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17|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磨 发表于: 2005-11-30 13:02: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转帖]六大茶山考

 [复制链接]
六大茶山考
──阮殿蓉
如果说对正宗的普洱茶产于六大茶山,已成为普洱茶人的一种常识,那为什么六大茶山的地名,这本容易确定下来的东西,却在不同的历史典籍中互有出入呢?究竟是因为斗转星移,淹没了历史的真相,还是世事的变迁,模糊了人们的认识?
多少年来,对六大茶山的确切地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的纷争为“六大茶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让六大茶山的确切地名,在普洱茶的发展史上,一度成为一宗谜案。
也许有几个原因影响了人们对六大茶山确切的判断。一个原因是我们今天的六大茶山名,是当地世居民族对六大茶山称谓的音译,比如说攸乐,在一些典籍中,就被称之为基诺;蛮砖在一些书中,则成为了蛮端;而曼撒在《云南通志》中却为曼洒,这就让六大茶山虽然都有明确的指向,然而却因它不停变换外套,从而给人们的判断带来了困难;一个原因是当年的茶商在采购或贩运茶叶时,为了获利的需要,都把自己的茶叶说成是出自名山的名茶,时间一长,不免混淆视听;另外的原因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同一个地方,地名的称谓也许会随着自身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就像思茅厅采访笔录中提到的一大茶山“架布”,只是倚邦乡的一个小村子。1957年,当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蒋铨所长对六大茶山实地考察时,架布所产之茶竟然只有400公斤,而相临的嶍崆产量更少,再由于架布和嶍崆,都归在倚邦乡,因此把它们说成是倚邦茶山也没有什么错。
对于古“六大茶山”究竟为哪六处,历来各说不一,甚至还有人用史志和传说来加以证明。有人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古迹》中就这样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曼撒,因以名其山。又莽枝有茶树王,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在六大茶山,的确有世居民族祭祀茶树王的习俗,但仔细研读历史典籍,又会发现祭祀茶树王的习俗,阮氏的《普洱茶记》中也有记载,只是茶树王的所在地是革登山而非莽枝山。
1957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组织专业茶叶普查工作队,对六大茶山进行了认真的实地普查,他们历时一个月,行程一千多里,走遍了六大茶山的山峦沟箐和山村寨落,访问了茶庄主、茶商、当地老人,查看了许多碑石、纪录,他们认为,历史资料及口头传说中的莽枝茶山即是莽芝,位于倚邦区第四乡,又名勐芝大寨,与三乡革登只距15华里,而且周围地区不大,茶园面积也不多,应属革登茶山范围。而《普洱茶记》中所说的架布,嶍崆位于蛮砖、倚邦之间的架布河旁和嶍崆河旁,均在倚邦乡第一乡内,范围比勐芝还要小,因此这两茶山应该包括在倚邦茶山之内。而易武、攸乐、曼撒三地区范围广,茶产量大,因此被列为大茶山也在情理之中。根据他们的普查报告中谈到的茶山范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普洱六大茶山依次应为易武、倚邦、攸乐、曼撒、蛮砖和革登
尽管在岁月的长河中,“六大茶山”的地理名称曾一度发生过变化,史籍的记载也不尽相同,但对广袤的大地来说,这种改变实在太过于微观。因为无论那一种史志所说的“六大茶山”,都在今天的勐腊县及毗邻的景洪市。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所标注的古“六大茶山”,都在澜沧江沿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易武、倚邦、曼撒、蛮砖和革登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曼撒在今天的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这六大茶山,直线距离都不远,相近的环境、气候、物种,使它们都成为了云南大叶茶最优质的产地,因此,对于位于世界茶叶原产地中心地带的六大茶山来说,任何地名的变更,都“万变不离其宗”,而不可能改变茶叶优秀的本质。(节选自《六大茶山》)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屈原 著 寄语川渝的朋友们
2# 四姑娘山
 孙巍 发表于: 2005-12-11 19:38:5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欢迎您楼上老磨!

很好的研究茶道资料!希望您经常来巴蜀茶事!谢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14:32,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