成了探索一元数理论的论文50篇,约60万字,呈报院方。1957年他偶然发现自己写成的论文并未呈报上去,而是被丢弃在焚纸炉旁,只剩寥寥几篇时,他一怒之下责骂了有关领导。当时正值反右,他被定为右派劳动改造。到1979年纠正,卫生部长崔月犁写信慰问他──科研的第三要素是:要有正确的时政理解与心态。2017年19大通过的“党章”,在《总则》党建五项基本要求第一条中,就有“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提示。
“左”和右的倾向,东西方都存在。例如,西方的“黑命贵”,反对过度执法。我国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穷光荣”,含“穷人要翻身得解放”等,在时段上,是有进步性的。它们影响到科学,如2020年9月7日“察者网”发表的《“达尔文展”涉种族主义,英一博物馆展开内部审查》一文报道:受到近几个月沸沸扬扬的“黑命贵”运动影响,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管理者们急了。馆方内部审计“达尔文展”的进化论奠基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可能对黑人具有冒犯性──达尔文当时搭乘“小猎犬”号,前往加拉帕哥群岛考察,系英国“殖民主义科学考察”。因此,达尔文的雕像等展品,将移出馆内,以避免“有嫌疑”的认知上,歧视风险的“敏感”。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四人帮’叫嚷‘知识越多越反动’”,创造出一个“穷光荣”的口号,以此表示苗红根正,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宁守贫穷,怕沾惹上“反社会主义”的罪过。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就是针对曾经有过“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口号。当今社会“穷光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勤俭节约的好传统还需承传。以科研的三要素看,刘绍光最后能留下简纲式的《一元数理论初探》,一生还是平顺的。
刘绍光,1897年生,湖北洪湖县人。祖父刘心源曾任成都知府9年。父亲刘化南早年留学日本,通晓10国语言。刘绍光192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当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进修。1925年入德国柏林大学进修,1927年获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0--1932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做研究工作。1932--1950年创办中央药物研究室,任主任。1953--1954年任云南省参事室顾问。1954--1990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1990年逝世于北京。上世纪30年代回国后,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先后研制出“瘴灵”、“新灵”等;还对中药贝母、防己、远志、红花、牛膝、益母草、黄芩、当归等进行了药化和药理方面的实验研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22:1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